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竞争的浪潮中,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如何摆脱充当某些发达国家超级企业加工厂的角色?如何在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争取自己的发言权?这一系列的问题既严峻又现实。作者从现实需要出发,通过研究国外标准化组织及企业在技术标准化、技术壁垒及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等方面的制度、政策和实践经验,为我国企业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设想和建议。其中许多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发表,尤为值得读者重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作者 | 张平//马骁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全球化竞争的浪潮中,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如何摆脱充当某些发达国家超级企业加工厂的角色?如何在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争取自己的发言权?这一系列的问题既严峻又现实。作者从现实需要出发,通过研究国外标准化组织及企业在技术标准化、技术壁垒及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等方面的制度、政策和实践经验,为我国企业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设想和建议。其中许多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发表,尤为值得读者重视。 内容推荐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面对汹涌而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如何摆脱充当某些发达国家超级企业加工厂的角色,如何在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争取自己的发言权……这一系列的问题既严峻又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就很难实现成为现代成功企业的梦想。 本书在第1版基础上追踪形势的发展,注意及时更新相关资料,总结最新研究成果。作者从现实需要出发,通过研究国外标准化组织及企业在技术标准化、技术壁垒及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等方面的制度、政策和实践经验,为我国企业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设想和建议。其中对TBT协议的相关研究尤为值得读者重视。 读者对象: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产业联盟机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 目录 导论…………………………………………………………(1) 一、技术标准——企业竞争的新利器…………………(2) 二、技术标准——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手段…………(4) 三、理智对待“标准情结”……………………………(6) 四、技术标准战略的实质………………………………(10) 五、技术标准战略的意义………………………………(12) 第一章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15) 一、标准化发展史………………………………………(16) 二、标准的定义…………………………………………(18) 三、标准化工作的层级…………………………………(20) 四、标准的作用…………………………………………(21) 五、从知识产权管理角度讨论标准的分类……………(24) 六、知识产权及其作用…………………………………(27) 七、知识产权与标准的关系……………………………(38) 八、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结合…………………(44). 九、标准化中知识产权政策的演进……………………(48) 第二章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51) 一、ISO/IEC标准的知识产权政策……………………(52) 二、ITU知识产权政策…………………………………(57) 第三章行业联盟标准的知识产权政策……………………(63) 一、DVB标准及其知识产权政策………………………(64) 二、HAVI标准的知识产权政策及管理………………(72) 三、3G Patent Platform知识产权管理……………………(74) 四、美国数字电视ATSC标准知识产权政策…………(81) 五、关于3GPP组织……………………………………(83) 六、关于3GPP2…………………………………………(88) 七、MP3标准的知识产权管理与许可…………………(92) 八、MPEG一2标准知识产权政策………………………(94) 九、MPEG一4标准产业论坛的知识产权政策…………(96) 十、ASTM标准体系知识产权政策……………………(99) 十一、UPnP论坛知识产权政策……………………(103) 十二、DVD专利收费政策………………………………(113) 十三、OASIS标准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116) 十四、UN/CEFACT组织标准化工作的知识产权政策………………(121) 第四章专利政策…………………………………………(125) 一、专利政策实施的管理机构…………………………(126) 二、专利池的建立………………………………………(128) 三、“锌铜双占”理论与专利联合许可………………(131) 四、关于“必要专利”…………………………………(133) 五、公平的许可条件……………………………………(136) 六、专利申请国际化问题………………………………(141) 七、标准体系管理示范方案…………………………(141) 第五章商标与版权政策……………………………………(151) 一、技术标准标识………………………………………(152) 二、标识管理政策…………………………………(154) 三、技术标准的版权政策……………………………………(171) 第六章知识产权政策的合同法分析………………………(178) 一、合同自由与格式合同………………………………(179) 二、软件拆封许可合同提供的借鉴……………………(182) 三、关于合同法的其他问题……………………………(190) 第七章标准制定中的反垄断审查…………-¨……………(192) 一、反垄断审查的作用…………………………………(193) 二、美国《知识产权许可的反垄断指南》……………(195) 三、美国反垄断审查的两个典型案例…………………(198) 四、我国台湾地区反垄断立法及CD—R专利联合许可反垄断案例…………(201) 五、知识产权权利披露与禁止反悔……………………(207) 第八章涉及标准的知识产权案例分析……………………(213) 一、是否构成知识产权滥用的案例……………………(214) 二、是否恰当地行使了知识产权权利…………………(227) 第九章标准守则——WTO/TBT协议……………………(239) 一、TBT协议的由来……………………………………(240) 二、乌拉圭回合rrBT协议的内容………………………(241) 三、TBT协议生效后的影响……………………………(251) 第十章我国的标准战略及知识产权管理…………………(257) 一、严峻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259) 二、企业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利用…………………(265) 三、高新技术领域中标准战略的定位…………………(285) 四、标准战略的综合考虑………………………………(292) 五、证明商标战略………………………………………(297) 六、标准的使用战略……………………………………(304) 七、反垄断立法的准备…………………………………(310) 结语…………………………………………………………(312) 附录I 标准化组织的知识产权许可政策节选……………(313) 附录Ⅱ 国外标准化组织许可协议参考范本………………(371) 附录Ⅲ 与技术标准有关的国际公约以及相关决议和建议…………(404) 附录Ⅳ缩略语表……………………………………………(435) 标准战略博弈(跋) ………………………………刘永沛(439) 试读章节 公平的许可条件 一旦标准体系建立,技术标准体系运作开始以后,其主要的工作就是扩大标准体系的影响,进行对外许可工作。在这一点上,各标准体系大体思路就是力争实现由标准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统一对外进行许可工作,也就是说该管理机构作为知识产权权利人的代理人。 现代技术标准,在许可模式上一般就是两种:一是标准的管理机构负责统一的对外技术许可,并可以允许专利权人单独进行自己相关专利的双边许可工作;二是标准组织不管标准的技术许可,标准化组织只提供相关的专利信息,这种政策主要是ISO和ITU这类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用。在研究的上述各技术标准体系中,只有3G Patent Platform标准因为移动电话技术和移动电话已有的第二代标准特点,允许标准体系的专利权人成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同时行使自己关于同被许可人签订双边专利许可协议的权利。而DVB标准、HAVI标准均采用统一的由技术标准管理机构负责的对外技术许可模式。从以上方面综合考虑,为了标准体系工作的正规化,一般认为还是采用统一对外许可模式更好一些。 ETSI知识产权公约规定,专利在标准的实施中被使用,专利权人应当得到适当公平的回报。最重要的是其中第6.1条的规定,即如果与某标准有关的必要专利引ETSI注意,ETSI总干事将立即要求该必要专利的所有人在3个月内给出一份保证书,写明该必要专利所有人准备在公平、合理、无歧视的条件下提供不可撤销的专利权许可,其许可范围至少包括制造、销售和使用;另外在公约的第8条中还规定,如果专利权人宣布不准备对某项标准相关的必要专利按公平、合理、无歧视的条件授予许可,标准组织将审查该标准的要求,并用可行的替代技术满足该标准的要求,该替代技术符合下列条件:一是没有知识产权障碍;二是满足技术需求。此外国际电信联盟IUTU也颁发了与上述规定大致相同的知识产权方针。 如何确定公平、合理、无歧视的专利许可条件,在实际操作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标准与专利的结合,引起了一系列的复杂问题,对于专利许可而言,如果针对的是某个标准的必要专利,情况就更特殊了,因为被许可方不可能改变产品设计从而避开该专利。许可方可以从符合该标准的整个产品市场获取专利许可费或其等价物,与其说必要专利权人是因许可专利而获得收入,还不如说是因为标准的存在而赢得丰厚收益。对于符合某个标准的产品而言,经常遇到多个专利许可的情况,这引起了专利许可费累积计算的问题;如果某个产品已知将付出多个专利的许可费,就将影响提成率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如果最初的专利许可协议没有考虑到其他多个必要专利许可盼隋况,则要在专利许可协议中制定一个解决侵权的条款,规定如果由于未知的侵权而必须向第三方交付专利许可费,则需要对原来的协议进行许可费再协商。 因此,对于标准的专利许可问题,累积提成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于产品生产者来说,一般所指的提成率都是多个专利的累积提成率,而不是每个专利权人所要求的单个专利提成率。真正的问题在于,在某个符合标准的产品需要多个专利许可的情况下,虽然看起来每一项专利的单个提成率是公平合理的,但累积的专利许可费足以禁止新的生产者进入市场。更进一步的问题是,某个标准的多个必要专利权人之间将相互进行交叉许可从而形成专利联盟,这本身就对联盟外的公司形成了竞争障碍。另外,各方的专利许可协议由于保密等原因缺乏透明,从而更显扑朔迷离。如果专利联盟内外的许可费差别太大,其后果就是将专利联盟外的公司排出市场。 对于新的生产者而言,为了避免专利侵权的商业风险,就需要明确标准涉及哪些必要专利以及获得专利许可的可能性,另外还应该有一种运作机制保证在专利许可中不会受歧视,使得必要专利的许可过程相对简单、花费较低。ETSI知识产权公约没有规定其成员必须对自身拥有的必要专利授权许可,对于ETSI和IUTU标准组织网址上公布的专利声明数据库中的专利也没有经过审查,以确认是否为该标准的必要专利;另外的问题是,对于公平、合理、无歧视这些词语的定义,许可人与被许可人将视市场情况分别给出不同的解释。 为了解决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标准的必要专利问题,自1998年2月起,国际上40多家主要的无线通信公司和标准协会组织了一个UMTS知识产权工作组,对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多次讨论,其中包括3G专利平台方案。随后,一部分成员单位还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一个IPA组织。IPA在充分听取各大公州的高层管理人员及知识产权法律专家各种意见的基础上,于1999年6月完成了3G专利平台方案的详细定义。3G专利平台对3G技术标准所涉及的必要专利提供了三方面的功能:评估、认证、颁发许可证。并且规定了最大累积提成率不大于净销售额的5%,单个专利的标准提成率不超过0.1%。 3G专利平台方案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通过评估程序,对自愿提交评估申请的专利,认证是否为已颁布标准的必要专利,而且将认证结果公告。二是为众多的专利权人与潜在的被许可者提供一个简单人口,提供标准的专利许可协议。单个专利的标准提成率将定期于每季度调整,并且所有已签订许可协议的提成率也随之调整以保持一致。如果专利权人和被许可者之间存在交叉许可或其他交易协议,则可使用3G专利平台提供的标准过渡许可协议,以便被许可者尽快地使用专利技术。对于专利权人或被许可者而言,如果认为对方的要求不合理,可以启动争议解决程序或仲裁程序。 以美国为例,目前美国的专利体系还很难处理好保护知识产权和促进创新的关系。他们在对策当中也把政策的调整放在第一位,特别要强调的一点就是要共同制定新的技术标准,并且大力地推进技术标准的国际化,以保护美国创新技术的市场。这是因为国际上的许多国家在降低关税壁垒和行政保护措施之后,越来越多地运用技术壁垒来进行自我保护。而运用国家的技术标准来挡住他国商品进入是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美国政府要极力推行以专利技术为基础的技术标准国际化。 涉及标准体系建立的一个关键、敏感的问题是技术许可费用问题,它同时又包括两个具体问题,其一是标准体系从专利权人等知识产权人处获得许可从而支付的费用,其二是统一对外许可后收费问题。P.136-139 序言 与思考 (第2版序) 自《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2002年7月付梓后,本书作者不断得到了业界前辈和同仁们的指导和热情鼓励,加之这两年又见证了国人在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方面的不断努力,也更坚定了作者在这一领域深人研究的决心和信心。 就像《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编写花费了两年时间一样,我们在第2版上同样投入了两年多的时间。第2版较之以前更加关注中国的现实,充实了案例分析,特别是围绕中国“人世”后IT产业技术标准之争与知识产权战略运用的角度进行了讨论。第2版的特点是,既注重阐述和论证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战略结合问题,又注重阐述如何利用利益平衡规则、反垄断规则制衡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许可问题,力图让读者能够正确理解标准战略,掌握在“构建技术标准”和“利用技术标准,,中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战略。 近年来,以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为主题的热点频出,从2002年初DVD专利收费事件开始,继后,美国思科公司诉华为,EVD标准浮出,数字电视标准之争,TD-SCDMA标准发布。WAPI标准搁浅,直到最近INTEL公司在深圳状告东进公司,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由技术标准引发的知识产权争端。中国的企业,从教训中感悟到技术标准的重要性、感受到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重要性。但是,中国“人世”才仅仅三年多的时间,外国公司进入中国这一国际贸易市场还刚刚开始,围绕着技术标准之争也刚刚拉开序幕,在未来的IT产业、汽车产业、家电产品、生物产品、农产品等方面的标准之争将更为激烈。 对于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关联性的认识我们已经从无到有,但是如果仅有意识而没有运用的能力,则仍然要受制于人,如果运用不当,矫枉过正可能带来的损失更大。就像知识产权制度一样,不能说经过二十多年的法制建设整个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没有提高,但是,我国的产业受益于这一制度的成就并不突出,究其原因是这一制度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参与科研和生产的市场主体,没有学会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为己所用。我国的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中每年接受大量的研发支持,但是为整个产业提供的知识产权有多少?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项目有多少?当产业需要构建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时又能提供多少必要专利技术?如果再问到对于这些研发项目的知识产权的战略运用和管理有多少投入恐怕更不乐观。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教训一起接着一起,但是,后来的企业仍然在走着老路,只注重短期利益,不愿在知识产权上做长期投入。 当我们在法律层面上探讨知识产权保护时,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这种不同于物权的新权利的属性和法律地位,希望寻求法理上的支持,找到哲学层面的依据,但是,无论为这一制度勾画出多么好的一套理论,当我们不属于权利拥有者的行列时,一切都变得虚无缥缈。在美国,法学院开设的课程名称是“Patent Law and Policy”,可见,将专利制度运用得淋漓尽致的美国也决不仅仅在法律层面上研究问题,法律与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是专利制度的两条腿。在整个知识产权制度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只利用了法律这条腿,忽视了政策这条腿,我们是走不好知识产权保护这条充满荆棘之路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工具性决定了它只有紧密地与本国科技发展,经济水平保持协调,并成为维护本国经济发展和促进产业技术水平提高的制度时,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这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产业政策理论,也是知识产权制度最本质的作用。知识产权战略在技术标准中的应用正是知识产权政策性的体现。 我们对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我们只是将一些体会与读者一起讨论,书中有许多不成熟的观点,也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5年3月·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