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商情怀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伊藤雅俊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伊藤雅俊先生是日本著名企业伊藤洋华堂集团的创始人。伊藤洋华堂集团在日本国内现拥有12000分店、32万名职员,年产值超过6兆日元,连续多年位列日本企业界前茅,是日本流通行业的代表。本书收录了他有关经商智慧的文章,其中“诚实守信”、“谦虚待人”、“心存感激”、“知恩必报”、“有知耻之心”、“经常反省自身”、“勿忘创业精神”、“居安思危”、“不怕从零做起”、“敢于挑战”等人生哲理,我想不仅对商人,应该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做人的根本。

内容推荐

本书将让读者了解到伊藤洋华堂集团从一个两坪(6.6平方米)的羊华堂个人小店——株式会社洋华堂——伊藤洋华堂——到今天的伊藤洋华堂集团的发展历程,还了解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使这一梦想得以成真的人们的具体创业活动,这里有先生的母亲、兄长、创业伙伴、职工、银行家、企业家、外国友人、政治家、学者……。伊藤雅俊先生的语言朴实无华,却栩栩如生,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有的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可以体会到字里行间都浸透着先生对他们人格的赞美、感激和怀念之情,读起来感人肺腑。书中反复强调的“诚实守信”、“谦虚待人”、“心存感激”、“知恩必报”、“有知耻之心”、“经常反省自身”、“勿忘创业精神”、“居安思危”、“不怕从零做起”、“敢于挑战”等人生哲理,不仅对商人,应该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做人的根本。

目录

I

挚的感谢——我的自传 

经商之道——诚信为本 / 3

我的父亲——淡漠的父子之情 /7

母亲——逆境中的“阿信”  / 11

让兄——同母异父却对我恩重如山 /16

兄长的规劝——决定继续升学读书 / 20

特殊时期——提前毕业应征入伍 / 24

千住店的诞生——借店重开羊华堂 / 29

人生大事——步入婚姻的殿堂 / 34

继承风波——顶梁柱让兄溘然长逝 / 38

海外考察

 ——印象最深的是美国的大众消费社会 / 43

超市蓬勃发展期

 ——为多店铺化而四处奔走 / 47

寻求新的合作方式

 ——向土地所有者借地开店 / 52

坚持非合并路线——关东联盟徒具虚名 / 56

工会——为员工谋利益 /60

股票上市——希望把发行价格尽量定低  /64

石油危机——带来变动和恐慌 /68

大店法——日本经济的软肋 /73

7—11便利店

 ——向国际合作经营挑战 /77

连锁店协会会长

 ——站在反对间接税的第一线 / 33

真正的资本主义——在美国发行债券 /87

做好准备——迎接暴风雨 /91

支援美国的本家

 ——考虑再三,决定收购美国7一Eleven  /95

员工被捕——为此辞去总经理之职 /100

高层领导交替——少见的搭档 /104

顺应变化

 ——进入中国市场,开始新的历程 /108

育英财团——回报恩情的方式  /113

家业与企业——发挥“镇海针”的作用  /116

金婚庆典——79岁老人的感慨与孤独 /120

II

以忘怀的友人

鲸岗兵辅先生 /130

涩井贤太郎先生 /131

关口宽快先生 /132

西肋秀夫先生与三井银行的诸位 /134

小山五郎先生 /136

野村证券的诸位 /137

北里喜一郎先生 /139

前川春雄先生 /139

冈田卓也先生 /140

西川俊男先生、中原功先生、

 西端行雄先生 /141

安田荣司先生、和田源三郎先生 /142

大高善雄先生、渡边喜一郎先生 /143

田岛义博先生 /145

渥美俊一先生 /146

淹田实先生 /147

田中角荣先生、渡边美智雄先生  /148

住本保吉先生 /150

中岛董一郎先生、藤田近男先生 /151

丸田芳郎先生 /152

饭田亮先生 /154

高桥高见先生 /154

五岛升先生 /156

盛田昭夫先生 /157

松下幸之助先生 /159

高桥荒太郎先生 /161

藤泽武夫先生 /163

平野繁太郎先生 /164

S.M.沃尔顿先生 /165

J.P.汤普逊先生 /167

G.w.詹金斯先生、D.R.魏格曼先生  /169

P.A.F.吉佛德先生、L.埃阿利先生 /171

J.L_魏因巴格先生、J.C.怀特海德先生  / 172

D.H.科曼斯基先生 / 173

M.卡普兰先生、M.伽斯特先生  / 174

P.F.德拉克先生 /175

III

伊藤雅俊的经商要诀              

1.“元手”(老本)胜过“资本”(资金)  /183

2.顾客至上 / 186

3.起“镇海针”的作用 /188

4.一心一意干好本行 /190

5.经商的极致是自由  /192

6.认证档次高就能低息借到贷款 /194

7.抓住根本应对变化 /196

8.准备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 198

9.勿忘创业精神 / 200

10.革新发生于临界地带 / 202

译后记 / 217

试读章节

万物复苏的春天,是人们憧憬未来、怀抱希望、编织心愿的季节。然而,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一种忧虑向我袭来。我生性胆怯,又爱操心,到这时就更加不安,以至于无所适从。

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有迎新典礼。

今年(2003年),伊藤洋华堂集团又迎来了700多位年轻人,并于3月13日举行了迎新典礼。自总经理的职务上引退后,我就不需要在台上致欢迎辞了。然而每当我坐在主席台上,凝视坐满整个会场的、和我孙儿年龄相仿的新成员时,心中都会激荡起与当年一样的思绪。

“我们可以为这些人的一生负责吗?”

“我们是一个可以值得他们托付终身的公司吗?”

以洋华堂超市为中心的洋华堂集团,其销售总额约有6兆日元。如果包括7—11便利店的加盟店所有者,以及在各集团企业中做计时工作的人员,这个大企业拥有大约32万名职工。洋华堂被公认为是财务状况良好、业绩优秀的企业集团。但在我的心中,今天的洋华堂与上市前那个属于中小企业的羊华堂没有什么区别。

直到20世纪60年代(昭和40年代),我都叮嘱人事部门的负责人“要将男女员工比例保持在三比七”。因为女性员工一旦结婚,很自然地就会辞职离去,在公司工作的时间不过区区数载。而男员工则不同,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终身雇用制度是不言自明的事情,因此男员工会在一个公司里连续工作三四十年。我没有自信可以确保肩负着生活重担的男员工的生活,因此才拜托人事部门控制住比例。

有人可能认为,公司做大以后,破产的几率就会降低,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而我不这样认为,甚至与这些人的想法相反。我认为公司大了,员工多了,肩负的责任就成几何级数地加重了。

我出生在1924年(大正13年),几乎是昭和时代的同龄人,早就过了被称作喜寿的77岁生日。

开始记事时,经济危机(昭和危机)的阴影尚未消退,而战争的脚步正在逼近,那是一个阴森的年代。东京平民商人的日子,就是想方设法去填饱肚子。“七七事变”的爆发(1937年,昭和12年)拉动了军需生产,带动了战时经济,老百姓的生活稍稍有了改观。然而好景不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身边的物资突然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战争暴发户、战后投机商、经济高度增长期的产物,以及泡沫经济时代长袖善舞的企业与金融机构——他们都像无数的泡沫,在时代的巨浪中翻滚,时而浮现,时而消逝。每当想起这些,我都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走过那个动荡时代的不易。

洋华堂的历史,是从东京千住一处幸免于战火的仅有2坪(1坪约为3.3平方米)的小洋货店开始的。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货物刚一上架就会被卖出。在战后复苏期和经济高度增长期,受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影响,销售量每年都以30%到50%的速度攀升。而今物质极大丰富,商品滞销,取而代之的是服务与金融成了消费的中心。几个时代的更替,不过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

我在2l岁的时候开始为家里的生意帮忙。对我而言,母亲与兄长既是经商的楷模,又是我的恩师,是他们教会了我做商人的真谛,还有为人之道。当然,不仅仅是他们的帮助,还有客户、金融机构和许许多多各方人士的支持与帮助,我们才能走到今天。这其中,也包括创业时期同甘共苦的合作伙伴、我们的员工。洋华堂和我之所以有今天,都是因为有难以计数的各界朋友的辅佐与支持。

80年的人生经历,更让我确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经商的根本就是要谨记住下面的几句话:“顾客不会主动来买东西”、“供货商不会主动上门来供货”、“银行不会主动向你提供贷款”。正因为这样,诚信才是最为重要的。信用担保,既不是钱也不是物,而是一个人的诚实、正派和一丝不苟。

今天的日本,在各个领域都迎来了时代的变革期。日本在战败后发展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经济大国,这在当时有谁能够预料得到呢?但是在这神奇的经济腾飞背后,潜伏着巨大的隐患,也许今天的繁华已经超越了人们所能想到的极限。华美的繁荣景象难以掩饰诸多矛盾,譬如政治的、行政的或金融方面的。我以为一切矛盾的根源都是人的问题。

日本人已经忘记了要对能够吃饱穿暖心存感谢,无法意识到自己是如何的奢侈浪费,很多人甚至把奢侈看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人,都认为能够拥有现在的幸福生活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国家社会主义”作为战时体制被确立下来,战后也没有很大的变化,它的确实现了“全民中产阶级”。然而,不合情理的成功,是一定会遭到报复的。

骄者必败,盛者必衰,这是世间的常理。忘记了感谢之心,过于相信自己的力量,等待这种人的结局,可谓是不分东西,不论古今,都是相同的。《旧约》中那些妄图修建通天塔登上天界而触怒天神的人,已经成了自不量力者的象征。我时常扪心自问,是否自己也成了那样愚蠢的人。因此,总能感觉到有一种令人生畏的东西在前方等着我。

在此,我想将自己的反省记录下来,回顾一下自己作为一个商人所经历的昭和史。P3-6

序言

日本如今正处于继明治维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第三大转折期。后资本主义这一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与从未真正接受过资本主义洗礼的日本所特有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导致经济层面的危机状况日趋严重。

我所担心的是,日本人满足于经济大国的现状,总认为依赖政府就一定会有出路,这样的消极气氛越来越浓。事实上,今后日本的经济之路绝非坦途,甚至不排除陷入危机的可能。然而,日本人对此却毫不自知,疏于防备。

伊藤洋华堂也不可能例外。如果算上洋华堂、7—11便利店、丹尼斯等集团企业以及各自的供应商,洋华堂已经是一个逾百万员工的大企业。有些员工认为企业做大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不会面临倒闭的危险,有这种想法的员工在不断增加,这就存在着隐患。

2004年4月,我迎来了80寿辰,我可以算是体会过恐慌与惨烈战争的最后一代人。回首自己的一生,我深知人生一世,总会有一些想像不到的事情发生。我想,这大概是人力所难以控制,而全由造化摆布的吧。

我很喜欢“冥利”(神佛于不觉之间所赐予的恩惠)一词。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多亏众人的帮助才得以经商,这绝不是凭一己之力可以实现的。不依靠“冥利”的人是不知道恐惧的人,这样的人着实令人畏惧。

审视现代人,因为条件过于优厚,难免将奢侈视为理所应当的事情,而忘记了人其实是十分脆弱的。我还深深感到,不了解谦虚与兢兢业业的创业阶段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在这个危机与保守倾向日益加剧的时代,必须充满勇气与自信去面对问题,为此,我认为日本人应该重新回到创业时期的原点,保持那种心态。危机就存在于人的心中。

作为我本人,极其厌恶写那种只表功绩、不写事实的所谓公司历史或自传。之所以应“日本经济新闻”之邀动笔撰写《我的自传》,是因为在洋华堂创立至今的岁月中,有许多给予我们帮助的人士,我想谨以此书向他们聊表谢忱。同时,也想向肩负着日本与洋华堂未来的人们寄予勉励之词。这就是我的初衷。

二00三年十二月

伊藤雅俊

后记

伊藤雅俊先生是日本著名企业伊藤洋华堂集团的创始人。伊藤洋华堂集团在日本国内现拥有12000分店、32万名职员,年产值超过6兆日元,连续多年位列日本企业界前茅,是日本流通行业的代表。

1994年伊藤雅俊先生个人出资,设立“伊藤谢恩育英财团”,旨在为有志于学习和研究的学子、学者提供资助。中国也是资助对象之一,主要资助中国高校的日语教学和促进中日相互理解的学术讲座,并不断扩大资助范围。

我所供职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从1995年开始有幸和伊藤谢恩育英财团合作,由财团提供基金,二外受财团委托具体开展、执行在中国的资助活动,至今已经合作了十年。

十年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活动。(1)1995年5月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开办短期日语教师培训班。(2)从1996年开始,连续6年进行了冠名为“伊藤谢恩育英财团冠讲座”,每年4~6次,先后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南开大学等十多所大学举行了公开讲座。讲座内容涉及语言、文学、中日经贸交流,对于提高学术水平,扩大知识面。增进中日相互了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3)为北京地区高校日语教师联谊会提供经费赞助。北京地区现设有日语专业的高校近20所,有日语教师200多名。为了加深高校彼此间的相互了解,每年年底举行一次全市范围的“忘年会”。届时,除各高校的日语教师参加之外,日本大使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本一些驻京商社都派代表参加。联谊会的举办,不仅达到了增进高校间相互交流的目的,还加深了中日之间的相互沟通、理解。从1999年开始,伊藤谢恩育英财团连续7年为这项活动提供了赞助。(4)在北京设立“伊藤谢恩育英财团奖学金”。从2004年开始,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清华大学等大学的优秀学生提供年度奖学金。

在开展上述活动中,我本人曾与伊藤谢恩育英财团中国项目负责人上高子女士、北京华糖洋华堂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墒昭彦先生(日本伊藤洋华堂专务董事)、伊藤洋华堂北京代表处的梅泽健一先生多次进行过合作、接触,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位于东京都港区麻布台的伊藤谢恩育英财团事务局,与伊藤雅俊先生的女儿山本尚子事务局长商谈过关于在中国设立奖学金事宜。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共同的风格,那就是守信、实干、认真、热情、谦虚、奉献的精神。这大概就是伊藤雅俊先生在《从商情怀》一书中所强调的洋华堂的社风吧。

这次受伊藤雅俊先生之托,我和我的几位年轻同事接受了《从商情怀》一书的翻译,具体由潘小多、姜红、林翌承担翻译,由我最后定稿。对于经商,我们几个都是门外汉。但通过本书的翻译,我们都深受感动。不仅了解了伊藤洋华堂集团从一个两坪(6.6平方米)的羊华堂个人小店——株式会社洋华堂——伊藤洋华堂——到今天的伊藤洋华堂集团的发展历程,还了解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使这一梦想得以成真的人们的具体创业活动,这里有先生的母亲、兄长、创业伙伴、职工、银行家、企业家、外国友人、政治家、学者……。先生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却栩栩如生,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有的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可以体会到字里行间都浸透着先生对他们人格的赞美、感激和怀念之情,读起来感人肺腑。书中反复强调的“诚实守信”、 “谦虚待人”、“心存感激”、“知恩必报”、“有知耻之心”、“经常反省自身”、“勿忘创业精神”、“居安思危”、“不怕从零做起”、“敢于挑战”等人生哲理,我想不仅对商人,应该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做人的根本。

祝愿伊藤洋华堂集团的事业在中国得到更大的发展,祝愿伊藤谢恩育英财团为加深中日文化问的交流发挥更大的作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 张永旺

2006年春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