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点燃心中的圣火(附光盘你不可不知的奥运传奇)
分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作者 未几
出版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采用了英文叙述的形式,同时也加上了必要的中文背景知识,介绍了一些体育人物的奥林匹克生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奥林匹克对他们人生历程的影响。 

本书由北京2008身组委执行委员魏纪中先生推荐并作序。随书附赠光盘1张。

内容推荐

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生活的哲学,一个人经过不断奋斗求得全面发展的哲学。要了解奥林匹克的真谛,必须发掘它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奥林匹克精神依靠它不断丰富的文化内涵得以传承、丰富、光大和持续。这是世界上各个种族,各个国家,各种信仰,各种价值观的人得以认同的共同语言。

奥林匹克精神是“以人为本”,它提倡人们彼此之间都要把人真正当作为人来尊重,既以这样的态度尊重自己,也以这样的态度尊重他人。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书中介绍了一些人物的奥林匹克生涯。这不是他们人生的全部,但是我们从中却可以看到奥林匹克对他们人生历程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因为,人生的路要靠自己去走,要靠自己走完,然而奥林匹克却可能对一些人的生涯产生影响。我们希望书中介绍的传奇、故事等能够对更多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就是编辑和出版这书的想法。

本书采用了英文叙述的形式,同时也加上了必要的中文背景知识,人们在学习中受到熏陶,在联想中感到启发,在实践中得到实益。这应该是读书的方法和目的。

目录

体育传奇

光脚马拉松冠军

 奥运花絮:马拉松运动起源

“冰上皇后”关颖珊的满足与遗憾

一名特殊奥运会选手

 奥运花絮:国际特奥会

鼓舞了一个国家的农民

“我”与奥运

九亿希望集一身

 奥运花絮:冬奥会简介

荷兰“女飞人”轶事

从体操运动员到医生

 奥运花絮:奥林匹克运动员及官员誓词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演讲

体育态度

做正确的事

 奥运花絮:美国篮球与奥运

服食禁药之己见

 奥运花絮:奥林匹克反兴奋剂斗争

奥运英雄艾伦·科奇

奥运反思

让奥运远离炸弹

 奥运花絮:慕尼黑惨案

希望和勇气的真正意义

 奥运花絮:奥运奖牌的故事

奥林匹克精神

 奥运花絮:《奥林匹克宪章》与奥林匹克精神

从阿姆斯特朗看体育精神的鼓舞作用

出版后记

附录:体育颂

试读章节

“冰上皇后”关颖珊的满足与遗憾

“关颖珊骨子里其实是头猛虎。她是位了不起的战士,了不起的选手,虽然她外表温顺,而且确实容易相处。她是个好女孩,每个人都喜欢她。但同时,她内心十分坚强好胜,渴望取得成就。”曾两度获得花样滑冰世界冠军的拜恩-伯塔努在接受著名体育频道ESPN“经典体育世纪”系列节目采访时说道。

个人风格总是她的招牌,关颖珊身高5英尺2英寸,体重100磅,是花样滑冰比赛中最优雅的选手之一。她曾五次夺得世界锦标赛冠军,九次夺得国家冠军,是史上两名获奖最多的滑冰选手之一。

而曾两次获得奥运冠军的卡塔瑞纳·维特则说:“关颖珊全情投人,动作优雅至极。”

但关颖珊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全是金光闪闪的。相反,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她两次与金牌擦肩而过。

她曾两次以最高比分杀进奥运会决赛,又两次黯然落败,因为表演太慢太保守了。两次,更年轻更富激情的十几岁选手以惊人的出色表演从关颖珊手中夺走了金牌,而这些她平常都能做到。在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上,15岁的选手塔瓦·利皮丝基胜过关颖珊夺得冠军。四年后在盐湖城冬奥会上16岁的选手萨瓦·休斯超越她获得冠军。

1998年,关颖珊在夺得银牌后说:“13岁时,我无所畏惧,凡事乐观。但当你慢慢长大,经历多了,你知道事情可能会变得很糟,于是就产生了对失败的恐惧。”

“如果我还是个小孩,我一定会想,‘我死后1000年,还会有人记得我吗?’如果赢不了金牌的话……呃,参加奥运其实已经是我运动生涯的最高成就了。有时我会想:‘为什么我要逼着自己长时间在冰上训练呢?’然后我又想:‘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又怎会知道自己的潜能呢?’我想成为冰坛的迈克尔-乔丹。”

关颖珊1980年7月7日出生于加州的托兰斯。父母关惠棠和关刘淑仪是中国移民。她在家中排行第三。五岁时,关颖珊看见哥哥雷玩冰球后便爱上了滑冰。她的姐姐凯伦也从事花样滑冰运动。

1991年,关惠棠决定举家搬到加州的箭头湖,好让关颖珊可以在冰堡接受顶级教练弗兰克·卡罗的训练。到后来,冰堡一直是关颖珊的训练基地。1992年,关颖珊首次参加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初中组获得第九名。

同年,虽然关颖珊的表演和年龄都不算成熟(12岁),但她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和高中组的选手同场竞技。于是趁着教练卡罗离开小镇时,她告诉父亲,可以接受高中组的比赛测试是教练的意见。结果真的通过了。

虽然心中顾虑丛生,但卡罗还是继续当关颖珊的教练。1993年,舞蹈编排罗莉-尼古斯加入到关颖珊的训练团队。13岁那年,关颖珊已经获得1994年全国比赛的亚军,仅次于唐亚·哈丁。但美国裁判鉴于南茜·克里根的遭遇(哈丁的前夫雇人打断了她的膝盖,因此她不得不退出比赛),把美国参加奥运的第二个席位给了南茜。随后关颖珊去了挪威的利勒哈默尔当首席替补。虽然不能参加比赛,但关颖珊完全沉浸在当时的气氛中。

同年,关颖珊在世锦赛上取代了哈丁的位置,并取得了第八名,还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友好运动会上获得一枚银牌。

到了1995年,克里根和哈丁都退出了业余赛,关颖珊也满怀信心参加了世锦赛。最后凭借充满天赋的表演获得了第四名。

1996年,关颖珊已经达到了顶级水平,继赢得美国冠军后也将世界冠军纳入囊中。1997年,她的地位受到利皮丝基的威胁,两项桂冠都被抢走。1996年秋,关颖珊换上了新的滑冰鞋,但仍然于事无补。穿上新鞋感觉并不舒适。到了1997年8月,核磁共振成像显示,关颖珊的左脚第二只脚趾已经出现了应力性骨折。  11月,关颖珊拆了石膏。虽然脚趾骨折仍未完全痊愈,但她在1998年的全国比赛长项目中发挥出色,并击败利皮丝基,夺回冠军头衔。

关颖珊希望在长野奥运会上有杰出表现,这让她倍受压力。但在奥运期间,利皮丝基一直表现轻松,在奥运村与队友们混在一起,还到处观光。而关颖珊没有练习时就一直把自己关在酒店房间里(关颖珊没有住进奥运村),甚至连开幕式也没有参加。

关颖珊在短项目后比分领先。在长项目中,伴随着英国作曲家威廉-阿微的乐曲《利瓦·安格利卡》,17岁的关颖珊表现干净利落,不过有点拘谨。除了在一次转体三周落地后有点摇晃外,关颖珊没有犯明显错误。最后她获得了一个实在的5.9分。祝福的鲜花像雨一般落到冰上。金牌似乎非她莫属了。但她的常规项目编排有点保守,让她获得了五个5-7的技术分。冠军的大门还是向利皮丝基开了一点缝。

她的小对手利皮丝基利用了这点小缝。她只有4英尺10英寸高,体重仅为82磅,是当时的世界冠军。她以充满力量的大胆表演;中击了冰上世界。短短的4分钟给人带来洒脱不羁的快感,令人敬意油生。当举起双臂在冰上急驰时,利皮丝基在常规项目中的完美表现赢得了九位评委中的六个最高分,关颖珊只好屈居第二。利皮丝基在此次奥运会不久之后就转为专业运动员。

许多观察家表示,关在长野的表现足够为她赢得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的金牌。虽然落败,关颖珊还是展现出一位冠军的风度和大气。她说:“我就像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我没有放开,确实放不开。我知道这不是一件小事,但我仍然可以潇洒抽身,轻松自在。或许我想要的并不是金牌,但我一定会去争取。”

而教练卡罗说:“她有点太保守了。”他也认为这不是关颖珊的最精彩表演。“她追求的是准确性和连贯性。她的演出太拘谨了。这不是飞翔的感觉。”

随后,关颖珊坦白了自己心中有多难受。虽然自己的演出几近完美,但还是与一生的梦想就此擦肩而过。她说:“这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刻。我的梦想曾经近得触手可及。之后,我就紧紧地抓住我的梦想,全部抓住。”

自那次重大的打击后,关颖珊有个漂亮的反弹,获得1998年、2000年和2001年三届世界冠军及自1999年至2001年连续三届美国冠军。

2001年6月,关颖珊与为她担任排舞八年之久的尼古斯解约。四个月后,她还解雇了卡罗,令冰坛为之震惊。她的父亲和她都说,她不再需要教练。

2002年1月,关颖珊赢得了她的第六个美国冠军。一个月后,她在盐湖城冬奥会短项目中再次领先。但21岁的关颖珊在自由滑冰项目中犯下两个失误——脚尖触地旋转三周后双脚着地,另一个转体三周跳后跌到在地。杂场的摄影记者纷纷从座位上一跃而起,选择角度捕捉坐在冰上的关颖珊镜头。

结尾动作结束以后,她也耸了耸肩,不过是忍住了眼泪。来到“感谢区”,关颖珊捂住头,躲避从观众席上掷来的玩具动物,这些观众在她犯下致命错误后还向她欢呼表示鼓励。她右手轻轻扶着椅子,心里想,自己没有完成使命。

在长项目中,关颖珊仍然有机会击败在短项目中落后的俄罗斯选手伊瑞纳·苏斯卡娅。但最后关颖珊只获得了铜牌。休斯凭借高水平发挥由第四名跃至冠军,亚军是苏斯卡娅。关颖珊的奥运金牌梦就此再次幻灭。

2003年1月,关颖珊状态回勇,并击败休斯,连续六次获得全国冠军。两个月后,她夺得了第五个世界冠军。这个纪录已与卡罗尔·黑斯持平,成为夺得最多世界冠军头衔的美国女性之一。  2004年,关颖珊获得了第八个全国冠军,许多评委都给出了6分的满分。第二年,关颖珊连续获得八届冠军的纪录已经逼近曾获九届冠军的马利贝尔·文森。

关颖珊说:“太不可思议了。九个?哇!我只记得赢得第一个冠军时的情景,捧过奖牌和奖盘,当然还有镶嵌着钻石的胸针。关于我的第九个冠军,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根本就没想过有这种可能。”

P104-106

序言

奥运与人生——北京2008奥组委执行委员魏纪中先生之序

这两本书的书名是有联系的,因为。有了梦想才能点燃自己去圆梦的奋斗之火。

奥运会是我国百年的梦魅。而实际上五十年以前,三十年以前,中国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奥运会?因此,这百年的梦想实际上是象征性的,它是被压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寄托。今天梦想的实现,意味着中国人民、中华儿女昂首阔步地踏上和平发展、民族复兴之路。奥运会几经曲折,终于在中闲的北京得以举办,成为全国的一件大事,它点燃的是富国强民征程的热情。

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生活的哲学,一个人经过不断奋斗求得全面发展的哲学。要了解奥林匹克的真谛,必须发掘它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奥林匹克精神依靠它不断丰富的文化内涵得以传承、丰富、光大和持续。这是世界上各个种族,各个国家,各种信仰,各种价值观的人得以认同的共同语言。

奥林匹克精冲是“以人为本”,它提倡人们彼此之间都要把人真正当作为人来尊重,既以这样的态度尊承自己。也以这样的态度尊重他人。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书中介绍了一些人物的奥林匹克生涯。这不足他们人生的全部,但是我们从中却可以看到奥林匹克对他们人生历程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因为,人生的路要靠自己去走,要靠自己走完,然而奥林匹克却町能对一些人的生涯产生影响。我们希望书中介绍的传奇、故事等能够对更多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就是编辑和出版这书的想法。

本书采用了英文叙述的形式,同时也加上了必要的中文背景知识,人们在学习中受到熏陶。在联想中感到启发,在实践中得到实益。这应该是读书的方法和日的。

我们要了解我们自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社会。我们也需要了解他人,他人的事迹,以及这些事迹产牛的环境。这是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做的。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在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在做。自觉要比不自觉好,早做比晚做好。

北京奥运会将是一个盛典,将是一个节日,同时将是一些变化的开始。要从中受益。要能适应和利用这些变化,首先就应对它有所了解,有所理解,要从激情中转向理性的享受,从理性的享受中得到人生的智慧。

我是这样肴这书的,特此记之。

魏纪中

2007年12月

后记

2007年夏天的时候去了一趟香港,参加了香港书展,聆听了台湾出版人詹宏志先生的演讲,对出版局势的精确剖析折射了他思索的深度,我仿佛一下子找到了事业的标杆,原来出版得这么干。让我同时大吃一惊的是在繁琐的出版工作之余,他竟然可以腾出时间来写书。《人生一瞬》一书的文字非常清澈、安详,读起来非常自在。再之后经朋友的推荐,知道了台湾还有一位出版界的领军人物郝明义,阅读了他写的《工作DNA>>,了解到他是如何忘我地工作,浑然忘记自己是身有残疾的病人,名言是“与其为了多活几年而限制生命,还不如把生命浓缩于尽情地冲刺中。”正是由他创办的网络与书出版社推出了杂志书系列,(详情请看http://www.netandbooks.com/taipei/magazine/index.asp),这套杂志书涉及的主题非常广泛,包括阅读、词典、书的迷恋、诗歌、癖好等等,我相信这些选题在任何一家出版社报选题的时候都会因为题材太冷门而遭枪毙;而网络与书出版社硬就是把这些冷门的题材编撰出来了,并且书还编得很好看。

所以要感谢他们,他们告诉我书应该怎么编——出版并没有出现大崩溃,是盲目的同质化复制及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读者无书可读。作为有良知的出版人,其实只要摆正读者的位置就好了,真正按照读者的意愿、想法去做,摆正姿态,读者就会引领我们找到光明。

衷心希望这两本奥运图书能给你带来阅读的愉悦。另外,根据我们的编辑经验,当中英文并列排列的时候,读者往往只看中文而忽略看英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特地将中文与英文的位置错开,并不是存心给读者难受。2008年我们还将继续推出星火英语杂志书系列,没别的话了,请相信我们的用心,出好书是出版人的无上光荣与福分。

何海交

星火英语杂志书策划人、广州星火

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编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