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大师系列丛书中的分册,通过本书可以对马里奥·博塔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本书内容丰富,版式新颖,适合建筑设计专业人士,以及大专院校建筑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本书是大师系列丛书的《马里奥·博塔的作品与思想》分册,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博塔的成长历程、建筑风格概述和建筑成就;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博塔的建筑风格和创作思想,包含评论、访谈和演讲等:第三部分对博塔的31个经典作品进行了图文并茂的介绍,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马里奥·博塔有一个相对完整了解。
本书内容丰富,版式新颖,适合建筑设计专业人士,以及大专院校建筑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什么建筑适合当代中国城市?
下午我去了紫禁城,故宫,那是一个令我感到心动的地方。在这么大的建筑群里,只用了水、石材、木材三种材料,和红色、绿色以及使用在屋顶上的金色三种主要的颜色。那里有非常出色非常精彩的建筑,所有的地方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建造起来的。它是人与自然对话的一个出色的例子。故宫的建筑是建造在一层层的台阶上的,我非常欣赏这种建筑通过石材与土地联系密切的方式;建筑群呈现出白色石阶和木建筑两条水平线。他们充满生机,非常自然。整个建筑群被一种无形的法則有效地控制着:从紧凑到开阔,通过连接,再从紧凑到开阔。节奏非常迷人。我们中国的建筑师应该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对于正在学习建筑的学生来说,这就是一个非常生动而实际的课堂。
其实,中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有很丰富的建筑语言,中国人有很丰富的建造经验,应该从中吸取营养,用自己的方式来保存这种记忆。当然也可以从别人那里借鉴学习,但绝不能抄袭。我们的建筑师应该在更深层次上,对综合了人性的、原始的过去进行延续。人们需要房屋作为遮蔽物,这形成了一个原始的行动,他把自然转化为人工的环境。认清这一原始的价值实际上已经在对过去的认识上迈进了一步。我们并不是通过风格来认识过去,过去不是一个形象的问题。后现代主义运动用风格混淆了历史,因而犯下了错误。他试图通过再现那些柱式与山花来复兴传统,但建筑实际上远比这些形象深刻得多。建筑不属于某一个特定的纪元,也不是什么新古典或什么复兴,它就是整个生活空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代中得到不同的表现。
建筑有它的地域性。因此全球化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对于中国和世界文化来说,全球化都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我相信中国人有能力去避免西方人的错误,也能创造出一个榜样让别人来学习。 P39-40
博塔引起国际范围的关注是从他在瑞士设计的一系列私人住宅作品开始的。这些作品是现代的,但又能使人联想起建筑师的故乡——瑞士提契诺地区古朴的建筑传统。
在40多年的建筑生涯中,博塔平均每个月完成一项设计,涵盖了私人住宅、教堂、学校、银行、办公楼、博物馆等建筑类型。这些建筑遍布欧洲、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博塔不但经常登上世界各国的建筑艺术讲坛,而且多次获得世界级的大奖。他在建筑原型、场所理念、形式原则和建筑语汇的运用、有机统一的城市体系、历史传统的延续性以及建筑的隐喻性和象征性等等建筑思想方面。有着鲜明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引起了全球建筑界的广泛关注。
博塔对于建筑的理解更像是对艺术、对人生的感悟。理性与人性在他心里完美结合,于他而言,建筑是容身之所,也是对美的追求。在这个已经被计算机所主宰的IT时代里,博塔不为潮流所动,仍坚持冷静和唯美的建筑风格,并精心维护传统的以几何为本的设计原则。
走进博塔的建筑世界,您一定会有很多的感悟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