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刀枪审判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郝汝椿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血肉横飞、累累尸骨、狂轰滥炸……“七·七”事变以后,山西的大片河山沦入了日寇的铁蹄之下,山西的千百万人民陷入了深重的灾难之中。本书以“七·七”事变之后的山西为背景,主要讲述了被汉奸们称为“阎王”“判官”,被百姓们视为英雄好汉的郭凤山抗日锄奸的传奇故事。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叙述主人公郭凤山抗日锄奸的传奇故事,描绘了晋中平原沦陷区人民悲惨凄凉的生活图景,揭示了中国老百姓在日寇铁蹄下的深重灾难和无奈挣扎,揭露了日寇、汉奸、地痞、流氓、恶霸、毒贩等社会渣滓的丑恶形态,讴歌了八路军深入敌后除暴安良、驱邪扶正的英雄壮举,同时也昭示了毛泽东主席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武装斗争”理论的科学性、必然性及其深刻的时代社会背景。

目录

序言/001

第一章 少年屠色狼/001

 一、风流的大家闺秀/001

 二、癞蛤蟆想吃天鹅肉/002

 三、“亡国奴啊——”/008

 四、揉碎桃花红满地/011

 五、郭家人从天堂掉进了地狱/014

 六、小后生的眼睛里冒出了火/017

 七、两把菜刀砍剁日本色狼/021

 八、癞蛤蟆成了色狼的祭品/025

 九、财主院子空悠悠/028

第二章 村警捅死了县警备队长/030

 一、假八路要粮/030

 二、警备队长的底细/034

 三、徒手夺枪,火柱穿肠/038

 四、二百个银人组成的队伍/045

 五、郭凤山当了八路军/050

第三章 用刀枪讲话/052

 一、祁北区是一个密不透风的罐子/052

 二、抗日积极分子的风凉话/056

 三、丰西庄像鬼蜮,到处是魔鬼和屈鬼/058

 四、料子鬼有儿坏了心/063

 五、开杀戒两指当刀,终狗命一如荒草/064

第四章 不可一世的毒贩秃掌柜鸣呼哀哉了/071

 一、“敢”与“勇”/071

 二、羊群里的恶狼/073

 三、崛起的秃掌柜和潦倒的李掌柜/077

 四、面对刀枪,恶狼想做善人了/083

 五、一声枪响,比几万句话更响亮/089

 六、开荒与种粮的比喻/090

第五童 擒斩兵匪张大个/093

 一、“八路军咋不来俺这儿呢?”/093

 二、白土村的恶魔/094

 三、两个有钱有权的窝囊人/097

 四、一个牛驼熊鼠狼杂交的怪物/104

 五、绕而束之,围而歼之/108

 六、八面威风后,一命呜呼了/112

第六章 捕杀村霸肉三鲁四/115

 一、克难坡的勾当/115

 二、把持村政,玩弄村妇/119

 三、他瞄上了左家庄最漂亮的女人/124

 四、癞蛤蟆狞笑,白天鹅惨叫/127

 五、黑暗里的星星/132

 六、老虎眼里的野猪和野驴/137

 七、村长被暗算了/143

 八、武工队半夜行动/148

 九、人形肉体的垃圾筒/153

第七章 歪文人和伪村长的结局/155

 一、如此歪理/155

 二、文人以稀为贵了/155

 三、伪村长的买卖与算盘/160

 四、豪爽酒肉村,温柔女儿乡/162

 五、枪口对准了四个狗男女/163

 六、老百姓的唾骂浪潮/168

 七、地母之口/171

 八、竹篮打水空悲伤/172

第八章 铁尺等候着为麂作伥的赵三牛/174

 一、一个日本人统治一个镇/174

 二、奴性十足,福星高照/174

 三、下次来个花姑娘/176

 四、毒蛇信子/180

 五、眼泪从她指缝中流出来/183

 六、医生的治本药方/185

 七、平凡的眼睛,鹰一样的光/188

 八、铁尺砸碎奴才梦/192

第九章 三个恶棍载成了三根肉葱/194

 一、一百两黄金的悬赏/194

 二、一个巴掌五块钱/196

 三、老鼠进了神殿/200

 四、三个逍遥的贼/204

 五、区长为百姓护院/208

 六、枪对刀,狠对狠/211

 七、如狼似虎耍威风,一朝栽了成肉葱/215

 八、“不处死恶四儿,村无宁日”/219

尾声/223

后记/225

试读章节

走在从太三区通往祁北区的路上,郭凤山耳边响起太行二地委领导的讲话,一句句透彻的讲话像一道道闪电,为他划破黑暗,为他照亮前方。平心而论,郭凤山真没有来过祁北区,对这里的地形、道路、村庄和人一无所知,他又是刚开始作为抗日干部去开展工作,所以对他来说,来祁北区开展抗日工作确实是两眼黢黑!但是,他心里有太行二地委领导的讲话,他就眼明心亮,有了正确方向。

“卖香油喽——!”

“芝麻换香油喽——!”

郭凤山一路吆喝着,做着买卖;一路观察着,记着道路和村名,天黑以前,他来到了祁北区一个偏远的村庄——演武村。

郭凤山在村东北角上找到了一户人家打探:

“这是程昌义家吗?”

一位中年女人出来答话:“是程昌义家。你是哪儿的客人呢?”

“三姨你不认得我啦?我是你八哥的儿子呀!”

郭凤山说着,用手指打出八字的手势。

“哪个八哥呢?”

“南山窑的八哥呀!”

“嗯。俺那八哥天生的一张吃嘴,可馋呢!”

“不是一张吃嘴,是两张说嘴,一天到晚说你这个三姨呢!”

“八哥”指八路军,“南山窑”指南山根据地,“两张嘴”指口口,榆太祁路西抗日县政府领导人吕惠民……

暗语对上了,中年女人把郭凤山让进屋里。

郭凤山说明来意和身份以后,这位中年女人激动得流出泪来:“早就盼你们来了!自从冯区长他们去年遭难以后,汉奸们一个比一个牛气,而我们这些与八路军接近的人连说话也不敢大声说话了。稍不小心得罪了人家,到日本人跟前一句话,就会把我们抓进去受刑送命……半年了!你们不来,我们连气也不敢长出一口!来了就好了,来了就好了……”

中年女人一边说,一边张罗饭食,一股浓浓的情谊,使郭凤山觉得比亲戚还亲。

这位中年女人是一个坚定的抗日积极分子,对日本人有着刻骨仇恨。当年,她男人程昌义在关外做买卖,本来已熬成了身顶五厘生意的掌柜,收入丰厚,前程光明,眼看着一个普通人家就要变成一个小康之家了,结果,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一切都破灭了:程昌义的字号被乱军和胡子相继抢劫,不仅饭碗捣砸了,而且连他本人多年积存在字号的红利也化为了泡影!他在关外苦苦熬盼二十年的血汗钱分文未能带回老家,他仅仅带回来一个带病的身子!又气又怒,又穷又困,回家后不几年,程昌义便忧郁而死!从此,一个富裕的商人妻子就成了一个穷寒的寡妇,带着一儿一女苦苦度日……

八路军一来,既能帮她向日本人报仇,又能保护她免遭村里恶人的欺负,所以她对八路军十分热情真诚;她人如此,家又住在村边上,八路军来去方便,所以八路军也就把她家当做最可靠的抗日堡垒户了。

郭凤山以外甥的身份,在“三姨”家落足住下。

P54-55

序言

“七·七”事变以后,山西的大片河山沦入了日寇的铁蹄之下,山西的千百万人民陷入了深重的灾难之中:日本人烧杀奸淫,汉奸们作威作福,地痞、流氓、无赖、恶棍等社会渣滓则乘机泛滥,为非作歹……沦陷区的善良百姓像没了爹娘的孩子,任人欺压,任人打骂,任人宰割,没地方说理,没地方喊冤,没人保护,没人做主!

百姓呼唤救星,时势造就英雄。

就在这时,一支有血性的军队开进了山西,一大批有血性的男儿拿起了刀枪!这些有血性的男儿跟着这支有血性的军队开始打日本,锄汉奸,除恶棍……他们为老百姓做主,替老百姓伸冤,给老百姓带来了希望!

正是:

乱世狼烟起四方,谁有刀枪谁称王。闹哄哄小丑粉墨登场,笑嘻嘻猴子装模作样。假张扬,恶猖狂,毒泛滥,凭刀枪发邪威,欺煞善良!

清浊自有百姓明,胜败终由道义定。呼啦啦红旗迎风高擎,怒冲冲英雄虎啸龙吟。刀对刀,枪对枪,硬碰硬,让刀枪讲正话,唤出太平!

后记

本书主人公郭凤山及其抗日锄奸的故事,有真实的生活原型,笔者只是稍加选择和润色而已。

郭凤山生于1919年,系山西省太谷县六门村人,原名刘祖沂,字凤山,乳名猴猿子,参加抗日队伍后改名郭凤山。他七岁丧父,十三岁丧母,家境贫寒,从小当长工,喂猪放羊,饲马赶牛,出圈扫院,都是又脏又臭的活儿;稍大后打短工,翻田耕地,割麦收秋,挑担推车,都是又苦又累的活儿;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却受不少的气,青少年时期的郭凤山备受生活的种种煎熬。他虽然生性刚烈,面对这种悲哀的境遇愤愤不平,但他只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穷娃子,又能有什么奈何!?直到“七·七”事变后,八路军开赴太行山建立抗日根据地,榆太祁路西抗日县政府的吕惠民等人来到太谷县六门村开展工作时,郭凤山才如鱼得水,在抗日工作中显示出其超常的胆略和勇力,并在八路军的革命熔炉里迅速锻炼成长为抗日骨干,成为祁北区副区长,在祁北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抗日锄奸活动。

郭凤山在祁县、太谷地区的影响很大,被汉奸们称为“阎王”“判官”,被百姓们视为英雄好汉。关于他的故事流传很多,很丰富,要都写下来恐怕再有这样的五本书也写不完,笔者只能选择其精彩且有特色者叙述一二。

笔者在选择中基本遵循了两个原则:一是文贵创新的原则。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年来,文学前辈们创作了大量有关抗日战争题材的优秀作品,他们的题材和写法笔者尽量回避,而选择了新的题材、写法和审美角度,着重于通过揭露日伪势力的丑恶猖狂,揭示老百姓的痛苦灾难,进而表现八路军救民众于水火、扶社稷于倾危的英雄品格和历史功勋。这样做既是避贤尊贤,也是自爱自尊,同时也符合文贵创新的原则。二是“文以载道”和“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原则。前贤韩愈、白居易曾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文学主张,作为后人,我敬仰两位前贤,也信奉两位前贤的文学主张。笔者痛感于抗日时期敌占区无政府状态下恶人猖狂、善人遭殃的现象,同时也有感于当今有些时候和地方常常有坏人嚣张、好人悲惨的现象,所以选择了几个除恶除奸、安民安邦的故事以飨读者。希望能在对往事的回眸中,鉴前事而为后师,兴教化以裨政治。

笔者在决定写这本书的时候曾有过犹豫:作为儒门弟子,理应以仁爱为胸怀,以教化为肩任,为何要宣扬这种“杀戮”之事?然而纵观历史,横阅天下,仁爱不能绝对,教化不是万能,人类中总有冥顽不化如恶禽恶兽者,不杀之戮之,则不足以止其恶,防其奸,也不足以保我民,安我邦!先圣孔子曾任鲁国的司寇,“三月而诛少正卯”,不得已而为之啊!如此想来,笔者也就坚定信心,把这本书完成了。在此,恭请读者留意焉:杀戮者,形也;除恶者,心也。

先圣孔子曾提出“知、仁、勇”兼备的完善人格,而后世儒者过于强调“仁”,也说一点“知”,而把“勇”则几乎完全抛弃了。结果更使后世的儒生完全丧失了“勇”的品格,而成了文弱的书生。人如此,民族也如此。本来中华民族是很有勇力的民族,由于在后来的儒家学说和教化中丢失了“勇”,结果到宋代时,中华民族成了一个没有勇力的文弱民族。此后,中华民族一直文弱不振,到民国时,泱决中华大国,竟被一个小小的日本岛国侵略占领!惜乎,惜乎!

笔者在本书中崇尚正义的勇力,既是为了赞赏八路军战士的英雄品格,也是为了呼应先圣孔子提倡的“知、仁、勇”兼备的完善人格,更是为了唤醒我们中华儿女和中华民族身上沉睡了多年的勇力,使我们的人民具有知、仁、勇兼备的完善人格,使我们的民族具有知、仁、勇兼备的完善品格,以更完美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

2005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