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派武侠小说研究/大学艺术素质教育丛书
分类
作者 李玉萍
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所谓新派武侠小说,指的是20世纪50年代源自于香港,以至于风靡香江,繁荣于台湾,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圈中的武侠小说。这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又一次创作繁荣期,主要代表人物有金庸、古龙、梁羽生、黄易等等。本书为“大学艺术素质教育丛书”中的一本,从文化学与美学的视角对于新武侠小说的兴盛与发展做出系统的梳理,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熟悉中国武侠小说史的人都知道,梁羽生、金庸等武侠小说家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而所谓的“新派武侠小说”是针对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王度庐、郑证因、宫白羽等民国文人创作的“旧派武侠小说”而言的。读者们从阅读武侠小说中所感受到的,决不仅仅是曲折故事情节的阅读快感,也不仅仅是快意恩仇的畅快淋漓和鲜活人物的激荡人心,还应该有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的无穷魅力,有这些武侠小说作者如金庸、古龙等人对于古典文学现代化的努力与尝试,有对于中华民族千百年积淀的集体无意识的探索与改造,有对人性善美丑恶的深刻挖掘与展示,有对美好理想与美好人性的向往与追求,有深刻人生哲理的阐释与警示,有对中国山川风物、风土人情的描绘与热爱。本书就从文化学和美学的视角分析了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金庸、古龙等,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了探讨。书中分析透彻,观点新颖,是一本系统、全面研究新派武侠小说的著作。

目录

第一章 释名

 第一节 新派武侠小说溯源

一、晚清以前的武侠小说

二、民国武侠小说

 第二节 新旧之辩——新派与旧派的差异研究

 第三节 论武谈侠

一、论剑

二、论侠

 第四节 武侠小说的类型学研究

一、仗剑行侠

二、快意恩仇

三、笑傲江湖

四、浪迹天涯

 第五节 华山论剑——新派武侠小说综述

第二章 金庸篇

 第一节 金庸传奇

 第二节 金庸小说综述

一、从《书剑恩仇录》到《碧血剑》

二、射雕三部曲

三、1957—1963年间的其他作品

四、从《天龙八部》到《鹿鼎记》

 第三节 金庸小说研究

一、金庸之“武”

二、金庸之“侠”

三、金庸之“情”

四、历史演义与江湖传奇

五、武侠人生

第三章 古龙篇

 第一节 金庸与古龙

 第二节 古龙和他的江湖

一、朋友·美人·酒——古龙其人

二、古龙的江湖

 第三节 古龙小说研究

一、古龙之“武”

二、古龙之“侠”

三、古龙之“情”

第四章 江湖一览

 第一节 名士派大家梁羽生

 第二节 温瑞安传奇

 第三节 无限的可能性——黄易小说研究

 第四节 其他武侠名家浏览

第五章 武侠文化与影视媒体研究

 第一节 武侠文化与传统文化

 第二节 中国武侠与电影

 第三节 中国电视剧的武侠情结

 第四节 文字与影像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3.《倚天屠龙记》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之后,金庸写了《倚天屠龙记》。写于1961—1963年,最初发表在《明报》上。

《倚天屠龙记》之所以也被纳入“射雕三部曲”,是因为作为夺宝主线的“宝”——屠龙刀来自杨过的玄铁重剑与黄蓉的巧手铸造。而开篇的前两章几乎就是《神雕侠侣》的后传。杨过携小龙女归隐,痴恋杨过的郭襄到处寻找,一直到引出九阳真经,引出武当派的创始祖师张三丰。

但实际上,《倚天屠龙记》与前两部大不相同。时间上已经是将近百年之后,此时的江湖已经不是那时的江湖。主题也由“为国为民”、“情为何物”变换为“兄弟之情、凡人之爱”。主人公则从完美英雄郭靖、反叛偏激的杨过变化为温善如玉的张无忌。

《倚天屠龙记》中,传统的江湖善恶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正派人士与明教之争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正邪争斗,实际上是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正派中有虚伪自私的昆仑派何太冲、班淑娴之流,也有偏执狠辣的灭绝师太之辈,更有妄为武林泰斗、固于门户之见的少林“高僧”。而被视为魔教的群体中,却不乏可爱可敬的人,如白眉鹰王、明教五散人等等。最超脱的是张三丰,面对爱徒带回的魔教媳妇儿,他的观点是:

张三丰仍是捋须一笑,说道:“那有甚么干系?只要媳妇儿人品不错,也就是了,便算她人品不好,到得咱们山上,难道不能潜移默化于她么?天鹰教又怎样了?翠山,为人第一不可胸襟太窄,千万别自居名门正派,把旁人都瞧得小了。这正邪两字,原本难分,正派弟子若是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

——《倚天屠龙记》之“百岁寿宴摧肝肠”

主人公张无忌本身就是正邪的混合体,他是武当张五侠和明教殷素素的儿子。之后,他的武功也是正邪集于一身,既有阳刚正大的“九阳真经”和武当绝技“太极剑法”,又有明教源于波斯的宝典“乾坤大挪移”以及“圣火令”武功和“七伤拳”,而且,还学有“蝶谷医仙”胡青牛的绝世医术与王难姑的“毒经”。最后,也正是张无忌,统领明教,将江湖正邪门派统一在反元斗争的民族旗帜下,使正邪之争得到暂时的和解。

《倚天屠龙记》也继续探索爱情的世界。有殷离蛛儿的爱情幻影;有纪晓芙与杨逍之恋所揭示的爱情的非理性;也有基于爱情态度、政治才能、权势欲望与深层次心理原因的周芷若与赵敏的爱情得失。

《倚天屠龙记》可谓是金庸“射雕三部曲”中手法最为成熟的一部。无论是庞大的情节结构驾驭,还是人物的刻画,都显得老辣与成熟。相较《书剑恩仇录》中生涩单薄的红花会群雄形象,《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群体形象已经是群戏与个戏的完美结合。从最初的金毛狮王、白眉鹰王夹杂紫衫龙王(金花婆婆)、光明左使杨逍到后来的青翼蝠王、五行旗、五散人、明教教主阳顶天,直到最后,才引出光明右使范遥。明教群雄各有精彩故事,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头绪繁多,杂而不乱。但群戏精彩的同时又都是背景,或伏笔,或倒叙,或根据蛛丝马迹去推理,平铺直叙的部分也都贯穿于张无忌的行程与经历中,丝毫没有影响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P80-P81

序言

面向高校理、工、文科大学生,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中心隆重推出系列艺术素质教育丛书(郭宪主编),包括《中国剪纸艺术欣赏与实践》(郭宪编著)、《中国山水画心法技法与实践》(郭宪编著)、《中国书法艺术欣赏与实践》(王鼐编著)、《中国通史与传统艺术》(纪念编著)、《中国民间美术解读》(姜哲编著)、《大学电影艺术欣赏》(阙建华编著)、《新派武侠小说研究》(李玉萍编著)等。这套丛书的内容涵盖广泛,包括传统与现代、大众民间艺术和文人艺术等等.是本校近十年来陆续开设的部分艺术素质教育公选课程,每门课仅需32学时,便可使学生从一无所知变成艺术领域的实践者和思考者;不要轻视这短短30佘学时,它可能会使人的一生出现许多令人惊奇的改变。学生感慨地说:“如果不选修这些课程,我们也许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还有艺术方面的才能。”可以说,艺术素质教育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而文化却应该趋向多元化发展。一百年前,我们生活在充满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剪纸刺绣、雕梁画栋等浪漫的人文艺术氛围中,这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积淀。百年时光荏苒,历经沧桑的我们回首往昔,那些似乎已成为历史。但是,她永远不会消亡,她被封存在我们的民族基因中,只要被开启,就会喷薄而出、重放异彩。

文化与科学不同。科学日新月异,越新越好;而文化则如陈年美酒,历久弥香。有科学知识更要有文化意识。

我们不仅重视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和严格的逻辑推理,也重视中国人的伟大创造力,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博大内涵。故此,爱因斯坦认为:真正的发明不是归纳,也不是演绎,而是自由自在地想像,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与艺术二者合一,才是人类最完美的思维方式.我们所进行的艺术素质教育,不仅仅教一些技能,更注重培养和启发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增强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理、工、文科大学生这方面的缺憾。

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第一生产力的代表,继承、保护、弘扬民族文化的希望在他们身上。

来开启你的传统文化基因,让她春色满园、姹紫嫣红。

让我们更加自信自强,昂首挺胸,做美丽的中国人!

            编者

            2005年9月10日

后记

从小就喜欢读书,曾读到连家中大部头繁体的《资治通鉴》都不放过,虽然,几乎不怎么认识其中的字,当然,也读不懂其中的意思。初中时,我第一次接触到武侠小说,是梁羽生先生的《萍踪侠影》和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自此就成为一个武侠小说的热爱者。在中学时代的课余时间,曾废寝忘食地阅读武侠小说,沉醉于浪漫神奇的江湖世界中,体味到了读书的无限快感.后来就梦想着要成为最大图书馆的管理员,这样就能尽情读完所有的武侠小说,因为,在当时读武侠小说是要冒被家长、老师痛斥的极大风险的。

到了大学时代,这个“梦想”提前部分实现,我读完了几乎所有我想读的武侠小说。此时开始关注为什么武侠小说能如此地吸引我们,带给我们如此多的快乐体验,于是开始阅读当时有限的武侠小说研究书籍,当然,读的最多的就是陈墨先生的著作。在越来越深入地阅读和研究中,我发现了武侠小说的魅力和价值,更认识到由于社会上的一些偏见和误会,曾经将它作为洪水猛兽一样防范和剿灭,却没有看到对于武侠小说应该区别对待,扬其精华,去其糟粕;没有看到精彩武侠小说的魅力究竟来自何处,更没有看到在它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价值背后,还有积极、光明的一面。读者们从阅读武侠小说中所感受到的,决不仅仅是曲折故事情节的阅读快感,也不仅仅是快意恩仇的畅快淋漓和鲜活人物的激荡人心,还应该有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的无穷魅力,有这些武侠小说作者如金庸、古龙等人对于古典文学现代化的努力与尝试,有对于中华民族千百年积淀的集体无意识的探索与改造,有对人性善美丑恶的深刻挖掘与展示,有对美好理想与美好人性的向往与追求,有深刻人生哲理的阐释与警示,有对中国山川风物、风土人情的描绘与热爱,而这些,如果善加引导,都会让武侠小说爱好者能够培养一双发现美与善良的眼睛,有能力去伪存真,提高鉴赏力与判断力,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更积极、乐观的面对挫折,面对自己的人生,当然,更希望能推动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类型良性循环、良性发展,继续绽放它的魅力和光彩!

来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作以后,我开设了一门名为《新派武侠小说研究》的公选课程,与武侠小说与武侠文化的爱好者们共同分享我在阅读和研究中的心得和成果,共同进步。由于地大是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在希望能引领学生们正确认识与看待新派武侠小说与武侠文化的价值的同时,我也希望本课程的开设能够起到加强地大学生文化素养与提高审美能力的功能,当然,这是我的期望,也是我的希望。

这本教材就是在这样的经历和背景中催生出来的,希望能在文化学与美学的视角对于新派武侠小说的兴盛与发展做出系统的梳理,当然,由于我的能力所限,书中的疏漏与不足难以避免,希望这本教材能成为抛砖引玉之作,激发武侠小说爱好者的研究热情,也请读者们不吝赐教。

这本教材能够写作和出版,要感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领导们的大力支持,感谢雷涯邻老师的鼓励和帮助,感谢主编郭宪老师的指导与支持,感谢学生工作处各位领导的关怀和德育教研室老师们的支持与帮助。

在研究武侠小说和写作本教材的过程中,感谢我的导师方珊先生、我的朋友刘桥先生、我的同事阙建华老师对于我的帮助和鼓励,感谢我的先生单明正对我的无私支持,当然,还要感谢所有选修这门课程的同学们对我的启发与支持,谢谢你们。

          李玉萍

          2005年10月1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