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并非天注定,心理可以改变生活,相信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吗?相信我们可以让生活变得不同吗?虽然很多事情在我们出生时就已经注定,但我们仍然相信有一些是可以被改变的……而这正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不是吗?
想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心理学知识和原理,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生活吗?本书正是为像您这样的读者撰写一部人本主义杰作,作者相信每个人都具有自我改善的能力,并且个性和风格具有极大的改变空间。本书的每一章都包含一个既有趣又富有启发性的自我评价问卷,其决策哲学非常人性化,目标是让读者成为能够达成自身的需要的独立决策者。与大多数入门书籍不同的是,本书更适用于实际生活。它将心理学的理论性减到最小,而将生活的实际应用放到最大!
本书写给那些有兴趣在生活中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生活的读者。书中收入了心理学的几个主要观点,包括心理动力学、认知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及人文主义心理学等。为使本书更丰富、全面,作者又借鉴了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重要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本书中,给读者呈现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并设计了一些题目来激发读者的批判性思考。本书的目的在于提高读者对个人调整的理解和认识。
1变化世界中的自我导向 1
·社会变化 3
生活在科技世界中 3
生活在其他的社会变化中 6
我们的未来确定吗? 6
·自我导向的挑战 11
自我导向与社会 11
个人自由的模糊性 12
掌握我们自己的生活 13
生活在今天的个人主义社会中 16
·个人成长的主题 17
生活在矛盾与不安中 17
延续与变化 19
个人成长的经历 20
超越个人主义 22
2生命历程的开始——童年 27
·儿童发展的观点 28
·儿童发展的生物学观点 31
天性或教养——一个古老的争论 31
较新的方法 33
评价 34
应用于自身 35
·儿童发展的心理动力学观点 36
人格发展 37
人格结构 40
人格动力学 42
修正 43
评价 46
应用于自身 47
·儿童发展的社会一认知观点 48
社会学习理论 49
近期的补充:认知和行为 51
评价 52
应用于自身 52
·儿童发展的人本主义观点 54
现象我 55
人类自由 57
自我实现 57
评价 63
应用于自身 64
3积极乐观地变老——成人期 67
·成人发展 68
·决定、决定、决定——成人早期 71
离家 71
选择职业 73
建立亲密关系 74
组建家庭 74
·一样老,一样老?——成人中期78
中年转变还是中年危机? 79
生理与认知变化 80
可能的事业改变 81
性方面的变化 83
·优雅地变老——成人后期 85
生理与认知变化 87
个人与社会调整 89
退休 94
成功的老化 95
4寻找自我 99
·什么是自我概念? 100
自我形象 102
理想自我 103
多重自我 105
·自我概念的核心特征 106
自我一致性 107
自尊 109
自我提升和自我验证 112
·自我概念和个人成长 113
你想成为的自己 113
我们的社会自我 115
从批评中学习 117
更强的自我导向 119
5一个更加健康的你 125
·身体形象 126
我们如何感觉自己的身体 127
我们的理想身体 130
身体形象、年龄和心理幸福感 132
·心理因素和生理疾病 132
免疫系统 133
个性 134
生活方式的选择 136
环境问题 148
·应对疾病 149
察觉并解释症状 149
寻求帮助 152
遵循治疗方案 153
·促进健康 154
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154
合理饮食 158
睡眠要充足 160
保持身体适能 162
寻求社会支持 165
6对你的生命负责 167
·掌握和个人控制 168
感觉控制 169
感觉控制的影响 173
错误知觉和适应不良 175
习得性乐观 177
·决心和决策制定 181
决策制定的过程 181
如何更好地决策 184
·决策和个人成长 187
确定你人生中的基本决策 187
如何制定新的决策 1 88
一些实践应用 189
7管理内心生活 1 93
·理解动机 194
理解你的需求 195
你和其他人的区别 197
每个人的基本需要 1 97
心理社会动机 198
个人动机 204
·理解情绪 205
什么是情绪? 205
体验情绪 207
表达情绪 208
控制情绪 209
几种特殊情绪 212
8你的朋友和你 221
·与人交往 223
第一印象最重要吗? 223
错误印象 233
害羞 236
·人际间的吸引 240
友谊是珍贵的 240
当朋友们在一起 241
自我揭露——那些小秘密 242
同性朋友、异性朋友 244
保持友谊或友谊破裂 246
孤独 247
9领导者还是追随者? 253
·团体的种类 254
我喜爱的团体——主要团体 255
比我们两人更大的团体——次级团体 255
摇滚音乐会上出了什么问题——群体 255
“我们”相对于“他们”——内部团体和外部团体 256
·团体如何形成? 258
·为什么加入团体? 260
·团体中的运作 261
你说什么?——交流方式 262
你想让我做什么?——社会影响 264
让别人来做——社会惰性 269
所有人都喜欢说“是”——团体极化 269
·领导者是后天还是先天形成的? 270
伟人理论 271
领导力的情境解释 271
权变理论 27l
当代理论 274
性别和领导力 275
文化和领导力 277
·当团体出错时 278
团体思维的惨痛失败 278
轻轻的一推可能后果严重——团体冲突 281
10工作和娱乐 287
·选择你的职业 288
自我评估 289
确定适当的职业 294
做出职业决定 296
为你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297
·你的职业前景 300
预测你的职业成长 301
改变工作或职业 301
·当代工作场所的问题 305
工作满意度 305
技术和工作 307
工作场所的多样性 308
·休闲时间 312
什么是休闲 314
工作和休闲 314
积极利用休闲 315
11性 319
·男性和女性 320
改变性观念 320
性沟通 323
发起和拒绝性 326
·性反应 327
性反应周期 328
个体差异 331
爱和性 338
·实际问题 339
性功能障碍 339
避孕 342
性传播疾病 344
性侵害 350
12爱和承诺 355
·爱和亲密 356
爱的成分 357
爱和亲密关系 362
·承诺 367
同居 367
婚姻和其他承诺关系 368
·调整到亲密关系 372
分担责任 372
沟通和冲突 374
改善关系 375
性生活 376
随时间改变 377
·离婚及其后果 379
离婚经历 379
单亲家庭 38l
再婚 382
13压力和你 385
·了解压力 386
定义压力的概念 387
压力和你 391
·对压力的反应 393
生理应激反应 393
心理应激反应 395
你如何应对压力? 399
·管理压力400
调整你的环境402
改变你的生活方式406
利用压力促进个人成长 410
14你的心理健康 413
·了解心理障碍 414
什么是心理障碍? 415
心理障碍有多普遍? 417
心理障碍如何归类? 422
·焦虑障碍:最普遍的障碍423
广泛性焦虑障碍424
恐怖症:你害怕某些并不会真正伤害你的
东西吗?426
强迫症:怀疑的病症 428
创伤和灾难429
·心境障碍 433
什么是抑郁?433
自杀:哪些人以及为什么? 436
什么是躁郁症?439
·其他常见的障碍440
你有饮食障碍吗? 440
什么是人格障碍?442
精神分裂症:神秘的病症 445
15如果你要寻求帮助 451
洞察疗法——谈话治疗 453
精神分析 453
以人为中心的疗法 456
各种不同方法 458
认知—行为疗法 461
行为疗法 462
认知疗法 464
心理治疗的现状 465
·其他治疗方法 465
家庭、婚姻和关系疗法 466
生物医学疗法 469
基于社区的服务 472
·治疗的效果 474
·获取帮助 476
16有益的悲痛和死亡 483
·死亡和接近死亡的人 484
死亡的风险 485
对死亡的意识 488
濒死体验 490
临终体验 491
·丧失亲入和悲伤 493
悲伤过程 493
难以释怀的悲伤 495
悲伤的作用 496
·生与死的透视 498
死亡的权利 498
自然死亡 500
葬礼和其他服务 503
死亡和成长 505
译后记 507
参考文献 509
变化一直就是美国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理解变化所带来的勋向,让我们来认识两个学生吧。他们是扎迦利(Zachary)和卡伦(Karen),两人有血缘关系但是却分隔了110年。
扎迦利是19世纪下半叶某个大学的一年级学生。他是当时为数不多的能上大学的人之一,因为他的家境很好。扎迦利乘火车去学校,路上穿过大片大片的农田和森林。他通过书信跟家人保持着联系。扎迦利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在19世纪时,医生这个职业几乎是不对女性开放的。一些女生也就读于扎迦利所在的大学,但是她们所学的通常是家庭经济、师范教育,以及其他一些传统的女性专业。扎迦利住在大学的男生寄宿公寓,他在公寓就餐,在图书馆的煤气灯下看书学习。图书馆里没有电脑或者其他例如影印机之类的科技设备。所以扎迦利只能利用卡片式目录来查找他要的书,抄下书上的内容,并且用手写的方式完成论文。
卡伦是扎迦利的曾孙女,是一名21世纪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父母离异后,她和母亲及妹妹住在一起。她能够上大学主要依靠私人资助和政府的经济资助。卡伦一年回几次家,都是搭乘飞机,沿途经过东海岸一个绵延几百英里的大城市。要是想与家人联系,她只需拿起电话或者在电脑上发个电子邮件就可以了。卡伦读书的房间用电灯照明,卡伦用来写论文和信件的电脑也是用电作为能源的。她很高兴电脑可以帮她检查拼写和语法错误。卡伦住在—个男女同住的宿舍中。此外,她习惯于与学校里来自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的人交往,而且她所交的这些朋友中有一半是女性。在食堂中,她吃的是基因工程改造的西红柿,并搭配加入了增味剂的鸡肉和牛肉。卡伦和扎迦利一样利用图书馆,不同的是卡伦很幸运。图书馆中有电子目录、影印机、电子文章检索和万维网供学生使用。和扎迦利一样,卡伦也想成为一名医生,但是她想专攻妇科,这可是扎迦利从来不会想到的。扎迦利想成为一名上门看病的全科医生。他知道有些病人没有钱给他,那么他会收农产品、羊毛和其他物品作为诊费。而卡伦想要一个漂亮的办公室,从上午9点工作到下午5点,以及应答服务,这样她就可以享受私人空间了。而且她还会设置自己的财务会计制度以接受信用卡付款。
生活在科技世界中
扎迦利和卡伦两个人都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的时期。社会变化(socialchanges)指的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变化。社会变化可能发生在任何时期,可以是有计划或没有计划的(Duffy & Wong,2003)。有计划的变化指的是由人们创造和策划的变化。例如,用时下的技术进行住宅开发。没有计划的变化指的是由自然或者社会的意外事件所引起的变化。例如一个国家非预期的人口迁移。
在扎迦利的时代,美国从农业社会变成了城市社会,同时众多的发明使得运输业、农业和制造业有了长足发展,更容易为人们所用。在扎迦利之后的时代,美国从—个有待开拓的社会变成了一个工业强国。卡伦认为科技变化是理所当然的。她相信医学的发展会治愈那些曾经威胁人们生命的疾病,包括艾滋病和癌症。她担心石油短缺和日益严重的污染会改变这个她所认识的世界。尽管有时候她也会担心将来会怎样,但是她认识到世界的变化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同时,卡伦也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变化都是有计划的或有益的。
如今我们大家都知道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飞速变化是全世界范围的,并且这些变化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们的时代中,社会变化看起来是个普遍的事情(Duffy & Wong,2003)。几乎每个国家的人们都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相互依赖的世界里。尤其通信的变革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它使这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在“地球村”中,人们要根据世界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而对他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个想法、行为和制度进行重新考虑。事实上,有一些科学家声称,我们,尤其对我们当中那些使用万维网的人而言,和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人都只有六度的间隔(Wright,2002)。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你可能会对知识增长率感兴趣。在208纪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每隔七八年,信息量的积累就会增加一倍。最近,从2000年到2002年,仅仅两年时间内信息量的积累就增加了一倍(Discover,2003)。这些知识的增长大部分都要归功于新科技。P2-3
本书写给那些有兴趣在生活中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生活的读者。为了这个目的,我在书中收入了心理学的几个主要观点,包括心理动力学、认知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及人文主义心理学等。为使本书更丰富、全面,我又借鉴了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重要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本书中,我给读者呈现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并设计了一些题目来激发读者的批判性思考。总之,我撰写本书的目的在于提高读者对个人调整的理解和认识,这样读者们就可以独立地继续学习了。
第8版的特征在下面会有所介绍。
新结构
在这一版中,本书的结构进行了改编。其中几章的标题也进行了更改,使之更具个人化的基调。和以前的版本一样,本版的每一章还是独立的;你可以不按照篇章的顺序来读,即使没有读过前面的章节,你也完全能明白后一章的内容。
本书的第一章依旧是自我导向和社会变化。然而,本书的第二大部分涉及到了发展问题或“形成”状态。读者们在这一部分就可读到关于儿童期和成年期的讨论。本书的第三大部分探讨了在目前或“存在”状态下的个体。在这一部分中,读者将会看到自我概念、健康、个人控制、决策、情感和动机等问题。
接下来的部分探讨了调节与成长问题的社会层面。这一部分包括朋友、团体(领导和下属)、工作和休闲活动等篇章。接下来的一部分是关于更加亲密的关系的。对于性、承诺和亲密关系的探讨将在这一部分呈现给读者。
关于个人调整和成长的书籍,如果不谈及个人面临的挑战问题,总是不完全的。所以,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包括精神压力、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心理治疗,以及死亡与临终等篇章。请记住每一章都是独立的一章,所以你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阅读这些篇章的顺序。请告诉我你对这种结构安排的感受。可以发邮件到duffy@geneseo.edu与我联系。
新内容
我对本书的内容做了一些改变,以反映出心理学领域的变化,以及世界上的重大事件。首先,书中引用了一些新近的参考文献和新的术语。在下列主题中,你也可以发现新的、额外的信息:
科技以及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恐怖主义的威胁,以及恐怖主义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应对方式的。
环境心理学,以及环境是如何改变并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
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是如何成为心理学领域的新焦点的。
在最近的人口普查中所显示的人口变化和许多问题有关。
美国儿童的现状以及他们的未来。
美国家庭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家庭成员的影响。
社会态度和社会问题的历史性变化。
性别差异和共同点,尤其是和教育、事业选择、领导地位等问题相关的性别差异与共同点。
魅力型领导和转换型领导以及团体行为。
成功而健康地步入老年的含义以及实现健康步入老年的方法。
改善自我以及让自我感觉更好的方法。
如何找到并且利用健康相关信息
工作搜寻,尤其是利用技术来寻找工作,以及工作倦怠。
性取向的种类以及当今性取向这个概念很重要的原因。
如何更好地建立个人的亲密关系。
恐惧、创伤和压力。
与心理障碍相关的耻辱,以及不同障碍的患病率。 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艺术治疗和针灸。
相关信息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每一章的最后都有一个列表,列出了进一步研究我们书中探讨的主题的方式(网站或出版物)。本书出版的意义之一是,我们已经迈进了信息技术时代,所以在每章的最后,列表中都推荐了一些推荐读物和网站,以及它们的内容简介,以便为那些希望更深入地探讨某一主题的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
在此,对以下的评论家表示感谢,谢谢他们的评论和宝贵意见。他们是: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的凯思琳·凯泽·克拉里(Kathleen E.Kaiser;Clarey-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州立安杰洛大学的桑吉塔·辛(Sangeeta;Sing-Angelo State University)、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的金布尔-理查森(Kimble Richardson;University of Indianapolis)、印第安纳卫斯理大学的罗伯特·T·哈珀(Robert T.Harper;IndianaWesleyan IJniversity)、雷德里学院的马克·哈蒙(Mark Harmon;Reedley College)、密尔沃基地区技术学院的凯瑟琳·卡瓦纳(Kathleen Kavanagh;Milwaukee Area Technical College)、托伊州立大学的埃丝特·安·贝克(Esther Ann Beck;Troy StateUniversity)。同时还要感谢杰夫·马歇尔(Jeff Mat-shall)对这本书整个写作过程的支持,尼科尔·格尔巴赫(Nicole Girrbach)创造性的并有帮助的意见。在此表示我对我的丈夫保罗(Paul)的感谢和爱。因为他帮助我照顾我的父亲,我才可以写作。他还读了本书的很多段落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总的来说,是他使我能在过去两年里集中精力完成写作的。
《心理学改变生活》(第8版)是写给那些有兴趣将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应用到生活中,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更健康并更快乐地生活的读者。本书是一本具有教学意义的个人适应心理学的入门书籍,共有6部分(16章)内容。第1部分是作为引言部分的自我导向和社会变化一章。第2部分探讨了发展问题或形成状态,读者在这一部分可以读到关于童年和成人期的讨论。第3部分呈现给读者的是存在状态下的个体,涉及了自我概念、健康、自我控制、决策、情感及动机等问题。第4部分探讨了调节与成长问题的社会层面,其中包括朋友、领导或下属、工作和闲暇活动等篇章。第5部分分析了性、爱情与承诺。第6部分谈及了个人所面临的挑战问题,包括了精神压力、心理健康、心理治疗及死亡与临终等篇章。
本书的作者是卡伦·格罗夫·达菲(Karen Grover Duffy)和依斯特伍德·艾华特(EastwoodAtwater)。卡伦·格罗夫·达菲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Geneseo分校一位杰出的服务教授。她在密歇根州立大学获得了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博士学位。达菲博士是纽约(州)统一司法系统的一名家事调解员。达菲博士曾著有《社会调节:心理学研究人员与执业人员手册》一书。依斯特伍德·艾华特是蒙哥马利郡社区学院的一位心理学教授。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在他1996年去世之前,他著有的书籍包括《青少年》(第4版)和《人类关系》。
卡伦·格罗夫·达菲赋予这版书很多特点。首先她借鉴了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领域的成果。然后把心理动力学、认知与行为主义和人文主义等心理学观点的材料加入到本版当中。这样使得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而全面。此外,贯串全书,作者呈现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并且还设计了一些题目(练习题、自测题和自我思考等)供读者来作出批判性思考,使读者在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之外,还能够对心理学问题、自身问题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与吸收。
虽然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差异,但是本书中的大多数知识与理论是通用的,是适应中国情况的。在不断变化的今天,在人们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本书可以提高读者对个人适应的理解及认识,使读者可以在今天的社会中生存,并且更加健康、更加快乐地生活。所以,译者们真心希望大众能够阅读它,欣赏它,并从中受益。
感谢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对我们的翻译提出过建议、提供了帮助以及督促我们完成进度的朋友、同学和老师。参与翻译工作的有燕清联合的张莹、丁云峰、杨洋等,詹正茂对全书进行了审校。由于译者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谢谢!
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