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走上会计工作岗位的你,是不是感到有些紧张、有些茫然?也许你刚刚取得上岗证书,也许是正在接受培训还未取得上岗证书的准会计人员,又或许你是一些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相信在最初的、繁琐的会计工作中,都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此时你渴望有一本能够基本涵盖中小企业全部会计工作的操作指南书,以便即查即用。此书根据最新的会计制度和相关经济法规的要求编写而成。书中用浅显的例子列举出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模拟出实际工作中从收到原始凭证开始到编制记账凭证、登账,再到编制出会计报表的整个实务操作过程,使读者对会计的具体操作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谨祝读者轻松愉快上岗,做个出色的会计人员!
《第一次当会计实账实战演练》根据最新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经济法规的要求编写而成。书中用浅显的例子列举出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模拟出实际工作中从收到原始凭证开始到编制记账凭证、登账,再到编制出会计报表的整个实务操作过程,使读者对会计的具体操作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22项是最新推出的。为了帮助广大会计人员和准会计人员学习、掌握新会计准则,并指导其从事相关具体实务工作,我们根据新准则的要求对本书进行了修订,同时增加了“学海拾贝”、“财会轶事”、“教育快讯”、“会计科目中英文对照”等小栏目,以增强本书的趣味性!
本书分三大篇,共十六章。第一篇为入门第,包括第一章、第二章,总体介绍了会计职业的特点和一些基础知识。第二篇为实账篇,包括第三章至第十二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企业从建账到最终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业务流程。文中用浅显的例子举出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且模拟实际工作中从收到原始凭证开始到编制记账凭证、登账,再到编制出会计报表的整个实务操作过程,使读者对会计的具体操作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三篇为实战篇,包括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针对第一次上岗的会计人员在第一次交税时,所可能遇到的各种涉税问题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以解工作中的燃眉之急。
第一篇 入门篇
第一章 你真的了解会计职业吗
应该了解一下本行业的会计制度(3)
CPA是什么(5)
如何应战会计职称考试(7)
你想成为CFO吗(9)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3)
你适合担任会计吗(15)
会计新人提高水平之道(16)
会计应当掌握的十种知识(18)
成功会计女性特质(20)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1)
基本会计准则(22)
具体会计准则(24)
会计工作的特点(25)
会计师事务所是什么(26)
会计信息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意义(27)
怎样与其他部门进行业务交涉(28)
会计交接工作(29)
会计工作与出纳工作应相分离(31)
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33)
领导人的法律责任(35)
应设置哪些会计岗位(38)
会计人员的职责是什么(39)
财务主管的职责是什么(40)
出纳人员的职责是什么(41)
第二章 会计凭证与账簿
你要和哪些会计科目打交道(42)
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46)
会计核算的四个前提(48)
六要素要牢记在心(51)
原始凭证及其种类(58)
记账凭证及其种类(60)
如何填制记账凭证(62)
如何审核记账凭证(64)
会计凭证传递应注意的事项(65)
会计凭证如何保管(66)
会计账簿及其种类(67)
会计账簿的基本要素(69)
如何启用账簿(70)
如何登记账簿(71)
如何更正错账(72)
第二篇 实账篇
第三章 账户设置
企业建账应注意哪些问题(77)
工业企业如何建账(79)
从账户的结构看账户应提供哪些资料(83)
现金日记账如何设置和登记(85)
银行存款日记账如何设置和登记(89)
总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91)
明细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93)
备查账簿如何设置和登记(95)
账簿的纳税(96)
账簿的启用(98)
记账的规则是什么(99)
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如何平行登记(100)
账簿的更换和保管(102)
第四章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什么是实收资本(103)
注册资本、实收资本、投入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104)
实收资本有什么特点(105)
实收资本如何变动(106)
实收资本怎样核算(108)
负债与企业经营的关系(110)
如何取得短期借款及怎样核算(112)
什么是长期借款及怎样核算(114)
第五章 货币资金的核算
什么是货币资金(115)
现金核算的账务处理(116)
银行存款结算方法的种类有哪些(121)
银行存款怎样核算(125)
第六章 应付工资的核算
应付工资如何结算(129)
怎样核算应付工资(131)
应付福利费的提取和使用如何处理(138)
怎样计提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139)
第七章 固定资产的核算
如何理解固定资产(143)
固定资产增加如何账务处理(145)
固定资产减少如何账务处理(149)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和毁损如何账务处理(151)
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153)
折旧应考虑哪些因素(154)
折旧的范围是什么(156)
固定资产折旧怎样核算(158)
第八章 材料及产品成本费用的核算
材料账户怎样设置(160)
材料购人怎样核算(162)
怎样处理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165)
产品成本核算应完成的任务是什么(168)
产品成本核算应完成的程序是什么(169)
产品生产成本及工资分配怎样核算(170)
制造费用怎样核算(174)
第九章 期间费用的核算
营业费用怎样核算(180)
管理费用怎样核算(182)
财务费用怎样核算(186)
第十章 产成品及销售的核算
产成品的核算(188)
销售核算的主要任务及内容是什么(193)
销售收入确认的原则是什么(194)
销售需设哪些科目及增值税怎样计算(197)
销售收入怎样进行账务处理(198)
第十一章 财务成果的核算
利润形成怎样核算(204)
利润分配怎样核算(211)
第十二章 会计报表的编制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的及包括的内容(216)
财务会计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217)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及要求是什么(218)
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人员在会计分工中的特殊规定(219)
怎样保持会计报表列示的一致性(219)
哪些会计报表项目应单独列示(220)
如何提供会计报表的比较信息(220)
会计报表的结构和内容有哪些要求(221)
财务会计报告的责任主体是谁(222)
资产负债表具体项目有几种填法(223)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228)
第三篇 实战篇
第十三章 企业纳税概述
我国现行的行政税收体系是什么(237)
企业纳税的基本程序(241)
纳税人要与哪些部门打交道(243)
办理开业税务登记应办理哪些手续(245)
纳税人如何办理开业税务登记(247)
纳税人如何办理税务登记证验证、换证(248)
纳税人如何管理和使用税务登记证(249)
纳税人如何办理延期缴纳税款(250)
纳税人如何办理注销税务登记(251)
纳税人如何办理变更税务登记(253)
哪些人应当办理纳税申报(255)
纳税申报的内容(256)
纳税申报的期限规定(257)
税务文书如何签收(257)
税款缴纳的方式(258)
税款补缴与退还有哪些规定(259)
发票填开的基本规定及如何保管发票(260)
纳税人如何办理外出经营税收的申请手续(262)
换证、验证手续的办理(263)
纳税申报有哪些方式(264)
税收保全措施的种类(264)
纳税人如何办理延期申报、期限多长(265)
外籍人士申报个税九大注意(266)
第十四章 税控装置常见问题答疑解惑
如何认购税控装置(269)
税控装置IC卡不能正常办理报数应如何处理(269)
怎样处理机打发票号码和机打票号不一致(270)
税控机打印发票如何填开外币(270)
新版发票如何进行废票、退票处理(270)
通过发票号码和密码是否可以查询中奖(271)
资金往来业务应使用何种票据(271)
办理退款时,如何重新开具发票(272)
出租车手写发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273)
如何举报使用假发票的行为(273)
如何正确办理兑现奖金事宜(273)
第十五章 所得税常见问题答疑解惑
个人所得税有哪几种征收方式(274)
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有哪些法定义务(275)
如何确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申报时间和地点(277)
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应在何处纳税(278)
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人在何时纳税申报(278)
已按3%预征劳务报酬所得税款的纳税人如何办理汇算清缴手续(279)
外籍个人纳税地点及纳税期限如何确定(280)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在何时进行纳税申报(281)
代扣代缴义务人应在何时进行纳税申报(281)
付给扣缴义务人的手续费如何计算(28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何时申报(282)
工资、薪金所得应在何时纳税申报(282)
异地从事建筑安装工程作业的单位在何处纳税(283)
个人所得税申报时每次都需下载明细申报表吗(283)
个人所得税申报两种下载软件的区别是什么(284)
纳税人当月工薪所得个人明细申报填列方法(284)
企业中没有身份证号码人员如何进行明细申报(285)
打下下载后的明细申报表为什么要启用宏程序(285)
怎样把数据导人到客户端软件(285)
如果没有用户名和密码怎么办(286)
出现无法正常申报情况如何解决(286)
重点纳税人的明细申报(286)
代扣代缴单位暂未取得纳税人身份证件号码如何填写明细纳税申报表(287)
第十六章 其他小税种
资源税计税依据的确定(288)
资源税纳税期限的确定(288)
资源税税目、税额规定(289)
资源税的减免税规定(289)
土地使用税减免税是如何规定的(290)
土地使用税纳税地点是如何规定的(290)
城市房地产税的计税依据是如何规定的(291)
土地使用税纳税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如何规定的(292)
企业无房产原值记载如何确定城市房地产税计税依据(293)
房产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如何规定的(293)
北京市城市房地产税的减免税是如何规定的(294)
北京市城市房地产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如何规定(295)
房产税的纳税人是如何规定的(295)
房产税的应纳税额如何计算(296)
财政部对于房产税政策性减免税是如何规定的(296)
北京市印花税如何纳税申报(297)
印花税的处罚规定(297)
印花税的免税政策是如何规定的(298)
印花税的纳税期限是如何规定的(299)
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怎样规定的(299)
印花税的征税范围是怎样规定的(300)
印花税税率的规定(301)
什么样的纳税单位可实行汇总缴纳印花税(301)
如何缴纳印花税(302)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如何规定的(303)
印花税税额如何计算(303)
如何填写《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申报表附表》(304)
如何填写《城市维护建设税申报表》(304)
车船使用税的减免税政策是如何规定的(305)
车船使用税的纳税地点是如何规定的(305)
如何填制记账凭证
填制记账凭证,就是要由会计人员将各项记账凭证要素按规定的方法填制齐全,便于账簿登记。各种记账凭证除严格按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填制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要将经济业务的内容以简练概括的文字填入“摘要”栏内。
(2)要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按照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科目和每一会计科目所核算的内容,正确编制会计分录,从而确保核算口径一致,以便于指标的综合汇总和分析对比,同时,也有助于根据正确的账户对应关系,了解有关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
(3)不得把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合并填入一张记账凭证,尽量避免填制多借多贷会计分录的记账凭证,做到账户对应关系清晰。
(4)要注明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以便核实记账凭证上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所编制的会计分录是否正确,也便于日后查阅原始凭证。
(5)各种记账凭证必须连续编号。如果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多张记账凭证,可用“分数编号法”。
(6)若记账之前发现记账凭证有错误,应重新编制正确的记账凭证,并将错误凭证作废或撕毁。
特殊情况:在出现以下经济业务时,要同时编制两种记账凭证。一是销售一批产品时,有一部分货款已收到,而另一部分货款没有收到,这个时候应该同时编制收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两种;二是业务人员出差回来后报销差旅费,余款退回时也应该同时编制收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两种。
·学海拾贝
傅山与“龙门账”
傅山,明末清初山西帮商人,他参考当时官厅会计的“四柱清册”记账方法,设计出一种适合于民间商业的会计核算方法——“龙门账”。
龙门账的要点是将全部账目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进”指全部收入;“缴”指全部支出;“存”指资产并包括债权;“该”指负债并包括业主投资。当时的民间商业一般只在年终才办理结算(称年结),年结就是通过“进”与“缴”的差额,同时也通过“存”与“该”的差额,平行计算盈亏。“进”大于“缴”就是盈利,反之则为亏损。它与“存”、“该”的差额相等。简而言之,就是:进一缴:存一该。
傅山将这种双轨计算盈亏,并检查账目平衡关系的会计方法,形象地称为“合龙门”,“龙门账”因此而得名。“龙门账”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复式簿记的开始。
P62-P63
第一次走上会计工作岗位的你,是不是感到有些紧张、有些茫然?也许你刚刚取得上岗证书,也许你是正在接受培训还未取得上岗证书的准会计人员,又或许你是一些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相信在最初的、繁琐的会计工作中,都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此时你渴望有一本能够基本涵盖中小企业全部会计工作的操作指南,以便即查即用。这时《第一次当会计实账实战演练》来到了你的眼前!
2004年4月27日财政部友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自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工业企业法人中,按新的中小企业标准,小企业占工业企业法人总数的近95%;小企业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50%。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当部分的小企业会计机构不很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本书是在充分考虑到小企业自身特点和相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后,为财会人员和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负责人,量身打造、即学即用的会计工作指南。
本书分三大篇,共十六章。第一篇为入门第,包括第一章、第二章,总体介绍了会计职业的特点和一些基础知识。第二篇为实账篇,包括第三章至第十二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企业从建账到最终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业务流程。文中用浅显的例子举出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且模拟实际工作中从收到原始凭证开始到编制记账凭证、登账,再到编制出会计报表的整个实务操作过程,使读者对会计的具体操作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三篇为实战篇,包括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针对第一次上岗的会计人员在第一次交税时,所可能遇到的各种涉税问题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以解工作中的燃眉之急。本书还有一特点,对文中一些重点的句子、注意点、小技巧等以注解的形式醒目地列示出来,便于广大读者更好地掌握书中的知识!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22项是最新推出的。新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和财务系统的适应能力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为了帮助企业广大会计人员和准会计人员学习和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并指导其从事相关具体实务工作,我们根据新准则对第一版进行了修订,书中同时增加了“学海拾贝”、“谈古论今”、“财会轶事”、“考试纵横”、“财会幽默”、“教育快讯”、“会计科目中英文对照”等小栏目,以增加该书的趣味性。
谨祝读者轻松愉快上岗,做个出色的会计人员!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