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顾客越来越有主动权、科学技术进步越来越快和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时代,要想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生存与发展,无论学术界还是实业界,都不能不认为“做企业就是做学问”。经营之道或经营哲学是不应该被企业家或经营者忽视的一种企业资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公司发展战略(企业的资源与范围)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邱国栋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顾客越来越有主动权、科学技术进步越来越快和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时代,要想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生存与发展,无论学术界还是实业界,都不能不认为“做企业就是做学问”。经营之道或经营哲学是不应该被企业家或经营者忽视的一种企业资源。 内容推荐 “发展是硬道理”,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公司的经营者不追求公司的发展。上篇探讨和阐述了公司发展环境、公司一般发展阶段和公司如何持续发展等问题。经营战略是推动公司发展的“引擎”,即是真正推动一个公司发展的核心因素。下篇探讨和阐述了公司发展的六种战略,即扩张战略、定制战略、协同战略、竞争战略、合作战略和创新战略。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公司为什么需要战略 1.2 战略谋划的三种思路 1.3 公司发展战略的框架 案例:CSO在金碟登场——军师领唱战略管理 上篇 公司发展 第2章 发展环境 2.1 环境的三维界定 2.3 企业的两种环境 2.2.1 PEST-公共环境 2.2.2 CIVE-运营环境 2.3 SWOT分析框架 2.3.1 SWOT“十字架” 2.3.2 SWOT检核分析 2.3.3 SWOT案例分析 第3章 发展阶段 3.1 一般性发展阶段 3.1.1 产品经营 3.1.2 资本经营 3.1.3 品牌经营 3.2 全球性发展阶段 3.2.1 国际化经营 3.2.2 跨国经营 第4章 持续发展 4.1 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因素 4.2 核心能力——生命源泉 4.3 产业结构——发展空间 4.4 价值转移——新增长点 4.5 企业文化——学习至上 4.6 企业机制——动力机体 案例:方正发展的五道坎 下篇 公司战略 第5章 扩张战力 5.1 密集型战略 5.1.1 市场渗透 5.1.2 产品发展 5.1.3 市场发展 5.1.4 密集型战略组合 案例:娃哈哈集团的密集型战略 5.2 一体化战略 5.2.1 一体化的理论原则 5.2.2 一体化的途径 5.2.3 一体化经济性 5.2.4 实现价值联系 案例:利用核心能力进行企业并购 5.3 多角化战略 5.3.1 多角化意义与误区 5.3.2 多角化的理论基础 5.3.3 产品组合战略 5.3.4 如何实施多角化战略 案例:海尔的多角化战略 5.4 品牌扩张战略 5.4.1 品牌延伸 5.4.2 多牌化 案例:宝洁公司与欧莱雅集团的多牌化比较 第6章 定制战略 6.1 定制化:通用战略补充 6.2 大规模定制——新竞争模式 6.3 大规模定制的均衡 6.4 规模定制的经营模式 6.5 定制化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戴尔公司的定制战略 第7章 协同战略 7.1 协同战略的产生与发展 7.2 协同效应的存在形式 7.2.1 协同效应的共用效果 7.2.2 协同效应的互补效果 7.3 协同的分类 7.3.1 经营协同 7.3.2 管理协同 7.4 协同战略的实现 7.4.1 再造业务流程 7.4.2 建立学习型组织 7.5 总结 案例:百事可乐的协同经验分析 第8章 竞争战略 8.1 产业竞争 8.1.1 产业进入障碍 8.1.2 产业退出障碍 8.1.3 产业内部的移动障碍 8.1.4 战略集团分布与移动 8.2 通用战略 8.2.1 成本领先 案例:广东格兰仕——成本领先战略的典范 8.2.2 别具一格 案例:海尔差别化战略分析 8.2.3 集中一点 案例:“面点王”执深圳中式快餐之牛耳 8.2.4 夹在中间 8.2.5 低成本与差别化的融合 8.3 多点竞争战略 8.3.1 多点竞争战略的提出 8.3.2 研究概况 8.3.3 基本模型 8.3.4 多点竞争战略的具体应用 8.4 竞争中的博弈策略 8.4.1 摆脱“囚徒困境” 8.4.2 改变游戏 第9章 合作战略 9.1 中间组织 9.1.1 中间组织理论 9.1.2 中间组织特点 9.1.3 中间组织运作 9.2 生产领导体系 9.2.1 生产协作原因 9.2.2 下包运作模式 9.3 管理外延式合作 9.3.1 虚拟企业形态 9.3.2 管理外延模式 9.4 业务外包式合作 9.4.1 业务外包意义 9.4.2 业务外包模式 9.5 汽车产业的合作模式 9.5.1 汽车产业组织问题 9.5.2 汽车产业结构问题 9.5.3 产业外部机会与威胁 9.5.4 中外汽车产业的合作特点 9.5.5 汽车产业的协作体系构架 第10章 创新战略 10.1 企业创新概述 10.1.1 企业创新内涵 10.1.2 创新的内在规定性 10.1.3 创新模型的演变 10.1.4 创新主体——企业的优势 10.1.5 企业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10.1.6 企业需要创新 10.1.7 创新三维分析 10.2 技术创新战略 10.2.1 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 lO.2.2 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10.3 组织创新战略 10.4 市场创新战略 10.4.1 市场创新的运作模式 10.4.2 市场创新模式的选择 10.4.3 市场创新的方法 10.5 结论 案例:锦程经验:一种创新发展模式 案例:宝钢技术创新战略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企业的资本运作主要是通过股份有限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来实现的。美国学者巴特勒曾经说过:“有限责任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发现,甚至连蒸汽机和电的发明都不如有限责任公司来得重要”(梅明蕾1994)。当然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质,是可以以少量的个体资本支配大量的社会资本,或者说让你能够“花别人的钱干自己的事业”。仅靠自我积累来发展事业,社会发展的速度会如同“老牛拉破车”,而公司制度可以实现资本集中或集聚,从而企业经营迅速扩张,社会事业也就会迅速发展,所以公司制度是人类聪明选择。深圳的三九集团曾经在1992年进行了股本扩张活动,吸收了泰国正大集团的资本。开始时自有股份占51%,以保证对自己绝对的经营控制权。后来使自有股份仅占39%,即三九的自有股份只占39%,但它仍然经营着三九的事业。甚至有的企业,大股东股份不到10%,就能控制整个公司。这样的企业制度和这样的资本运作正在告诉我们,不是谁有钱就让谁有权,而是让有智力的人有权力。 P41 后记 近五年来,我一直致力于两类课题或两本书:《公司发展战略——企业的资源与范围》和《当代企业组织研究:管理变革与创新》(已出版)的研究,本书的思考与写作已经持续了三年多的时间。在这一期间,主要是把过去从事公司高层管理的实践经验与在大学的科研、教学以及在培训高层经理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理论观点进行整合或升华,力求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用价值,以达到脱离空洞而真正能够指导企业管理实践的目的。 这本书是在许多人的帮助下完成的,虽然有的仅是一些间接的帮助,但他们的每一份厚爱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夏春玉教授和于立教授对本书予以肯定并积极推荐出版,为此我不胜感激。我自己的研究生李作奎、刘隽、张文明、赵爽和徐彦君参与了本书部分章节的初稿写作和案例整理。这本书的完成和出版是与他们的劳动分不开的,在这里我要特别表示真诚的谢意。 近几年来,在传播管理思想或讲授战略理论的教学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由于快乐是生产力,所以学生们对我的鼓励也极大地激发了我在管理科学空间中进行广度探测和深度撞击的力量。既然我常给他们讲“思想有多远,我们就会走多远”,那么我也有信心把传播和研究专业思想的工作进行到底。为了表达我热爱事业的心情,我愿意将哒本著作真诚地献给那些追求企业管理最高境界的学术界朋友们和实业界朋友们。 由于学术研究是无止境的,加上本人的学术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或需要继续探讨之处,期望学术同仁和企业家不吝赐教。 邱国栋 2005年8月于大连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