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部分 历史考证
第一章 写作背景
一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形成背景1
二 手稿写作的有关准备工作
第二章 写作与传播
一 写作计划
二 写作过程
三 正式文本的编排
四 出版与传播
第二部分 研究状况
第三章 国外研究情况
一 手稿内容的研究
二 手稿方法的研究
三 介绍几篇外文论文
第四章 国内研究情况
一 出版专著对手稿的研究
二 发表论文对手稿的研究
第三部分 当代解读
第五章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的创立
一 马克思对斯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的批判
二 马克思对斯密理论拥护者及其庸俗化代表的批判
三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内容
第六章 价值理论的发展
一 马克思对斯密的价值理论的批判
二 马克思对李嘉图的价值理论的批判
三 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规定
第七章 广义剩余价值论的确立
一 马克思对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理论的批判
二 马克思对斯密的剩余价值理论的批判
三 马克思对李嘉图理论的分析批判
四 马克思的广义剩余价值理论的价值
第八章 地租理论的创立
一 马克思对李嘉图地租规律发现史的评论
二 马克思对李嘉图地租理论的分析批判
第九章 积累、再生产与危机理论形成
一 资本积累和原始积累理论的形成
二 再生产理论和危机理论的制定
第十章 对庸俗经济学的批判
一 庸俗经济学的演变
二 手稿中对庸俗经济学的批判
三 庸俗经济学的根源
第十一章 手稿的方法研究
一 日本学者对手稿方法的研究
二 苏联学者对手稿方法的研究
三 国内学者对手稿方法的研究
第四部分 经典著作选编
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
第一部分(节选)
增补
[Ⅴ一190](C)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蒸汽、电、机械的和化学的因素)
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一1863年手稿)第二部分(节选)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
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一1863年手稿)
第三部分(节选)
(h)李嘉图
[Ⅺ-543]平均价格或费用价格和市场价格
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
[Ⅺ-575]关于表([手稿]第574页)的说明
(3)剩余价值
(4)相对剩余价值
(5)利润理论
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
第四部分(节选)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
恩格斯致劳拉·拉法格
第五部分 附录
附录Ⅰ 《剩余价值学说史》编者序
附录Ⅱ 研究文献精选
一 [德]曼弗雷德·缪勒:《1861—1863年(政治经济学)手稿的价值》(节选)
二 [苏]C.M.格里哥里扬:《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技术进步问题的论述》
三 李善明:《(剩余价值理论)手稿与(资本论)第四卷》
四 汤在新:《(资本论)第二稿的写作阶段和思想进程》
五 张钟朴:《马克思的一八六~八六三年经济学手稿》
附录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