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研究性与叙述性相结合,探寻了我国文学界泰斗胡适的文化、心态和人格,特别论述了其婚恋的心路历程、与曹珮声的关系、小儿子之死、治学方法论平议等内容。可读性较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化心态人格--认识胡适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沈卫威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将研究性与叙述性相结合,探寻了我国文学界泰斗胡适的文化、心态和人格,特别论述了其婚恋的心路历程、与曹珮声的关系、小儿子之死、治学方法论平议等内容。可读性较强。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另一作品《胡适传》后的一写具体的、细部的探寻。《胡适传》主要通过胡适的个人心路历程,展现一个历史时代,揭示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担当。也是从他二十多篇关于胡适、鲁迅、茅盾的文章中选出来的。 目录 叛逆性的复仇与自卑超越的趋同 ——“家道中衰”冲击下的鲁迅、胡适 “五四”大潮中思想和行为的逆差与冲突 ——鲁迅、胡适、茅盾的幸运与不幸 死亡启示录 ——鲁迅、胡适、茅盾的相关死因阐释 附:茅盾晚年心态录 ——以《我走过的道路》为视角看 胡适婚恋的心路历程 再谈胡适与曹珮声的关系 胡适的小儿子思杜之死 胡适治学方法论平议 新时期胡适文学研究述评 后记 试读章节 胡适13岁时,由母亲作主,与一位缠了脚的村姑江冬秀订婚,尔后胡适求学上海,留学美国,271岁回故里完婚。这便是一般人所知道的“胡适博士的小脚太太”——“民国史上的七大奇事”之一,且由于胡适和江冬秀白头到老,一度双双旅居美国,此事更显得有趣。“洋博士”与“小脚太太”,中西合璧,土洋结合,在现代史上是少有的。这种独特的结合本身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的认识价值。 一滴水可见太阳之光辉,一个人的婚姻可现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历史文化。胡适作为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发展过程的中间物,继往开来的启蒙师,他的婚恋的心路历程,本身就是一段蕴含着丰富、复杂内容的历史,是一个“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的独特、典型的矛盾体。展示这一矛盾体,得见的不仅是一代文化名人、启蒙思想家的人的本体,更重要的是他置身的那个历史时代及其文化基质。 还原与阐释之一:洞天初并时的矛盾 胡适不满4岁时,即失去了父亲,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地生活。1904年初春,13岁的胡适,由母亲作主,与距家乡上庄20公里的江世贤之女江冬秀定婚,旋即到上海求学,而这时江冬秀是一个缠着小脚的文盲。面对这样的问题,胡适既无力抗争,也不愿违命,因为本世纪初是大清帝国还未倒台的时代,世风如此,且这件事是由母亲作主的,母亲的话对他来说就是“圣旨”。 当胡适置身上海这块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渗透较深,又是本世纪初得新社会思潮之先风的大都市中几年之后,稍谙世事,青春骚动之时,他便开始反思自己的婚事,同时也开始关注中国人的婚姻。他在中国公学办的《竞业旬报》第25期上写有《婚姻篇》一文,曾主张儿女的婚姻大事应由父母作主,因为父母最疼爱孩子,最了解孩子。就在这时,他第三次读《茶花女》。对该书,他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 P95-96 后记 1988年10月,承蒙我的几位师长的关怀,《胡适传》得以印行。但书印出时,我已由河南大学转学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并开始撰写《茅盾传》。紧张的学习与写作,并未使我忘却胡适,因为在《茅盾传》写作中,我时常感到关于胡适,我还有许多要说的话。这时,我便停下手中那支写传记的笔,用另一支笔来把自己关于胡适的一些思考、感受记下来,且因写作《茅盾传》的关系,产生了一组比较文章。这便是这本小册子的由来。在此,我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叶子铭先生,是他给予了我必要的学习和写作条件,及学业的提携。 《胡适传》自1988年10月出版之后,承海内外不少学人、朋友的赐教,指出了其中部分史实上的错漏。大陆、台湾、香港、美国十多家报刊载文评介此书,从传记特性、学术品位上给予了相应的肯定。1990年10月,河南大学出版社又排印了该书的修订新版,11月,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出版了该书的竖排版。而这本《文化·心态·人格——认识胡适》,是从我这几年所写的二十多篇关于胡适、鲁迅、茅盾的文章中选出的,也可算作《胡适传》后的一些具体的、细部的探寻,二者是相连贯的,只是文风上不同。 关心、帮助此书出版的,都是我的师长。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关照、奖掖我。对此,我只有以勤勉不懈的进取来报答他们的厚爱! 沈卫威1991年7月29日 于河南大学中文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