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俗中的科学/白鳍豚人文科普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程戈林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不可不读的民俗,不可不知的科学!春节吃饺子,贴门神;元宵吃汤圆,放花灯;中秋节赏月,品月饼。……这些传统的民俗活动,曾经伴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少年儿童成长。让我们跟随科学无处不在的身影,去体味民俗文化带来的快乐吧!

内容推荐

民俗,指的就是民间风俗,它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全球60亿人,两千多个民族,各有各的生活方式,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构成了迷人的生活美,无数奇风异俗,出乎人们的想像,令人惊叹,令人向往。

本书收录了80多个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希望能通过本书,使我们真正地理解各种民俗的内容,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在欢乐祥和的民俗文化氛围中享受科学的乐趣。

目录

中国农历

农历制定的依据

24节气

24节气的划分

三伏天

“热在三伏”的道理

数九和消寒

“九九”之后为什么“寒尽”

挂灯笼

灯笼里的学问

守岁饮屠苏

屠苏是什么

放鞭炮

鞭炮发响的原因

贴门神

祭祀门神的真正含义

茱萸囊·菊花酒

茱萸和菊花酒的药理

团 圆

团圆习俗面面观

喝腊八粥

粥的功用

祭灶王

人们为什么要祭祀“灶王”

艾蒿与菖蒲

艾蒿、菖蒲能驱瘟疫吗

驱“五毒”

“五毒”之毒

五瑞图

“五瑞”杂谈

圣诞树

有“圣诞树”种吗

仲夏节与露琪亚节

瑞典两个节日的由来

佛教

佛教的教义和派别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派别

基督教

基督教的教义和派别

道教

道教的教义与神仙们

烧戒

和尚与烧戒

菩 萨

菩萨探源

崇拜白象的习俗

象·白象

崇拜榕树

榕树谈

十字架

十字架的由来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的选择与排序

相生与相克

相生相克观念的产生

法国人的属相

黄道与12星座

避雷的习俗

避讳雷电的原因

“四”与“十三”

人们为什么忌讳“四”与“十三”

天 葬

天葬习俗的形成

树葬

树葬产生的原因

瓮棺葬

瓮棺葬习俗的形成

敬马如人

敬马如人的缘由

为狗祈祷

此狗非彼狗

崇猫如神

谈谈猫眼

崇拜鹦鹉

鹦鹉学舌

祭 鲨

关于鲨鱼吃人

国乌孔雀

孔雀开屏的秘密

朝拜富士山

神秘的富士山

崇拜蟒蛇

自然界中的蟒

蝙蝠世界

会飞的蝙蝠

圣 牛

圣牛之谜

蚕花

蚕花与养蚕

龙的传说

真龙在哪里

龟与寿

乌龟长寿之谜

麒麟送子

真有麒麟吗

泥塑

中国泥塑为何惹人喜欢

皮影戏

皮影戏的光学原理

中国结

中国结的文化底蕴

剪 纸

特色剪纸掠影

盘 长

盘长——吉祥的护身符

布老虎

大自然中的虎

扇 子

扇子取风的道理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中的佳品

贵州蜡染

蜡染的工艺流程

放风筝

放风筝的条件

玩健身球

健身球的健身作用

斗 牛

牛脾气

非洲鼓点

非洲鼓的语言

用筷子

用筷子利于健康

吃狗肉

狗的浑身都是宝

中国饺子

春节为何吃饺子

兰州拉面

拉面中的数学 

吃豆豉

豆豉滋味为什么鲜美

火锅

火锅汤不宜多喝

盐蛋与皮蛋

盐蛋和皮蛋中的科学

热 狗

“热狗”流行的秘密

喝叻口啡

喝咖啡会上瘾吗

日本“茶道”

茶道精神的内涵

酒 令

科学饮酒

畅饮啤酒

啤酒采风

风水术

“风水术”的来龙去脉

城市地名中的民俗情结

吉祥命名的原因分析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的建筑风格

陕北窑洞

适合开窑洞的黄土从何而来

傣族竹楼

傣式竹楼与自然环境

蒙古包

蒙古族人民为什么喜欢住蒙古包

铺首

铺首兽面的由来

石狮子

爱狮的缘由

古塔

中国的塔建筑

轿子

轿的学问

旗袍

旗袍的生命力

牧羊服饰

适用的牧羊服饰

和服

女性和服的讲究

欧洲秋季的街头时装

欧洲人服饰的时代性

印度人的吉祥痣

吉祥痣溯源

纹 身

他们为什么要纹身

崇拜·禁忌·吉祥物

试读章节

古代的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月亮的圆缺变化规律:人们第一次观察到月圆到第二次月圆,大约是29.5天的时间。我们的祖先把月亮完全看不见的那天作为一个月的第一天——初一,称之为“朔”日;把看见月亮最圆的那天——第15日或第16日,称为“望”日。农历严格地以“朔”、“望”周期来定月。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准确说来是29.53095日,农历取它的约数30天为月大,29日为月小。这样算起来,农历12个月只有354天。这与地球公转“回归年”365.2422日,差了约ll天的时间。阳历是采取每隔4年设一闰年,把闰年多出的一天加在平时只有28天的二月里来解决‘零头”的,即阳历每年365天,闰年则366天。而农历遇到的麻烦就更多一些,既要解决“0.53095日”的零头,又要调整约11天的差额使之与阳历年吻合。聪明的华夏祖先经过千百年的调整计算,终于制定了农历平均设19年安排7个闰月的办法,达到了这一目的。

现行的农历平常年份为12个月,月大30天,月小29天。闰年13个月,至于闰月被安排在闰年中的哪个月份,这要涉及24个节气的内容了。

P2-3

序言

话说民俗

民俗,指的就是民间风俗,它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全球60亿人,两千多个民族,各有各的生活方式,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构成了迷人的生活美,无数奇风异俗,出乎人们的想像,令人惊叹,令人向往。

民俗是人类的伴生物,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展和演变着,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了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一种习惯。

民俗是文化整体的重复组成部分,民俗一词作为学科术语,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它由“folk”(民间、民众)和“lore”(风俗、知识、学问)两词构成。民间,其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风俗,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显而易见,民俗所涉及的内容必然是广泛的、庞杂的、丰富的,人类生存的每个领域几乎都有民俗的内涵。根据民俗的内容,可以把它们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和游艺民俗四大类,它们之间又相互关联着、相互影响着,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这是因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原本是一个整体。

民俗虽然包罗万象,又在发展变化之中,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的东西。

民俗是一种集体行为,有自己固定的模式,例如对美的追求,很多国家的妇女均以苗条身材为关,掀起了一阵阵“减肥热”。可太平洋南部的汤加群岛的居民却看不起苗条身材的人,他们审美的标准是,美女必须是肥胖的、短脖的,还要有双下巴,不能有细腰身,男人也是如此。汤加国王图普四世的体重有199.76公斤,被认为是汤加最英俊的男子,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

民俗一旦产生,就会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稳定而相对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例如中国的一些传统习俗:春节吃饺子、贴门神;元宵吃汤圆、闹花灯;清明扫墓、踏青;端午节吃粽子、咸蛋;中秋节赏月、品月饼;重阳节登高、求寿;腊月数九、喝腊八粥等等,这些习俗在先秦、两汉就已经定型,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固定的民俗又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多元文化的碰撞,民俗本身也在自我调整。古代罗马的奴隶角斗今天已荡然无存了;世界上猎食人肉的部落已经十分罕见;各国的节日的庆典,已经增添了很多现代的内容……民俗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异。

有句俗话是指民俗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的,叫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以饮食为例,中国的饮食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特点,逐渐发展形成了“鲁、川、粤、苏、浙、湘、闽、皖”八大菜系,各领风骚。

民俗的地域性还表现出它对地理环境的适应与选择。我国的民居很能反映这一点,游牧民族要逐水而居,于是有了“蒙古包”;西北的黄土高原土层深厚、气候干旱,“窑洞”民居适应了这种环境;南方地区山清水秀,气候湿润,人们造就了通风舒适的‘傣式吊楼”和苏杭的“园林建筑”;北京作为古都,“四合院”的建造体现了某种国民性的特点……

一个民族民俗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地域的,正因为如此,民俗才有它极为丰富的内容。有的民俗,它们具有科学的内涵,有的民俗,则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有的仅仅是沿袭成习,有的还正在逐渐形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民俗的去留最终都会有科学的选择,但作为一种文化,民俗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和正在发挥它巨大的社会功能,将来仍然如此。

编  者  2005年8月8日于武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