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第一声啼哭只不过是满足生理需要的开始,紧接着会有哺乳的需要以及其他被养育的需要,每一种需要的满足都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致使社会化过程受到阻碍,出现心身健康问题。那么,如何维护每一阶段的主要社会化过程顺利进行?如何合理有效地干预那些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本书心理世界话健康,给你一个健康新概念。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感觉心理行为/医学人文新健康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王文娟 |
出版社 | 济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的第一声啼哭只不过是满足生理需要的开始,紧接着会有哺乳的需要以及其他被养育的需要,每一种需要的满足都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致使社会化过程受到阻碍,出现心身健康问题。那么,如何维护每一阶段的主要社会化过程顺利进行?如何合理有效地干预那些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本书心理世界话健康,给你一个健康新概念。 目录 引言 ——认识你自己/1 引 子 ——心理世界话健康/5 我们要往哪里去/5 一般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11 上篇 常见心理困惑解读 第一章 母婴依恋·安全感·安全感缺乏/19 第一节 个体需要引领人生航向/19 第二节 安全感缺乏导致畸形需要结构/22 第三节 母婴依恋奠定安全感/26 第四节 母亲与母婴依恋/31 第五节 安全感缺乏与婚姻问题/34 第六节 安全感缺乏与其他行为问题/42 第二章“魔镜”·自我形象·真实形象/45 第一节有一面镜子是“魔镜”/45 第二节 “魔镜”有“魔法”/48 第三节且看各色“哈哈镜”/53 第四节爱是“魔镜”的灵魂/62 第三章 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压力·心身疾病/71 第一节 压力,无时不在,无所不在/71 第二节 压力与心身健康/75 第三节 压力的另外两张面孔/88 第四节 接种压力,扩增载压量/94 第四章 感觉·错觉·认识误区/105 第一节 错觉,让你陷入认识误区/105 第二节 认识误区是滋生过大压力的土壤/115 第五章 语言·沟通·沟通障碍/123 第一节 生活因沟通而改变/123 第二节 语言是沟通的阳光大道/127 第三节 默然无声时,曲径通幽处/130 第四节 沟通有捷径/138 第六章 人格·人格偏离·人格塑造/143 第一节 从心理学视角看人格/143 第二节 人格偏离带来的心理行为问题/147 第三节 塑造健全人格任重道远/150 第四节 测测我们的人格/157 下篇 通向健康心理王国的桥梁 第七章 走出认识的沼泽地/173 第一节 完善认识乃心理健康之始本/173 第二节 常常心存感激/177 第三节 “选择”是个大课题/180 第四节 接受变化,接受不确定/183 第五节 接受不完美,接受不圆满/186 第六节 改变刻板的生活态度/189 第七节 正视过去,正视未来/192 第八节 尽快驶入自我实现的轨道/195 第九节 不做时间的奴隶/199 第十节 学会享受独处的快乐/203 第十一节 客观地看待自己,客观地评估现实/207 第八章 驾驭情绪的天空/211 第一节 情绪的秘密/211 第二节 情商Vs智商/214 第三节 掌管你的情绪/218 第九章 领略放松的佳境/231 第一节 心理镇痛有妙方/231 第二节 调心/234 第三节 调息/237 第四节 调身/239 第五节 放松导入词/241 结语 ——改变你自己/257 试读章节 第一节 个体需要引领人生航向 《济南时报》曾刊载一篇题名为《欲壑深深不见底》的短文,作者以成语“欲壑难填”描绘了河北省和深圳市的两位贪官。前者在已得知自己属“双规”之列,朝不保夕、惶惶不可终日之时,仍惦记着要转移到香港的一箱子钱尚未装满,遂紧急电话通知一位工程负责人“先送50万人民币过来”。后者也“毫不逊色”,明知专案组早已对自己严密监控,度日如年、如坐针毡之际,仍念念不忘百万回扣尚未到手,竟如演电影般频繁更换交款地点。如作者所言,按照常人的思维逻辑,自己的犯罪事实眼看就要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自由乃至生命都要被依法剥夺了,要钱何用?但是他们却无一例外地把钱看得高于一切。最后,作者只好以“利令智昏”作为对贪官们的盖棺定论。 有一部美国电影,片中女主角是一位体面的贵夫人,她的丈夫是一位百万富翁,但这位贵夫人却被一种难以启齿的嗜好所折磨。没有人能够想像得到,这位一掷千金、风光无限的贵夫人几十年来竟然难以控制地、不停地偷别人的东西。古今中外很多文学作品对于贪得无厌者都有逼真描写。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他的著名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即成功地塑造了极端拜金主义者老葛朗台先生的形象,对老葛朗台先生的嗜金如命,给予了入木三分的细致刻画。 显然,上述人物的行为已经很难用常理解释,但是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定的动机在支配,高官不顾一切鲸吞暴摭贵夫人难以扼止的嗜窃成瘾;老葛朗台先生嗜金如命,无不具有强烈动机。那么,如此不顾体面甚至不惜性命的强烈动机从何而来呢?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行为动机来源于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一个人具有了一定的需要,他才会产生相应的动机。当然,某种强烈的动机背后,必然存在着与其相对应的某种迫切需要。一个人一生中会有些什么需要?喜贪的高官、嗜窃的贵妇人以及吝啬鬼老葛朗台先生之所以会有如此疯狂的行为,如此强烈的动机,与其相关连的是些什么需要呢?他们的这些需要又有什么不同于常人的地方? 关于一个人的需要结构组成,最著名的心理学理论,当属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Maslow)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认为,可以把一个人的需要以一种从低级到高级渐进上升的层次表达出来,即: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人的一生中,大多数人是沿着上述需要层次的逐渐满足而努力和奋斗的。高级需要出现之前,要首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高一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其实,需要层次论表达的也是我们平常所了解的人之常情,很难设想一位饥肠辘辘的朋友会沉浸在欢乐的晚会中,也很难想像一名恐惧不安的人士能够潜心于科学研究。 此外,马斯洛还认识到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上述关系并不是绝对的。 其一,高级需要的满足并不是必须在低级需要得到百分之百地满足之后才会出现。 马斯洛发现,一般情况下,人们的低级需要只要得到基本满足,便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那些学成归来、立志于祖国强盛的莘莘学子们的行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们之所以能够在祖国的强盛和国外优厚的物质待遇之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报效祖国,是因为他们在低级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很快投入到了追求自我实现的高级需要中。 其二,需要层次理论只是对于需要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种概括分析,并不是绝对适合每一个人。 有的人为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不顾个人安危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人类历史上,很多英雄志士为了理想或信念奋不顾身,他们的需要层次已经不同于常人,关键时刻他们把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即自我实现的需要毫不犹豫地放在了第一位,达到了完全忘我的境界。布鲁诺为了捍卫日心说,不惜被绑在了火刑柱上;邱少云为了中朝人民的友谊,不惜在熊熊烈火中奉献出年轻的生命;方志敏烈士则说:“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以及“头可断、血可流、壮志不可丢。”“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等等壮丽篇章都是英雄志士们不同于常人需要层次的真实写照。 也有人对于低级需要的满足存在着极端情况,即过度追求低级需要的满足,老葛朗台一族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他们的需要停滞、固着在低级需要层次上,难以得到正常而顺利上升,难以追求更高级的需要满足。他们异乎寻常的物质欲望,压倒并横扫一切人类其他高级需要。所以他们看起来不仅毫无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可言,而且已经不顾自尊、不顾体面甚至不顾人格了。P19-22 序言 关注健康的时代风潮,在世纪之交吹遍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普遍深切地呼唤: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健康理念! 这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真切体现。 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正在逐步树立的科学发展观具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以人为本”。中国政府将不再把GDP作为测定发展的惟一标准,而是将环境、资源、社会进步等包括进来。人文之光照亮振兴之路,以人为本促发展,GDP不再是一切的一切。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是第一位的。经历过2003年SARS事件的中国,对此已有了异乎寻常的深刻认识。让人民生活得更健康,这将成为检验我们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为我们提供了追求和拥有健康的良好条件。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先决条件。但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实现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对健康的自我关怀,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全民自我保健,应该是民族健康生活的最重要的活力源泉。自我保健行动,不仅仅是对政府和社会卫生事业的配合与呼应,更是对政府和社会卫生事业力所不逮的空间的有益填充。 “生活得健康”,是当今中国人的一个深切的愿望。它意味着积极扬弃陈旧的生活方式,在科学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变革。扑面而来的各种健康流行时尚,成为人人关注健康的某种反映。但是健康不仅仅是一种时尚,它更需要科学的引导。真正的健康,应该立足于科学指导下的生活方式变革,成为一种科学文化的体现。 “健康地生活”,将随着“全面小康”的逐步实现由理想变为现实。“生活得健康”不再是一种刻意的追求,已经成为举手投足间的自然流露,面对各种健康问题能够恰当应对和应付自如。当然,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段路我们正在走,而且会走得越来越好。 如果说“生活得健康”是我们的愿望和追求的话,那么,“健康地生活”应该是我们努力实现的一种常态。立足于科学指导下的生活方式变革,让健康像清新的空气一样,浸润我们的生命和生活。医学科学的进步和祖国医学的丰富宝藏,是我们的健康行为的坚强依托;而积极奋发的自我保健,则是我们的健康行为的响亮足音。 《医学人文:新健康丛书》作为一个长期的品牌‘选题,计划分辑陆续推出。丛书中的每一册,均凸显健康的某一鲜明主题,精心选择国内在各自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撰写。丛书撰写采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叙述方式,辅以精致的插图,使之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丛书立足社会转型期的健康问题,着眼于医学模式的当代转变,紧贴生活方式的积极变革,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契合,力求对国内外有关新的健康理念的全面深入把握,并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探讨,充分考虑国内自我保健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读者的阅读接受心理,面向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广大读者群,使广大读者在趣味盎然的阅读过程中,获得健康的有益知识和启迪。 13亿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影响着全球卫生保健事业的格局。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愿本丛书能够对增进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完成健康行为转变,从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医学人文:新健康丛书》编委会 2004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