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宗教与民族(第4辑)/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研究论丛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牟钟鉴//刘宝明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研究论丛;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十五”项目。本书推动民族与宗教和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的研究,向社会提供相关的学术资源和理论支持;推动学术交流,凝聚有志于民族与宗教研究的海内外人士,加强少数民族宗教在宗教学研究领域中的地位。

内容推荐

这一辑内容丰富多彩。重点文章有两大系列。一是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的“和谐共进——首届宗教与民族学术论坛”上发表的论文系列;二是在广西田阳召开的“第四届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有关布洛陀信仰的论文系列。

目录

主编的话

本辑特稿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进展

 ——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

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的体会

《宗教研究指要》序

学术论坛专辑

民族学和宗教学的分途及相遇

 ——民族宗教学初探

论宗教与民族

社会取向:宗教与民族研究的三个问题

属性与身份的整合——宗教与民族认同资源的社会化路径

浅析宗教信仰中的民族性问题

 ——以甘宁青地区的回族为例

还原与诠释:宗教田野经验的现象学考察

构建和谐·尊重多元·创新理论

 ——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的思考

多元文化中和谐共处的云南宗教

 ——兼谈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

当代藏传佛教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特征

试论彝族民间宗教与彝族地区发展

和谐社会中的穆斯林与非穆斯林

宁夏的伊斯兰教

关于西北回族拱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东干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兼与回族比较研究

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互动

 ——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基督教为个案

伊斯兰教与现代化

 ——以土耳其和伊朗为例

首届宗教与民族学术论坛综述

专题观察

从宗教学看壮族布洛陀信仰

布洛陀文化

 ——壮族价值观的摇篮

壮族麽教信仰探析

壮族人文始祖论

敢壮山布洛陀文化圈之成因

崇尚物我共存与和谐有序是布洛陀文化的精髓

麽渌甲新论

壮族摩教文化探析

同饮一江水,都是岭南人

 ——从布洛陀神话看毛南族族源

新秀沙龙

蒙古族与基督教

 ——历史与现状

乡村基督教的社会文化功能解析

 ——以对华北平原的村落调查为例

清真寺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

 ——以沙甸调查为中心的研究

藏族神山崇拜及其文化功能分析

对柏林禅寺生活禅夏令营的感悟

北宁市满族“老天地”祭祖仪式的调查

继承和发扬中国宗教的和平精神

他山之石

来自英伦三岛的学术追求

 ——记英国杜伦大学狄龙博士的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情结

民族宗教学知识之窗

试述中国宗教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书评

宗教文化问题的新探索

 ——评“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课题的研究成果

《马德新思想研究》序

齐鲁文化研究视野的新拓展

 ——简评《全真七子与齐鲁文化》

融十明精粹于一炉的藏文化巨著

 ——热烈欢呼《雪域十明精粹大全》出版

八方信息

2004年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所大事记

2005年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所大事记

试读章节

任何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都与该民族的形成过程有着必然的历史联系,而民族的形成过程又往往与某种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居住在甘宁青地区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是回族、东乡族、保安族和撒拉族。这里的回族人口约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40%,而东乡族和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甘肃,撒拉族的聚居地以青海为主,这三个民族的居住区域实际上是连在一起的。历史上,东乡族、保安族和撒拉族常常被混称为回族。上述四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由于其地理、文化、历史和经济方面的均质性,呈现出了与其他伊斯兰文化社区不同的特点,从而具有了近似的文化社区的基本特征。从经济内涵上来说,既不完全属于传统的农业社区,更没有由工业经济促成的城市社区的特征,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商业性质,但与现代社会的商业经济也存在着质的差别,大致属于农商结合型的小农小商类社区。因此,本文主要以回族为例,对西北穆斯林信仰中的民族性问题作一粗略的考察。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甘宁青地区伊斯兰文化社区的形成

郭大烈先生在《民族文化类型及其与现代化的调适》一文中曾经把全中国50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类型分为传统文化主导型、开放容纳型、吸收变迁型、滞后型、宗教凝聚型和立体多元型六大类,其中第5大类“宗教凝聚型”的民族就是回族、东乡族、保安族和撒拉族四个民族,“这些民族的形成、习俗和节日,都与伊斯兰教有密切关系。伊斯兰教对教徒有很强的约束力,使得各族教徒之间,渐次形成一种共同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促进彼此联姻而融合。回族、东乡、保安和撒拉等民族的形成与文化都与伊斯兰教有关。,,的确,在上述四个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性质。

甘宁青地区穆斯林社区的形成,当然与伊斯兰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社区是以穆斯林聚居地为单位而形成的,大小不等。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这些社区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一般地讲,这些社区的形成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他们的先民是以外来民族的身份进入西北各民族地区的;二是他们的社区首先在城市与集镇形成,而后才遍布城乡各地,而且,近代以后,其城镇社区又有较快的发展。与内地穆斯林社区置身于汉文化环境的包围不同,它们置身于汉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如藏传佛教的交接地带,从而形成了与内地穆斯林文化社区不太一致的特点。

甘宁青地区四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甘宁青四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就作为民族形成的时间而言,虽然都在元明之际,但回族先民的足迹早在唐代就开始出现,当时大量阿拉伯人、波斯人和西域各地的穆斯林商人,沿着海陆两道丝绸之路来到中华大地上经商贸易,其中从陆路来华的商人经过西北各地而深入到丝绸之路沿线各城镇从事商业活动。有些城镇也就随着穆斯林商业贸易的开展而繁荣起来,从而在甘肃、青海、宁夏丝绸之路沿线留下了回族先民的早期足迹。

到了元代,甘宁青地区的穆斯林队伍急剧壮大。大量西域的穆斯林随元军东迁,在西北各地以屯田驻军放牧的形式定居下来。由于穆斯林数量很多,且又分散在西北各地,从而奠定了西北穆斯林农村社区的基础。西北农村中许多回族村庄以“工”、“营”、“屯”称呼,均与元代驻军放牧屯田有关。

P80-81

序言

这一辑内容丰富多彩。重点文章有两大系列。一是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的“和谐共进——首届宗教与民族学术论坛”上发表的论文系列;二是在广西田阳召开的“第四届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有关布洛陀信仰的论文系列。首届宗教与民族学术论坛的举行是一个重要标志,它昭示着宗教学和民族学在全国范围内的携手合作,并展示了各地一批研究成果。民族宗教问题研究已经成为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民族宗教学正在健康成长,得到社会各界的爱护和支持。广西壮族布洛陀信仰属于原生型民族民间宗教性质,它的历史、文化和在当代的重建,在若干民族地区具有典型意义,很值得人们加以考察和研究。

这一辑还发表了一些年长学者、中青年学者和博士生的学术论文,说明民族宗教学的研究梯队正在形成。随着民族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各民族年轻学者的队伍成长很快,他们是我国民族宗教学的希望。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这四个“交织”深刻揭示了民族问题的特别复杂性。用这样的眼光来看民族宗教问题,它自身所包含的“民族”与“宗教”两大要素互渗互动,同时也表现为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所以我们要细心地多角度地加以研究。民族宗教工作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民族宗教研究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两者的互动将更加有力地促进民族团结与宗教和睦,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是重大的。我们要继续努力,长期奋斗下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