本书是集体合作的学术研究成果。全书着重研究了冷战结束后在联合国框架里的中美关系的实际状况。它既是一部思路比较一致、结构较为严谨和内在联系紧密的专著,又较好地体现了作者们的研究特色和学术风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联合国框架下的中美关系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作者 | 李铁城//钱文荣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集体合作的学术研究成果。全书着重研究了冷战结束后在联合国框架里的中美关系的实际状况。它既是一部思路比较一致、结构较为严谨和内在联系紧密的专著,又较好地体现了作者们的研究特色和学术风格。 目录 主编的话 第一章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与联合国 第一节 变动中的世界秩序和联合国 一、中国改革开放和中美关系 二、变动中的世界秩序和联合国 三、美国领导世界的企图和中国的多极化主张 第二节 国际形势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多国联合 二、人道干涉 三、人权外交 四、导弹防御 五、机构调整 第三节 《联合国宪章》与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一、联合国框架内实施多极原则符合广大会员国利益 二、寻求利益汇合点,中美在联合国能以独特的形式合作 第二章 中国的联合国外交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后期中国的联合国外交 一、简要的历史回顾 二、历史性的第2758号决议 三、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初期活动 四、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联合国外交 第二节 冷战结束后中国大力开展联合国外交 一、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发生深刻变化 二、中国重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中国积极推动解决地区冲突,重视联合国维和领域工作 四、中国支持联合国在发展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五、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不断加强 第三节 联合国改革与中国的立场 一、联合国改革 二、中国是联合国改革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 三、名人小组报告和安南报告的发表 四、中国发布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 五、第59届联大审议扩大安理会方案和成果文件草案 六、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第四节 中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而不懈努力 一、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二、中国的新安全观 三、从缔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发展到构建和谐世界 第三章 冷战后美国对联合国的政策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对联合国政策的变化 一、美国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二、美国与联合国改革 三、美国与联合国财政危机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联合国政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一、单边主义倾向突出 二、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 三、舆论与媒体 第三节 美国联合国政策的未来趋向及美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前景 一、美国联合国政策的未来趋向 二、美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前景 第四章 中美关系与两国在联合国的投票行为分析(1989~2003) 第一节 冷战后中美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其总体特点 一、中美关系的全面低潮阶段(1989~1993) 二、中美关系起伏不定的阶段(1994~1996) 三、建设面向21世纪中美战略伙伴关系的阶段(1997~2000) 四、小布什执政以来的中美关系 第二节 中美关系对两国在联合国行为的影响 一、中美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合作有所加强 二、在联大投票相同率呈总体上升 三、中美在联大不同问题领域的表决差异较大 四、在联大关系美国重要利益事项上中美投票相同率波动剧烈 第三节 中美关系以及联合国投票行为的理论分析 一、中美加强合作有助于联合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抛弃“冷战思维”,“中美关系要好起来才行” 第五章 中美两国在安理会的合作与分歧 第一节 冷战后中美在安理会内相互关系总趋势 一、冷战结束后安理会作用明显增强 二、对1972年至2002年中美两国在安理会投票的分析 第二节 中美在铲除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解决前南部非洲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 一、铲除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 二、恢复印度支那半岛的和平 三、反对苏联侵略阿富汗 四、促进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五、两伊战争 六、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 七、中东问题 八、波黑内战和科索沃战争 九、印巴核试验问题 十、反对恐怖主义 第六章 联合国框架下的中美裁军外交 第一节 联合国裁军外交的理论基础及特点 一、联合国裁军外交的理论基础及特点 二、集团外交的国际政治 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制约下的多边裁军外交 四、社会哲学与文化体系差异下的中美外交指导方针 第二节 冷战时期的中美裁军外交(1949~1991) 一、中美对抗时期的裁军外交(1949~1971) 二、中美关系改善时期联合国机制下的中美裁军外交(1972~1991) 第三节 冷战后的中美裁军外交(1992~2005) 一、冷战后中美裁军外交的一般特点 二、核不扩散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及其审查大会 三、生化武器及《化学武器公约》 四、禁核试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五、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和导弹防御系统 六、台湾问题与中美裁军外交 七、签署、批准或加入国际裁军协定(1991~2005) 八、中美在2004年联合国第59届大会上对裁军决议草案表决的比较 第七章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中美关系 第一节 中美在联合国经社领域的参与比较 一、参与轨迹 二、与联合国主要经社机构的关系 第二节 中美在经社领域的基本立场和分歧 一、历史回溯:冷战时期的分歧 二、分歧的延续:冷战后中美两国的基本立场 三、“9·11”事件后美国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经社领域新现象及中美双方的立场 一、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的兴起 二、经社机构的调整 三、全球性会议增多 第八章 环境领域的中美关系 第一节 联合国三次环发大会与中美关系 一、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二、里约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 三、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第二节 中美在环保领域的差异 一、发展阶段和现实能力不同 二、历史责任不同 三、对全球环境治理的态度不同 第三节 中美两国在环保领域的合作 一、两国环发合作成为中美关系的组成部分 二、两国环发合作走向机制化 三、两国环发合作取得进展 第九章 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 第一节 中美两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内的斗争 一、人权委员会与联合国人权机制 二、美国通过联合国多边人权机制对中国施加压力的企图 三、反华提案与中美两国在人权委员会内的斗争 第二节 世界人权大会期间中美两国的斗争与妥协 一、对召开人权大会的不同主张 二、会议筹备阶段的斗争 三、人权大会上的斗争与妥协 第三节 国际人权秩序与中美两国的不同主张 一、人权与主权 二、人权普遍性与文化特殊性 三、人权的不可分割性与首要人权 第四节 世界人权大会以来中国的国际人权政策 一、中国国际人权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 二、中国的国际人权政策的基本内容 三、21世纪中国国际人权政策面临的挑战 第十章 联合国法律领域的中美关系 第一节 联大六委的工作与中美关系 一、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 二、消除恐怖主义措施 第二节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法律工作与中美关系 一、治罪法 二、国家责任 三、损害责任 四、条约保留 第三节《联合国宪章》和加强联合国作用特别委员会 一、各国在援助第三国问题上的分歧焦点 二、中国与美国在此问题上的立场 第四节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 一、维持外空用于和平目的的方式方法 二、外层空间和空气空间的界限问题 三、地球静止轨道的性质和利用问题 第五节 海洋法 一、国际海洋法体系构建概况 二、中美在国际海底开发制度上的基本立场与主张 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1部分的修改 四、国际海洋法法庭 五、中美关系在国际海洋法领域遇到的新问题 第六节 国际刑事法院与国际特设刑庭 一、国际刑事法院建立概况 二、关于建立国际刑事法院可能性与必要性的分歧 三、建立国际刑事法院与治罪法关系上的争议 四、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讨论 五、国际特设刑庭 第十一章 “9·11”事件后中美在反恐领域的合作与分歧——双边与多边视角 第一节 “9·11”事件之前中美对反恐的认识与分歧 一、冷战后国际恐怖主义的新变化 二、中美对国际恐怖主义威胁的认识 三、中美应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政策主张 第二节 “9·11”事件促使中美形成联合反恐的战略共识 一、中美两国对“9·11”事件性质的判断高度一致 二、“9·11”事件促使中美两国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审视国际恐怖主义威胁 三、中美在反恐领域加强双边与多边战略合作的意愿明显增强 第三节 “9·11”事件后中美在反恐领域的双边合作 一、金融领域 二、海关与交通领域 三、执法领域 四、打击“东突”恐怖势力 第四节 “9·11”事件后中美在联合国多边框架内的反恐合作 一、联合国反恐委员会的设立与中美合作 二、为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反恐决议的顺利通过与实施开展合作 三、中美在联合国改革进程中对反恐问题的共识与合作 第五节 “9·11”事件后中美在反恐问题上存在的分歧 一、打击恐怖主义的有效方式 二、对“东突”恐怖势力的不同看法 三、关于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作用 第十二章 中美在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上的斗争 第一节 中国政府反对台湾当局所谓“重返联合国”的斗争 一、台湾当局长期窃据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台湾当局“重返联合国”的活动公开挑战中国主权 三、中国政府的坚决斗争和原则立场 第二节 中美在所谓的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上的斗争 一、美国政府对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政策的演变和中国政府的斗争 二、克林顿对华政策的战略调整和“三不”政策的出台 三、美国国会的态度 四、小布什政府时期的中美关系与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