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如春,故有“春城”之美称的云南昆明,不知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居住之城。名人也不例外,蔡锷、朱德、闻一多、李广田、朱自清、冰心、费孝通、聂耳等,他们都曾居住在这人间天堂。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笔者,静心浏览这些名人故居的风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昆明卷)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读图时代 |
出版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年四季如春,故有“春城”之美称的云南昆明,不知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居住之城。名人也不例外,蔡锷、朱德、闻一多、李广田、朱自清、冰心、费孝通、聂耳等,他们都曾居住在这人间天堂。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笔者,静心浏览这些名人故居的风采。 内容推荐 每一天,似乎都有人在梦想生活于别处,梦想云淡风轻、四季如春的世外桃源。而昆明,正是这样一个地方。 高原上的春城,曾经在战火之外,也在人们的视野之外,悠远神秘,遗世独立。这里的人被称为“家乡宝”,随性随意,与世无争。外来的异乡人也会放慢他们的脚步,融入悠长岁月而不自知,待回首,方知世间已百年。 于是,这里的故事充满了实实在在的快乐和忧伤,藏于深巷浅陌间,渗入你的骨髓中。 目录 序 言 第一章 将军拔剑南天起/l 平生慷慨班都护——蔡锷故居/1 曾经的滇军名将——朱德故居/12 彝家将军铸传奇——卢汉故居/23 从“衙门菜市”到“云南王”府——龙云故居/31 第二章 金马碧鸡遗华章/41 “何妨一下楼主人”——闻一多故居/41 我愿安息在这土地上——李广田故居/49 鸡鸣风雨滞南疆——朱自清故居/57 寻觅云南文史之宝——施蛰存故居/65 第三章 澳池有幸邀名宿/7l 最惬心意数默庐——吴文藻、冰心故居/71 乐业之道的“独腿客”——潘光旦故居/81 乡土本色走云南——费孝通故居/91 香气弥散的三居室——梁思成、林徽因故居/97 第四章 大地之子同怀抱 /107 植物园内两大家——严济慈、蔡希陶故居/107 滇池淼淼,万山为襟——熊庆来故居/115 骑马上课“周大将军”——周培源故居/123 第五章 骊歌一片绕故园 /131 坐拥书城兴末慵——袁嘉谷故居/131 与国歌永存的云南人——聂耳故居/139 后记 /150 试读章节 香气弥散的三居室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寻找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同样费了一番周折,当地人大多不知道哪里是“顾家花园”,或者只知“花园”,或者知道的只是”李家花园”。这让我尤其纳闷,难道这里还有几个花园不成? 找到刘风堂老人,这个谜底自然也就揭开了,原来当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借住的地方属于龙泉镇棕皮营里一李姓富户。主人应该是叫李荫村,据说曾在昆明市的私立求实中学教过国文。李荫村的儿子后来在北京的外文出版社工作。1980年代初,花园还给了李家,因本村无其他人,就由其女婿代看.女婿姓顾,大概“顾家花园”一说也就从此而来。这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惟一为自己设计并居住的房子。P89 现在旧居被昆明市官渡区批准为“保护文物”。我去的时候正在重新修缮,而所有的布局全部按照当年的旧貌进行。 刘风堂老人看到砖和瓦等等都是原来的模样,高兴得不得了,而当得知修建的工匠有的是从大理剑川(剑川的木雕和工匠在云南非常有名,尤以木雕盛名)而来,更是开心得很。 屋内有壁炉,据说后来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探寻昔日旧居时,看到此处壁炉,立刻毫不犹豫地认为这就是当年的旧居,因为这样设计的房子在当时的棕皮营除了梁家,别的地方是决不可能出现此种东西的,这所房子不像其他中国的老式房子,最大特点就是门和窗户特别多,开得又宽大.因而整座房子的采光非常好。连上佣人房一共是7间房,共有11扇门,最大的一扇窗户在客厅,大约长P901.9米,宽1.3米,几乎是普通窗户的四扇之多。 一进花园的大门,就可以看到各种植物,大多是盆景,花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右侧就是旧居的所在,左边则是一片水塘,水塘边有一口水井,当年梁思成一家就是在这里取水的。在平瓦房的西侧,有一间小小的耳房,紧紧挨着房子的主客厅,这是当年金岳霖到了昆明,梁思成、林徽因为他专门建盖的。 围绕这间小小的房间,各种有趣的说法都出现了。我们不能推知当年发生在三人之间的故事,但房屋却静静立在这里诉说着历史和人事的变迁。每间房间的功能划分都非常清楚,有主客厅,客厅中还装了一个壁炉,这样的做法大概与两人出洋留学的背景有关系吧。还有一间是主人卧室,另外就是他们的儿子和女儿住的房间。在大平瓦房的后面,有更小一些的房间,这是家中佣人住的地方,同时也是整个家庭的厨房和柴房。在东边靠墙的地方修有一个小小的厕所,现在依然使用着。 因为龙头村面向昆明城南,背靠以五老峰为主峰的群山,左右有盘龙、金汁两条河水向南流入滇池。所以梁思成认为这应该是一块“风水宝地”。当然,这个村庄更大的意义在于,P91在1938年至1941年间,中国建筑学术界的先驱们曾经在这个村庄里停留。 1940年春天,梁思成从四川回来以前,在林徽因的监督下,他们共同设计的三间房的住宅完工了。距离城市这么远,他们希望能避开轰炸。建盖这座房屋花费了他们认为能够支付得起的双倍价钱。后来林徽因在回忆录中写到,“现在我们已经完全破产,感到比任何时候都惨。米价已涨到一百块钱一袋——我们来的时候是三块四——其他所有的东西涨幅差不多一样。今年我们做的事没有一件是轻松的。我在告诉你们我们在做什么和我们的境况如何时真不好意思。思成到四川去已经五个月了。我一直病得很厉害,到现在还没有好”。“尽管我们常常寄去的支票并不是直接有用,因为这个家庭所需要的东西实际上是无法得到的,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付清三个房间的住宅建筑费。我们寄去的支票1940年9月间寄到,碰巧解决了问题。” 当时费正清看到这所房子,很兴奋的认为它漂亮极了:“本地的土坯墙和瓦房顶,内部是轻质的木结构和粉白的石灰墙。后面则是在桉树丛中漂亮的小花园。” 林徽因对这里很满意,因为周围风景还不错,没有军事目标。它坐落在村外边,处在一片空旷地的边缘,紧靠着高高的堤坝,上边长着一排高高的笔直的松树,就跟古画里的一样。优美的环境和适宜的气候在她的心中立即引起了反响。林徽因在回忆录中写到:“这时候的天气已转凉爽,在越来越强的秋天泛光照射下,风景真P92是美极了。空气中到处散发着香气,而野花使人回想起干千万万种久已忘怀了的美妙感觉。随便一个早上或下午,太阳都会从一个奇怪的角度悄然射入,它们在一个混乱和灾难的世界中仍然具有受了创伤的对平静和美的意识。可是战争,特别是我们的抗日战争,仍然是君临一切,贴近我们的身体和心志。”P93 序言 昆明是一个闲散而脉脉温情的城市。冰心女士在《摆龙门阵——从昆明到重庆》中写到:“喜欢北平的人,总说昆明像北平,的确地,昆明是像北平。第一件,昆明那一片蔚蓝的天,春秋的太阳,光煦的晒到脸上,使人感到故都的温暖。近日楼一带就很像前门,闹烘烘的人来人往。近日楼前就是花市,早晨带一两块钱出去,随便你挑,茶花、杜鹃花、菊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热带的鲜花。抱着一大捆回来,可以把几间屋子摆满。” 或许,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最有趣的方法是背了行囊到当地去走街串巷,和那儿的人聊天,听取他们经历或知道的故事;而了解一个地方最直接的方法则是找寻关于当地的文史记载,当你读到正史抑或是野史中的点滴时,于是关于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的人,就会有了一个立体生动的印象。 昆明正是这样一个你可以去了解的城市,全市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不大不小,是云南省政冶、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这里“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是极负盛名的“春城”。 昆明的大街小巷是世俗的,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让这座城市充满了人情味。 昆明的街市整齐而富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城南车站一带。随着城市的扩大发展,昆明的街道也在一直不断的延伸,然而小论旧时还是现在,发达的商业区都集中任南门“金马”、“碧鸡”两坊间。最热闹、最繁华的街道叫做金碧路,再往前就能转进东寺街近日楼的步行街。 东西寺塔文化步行街,将昆明最古老的两塔与新步行街上的仿古近日楼、南北院、南北厢等老昆明建筑聚集在一起。步行街两边林立着古色古香的商铺,所有的青石板路都是用长石条铺就,上面布满了道道凿痕;两旁建筑的彩绘装饰、镂刻非常精致。街道上“昔日的马帮”、“敲更老人”、云南十八怪中“鸡蛋串着卖”等五组栩栩如生的青铜雕塑,真实地再现了老昆明的市井风貌,营造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昆明的衣食住行也是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昆明的天气是“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每年无论寒暑季节,都不必重裘轻葛。在街上常常看到几个季节的服装并存,有的人穿了薄薄的衬衣,而有的人却穿上了厚厚的毛衣。不论哪一种装束,一切都以舒适自由为最重要。 关于食,昆明人是颇为率性的,人们似乎天生和辣椒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每餐每顿都会有辣椒相伴,否则,即使山珍海味,也会觉得美中不足;而米线则是昆明人的最爱,昆明人会隔三差五吃上一顿米线,当地人常常把这叫做“甩进一碗米线。” 关于住,古时的昆明除了各个胡同里的民房,城内还耸立着金马、碧鸡、天开、云瑞等大牌坊,这在是西南各省会中绝无仅有的。而现在,寺庙古迹等时代久远的建筑渐渐减少了,几个重要的牌坊或建筑还继续保留着,和其他城市一样,如今都满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各式商铺。 关于行,也是昆明值得大书特书的。昆明的街道布局不像北方城市,有着泾渭分明的东两南北,倒是多显了几分随意和懒散。当然每条街道都有不同的主营功能,熟悉了这些不同的片区,要买什么东西都是非常方便的。除了走街串巷之外,更重要的是各种风景名胜遍布城市各处。其中就有著名的昆明八景:螺峰山“螺峰叠翠”,五华山“五华鹰绕”,金马碧鸡坊“金碧交辉”,莲花池“禹山倒影”,官渡“古渡鱼灯”,其余还有“霸桥烟柳”、“商山樵唱”、“云津夜市”。这些景色今天大多都还可以清晰感受到。 昆明的市井生活是世俗的,是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的。加之其地理位置的特殊,处于我国西南边陲,虽然和中原内地城市有一定的距离,但每个年代的时尚之风却是丝毫不亚于中国任何一座发达城市。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外国的入侵也给昆明带来了许多异地的文化,比如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新式房屋建筑的兴建等等都能看出西方文化的痕迹。在昆明很容易找到法式、英式等欧洲风格的建筑,很多还保存得相当完好。有文化的传递,当然还少不了文化的传递者。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来自外邦的各色人等进入昆明,逐渐使昆明成了具有包容性的奇妙的移民城市。从昆明的名人故居中就可以感受到这种气质,它们或是典型的欧式风格,或是昆明当地汉族传统的“一颗印”建筑,或是清代遗留下来的木质瓦房建筑,抑或是根据当地情况而随意建造的房屋。 各路名人纷纷涌入昆明的高峰或许就是西南联大时期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边城昆明,仿佛中国离乱时世中的一个“桃花源”,引得群贤会聚,如星汉灿烂。当年西南地区的交通极其不便,从北京、上海或是天津等地到昆明,要辗转各种交通工具,甚至绕道香港,然而因为时事所迫,数年间,仍有众多的名人名家聚拢这里:冯友兰、金岳霖、梁思成、林徽因、吴晗、王力、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傅斯年……又有哪一个不是独当一面的大家呢。他们留下的充盈文气墨香的老屋,他们行走在城市或乡间的身影,在今天,无疑成了昆明的一大财富。 追寻他们的踪迹,体味他们的喜怒哀乐,其生活点滴都在岁月的变迁中渐渐变得有些迷离了,一如昆明的悠闲和随性。但他们的气息和犹存,仍是昆明作为中国西南独特的文化中心的不可或缺的因子。 今天的人们不再为了躲避战乱而来,而是为了躲避尘世的种种困惑和压力而来到这个高原上的城市,再向彩云之南的各个角落辐射。昆明,桃源依旧。 后记 要不是因为写这本书,我想自己这辈子都难以了解到那么多名人在昆明的故居,也无法去体会他们在那个离乱岁月中的爱恨情仇。 踏访昆明近现代的名人故居,虽然辛苦,但更多是意想不到的欣喜和接连不断的惊奇。这其中有一直伫立在自己身边的名人故居,比如熊庆来、李广田、袁嘉谷的故居,有至今仍神秘宏伟的卢汉公馆;这其中也有按图索骥、颇费周折才寻觅到的昆明远郊的故居,比如呈贡县吴文藻、冰心的默庐,大古城魁阁的费孝通故居,还有已经是断壁残垣在风雨中飘摇的周培源故居,更有浪漫奇情的才女林徽因在龙头村的故居…… 每一次的寻访,每一个了解的故居现在主人对我的娓娓道来,都让我好像经历了一个不同的人生。 寻访中,最得来容易的可能就是云南大学周边的故居了。发现熊庆来和李广田的故居是一次意外,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个学生照片的背景中有“熊庆来故居”的字样,这让我大为惊异,因为久居云大的我居然没有发现这个地方。而翠湖附近的朱德故居也纯粹是在逛街的时候不经意发现的,还有袁嘉谷的故居,找到时竟然发现是自己平日里常常会去光顾的那家餐馆。 当然寻访中也有许多伤力费神。去龙泉镇寻找闻一多、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的故居时,每次都刚好遇到雨天,被雨水泥巴“挂”了满身“彩”。要不是瓦窑村热情的老人刘风堂,我恐怕是很难找到这些故居。 这些淳朴可爱的乡人在我寻访的过程中是随处都能遇到的。他们甚至都不问你究竟为何而来,就一股脑儿的把他们知道的全部告诉你。每每遇到的村人也会很自然的邀请你到家里或是吃饭,这不免让我怀想当年联大那一帮教授是不是同样也受了当地人真诚的关注和友好的相待,是不是他们对昆明的怀念也会和这些质朴的人们有关联呢? 潘光旦的故居同样是不太好找的。那天找到大河埂村已经是黄昏了。穿过狭长的村中小巷,却始终看不到潘光旦居住的137号,正当我犯愁之时,迎面来的一个中年男子成了我的问路目标,而更让我惊喜的是他说137号就是他家,说完就很热情的邀我跟他一同回家看看。 寻访中也有许多遗憾和感慨,最典型的恐怕就是周培源的故居了。等我好不容易找到西山脚下的一个叫龙门村的小村子时,等候我的却是摇摇欲坠中的老房子。整个房屋几近坍塌,而房前挂着的“保护文物,不得损害”的牌子显得那样的具有讽刺意味。昔日极具规模的故居已难见踪影,只有不远处的滇池水不断地拍打着湖岸,或许只有这声音还和当年“周大将军”在的时候一样吧。 昆明名人故居的探访暂时告一段落了,往昔的旧人已如烟云般散去,而他们似乎又都没有离去。他们就像空气一样,弥散在历史、文化、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永存在这片土地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