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阳泉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历史有着另外的一张面孔,神秘的医术、残酷的刑罚、被细节改变的战争……这些真正有趣的历史,我们同样没有理由拒绝去了解!本书从文化娱乐、日常生活、战争、性爱等方面着手,通过挖掘那些真实而鲜为人知的史料来记录的历史的另一面。希望您能宽容地看待这些过往的事实,无须改变您对中国历史的诸多好感。茶余饭后,休闲阅读的首选图书!

目录

第一部分 文化娱乐

1.童谣/2

2.古代娱乐圈/5

3.爱玩的古人/12

第二部分 日常生活

1.服饰绘/22

2.头发保卫战/27

3.缠足/30

4.装得下世界的胃口/35

5.茶之道/44

6.厕所的故事/50

7.沐浴/56

8.避讳/64

第三部分 性爱与婚姻

1.洞房悲喜剧/66

2.饿死事小,失节事大/68

3.性爱为什么?/76

4.奇异的求爱方法/82

5.出卖肉体的人/85

6.暧昧的历程/89

7.春宫图/94

第四部分 罪与罚

1.臀部的尊严/100

2.酷刑/106

3.对女子行刑的两个极端/112

4.白居易的判词/114

第五部分 医学

1.致命的幽默感/118

2.神奇的中医/124

3.悬丝诊脉/132

4.修丹与服食/134

5.中国古代的防疫/138

6.唇红齿白/142

第六部分 教育

1.全面发展/146

2.科举/152

3.武举/158

第七部分 战争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64

2.中国骑士梦/170

3.女子从军的历史/175

4.诸葛亮与八阵图/183

5.看,那些堕落的士兵们/186

第八部分 商业

1.仅次于皇帝老子的工作

2.商人的忠与奸/198

3.大哉,商人!/208

4.同行是冤家/212

5.及时行乐/214

6.商业秘密/216

第九部分 江湖

1.英雄泪/220

2.侠客行/224

3.小隐隐于市,大隐隐江湖/236

4.闯江湖的通行证/238

5.巾行/242

6.丐帮/251

7.江湖艺人/257

试读章节

易的判词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

公元841年(唐会昌年间),做了半辈子皇帝老师的白居易被任命为刑部尚书。

他上任以后,接管的乱七八糟的小案子不计其数,以他的智商,判定这些案子,完全可以像庞统一样先睡上几个月。最初,白居易也是依照前例,就事论事,主持个公道拉倒。后来,他发现,如此应付一些毫无创造性的案子,实在是屈了大才,便在判词上下了功夫。

他在任期间,有这样一个案情:某甲与妻子离婚后,妻子犯了罪,请求根据儿子的“恩荫权”(亲属立功可以替自己减刑)赎罪。某甲怀怒,断然拒绝。之后,妻子向白青天做了申诉。

看看在一千二百年前,白大人是怎么写判词的——

二姓好合,义有时绝;三年生育,恩不可遗。凤虽阻于和鸣,乌岂忘于返哺?旋观怨偶,遽抵明刑。王吉去妻,断弦未续;孔氏出母,疏网将加。诚鞠育之可思,何患难之不救?况不安尔室,尽孝犹慰母心;薄送我畿,赎罪宁辞子荫?纵下山之有怒,曷陟屺之无情?想莱莒之歌,且闻乐有其子;念葛菇之义,岂不忍庇于根?难抑其辞,请敦不匮。

白大人站在中国古代伦理纲常的基础上,结合早在《诗经》出现以前就存在的普遍道德规范而得出结论:那女子的请求是对的,儿子有义务庇护母亲。

为了把这道理讲明白,他先是找了两种鸟说明问题:凤凰虽然因为失去配偶而不能和鸣,乌鸦却不会忘记返哺。然后,他把西汉人王吉搬了出来(王吉的妻子摘取了邻居家的枣而被王吉休弃,后来在众邻里的劝说下王吉才让她回家),接着搬出了中国封建礼教的最敏感部位——孔子家族(家族规定,子孙不许参加被休弃的母亲的葬礼,但是,如果孩子要求尽孝,还是可以通融的)。白大人似乎意犹未尽,开始在为世人所熟知的《诗经》中寻找典故:即便前夫(“下山”代指前夫)万般愤怒,也不应该阻挠儿子思念母亲(“陟屺”喻思念母亲)的情怀。想想《茉苜》(茉苜,就是车前草,古人相信它的种子可以治疗妇女不孕)之歌吧,你就知道妇女喜爱自己儿子的心情了;再好好想想《葛蕞》(《葛蕞》一诗表达子女思念母亲的感情)的含义吧,难道你还忍心不让儿子庇护母亲?

在白大人那里,判词文体全用四六,非常工整。这份高级判官的工作让白大人过足了瘾,时间一长,远近闻名。当时不少准备考官入仕的人都以他的判词应答考问。P.114-115

序言

阳泉小我二十岁。但我多年来一直与之称兄道弟,这与年龄无关,与感觉有关。

认识阳泉是他在北师大读四年级的时候,我去解说茶道,他正在学校享受大师兄的美誉。那是中文系新生对阳泉的“民选”。大师兄者,高年级之高才、高致者也。也是那次匆匆的相见,我了解到阳泉学业之外善书法,喜读史。

读史最难得“猎奇”,因为这需要独到的眼光,需要平中见奇的智慧。与阳泉的数次相聚,常听他讲起读史的新发现,不禁惊叹于他的独到理解——这哪里是在说历史,分明是在谈人生。

在这本书中,阳泉用“见惯而怪之”的眼光向读者“凌迟”中国人的有趣与丑陋。他用不太多的议论,却可以让“事实”说的话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尽管有些引用的文字出处或许并不具备学术界“真实”的标准,但它并不妨碍我们权且信之。因为阳泉常引柏杨先生言:“这些国(王朝)亡了才编纂出来的正史,不过是一大堆人物传记的合订本,而这些传记,又多半取材于该人物的墓志铭、行传、家谱之类的一面之词。”相较而言,此书所征引的资料除少部分来自于正史之外,多半来自于野史、笔记小说、国外汉学家的著作等等,我们没有证据来证明这些就是不可信的,就好像我们没有证据证明正史是可信的一样。

有幸先睹这部书的草稿,真称得上一快事。至少在我这个自信读史颇多的人眼中,阳泉大大填充了我的词库。譬如守宫砂、骑木驴一类词义,我起初不知所宗的,看了此书,方知其所以然。阳泉为此书所耗费的心血一望便知,能够在芜杂的历史文献中寻到这么多“珠子”,并巧妙地不露痕迹地穿起来,实在需要下功夫。

可以说,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的一个补充,一个必要的补充。

具备了“见惯而怪之”的阅读本领,方能平中见奇。这需要一点学养,需要一点勇气,需要一点幽默。而这些,恰恰是对当下阳泉的最好的定义。  阳泉不喜欢找名人作序,以他的社交,拉个大旗扯个虎皮本非难事。然而,他请我捉笔,这确实让我受宠若惊。我一无名衔二无资产三无姿色,属于典型的“三无人员”,实在不具备作序的资格。阳泉一再吩咐,我于是窃想——莫非阳泉对我也有了“见惯而怪之”的发现?贾余勇而为之,遂成此序。

今年正值阳泉而立之年,不久前喜得贵子,加之此书的问世,可谓双喜临门。以现有的眼光,再经数年沉淀,应该会有更多“见惯而怪之”的发现。希望阳泉不要坏了“大师兄”的名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