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是随的精神加笔的风格。随是内面的自由,精神的自由,随心所欲也逾规;笔是一种小型的、边缘的、反规范化的文体。人文,以立人为本。人是万物的尺度,也是精神的尺度。无精神,非随笔;不自由,非随笔。
本书精选了2006年春季书刊最新公开发表的富含人文精神的随笔,使读者不但可以欣赏文学的自由之美,还要可以从中接受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文随笔(2006春之卷)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林贤治//筱敏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随笔是随的精神加笔的风格。随是内面的自由,精神的自由,随心所欲也逾规;笔是一种小型的、边缘的、反规范化的文体。人文,以立人为本。人是万物的尺度,也是精神的尺度。无精神,非随笔;不自由,非随笔。 本书精选了2006年春季书刊最新公开发表的富含人文精神的随笔,使读者不但可以欣赏文学的自由之美,还要可以从中接受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 内容推荐 文革是一个灾难,对于整个民族来说,文革是天大的坏事,但也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条件,如果不是文革把这种体制的弊端发展到极致,或许也没有今天改革开放的良好局面。当然,坏事碰巧变成好事,但代价和牺牲太惨重了,我决不认为那天大的坏事就成了好事。我们没有在理论上思想上对文革进行深刻清理和批判,这一点仍然是令人遗憾的…… 本书收入了30多篇随笔文章,围绕“人文精神”这一主题,追求思想之美与文学之美。书中较为重点的文章有:话题关注了“1966年的红卫兵事件”;“天下”由流沙河“回头谈二战”;“面影”中由余杰为你解读“囚笼中的高尔基”…… 目录 话题 口述历史:1966年的红卫兵 [采访]夏榆 纪冰冰 令人悲伤的虔诚 徐友渔 让我们恐惧的陌生和敌意 艾未未 最理想主义的人生悲剧 邓贤 天下 回头谈二战 流沙河 战争留痕 韩瑞亭 听吴德讲“十年风雨” 黄一龙 从法律角度看毛泽东稿酬 邵燕祥 革命的良心 林子明 我们对于人类生命的态度 摩 罗 人间 1938年,一个人的山河 刘凯娟 在黑暗中升起黎明(外一篇) 夏榆 出门 柳宗宣 理发店之歌 杜辉 面影 囚笼中的高尔基 余杰 哈维尔 刘向东 古意 奈何朝杀而暮犯? 申全贵 神经过敏的“经济特科”考试 张鸣 四季 是什么使我不由自主地仰望星辰 傅菲 身体 大脚趾 [法]乔治·巴塔耶 古磊译 书林 “皮书”漫话 沈层云 读书四记 赵健雄 绽放在伤痛记忆之上 周佩红 自由才是祖国 寇挥 纪念 人民·政党·民主 费孝通 西风 奥威尔在布尔什维克国家的遭遇以及一封鲜为人知的奥威尔致苏联的信 [俄]布卢姆·阿伦·维克托洛维奇 闻鹰译 在英国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说 [英]哈罗德·品特 萧萍 建军译 声音 我知道我在波兰不存在…… [波兰]Z.赫伯特 唐晓渡 译 试读章节 我是1957年出生的,我父亲在57年被打成右派,去了东北,后来又去了新疆,我在北京出生后就和他去了东北和新疆,文革开始的时候我大概8、9岁,我在新疆生活了18年,直到中学毕业后回北京。 1966年文革开始时我在新疆石河子农八师——农业第八师,是个部队编制。新疆分两块儿,一块儿是新疆本地的少数民族,另一块儿也是更大的是解放后为了屯垦戍边和稳定边疆,一部分转业人员就在新疆成立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部队编制农垦机制。我们在农八师是属于半改造性质的。我们全家都在那儿。刚去的时候生活并不怎样艰苦,当时农八师的一位军人和我父亲是朋友,所有到我父亲这个级别的右派都要去不同的农场改造,这个人其实对我们是有点保护意味的,就这样一直到了文化大革命。我的记忆基本是从那时开始的。 很长时间里,新疆是比较稳定的状态,基本是政治斗争,没有大规模武装暴力,但是1967年的1月26日就在石河子农八师院里发生了所谓的派系斗争,双方交火打得乱七八糟,死了不少人,后来新疆的文革武斗和打打杀杀也很多了。每个单位都成立两个以上的组织,不管什么单位,一边造反派,一边保皇派,支持刘少奇或者原领导人系统的就是保皇派,造反派就是要造他们的反,上上下下打得不亦乐乎。新疆有它的特殊情况,多数人来自内地,有的是怀着理想建设新疆的人,还有大量原属国民党部队的起义的人,这些人就地安置,还有知识青年,有的是自愿支边的,有的是家庭出身不好的,有大量上海知识青年都是资本家的孩子,我记得当时有几个上海人都是上海很大的资本家的孩子,有一个好像是派克笔老板的孩子,另外有一些是盲流人员,就是自然灾害后来自甘肃河南四川山西的,逃荒到新疆,背井离乡住下来了,再有就是劳改农场的犯人释放后就地安置,还有特殊理由去的,比如山东来了一批姑娘,因为部队没有姑娘。这是真正的西部开发,有点像美国加利福尼亚,到新大陆后,什么人都有,聪明的冒险的和犯罪的,文革后就爆发出非常激烈的派系斗争,新疆是特别杂的一个地方,有可能出现很复杂的情况,所以人们都是很怀疑地看别人。 文革刚开始主要是各种口号,每天都有人等待着新的口号,大家都很兴奋,有时半夜——可能夜里两点或四点,就听见敲锣打鼓,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到了,什么资产阶级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什么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等,我们就会跟着敲锣打鼓的这些车招摇过市,喊着这些口号,群情激昂。满天撒着传单,有时连夜印传单,高年级的学生刻蜡版,谁的字好就刻蜡版,纸很差很薄,但上面都是丰富的语言,因为纸一印出来就成传单了,绿的黄的,连夜叠好到外面去撒,人群当中我们就觉得这个很好玩,所有人就抢,觉得很热闹,秩序一下就打乱了。小孩最喜欢这个了,也不上学了,每天都是这样的事,但是很快就发生了变化。我记得有一天早晨,突然看到整条街贴满了大字报,柜子那么大毛笔写的,一下有一两百张大字报,我一看,有一半是关于我父亲的,言辞都是很凶猛的话,什么大右派艾青的反党罪行啊,最新动向啊,我母亲穿高跟鞋的事情啊,很多人写的,很多人在底下签名,我当时看完就感觉怎么突然一夜间就成这样了,我就跑回去告诉我们家人,感觉好像晴天突然一片乌云就漫过来了,当时有那么多人,为何我父亲就一下被揪出来了,他又不是一个当权派。大字报铺天盖地的,开始往往是毛主席的两句诗,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什么的, “扫除一切害人虫”什么的,战斗队都叫全无敌啊,扫除害人虫战斗队啊,社会上有力量的人都参加这种活动,每个人都戴着袖章,形式感很强。这一切就跟海啸过来了一样,没有人能够抵挡住,那是不可能的,要么是逃走,要么是被吞掉,逃是没有地方可逃的,空气里的每一滴水每一颗沙子都是革命的。 P8-P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