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汤姆·索亚历险记(彩色插图本)/名家名译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马克·吐温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最优秀的世界儿童惊险小说之一,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文学名著之一;它是马克·吐温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姊妹篇,是马克·吐温最受读者欢迎和喜爱的一部小说。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内容推荐

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用纯粹的美国口语进行写作的作家,被福克纳称之为“美国文学之父”。本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的是:在一个叫圣彼得堡的小镇上,有个生性顽皮,但心地善良的男孩——汤姆·索亚。他厌恶教会学校枯燥无味的生活,幻想着能过上像传说中的海盗和绿林好汉一样新奇冒险的生活。终于有一天汤姆和小伙伴哈克贝利偷偷离家出走,来到一个荒岛上,过了几天逍遥自在的生活。他们意外知道了一起案件的真相,关键时刻,汤姆挺身而出,指证了杀人真凶乔。汤姆害怕遭到乔的报复,心里总是提心吊胆的。他和哈克贝利到一家闹鬼的房子里去寻找假想的财宝时,发现了乔的足迹,后来这个杀人犯困死在山洞里,汤姆和哈克贝利得到了一大堆千年以前海盗埋藏的金币。

目录

小 引 1

第一章 汤姆贪玩好斗、东躲西藏1

第二章 光荣的刷墙手8

第三章 忙于打仗和恋爱14

第四章 在主日学校大出风头19

第五章 老虎钳甲虫和它作弄的对象29

第六章 汤姆和贝奇相识34

第七章 跑扁虱和伤心事44

第八章 当个大胆的海盗50

第九章 坟场上的惨剧55

第十章 狗嚎的不祥之兆61

第十一章 良心的谴责折磨着汤姆67

第十二章 猫和除烦解痛药72

第十三章 海盗帮乘船出发76

第十四章 快活的海盗露营地82

第十五章 汤姆偷偷地回家探望87

第十六章 初学抽烟——“我的小刀不见了”91

第十七章 海盗们参加自己的丧礼100

第十八章 汤姆透露他做梦的秘密103

第十九章 “我没有想一想”的恶作剧111

第二十章 汤姆替贝奇挨了惩罚114

第二十一章 口才的练习和校长的金漆脑袋120

第二十二章 哈克·费恩引用《圣经》126

第二十三章 莫夫·波特得救129

第二十四章 白天风头十足,夜里提心吊胆136

第二十五章 寻找宝藏138

第二十六章 真正的强盗找到了一箱黄金145

第二十七章 战战兢兢的追踪152

第二十八章 印江·乔埃的巢穴155

第二十九章 哈克救了寡妇159

第三十章  汤姆和贝奇在洞里165

第三十一章 找着之后又失踪了173

第三十二章 “快出来!找到他们了!”182

第三十三章 印江·乔埃的命运185

第三十四章 成堆的黄金194

第三十五章 体面的哈克加入了强盗帮197

尾  声  203

试读章节

大约在十点半的时候,小教堂的破钟响起来了,随即大家都聚集起来听早晨的布道。主日学校的孩子们分散在教堂里,和父母坐在一起,为的是好受他们的监督。波莉阿姨来了,汤姆、席德和玛丽都挨着她坐下来——汤姆被安排在紧靠着过道的位子上,尽量让他跟敞开的窗户和外面诱人的夏日静物离得远一些。人群顺着过道往里面走:其中有年老而贫苦的邮政局长,他是曾经过过好日子的;镇长和他的太太——这地方居然还有个镇长,和许多别的多余的摆什一样:治安法官;道格拉斯寡妇,她是个漂亮、精明的人,四十来岁,又慷慨,又善良,境况也还宽裕,她那山上的大住宅是这镇上唯一的讲究房子,在圣彼得堡镇所能举行得起的节庆之类当中,她是最好客的,而且花钱比谁都多得多;还有驼背的、年高德劭的华德少校和他的夫人;还有李维尔逊律师,他是一位远处来的新贵客;再其次就是镇上的美人,后面眼着一大队穿细麻布衣服、扎着缎带子的、叫人害单思病的年轻姑娘;她们后面跟着全镇所有的年轻店员和职员,大家一齐涌进去——因为他们原来都站在门廊里,嘬着自己的手指头,他们是一群如醉如痴的爱慕者,围在那儿站成一道墙似的,一直到最后的一个姑娘走出了他们的包围圈为止;最后来到的是那个模范儿童威利·莫弗逊,他对他的母亲照顾得非常仔细,就好像她是一件雕花玻璃器皿一般。他老是领着他的母亲到教堂来,所有结过婚的女人都把他当成个宝贝。男孩们都恨他,因为他太规矩了。况且他常被人夸奖,叫他们过不去。他的白手巾搭拉在屁股口袋的外面,星期天照例是这样——故意装作偶然的。汤姆没有手巾,他认为有手巾的孩子们都是些故意装阔气的小势利鬼。

这时候听道的人都到齐了,大钟又响了一遍,为的是提醒迟到的和在外面乱跑的人;然后一阵庄严的寂静降临教堂,只有特别席上的歌唱队里有些低声嬉笑和说话的声音,打破这种沉寂。布道的时候,歌唱队里从头到尾老有人低声窃笑和耳语。从前曾经有过一个歌唱队不像这样没有教养,可是现在我记不起那是在什么地方了。反正是多年以前的事,我几乎什么也想不起了,不过我想大概是在外国的事情。P29

序言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名著之一,自从1876年出版以来,曾经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这部写得非常出色的儿童惊险小说,故事十分有趣,情节也很紧凑,读起来往往使人惊心动魄。但它同时又是一部写得极其完整和谐的具有严肃内容的作品,全书的复杂性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为人全部看透的。我们一遍又一遍读它,往往可以一次又一次体会到更多的东西。所以,虽然它的读者以儿童较多,作者却声明他的书也是以成年读者为对象的。别林斯基谈到它的时候,也说这种书是“写给一切人看的”高级儿童读物。

作者在写这部书的时候,已经感到美国现实的凄惨。他为了寻找在充满痛苦的当时的美国生活中所找不到的愉快的东西,便转向南北战争以前的岁月,描写童年时代的生活。根据他在自传中的叙述,这部书中的圣彼得堡镇基本上是按照他的故乡汉尼拔镇描写的,书中有几个主要人物的原型就是他的亲人和儿时的玩伴,书中的情节除了汤姆寻获宝藏和印江·乔埃之死以外,主要也都是取材于他的童年生活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到,正因为作者是怀着一副看待愉快生活的心情看待他的童年生活,所以这本书在他的作品中是最富于诗意和浪漫气息,并且最令人愉快的。不过,又因为作者童年生活之地汉尼拔镇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诗意的王国,其中市侩、骗子手和奴隶贩子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作者也批判地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生活,深刻地讽刺了小市民的庸俗保守的风尚和贪财心理,以及资产阶级道德和宗教的虚伪。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里,作者描写了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孩子为了摆脱现实、追求幻想而作的种种打算和冒险。小说的主人公汤姆·索亚聪明活泼,对家庭、学校和教堂都抱着反感。他不但随时和他们的姨母开玩笑,还在学校和教堂里拿教师和牧师开心。他厌恶枯燥的功课、骗人的教义和死板的生活环境,向往于侠盗之类的传奇小说中的英雄。哈克·费恩是镇上公认的一个“野孩子”,但汤姆却把他当作知心朋友,跟他和另一个玩伴一同偷跑到大河里的一个岛上去当“海盗”,追求自由和冒险的生活。

汤姆和哈克这两个孩子,都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所谓“调皮捣蛋”、“不守规矩”的“顽童”。可是,在作者的笔下,他们却显得生气勃勃,十分可爱。而那个完全不顾儿童兴趣、一味强求他们循规蹈矩的姨母,那个专会鬼混、以责罚学生为消遣的醉鬼老师,那个无聊的、催眠的牧师,却使人觉得讨厌。至于像席德那样的“模范儿童”,更是只令人感到厌恶和鄙视。

小说中的圣彼得堡镇的小市民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缩影。在汤姆和哈克这两个孩子的衬托之下,当地的“有教养的”社会显得毫无光彩。正如汤姆·索亚在学校里的调皮捣蛋反映了资产阶级腐败的教育的失败一样,他在教堂里的恶作剧也说明了宗教仪式和牧师的布道是怎样的虚假无聊。汤姆所引起的狮子狗和甲虫的那场趣剧与“庄严的”宗教仪式形成了一个绝妙的对照。在这一喜剧性的场面中,汤姆固然是全神贯注的,但那些“虔诚的”成年人对这个插曲也同样感到浓厚的兴趣,都把布道和祈祷这些“神圣的”事情置之度外,这对宗教的虚伪等于作了一针见血的讽刺。

但是作者对于汤姆和哈克的性格的刻画,并不限于他们作儿童游戏时的种种表现。当他们参与周围的现实生活的时候,作者同样赋予了他们善良、勇敢和正义的品质。汤姆和哈克深夜在坟场看到那场凶杀案以后,对被诬为凶手的莫夫·波特,无论如何也不能淡然处之。后来他终于冒着生命的危险,大胆在法庭上作证,拯救了那个无辜的人。这种勇气和行为显然不是镇上那些“正人君子”所能有的。这两个孩子对钱财的看法和他们周围那些以追求财富为人生首要目的的美国小市民的心理,也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这些财迷在汤姆和哈克寻获了宝藏以后,都狂热地到处挖掘起来。而哈克却对发财之后所过的“上流”生活深以为苦,迫切地希望恢复他原先那种“没有教养的”自由生活。汤姆也对哈克保证,他决不会因为发了财而打消当强盗的企图。汤姆和哈克这两个人物,在全书中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性格,哈克不像汤姆那样脑子里充满浪漫空幻的想法,显然是书中最值得注意的形象。

比起马克·吐温其他的作品来,《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的滑稽的比喻不及他早期的小说那样多,但作者在这本书里描写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深刻程度却比过去有显著的增加,特别是显示了他对儿童的心理有洞察入微的才能。在这本书里,作者所用的轻松的幽默比起他后来的作品来也要多一些,这正表现了他当时对普通人和生活的热爱。同时,我们从作者的书信中知道,他在写《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时候,为了给儿童看,曾经把讽刺的尖锐性减低了一些。不过,这本书的讽刺性还是十分明显的。它和当时美国流行的那些劝谕式的儿童读物正好针锋相对。那些书都教导儿童循规蹈矩,学习席德之类的“模范儿童”,勉励他们将来成为萨契尔法官那样的“伟大人物”,把主日学校所宣传的教义当作做人的“美德”和“规范”向他们灌输。而《汤姆·索亚历险记》却对资产阶级文明和道德卫士们所定的种种清规戒律挑战,揭穿了他们用以装点门面的道德规范和宗教信条的虚伪性,指出资产阶级的假道学先生们根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而儿童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学校和死气沉沉的生活中也根本得不到快乐。从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马克·吐温的创作与当时美国的那些庸俗、反动的资产阶级文学是截然不同的。

译 者

书评(媒体评论)

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柯恩推荐为“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  一个人通常于十至十二岁左右时就熟知这本书——《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国文学批评家鲁滨斯在苏联,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美国“苏联文学”专家第明·勃朗美国小说是从马克·吐温开始的。  ——海明威  马克·吐温创造了美国文学中伟大的语言风格之一,促进了现代美国文体的发展,他是从艺术的高度使用美国方言的第一个作家。  ——伯纳德·德沃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1: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