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开放经济视角研究直接融资体系的配置效率问题,强调信息要素对于直接融资体系资源配置效率的制约性,重点研究渐进开放过程中外商直接融资与资本市场的动态关联机制以及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决定要素和决定机制。
本书的总体框架是在诠释笔者博士论文主体模型的直观含义基础上加入若干的现实问题探讨和实证分析章节后形成的,其主旨在于基于开放视角阐明一国直接融资体系的广义内涵,揭示各国融资体系发展的典型事实并重点探讨直接融资体系发展的内在动态关联机制以及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决定要素和决定机制,进而明晰我国直接融资体系的主要缺陷以及动态变革路径。
本书基于开放视角诠释一国直接融资体系的核心内涵,在综合评析中国直接融资体系的发展现状和揭示各国融资体系发展的若干典型事实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构建系统的分析框架集中探讨了一国直接融资体系资源配置效率的决定要素和决定机制,强调信息要素对于直接融资体系资源配置效率的制约性,重点研究了渐进开放过程中外商直接融资与国内直接融资市场(即资本市场)的动态关联机制以及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决定要素和决定机制,在此基础上明晰了我国直接融资体系的主要缺陷以及动态变革路径。
本研究得到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N7306273;B16N7050550)以及中山大学笸川优秀青年研究基金的资助。
引言
1.选题的意义
2.研究对象与资本市场的含义界定
3.理论逻辑框架与研究重点
4.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1.1中国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位置
1.2中国直接融资体系在国内经济中的作用
1.3各国融资体系发展的典型事实与中国直接融资体系的主要特征
第2章直接融资体系资源配置的理论逻辑
2.1封闭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理论逻辑
2.2开放经济条件下直接融资体系外延的拓展
2.3本书的理论研究思路
第3章 中国直接融资体系的国际化进程
3.1中国直接融资体系的发展逻辑
3.2外资流入的资源配置作用与实际效应
3.3中国的国际直接融资结构缺陷与变革思路
3.4中国直接融资体系的渐进式开放进程
第4章 资本市场的完备性与完备化进程
4.1完备资本市场的理论内涵与基本属性
4.2完备资本市场的实现形式
4.3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备性
4.4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备化进程
第5章 中国资本市场的信息结构与信息效率
5.1资本市场的信息结构与信息效率的基本含义
5.2信息不对称的资本市场效应
5.3中国资本市场信息结构的微观作用机制
5.4中国资本市场信息结构的目标框架
第6章 资本市场的公司治理机制与资源配置效率
6.1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与公司治理效率的逻辑关联
6.2委托——代理问题与最优激励机制
6.3董事会与股东监督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6.4公司治理的外部约束机制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分析
6.5基于代表性行业面板数据的行业特征、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6.6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
第7章 资本市场公共信息的价值与政府的职能定位
7.1资本市场公共信息的价值
7.2不同信息效率条件下资本市场公共信息的价值
7.3现阶段中国资本市场中政府监管行为的特点
7.4渐进开放进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与重新定位
第8章 总体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