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教育部所列的经济管理类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基础课程的教材。主要内容有绪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综合指标法、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指数、抽样调查、相关与回归分析、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统计分析。与其他统计学教材相比,本书突出了应用性,大量利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增加了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可提高统计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增强学生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和广大实际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在参阅了大量国内外优秀统计学著作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编写者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和广大实际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探索,注重对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了以下特点:第一,把理论体系的严密性同教学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连贯性统一起来,在内容编排、概念阐述、图表配备、例题选择、附表的应用等方面符合课程教学法的要求,各章均配有重点提示与思考和练习题。第二,强化了统计的“工具论”和“方法论”,列举了大量统计分析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用的案例,突出了统计方法的应用。第三,为使本书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有关的教学内容中编排了计算机的应用实例,介绍了EXCEL软件的应用方法,使本书更具实用性。强调计算机软件在统计中的应用,是本书的显著特点之一。
在体系设计上,本书是根据人们认识客观现象的规律进行安排的。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描述统计学的基本轮廓;第二章统计调查,主要介绍统计数据的搜集方法;第三章统计整理,重点阐述了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方法;第四章综合指标法,介绍了数据特征的统计描述方法;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研究的是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方法;第六章统计指数,研究的是如何编制各种统计指数以反映事物的综合变动;第七章抽样调查,研究的是根据样本资料如何进行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第八章相关与回归分析,介绍了现象之间关联关系的两种分析方法;第九章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介绍了运用计算机软件解决实际统计问题的方法;第十章统计分析,研究的是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