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英国媒体的新闻价值观--以9·11报道为例/传媒研究前沿论丛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仇东方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英国主流媒体对“9·11”及其后续事件报道为研究内容,对英国主流媒体的新闻理念和报道倾向进行了考察,实际上就是考察了英国主流媒体的新闻价值观。作者搜集了大量翔实的、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包括当地的新闻报道和受众反应,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英国新闻和新闻业,在这一大背景下具体分析英国主流媒体有关“9·11”报道的新闻价值取向,既有肯定也有批判,表现出冷静客观的思考。

内容推荐

国内也有英国媒体“9·11”报道的研究,这种研究多见于报纸、网站对西方学者研究成果的翻译和评介,更多的是指出英国媒体在“9·11”报道中的失误和不足,以及英国媒体面临的挑战。

本书力求把这项研究系统化,从媒体、政府、受众的三者关系看当代英国的新闻理念及其实质,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成果。最重要的是,这项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基石的,对英国媒体新闻理念的评价及其报道倾向的归结都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点的。

目录

序言

引言

一、独特的研究机遇和典型的研究样本

二、新的视角和传统的研究对象

三、历史地辩证地审视英国的新闻理念和实践

第一章“911”:冲击新闻自由的故乡

 第一节震惊世界的突发新闻

一、2001年9月11日——美国历史上最恐怖的一天

二、英国媒体的快速反应

三、“911”重创英国

 第二节十大谜团削减受众知情权

一、受众难得欲知信息

二、什么是受众的知情权? 

 第三节理想的新闻自由理念与报道模式

一、不等同的媒介知情权和受众知情权

二、理想的新闻自由观及其源头

三、当代对新闻自由的限制“

四、理想的报道模式

五、与政府、受众的关系体现媒体报道倾向

第二章媒体与政府之一:国家安全高于新闻自由

 第一节“国家安全”:政府的利器

一、国家安全的范围

二、国家安全与新闻自由的矛盾关系

 第二节国家安全说溯源:《保密法》

一、严厉惩治“故意损害国家安全或利益” 

二、泄露政府情报有罪

三、不提供消息来源将受指控

 第三节国家安全:新闻审查的借口

一、英国政府指责:BBC记者泄密

二、布莱尔和英国政府向媒体提出安全问题

三、外交大臣斯特劳谴责媒体在战争报道中动摇

四、新闻工作者对政府指责的反应

 第四节若即若离的媒体

一、为什么政府矛头指向BBC

二、BBC公开《编辑守则》

三、BBC在政府和受众间寻求平衡

第三章媒体与政府之二:与政府口径一致

 第一节与政府观点一致

一、“911”当日的新闻报道

二、所谓的“反恐战争” 

三、喀布尔的陷落

四、有关本拉登、以色列、印度的报道

五、总体评价

 第二节帮政府引导舆论

一、媒体与公众、公众舆论的关系

二、主持人采取多种方法控制引导人们表达观点

三、对控制失败的应急补救

四、西方学者看谈话节目

第四章媒体与军队:谎言与宣传

 第一节“战争是谎言的节日”

一、固定的西方战争报道模式

二、帮助政府营造“正义之师”的气氛

 第二节受制于军队的媒体”

一、政府和军方对媒体持不信任态度

二、宣传的基本策略:“把公众蒙在鼓里”

三、所有记者都不被允许随军进入人侵地区

四、排斥发布不同声音的半岛电视台

 第三节新闻自由是战争的牺牲品

一、主流媒体以冷漠的态度看待阿富汗平民的死亡

二、渲染科索沃难民潮背后的原因

三、宣传效果和“信息赤字”

第五章媒体与受众之一:忽视反战运动的声音

 第一节媒体和反战运动的关系

 第二节量少质次的反战报道

一、保持沉默

二、可信度低

三、偏重报道英国政府的立场

四、偏重反映关注上层人物意见

 第三节媒体为什么忽视反战报道

一、媒体的“自身形象”

二、媒体拥有者的利益

三、记者的个人利益

四、默契的工作守则

五、记者行为没有监督

 第四节反战力量与主流媒体的抗衡

一、信息封锁与反封锁

二、主流媒体承认错误

三、主流媒体寻求新的平衡

第六章媒体与受众之二:歧视穆斯林受众

 第一节英国的穆斯林与“911” 

一、来自阿拉伯的移民

二、英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批评穆斯林领导人立场不鲜明

三、英国穆斯林远赴阿富汗作战,英国防大臣警告要予以严惩

四、英国激进穆斯林称将袭击英国“心脏地带”

五、多数居民认为英国是种族主义社会

 第二节穆斯林受众不满主流媒体的偏见

一、有关“911”新闻是英国穆斯林第一关注热点

二、充斥于新闻的对穆斯林的偏见

三、英国穆斯林批评“西方”新闻

四、英国穆斯林渴望听到另一种声音

五、主流媒体对英国穆斯林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深得英国穆斯林受众信任的媒体

一、半岛电视台:穆斯林爱听的声音

二、半岛电视台将开英语新闻频道进军欧洲市场

三、被经济封锁的半岛电视台在困境中经营

第七章媒体自身:新闻自由成为商业手段

 第一节为商业利益而逢源于政府与公众之间

一、“第四种权力”追求商业利益

二、“敲打”政府为市场

 第二节“911”影响了报业竞争

一、“911”时的英国报纸

二、英国报业顺应市场变化的新趋势

结束语

参考书目和采访

后记

试读章节

1.记者显现自己是胜利之师的英雄,暗示这是英国的胜利

当11月13日BBC的约翰·辛普森在报道中强调了他个人先于北方联盟部队进入喀布尔,而受到了广泛地批评。其实:BBC不是惟一一个向观众强调自己的记者竭力工作的电视台。ITNlO点新闻来自喀布尔的报道强调:“我们在第一批进人城市的记者中间,并且被欢乐的人群致意”,4频道的头条新闻也提到:“我们是第一批被允许进入喀布尔机场的记者之一。”

这种记者的自我表白,再加上官方授权的报道形式,让受众感到记者们把新闻报道描绘成了自己的创作,而忽略记者不能干预事件发展进程的原则。

然而,记者兴高采烈地进入喀布尔最大的暗示是:自己是胜利之师的一员,英国政府参与的正义军事行动取得了胜利,记者为之高兴,全英国人民也应为之高兴,从而显示出电视台在这场战争中的立场根本不是其自称的所谓中立立场。

2.对北方联盟持怀疑态度,与英国政府态度一致

这一天的美国新闻把北方联盟进驻喀布尔当成一件里程碑事件来报道,因为美国政府支持北方联盟;法国新闻也没有对北方联盟加以怀疑,因为北方联盟的领导人是亲法的;但是,英国的新闻却对北方联盟表示了怀疑,因为北方联盟不是亲英的。

在独立电视台10点新闻的新闻提要中,主持人太佛·麦克唐那在用词上表达了对北方联盟的怀疑:“伴随着塔利班的逃走,反叛部队涌人喀布尔。”

5频道在新闻节目的开头比独立电视台更强调普通阿富汗人的高兴,但是,这些记者们费力创作的报道播完后,也像独立台一样很快转入了对北方联盟潜在危险的讨论。另外,5频道的“5频道事实”节目聚焦了北方联盟,并以配音乐的图版形式列出了他们以前的“血腥统治”。

像表4中所表明的那样,4频道在新闻节目中花了很多时间讨论北方联盟的问题。主持人开场白暗示说:“……对未逃走的塔利班士兵痛打和立即处死,现在的挑战是:从政治上、根本上解决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条主要新闻的结束语更进一步点明了这种怀疑:“当北方联盟最终控制了这座城市的时候,他们会比前任对人民更好吗?”不过,随后,4频道的新闻又强调了北方联盟统治的可能的好处。不过,这是英国新闻处理的“平衡原则”的技术要求,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两面说”。

在BBC的10点新闻里,记者在报道中指出:“这意味着事情这样发展:美国及其盟国花了几个星期试图使相互竞争的几个反塔利班部族达成一个共同的未来。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力气,现在北方联盟正在对塔利班复仇。”这个报道也在BBC国际频道新闻中播出,共同使用的一个标题是“填补真空”。

相反,法国新闻节目没有提及北方联盟一方在掌握政权后的任何潜在危险。北方联盟的领导人被认为是亲法者,因此新闻中没有对北方联盟将要掌权的好处提出疑问。在美国的新闻节目中,也几乎没有对北方联盟合法性的谈论。一些评论提到了北方联盟可怜的人权记录,但是这没有被当成一个重要的问题来报道。不仅如此,喀布尔陷落的新闻被当成了美国最终重新构建阿富汗未来的里程碑。美国三个新闻网强调了美国在建立阿富汗过渡政府中的作用,而没有提北方联盟是现在掌权的政府。人们注意到CBS新闻广播中提到北方联盟时,用词是“美国支持的联合前线力量,”这可能是由于前阿富汗政府要求所有媒体避免用“北方联盟”字样的要求,但根据对当日新闻广播的统计,CBS是惟一一个选择尊重这一要求的机构。P.66-67

序言

新闻价值是媒体观察判断新闻、选择报道新闻的基本依据。反过来,通过研究媒体的新闻报道也可以观察出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青年学者仇东方的这本书,以英国主流媒体对“9·11”及其后续事件报道为研究内容,对英国主流媒体的新闻理念和报道倾向进行了考察,实际上就是考察了英国主流媒体的新闻价值观。

仇东方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研究的实证性。在“9·11”事件发生及之后的一年里,仇东方正在英国,他搜集了大量翔实的、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包括当地的新闻报道和受众反应,他的研究就是建立在对这些难得材料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的。二是研究的系统性。仇东方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英国新闻和新闻业,在这一大背景下具体分析英国主流媒体有关“9·11”报道的新闻价值取向,既有肯定也有批判,表现出冷静客观的思考。

在世界范围内,英国新闻是仅次于美国新闻的国际新闻来源,对世界舆论有重要的影响,了解英国新闻的报道,对于加强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加强中国对外宣传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此。

成美

2005年8月

后记

当本书收笔的时候,北京的玉兰花正在怒放,恰巧正是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伦敦寓所里准备本书最初的写作提纲,那时的伦敦已是万紫千红,清新的空气里常常飘来一阵阵莫名的花香。

不过,与这种恬淡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伦敦的新闻界正是热火朝天,其实自“9·11”以来的一年,伦敦新闻界一直如此。

我是“9·11”之后的第10天到达伦敦的,亲身感受到了“9·11”给英国公众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让我能够以一种相关受众的心态去直接关注和审视当时新闻报道。我的公寓就在伦敦的金融城,世界三大金融市场之一的所有办公机构都集中在这里,这里正是传言中恐怖分子袭击的下一个目标。街头骑警巡逻仪态看似潇洒,却让人感觉到空气中充满了恐慌,那时人们已经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甚至害怕乘坐地铁和公共汽车。

巧合的是,我的学校也坐落在这里,与伦敦新闻业集中的旗航街一箭之遥,英国所有著名的新闻机构都位于学校方圆3公里之内,让我更亲身地感受到了英国新闻业的脉搏,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这有利于我从专业的角度去观察“9·11”新闻。这一年内,每个周一的晚上都有一位著名新闻机构的资深人士来到学校与我们交流新闻业务,谈论“9·ll”新闻及为什么这么报道是这种交流必不可少的内容。当然讨论“9·11”新闻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正是由于这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让我有理由、有信心来研究这个选题。

现在本书已经封笔了,虽然标题下署上了我的名字,但是我仍觉得这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因为我的很多老师、同学、亲属、朋友都为它的完成付出了心血。

我的博士导师成美教授对我的帮助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成人之美”,她在本书的写作中给我的帮助最多,她的智慧和学识是我不可或缺的指南。不仅如此,她不厌其烦地与我讨论写作提纲、指导我看相关资料,一遍一遍地修改本书成稿。在本书写作期间,我们的热线电话已经不分时间的早晚;在写作最紧张的时候,她还亲自到我家里来指导。

饮水思源,我的硕士导师沈云锁教授,十多年来一直关心着我在学业上的进步,他对我的教育成果集中体现在这本书的视角上,保证了这本书在观点上没有因为追逐“学术时尚”而失去批判锋芒,其实这种批判性也正是西方学界的致学传统。

郭庆光老师、刘夏阳老师都为本书写作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和贡献,他们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操让我难忘。

在英国学习期间,任课老师们给予我的帮助最大,他们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同学也是相互支持,其中很多人,总是很热情地在我们班公共网站上回答我提出的相关问题。

当然,来自我父母和哥哥、姐姐的支持是永远的,这种支持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

我要特别提出的是,我的爱人梁艳的支持。作为业内人士,她经常和我一起讨论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在我紧张的写作过程中,她还在繁重的工作学习之余为我料理生活。

在这里,让我对这些以各种方式关心、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说到感谢,我还想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

仇东方

2003年4月5日凌晨于北方庄芳城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