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对外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何鹰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各国研究热点,但程度与效果有很大差异。相比于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地区)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与贸易实践,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则比较弱。尽管有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论著并不少,但大多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的,法学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即使是法学研究,深入的理论分析和针对现实之需的也不多。本书以我国的现状与发展为着眼点,辅以适当的案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注重总结研究结论,对对外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应对对策、完善建议。

内容推荐

技术性贸易措施是各国在对外贸易中,为了实现保护国家安全,保证其出口产品的质量,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护环境等合法目标而采取的限制或禁止进出口的各种技术性措施,目前已成为各国对外贸易中最主要的保护手段,同时也是各国对外贸易中面临的最主要最复杂的贸易障碍,其由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及合格评定程序构成。目前,我国尚未按照《TBT协议》项下的含义正确使用“标准(自愿性)”和“技术法规(强制性)”术语,现行标准涵盖“强制性标准”与“自愿性标准”,且时效性差,修订和复审周期长,有些行业或产品甚至根本没有自己的标准;严格意义上的技术法规体系尚未建立;以标准和技术法规为依据的合格评定程序如进出口商品认证和商品检验的相关立法与实践需求之间亦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都极不利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本书针对我国现存的问题,尽可能地搜集资料并进行深入地思考,通过对国际规则及各国立法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并对我国的应对措施提出建议。期望能对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相关法律体系的构建、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本书正文由六章组成。

第一章是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基本理论的探讨。笔者首先明确本书中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皆取其狭义,即仅限于《TBT协议》所针对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随后针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合法性这个技术性贸易措施基本理论中最重要的问题,从其合法性效力和合法限度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后者得出如下结论:“技术性贸易措施中哪些是属于正常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哪些属于不合理的、限制性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其分界点主要在于:①该措施是否是为实现保护人类或动物生命、健康等合法目标?②该措施是否是实现此合法目标所必要的措施?③该措施是否符合非歧视原则?④该措施是否会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或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据此,如果一国为实现前述合法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并未超过必要限度,符合非歧视原则,并未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或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该措施属于正常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反之,则是限制性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即技术性贸易壁垒。”文章进一步研究分析了美国修订汽油标准案、泰国香烟进口限制和国内税收案、韩国牛肉案以及欧共体——影响石棉及石棉制品的措施案等案件中专家组或上诉机构对上述4个分界点所涉关键词语的解释。在此基础上,笔者以与我国对外贸易密切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简称SA8000)的推广适用为例证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合法限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尽管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各有不同,但有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法律体系无不例外地包括国际规则与国内立法两部分,前者主要就是《TBT协议》,后者是本文研究重点,其虽然视各国情况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与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构成相对应。文章以此为思路,分别对美国、欧盟及我国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规则进行了分析。此外,文章还对在各国对外贸易中影响颇大的国际标准相当于国际惯例这一法律地位进行了思考。

第二章是对技术性贸易措施运行机制的研究。在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能进行研究后,笔者分析了技术性贸易措施管理机构行使职能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管理中的法律关系,即技术性贸易措施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和技术性贸易措施管理机构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法律关系这两个方面。在技术性贸易措施管理程序方面,笔者通过研读、分析尽可能找得到的资料,对美国、欧盟及我国有关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方面的管理程序予以了梳理。

第三章探讨了技术标准法律问题。鉴于标准是其他技术性贸易措施即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离不开的基础,文章首先对其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本章开篇对国际标准化组织/际电工委员会(ISO/IEC)指南和世界贸易组织《TBT协议》对标准术语的定义进行了学理上的阐述与分析,并认为两种版本的定义并不冲突,而是彼此充实,《TBT协议》的定义正是在:ISO/IEC定义的基础上,基于自身目的予以进一步地完善。我国现行“标准”术语与《TBT协议》的“标准”术语之间实际上是大概念与小概念的关系。在我国,标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标准包括《TBT协议》所指“技术法规和标准”,即现行国内立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中所称“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狭义的标准仅指《TBT协议》所称“标准”,即现行国内立法如《标准化法》中所称“推荐性标准”。不过,加入WTO时,在《中国加人工作组报告书》中,我国代表表示,在我国根据《TBT协议》所作通知中,包括根据第15条第2款所作通知和在其中提及的出版物中,以及在对现有措施进行修订过程中,中国将按照《TBT协议》项下的含义使用“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表述。因此,本书除非特指,“标准”取其狭义,仅指推荐性标准(自愿性标准)。笔者随后分析了我国现行技术标准法律法规体系的诸多不足,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标准”术语的使用与我国在国际条约中的承诺之间尚存在差距,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中采用的广义的“标准”涵盖了《TBT协议》所称之“标准”和“技术性法规”,由此导致我国并没有形成自愿性标准体系(《TBT协议》所称之“标准”体系)与“技术法规”体系。我国应如在《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中所承诺的那样,在对现有措施包括相关立法进行修订的过程中,按照《TBT协议》项下的含义使用“标准”和“技术法规”的表述,建立并不断完善自愿性标准体系与技术法规体系。当然,如此并非割裂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关系,反之应更好地处理彼此间的关系。例如,必须遵守《TBT协议》第2.4条的规定。本章最后对我国现行四级标准体系及标准的制定、采用与完善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标准的制定问题,指出标准的制定与技术法规不同,应充分发挥企业与行业协会等的作用,将市场的导向与政府的适当干预结合起来,使制定的标准更加有效而适用。

第四章探讨了技术法规法律问题。笔者首先提出我国在技术法规体系建设中应如何正确使用技术法规术语的问题。针对我国国家技术标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报告“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都出于需要和实用的目的从各自的角度对‘技术法规’给出了定义……本报告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这一定义相对于WTO/TBT协议的定义更加全面和概括性强”的观点,笔者通过对ISO/IEC指南和《TBT协议》对技术法规术语所作定义之间的关系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得出了“与对标准定义的分析一样,ISO/IEC GUIDE 2:2004(E/F/R)与《TBT协议》有关技术法规的定义并不冲突,后者是基于其自身目的对前者的完善,WTO各成员应严格按照《TBT协议》的定义使用技术法规术语”的结论。由此,除非特指,本书采用《TBT协议》的定义。笔者随后结合“欧共体——沙丁鱼贸易标注”案和“欧共体——影响石棉及石棉制品的措施”案,分析了技术法规的构成要件。在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关系问题上,笔者分析了彼此间的区别、联系以及技术法规纳入标准或引用标准的良好模式,并为建立和维护我国标准与技术法规紧密联系、协调配套的良好模式提出建议。在对国外技术法规体系予以分析后,本章最后对我国严格意义上的技术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国家技术标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有关强制性标准调整的两个方案进行了研究,并作出了自己的评价和取舍建议。

第五章对合格评定程序法律制度进行了探讨。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进出口商品检验、认证等合格评定程序以标准、技术法规为依据,确定产品等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可以说,合格评定程序是技术法规和标准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但同时,合格评定程序也极容易成为各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为阻止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滥用,笔者专章对合格评定程序相关法律问题,尤其是我国进出口商品认证法律制度和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律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第六章探讨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及救济措施。对正常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与限制性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应有不同的应对思路:一国出口商对他国正常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当采取按进口国技术法规、标准或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改进产品质量,严格产品检验,符合质量认证要求等方式,积极跨越;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则应积极应对,以求“打破”。笔者着重分析了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问题。作为各国针对本国出口贸易中所面对的他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而采取的一种国内应对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不同于提交到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进行解决的多边救济。笔者随后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基础、应对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欧共体——沙丁鱼贸易标注”案为例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多边救济进行了研究。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机制部分,文章明确指出,作为贸易壁垒的一种重要形式,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应对机制方面各国并没有专门的规定,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机制各国均是适用有关贸易壁垒应对机制的一般性规定。在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机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章最后对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机制的现状及诸多亟待完善之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提供更充分的法律依据、加强中介组织的作用以及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以更加有效地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建议。

目录

前言

中英文摘要

第一章 技术性贸易措施基本理论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措施界定

 一、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含义

 二、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产生与发展

 三、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构成

 四、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适用范围

 五、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技术性贸易措施合法性探讨

 一、技术性贸易措施合法性效力分析

 二、技术性贸易措施合法限度分析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措施法律体系

 一、技术性贸易措施国际规则

 二、技术性贸易措施国内立法

 三、技术性贸易措施国际规则与国内立法的关系

 四、技术国际标准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章 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一、美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二、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三、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第二节 技术性贸易措施管理中的法律关系

 一、技术性贸易措施管理机构间的协调配合关系

 二、技术性贸易措施管理机构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管理程序

 一、美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管理程序

 二、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管理程序

 三、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管理程序

第三章 技术标准法律问题

第一节 标准概述

 一、标准的定义

 二、标准的性质

 三、标准对各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四、各国在对外贸易中适用标准的模式

第二节 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

 一、“标准化”与“标准”

 二、本节“标准”术语说明

 三、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形成

 四、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现状

 五、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不足及完善方向

第三节 我国现行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下的标准体系

 一、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关系

 二、我国现行四级标准体系

 三、现行四级标准体系的缺陷及完善方向

第四节 标准的制定、采用和实施

 一、《TBT协议》的规定

 二、我国有关标准制定的现行法律规定

 三、我国现行标准制定主体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完善建议

 四、我国现行标准制定存在的其他问题及其完善

第四章 技术法规法律问题

第一节 技术法规概述

 一、技术法规的定义

 二、技术法规的构成要件

第二节 技术法规与标准的关系

 一、技术法规与标准的区别

 二、技术法规与标准的联系

 三、技术法规与标准关系的模式

 四、我国技术法规与标准关系的建立

 五、技术法规的制定与国际标准的适用

第三节 国外技术法规体系分析及启示

 一、美国的技术法规体系

 二、德国的技术法规体系

 三、欧盟的技术法规体系

 四、国外技术法规体系研究的结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节 我国技术法规体系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一、有关我国技术法规体系现状的不同观点

 二、对我国技术法规体系现状的正确认识

 三、我国技术法规体系的发展方向

 四、我国现行强制性标准的调整方案研究

第五章 合格评定程序法律制度

第一节 合格评定程序概述

 一、合格评定程序的定义

 二、合格评定程序的形式

第二节 我国进出口商品认证法律制度

 一、认证的一般界定

 二、进出口商品认证的法律体系

 三、对我国进出口商品认证法律制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第三节 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律制度

 一、进出口商品检验界定

 二、进出口商品检验的法律体系

 三、《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考

第六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及救济措施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与救济概述

 一、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多边救济

第二节 欧美等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机制

 一、美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机制

 二、欧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机制

 三、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机制

 四、韩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机制

第三节 中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机制

 一、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机制现状

 二、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

 二、英文类

 三、网络资料

附录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中英文)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