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史记故事(上下最新图文版)/中国传世经典故事全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司马迁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史记》是中国纪传体通史的开山之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于这部司马迁“网罗天下佚闻旧事,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衰之理”忍辱负重二十余载成就的传世散文经典,要想读懂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历史,品味其中的兴亡成败、悲欢离合和人生的真谛,本书以雅俗共赏、深入浅出的形式展现了这部宏篇巨作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大家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文化修养,与这部难得的经典“亲密接触”。

目录

第一章 本纪/1

传说中的黄帝/3

仁德圣明的帝尧/4

孝顺宽厚的舜帝/7

大禹治水/10

建立夏朝/12

从兴起到没落/15

残暴的纣王/18

周朝的兴起/20

武王伐纣/23

王道的衰败/25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27

一笑倾国/28

诸侯争霸王室衰微/3l

秦国的兴起/33

秦穆公称霸/35

征战诸侯得天下/41

俯视九州/44

万世基业始皇帝/47

焚书坑儒/51

长生迷梦/54

赵高指鹿为马/56

力拔山兮气盖世/62

鸿门宴/68

楚汉之争/74

四面楚歌/79

平民天子/83

得民心者得天下/87

仁者对霸王/92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98

吕后称制/103

吕家天下的破灭/108

达则兼善天下/112

爱民如子德泽天下/116

武帝求仙/122

神仙难期/127

为富不仁由此而始/130

穷兵黩武劳民伤财/132

盐铁之争/136

第二章 世家/143

季札让位/145

吴越争霸/148

姜太公钓鱼/152

齐桓公称霸/155

田氏代齐/158

合己为人的周公旦/168

宫廷内耗/171

鲁难不已/176

楚灭蔡国/179

短暂的曹国/182

颛顼的后代/183

禹的子孙/187

周公代政/188

亲族残杀/189

蒯聩复国/194

微子逃亡/196

从礼让到“射天”/200

天赐唐叔虞/205 

骊姬害太子/208

晋秦之争/21l

晋公子重耳/217

文公称霸/222

三家分晋/226

黄帝的子孙/235

一鸣惊人问鼎周室/239

平王夺位/243

吴军伐楚/248

合纵连横/252

卧薪尝胆/263

富可敌国陶朱公/269

外患内忧/273

良相子产/282

赵氏孤儿/285

赵简子叛乱/290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293

诸侯之争/300

文侯兴魏/306

夹缝求生/310

抗秦图存/314

恢复赵氏/320

在秦楚之间/32l

强秦灭韩/323

田氏篡权/327

齐威王一朝奋起/332

唇亡齿寒/336

博学好礼/342

丧家之犬/349

厚德载物/357

鸿鹄之志/360

时势造英雄/364

吕后专权/368

汉宫悲情/369

卫家天下/372

荆王刘贾/373

燕王刘泽/374

斩草除根/376

七王之乱/381

开国功臣/384

善始善终贤丞相/387

南征北战夺天下/391

无为而治/394

多病刺客文人将军/397

决胜千里之外/403

破席做门少年时/408

足智多谋屡建奇功/413

质朴少文大将军/418

饿死的周亚夫/422

第三章 列传/427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429

贤相管仲/430

老庄无为/433

韩非崇法/435

司马兵法/436

屈原投江/439

孙武和孙膑/442

善战将军吴起/446

父兄之仇/449

鞭尸楚平王/452

小人不可得罪/456

吴国的灭亡/458

商鞅变法/459

过犹不及/463

苏秦系六国相印/467

合久必分/474

苏代和苏厉/477

连横助秦/481

陈轸斗张仪/491

杀人如麻的白起/494

王翦灭楚/497

孟尝君养士/499

冯谖客孟尝君/503

毛遂自荐/507

虞卿救赵/510

信陵君窃符救赵/513

重回魏国/518

巧舌退秦舍身保主/520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523

忍辱负重一步登天/525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530

勇夺相位全身而退/535

乐毅伐齐/538

乐间和乐乘/541

完璧归赵/542

负荆请罪/545

赵奢赵括和李牧/548

田单奇计保国/553

鲁仲连功成身退/555

奇货可居立子楚/560

欺世盗名饮鸩酒/563

专诸刺王僚/565

豫让漆身吞炭/567

聂政刺侠累/570

荆轲刺秦王/573

仓鼠之志丞相之职/580

拥立秦二世/582

智斗赵高/586

胡亥杀蒙恬/592

汉将彭越/595

贫贱之交亲如父子/598

争权夺利反目成仇/604

张敖忠信贯高救主/606

从盗贼到将军/609

归附刘邦/611

伴君如伴虎/614

归附汉王/617

背水一战/62l

自立为齐王/625

蒯通说韩信/628

敌国破谋臣亡/632

卢绾客死匈奴/635

陈稀叛乱/639

田儋和田荣/642

田横五百士/644

勇士樊哙/647

汝阴侯夏侯婴/651

颍阴侯灌婴/653

梗直的周昌/656

长寿的张苍/659

申屠嘉正直无谋/661

狂生郦食其/664

陆贾诗书治天下/669

平原君朱建/672

刘敬平匈奴/675

大儒叔孙通/678

季布能屈能伸/683

栾布视死如归/686

正直可靠的袁盎/688

晁错削诸侯/695

直言进谏的张释之/698

敢于犯上的冯唐/701

恭敬孝道的万石君/704

忠厚平庸的卫绾/708

田叔荐孟舒厂/709

伯乐识任安/712

神医扁鹊/715

太仓公论医/720

吴王谋叛/732

七王兵败/737

魏其侯窦婴/743

武安侯田蚧/744

灌夫骂座/746

深明大义机智巧辩/753

青云而上郁郁而终/756

骁勇善战出生入死/759

英雄易老李广难封/762

名将陨落后世衰微/767

马背上的沧桑/768

匈奴部落的统/77l

挑衅与和亲/774

武帝抗击匈奴/781

戎马生涯立奇功/787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790

公孙弘相机自保/795

主父偃上书/799

赵佗自立为王/805

汉武帝平南越/808

琴挑卓文君/812

万世辞赋万世名/815

刘长叛乱/819

刘安谋反/824

刘赐祸起萧墙/833

躺着治国的汲黯/837

人走茶凉的郑庄/843

儒生源流/844

精通《诗经》的申培公/846

杀猪博士辕固生/848

春秋大义董仲舒/849

张骞通西域/851

互通有无/854

贰师将军李广利/856

试读章节

传说中的黄帝

黄帝,本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从小就不同凡响,生下来不到七十天就会说话。小时候的轩辕就心智周密,而且思维敏捷,口才出众。长大以后,性格敦厚,做事机敏,二十岁成年的时候,就已经见多识广,能明辨是非了。

在轩辕生活的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子孙道德衰微,各地诸侯之间经常互相征战侵略,残害百姓,但是神农氏没有能力征服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轩辕就不得不动用军事力量,去征讨诸侯中不来进贡的人,而且每战必胜,四方诸侯因此都来称臣归服。但是蚩尤最残暴,一时之间还没有谁能去征服他。

当时,炎帝想凌驾于诸侯之上,于是四方诸侯都来归附轩辕。轩辕就实行以德治国的政策,整顿军事,还顺应天时与地利,种植各种农作物,抚慰千千万万的民众,使他们安居乐业。另外,还教导尚武的氏族习武,来和炎帝作战,经过几番战斗之后,轩辕打败了炎帝。

蚩尤不服从轩辕的命令,发动叛乱。于是轩辕就向四方诸侯征集军队,与蚩尤决战,擒获并杀死了蚩尤。这样,天下平定,四方诸侯都尊崇轩辕做天子,代替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只要天下有不顺从的势力,黄帝就马上去征讨他们。这样,黄帝总是在讨伐中披荆斩棘,从来都没有安居消停过。

征战中,黄帝到过很多地方。往东到达了海滨,去过泰山。往西到达了崆峒,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达了长江流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过少数民族,到过釜山。他常年迁徙往来,没有固定的住处,住地总是在军队旁边建立营房,以便自卫。官职方面,置立左右大监,监察万国。由于万国归一,所以每当到了祭祀鬼神或封官进爵,需要仪式的时候,规模就很宏大,自古以来的帝王中,黄帝时候的规模是最大的。

黄帝让人推算历数,可以预知未来的气候和节令,顺应大自然的规律,预测各种变化,以便播种百谷草木, 驯化各种鸟兽昆虫。黄帝的德政广泛传布,也感动了上天,使得在他统治的很多年中,历来都是风调雨顺,天下太平。黄帝鼓励民众勤苦耕作,教导民众爱惜江湖山林和土地,收割与狩猎都要按照时令进行,不许过度开采利用,让民众在利用大自然的时候要有所节制。

黄帝的妻子叫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玄嚣就是青阳。

黄帝逝世后,安葬在桥山。他的孙子昌意的儿子高阳即位,这就是帝颛顼。帝颛顼逝世后,由玄嚣的孙子高辛即位,这就是帝喾。帝喾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放勋,一个是挚。帝喾逝世后,由挚接续帝位。帝挚即位后,发现自己管理国家的能力不如弟弟,就把帝位让给了弟弟放勋,这就是帝尧。P3-4

序言

听“史家之绝唱”·感英雄之悲欢

中国文化史中的某些史学著作是后人难以超越的,司马迁的《史记》就是这样一座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史记》是中国纪传体通史的开山之作,鲁迅先生对《史记》感叹不止,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它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推崇备至。

这样优秀的史学、文学巨著,其孕育和创作过程非同一般。司马迁从小聪颖过人,“年十岁则诵古文”。父亲是汉武帝的史官,因此,司马迁很早就受到了扎实的史学训练。长大之后,遵从父亲遗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遍了大江南北,获益良多。38岁的时候,成了汉武帝的史官。

几年后发生的一件大事,深深影响了司马迁。当时,匈奴经常侵略汉朝,汉朝大将李陵进军匈奴,终因寡不敌众且没有后援,在兵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了匈奴。武帝闻知后大怒,想重罚李陵族人,群臣争相附和,大说李陵的罪过。只有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说李陵为人正直,其叛逃事出有因,希望皇上能宽赦。最后,司马迁为此受到牵连,被处以“腐刑”。司马迁悲愤之极,想自杀雪耻。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他还是决定坚强地生活下去,决心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于是,他开始“网罗天下佚闻旧事,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衰之理”,并全心投入其中,完成了《史记》一书,希望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是司马迁一生心血的结晶。集中著述花了15年左右,如果把资料的准备工作算在内,那要超过20年。《史记》记录的历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止,大约三千年。其体例为纪传体,多以人物或者家族为单位展开,故事性很强,文笔出众,是后代传记文学的先驱和样板,影响深远。司马迁因为自身的经历,对“人”的思考要超出当时那个年代,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这是很罕见的。

无论从各个方面看,《史记》都是难得的经典。为了使这部经典得以普及,让大家能轻松愉快地了解历史,品味其中的兴亡成败、悲欢离合,了解历史和人生的规律,我们推出了《史记故事》。

《史记故事》是为当代大众读者准备的。编撰的原则,是“雅俗共赏”、“深入浅出”,无论是教授学者,还是中小学生,都能爱不释手;编撰的目的,是让人休闲地阅读,潜移默化地提高文化修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9: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