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公司责任--挑战还是机遇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王志乐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进入新世纪以来,强化公司责任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公司责任包括了股东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三个方面,或者说三个层面。大量跨国公司关于公司社会、环境责任与股东利益关系的论述和学者研究的结果都表明,跨国公司强化公司责任不仅不是公司的负担,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强化公司责任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经营理念的新提升,也是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强化公司责任带给中国企业的到底是挑战还是机遇?强化公司责任带给中国企业的是挑战,它要求中国企业按照工商文明新阶段的新规则参与全球竞争。强化公司责任带给中国企业的也是机遇,它给企业指明了提升竞争力的途径。

内容推荐

2006年2月16—17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与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主办了2006年“跨国公司中国论坛”。论坛的主题确定为“中国企业,公司责任与软竞争力”。作为大会的主办方,我们的目的是搭建一个平台,使中外政府官员、学者和企业家同台探讨在中国如何强化公司责任、如何迎接强化公司责任潮流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通过强化公司责任增强企业软竞争力。

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厅全球契约办公室、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人民日报经济部和人民网、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经济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全球并购中心、智囊传媒、《当代经理人》作为联合主办,积极参与了该峰会。

本次论坛共邀请了50余位演讲嘉宾。商务部领导、国资委领导、联合国办公室代表、全国工商联的领导热情致辞;近20位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在大会中发言,30多位来自跨国公司、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领袖同台交流。整个峰会历时两天,共有400多位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中外企业界、行业协会、媒体的代表出席。

论坛中有许多发人深省的观点和可以借鉴的经验。我们将这些讲演或论文汇集成书,希望与更多的人分享。

目录

前言

一、致辞

正确认识公司责任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认真履行公司责任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打造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主题报告

跨国公司的责任

公司“软实力”与社会责任

辉瑞全球公民义务的实践:为了健康的社会与企业

您的潜力我们的动力——助力中国知识经济发展

民营企业要成为民心企业

强化公司责任提升企业软竞争力

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

促进企业组织资本增长。提升软竞争力

社会责任中海油的实践

加强法制促进中国企业依法强化公司责任

公司责任在通用汽车

公司治理与公司责任

税收政策与公司责任

三、互动论坛

主题论坛一:强化公司责任与企业竞争力

主题论坛二:强化公司责任与政府和社会组织

主题论坛三:强化公司责任与安全健康

主题论坛四:强化公司责任与环境保护

主题论坛五:承担公司责任与公司责任报告

附录

中国公司责任报告编制大纲(草案)

试读章节

公司“软实力”与社会责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

中国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扩展全球视野、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建设“软实力”、把社会责任纳入公司战略等,都是中国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课题。

一、必须突破“软实力"瓶颈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在全球分工模式变化的情况下,大公司纷纷收缩业务范围,卖掉“非核心业务”,将实力集中于发展主业,构造了一个又一个“巨无霸”式的跨国公司,使产业集中度史无前例地上升。这些本来就很强大的公司,通过委托加工、并购和投资把产业链布局于全球,进一步放大了自己的优势,成为所在产业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为数不多的组织者。剑桥大学彼得·诺兰教授称其为“系统集成者”,如戴克、波音、GE等制造商,耐克、麦当劳等品牌控制商,IBM等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等。

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占据各个产业的皇冠地位,是因为它对所在产业有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而这种集成能力不仅来自资本实力、规模优势,而且无不出自于强大的自有技术、品牌、信誉、营销体系、供应链网络等构成的“软实力”。

全球工商体系的制高点几乎全部被来自高收入国家的公司所占领,这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包括中国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比表面看到的更为严峻。在全球各行业“系统集成者”在并购中不断减少的时候,中国能不能和怎样才能脱颖而出,产生具有全球意义的“系统集成者”、“次级系统集成者”和关键技术及零部件提供者?这对中国企业和产业是极其严峻的挑战。

中国企业与优秀跨国公司相比,不仅硬实力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更加难以逾越的是由企业文化构成的“软实力”的差距。

企业硬实力主要指资本、厂房、设备和生产经营设施等物化了的能力和企业员工。软实力则指企业宗旨、价值观、创新机制、社会责任意识和由此凝聚而成的社会声誉、市场信用和品牌影响力。广义地讲,还应包括公司治理结构、营销网络、供应链体系等。

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如果说经营设施和生产能力、包括资本这些“硬实力”是较容易被复制和替代的话,那么“软实力”则表现出某些“文化”的特征,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社会认同、亲和力。这些则很难复制,必须靠良好的文化积累和持续的创新,最终唤起社会的认同。这正是后发企业超越前者的最难之处。

后发企业可以以大量资本和资源投入较快地形成某种物化了的能力;而优势企业却可以通过强大的“软实力”将这些物化了的产业能力“集成”于自己的系统,放大自己的优势。例如利用受控企业的厂房、设备、人员以及供应链、营销网络、服务体系等实现自己的目标。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强大软实力支撑,却逐渐放弃了一般性生产阵地的大型公司。 “软实力”在公司内部的表现,是由良好企业文化所构成的凝聚力、创新机制和效率;“软实力”在公司外部的表现,是企业社会信誉、企业品牌、产业集成能力和对网络的实际控制力。拥有这些无法模仿和复制的能力的公司,在资源效率、获取市场先机、赢得客户、低成本融资等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软实力”成了大型公司竞争力的灵魂。

受体制和发展阶段的影响,中国企业历来有重硬件,轻软件;重生产设施建设,轻技术创新投入;重生产经营,轻人力资源开发;重规模扩张,轻企业文化建设的倾向。不少企业由小到大,逐渐发展成了生产能力的巨人,但却是创新能力的矮人。软实力与硬实力不协调,软实力成了短腿。如果说企业规模小的时候只能首先积累“硬实力”,这是一个必然过程的话,那么在硬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则必须十分重视和加紧“软实力”建设。软实力是很多中国企业的软肋,增强软实力正是中国很多企业必须努力补上的一课。P31-33

序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强化公司责任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雇员、银行或供应商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在促进长期投资、增进信赖和合作、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起到了积极效果,强调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日本和德国的企业管理模式受到推崇。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引进或者学习的对象是日本企业的管理经验。德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得到理论界的重视。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的真正形成,随着信息技术、数码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竞争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强调股东价值的经营理念、注重公司市值的美国公司治理管理模式率先适应急剧变化的竞争环境,领先进行了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战略、结构的调整。由于美国企业的成功和美国经济力量增强,国际舆论逐渐趋向于认为惟有美国模式才是出色的企业管理基准。股东价值成为投资家的口号,股东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管理者的目标。

进入新世纪后,新的经济泡沫破灭,安然公司和WorldCom的丑闻给美国模式投下了阴影。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经营目标究竞何在,企业应当承担何种责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国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推动下,在全球著名跨国公司带动下,全球范围兴起了强化公司责任的潮流。

跨国公司在阐述公司责任时使用的概念有所不同,有的用“公司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有的用“企业公民”(citizenship),也有的用“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还有的用公司责任(Corporate Responsibilitv,CR)的概念。但是,当把这些不同概念所述说的内容进行归纳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跨国公司所理解公司责任的原则基本是一致的,都包含了企业的经济责任(股东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生态责任)。许多跨国公司把这三个责任称之为“三重底线”,即企业不可逾越的行为标准。

公司责任包括了股东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三个方面,或者说三个层面。这三个方面形成了跨国公司公司责任体系。人们使用的概念不同,事实上强调的却是共同的内容,即企业在为股东负责的同时,也要为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即社会负责,还要为环境负责。企业应当为股东、社会和环境负责,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利益动态的平衡。

大量跨国公司关于公司社会、环境责任与股东利益关系的论述和学者研究的结果都表明,跨国公司强化公司责任不仅不是公司的负担,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在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主要是硬件竞争上升到软件的竞争,从过去主要是技术、产品的竞争上升到公司责任理念以及公司道德水准的竞争。先进的公司责任理念成为企业制胜的不可或缺的软竞争力。

没有先进的理念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能获得一时的成功或一时的赢利,但是,难以取得可持续的发展。那些历经百年而不衰的企业一定是理念先进道德高尚的企业。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先进的公司责任理念是公司的软竞争力。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久,不仅需要有正确清晰的战略和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而且需要有先进的公司责任理念。

强化公司责任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经营理念的新提升,也是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发展。现代企业出现以来,每一次企业管理理论的创新最终都会超越国界,波及全世界。但是,没有一次像强化公司责任的潮流那样如此迅速、如此广泛地为人们接受。

跨国公司新一轮发展趋势表明,现代工商文明发展新时期市场竞争规则正在出现重大改变。

在早期市场经济时期,企业参与竞争的目标往往是唯利是图的,不考虑对方利益;竞争的方式往往是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竞争结果必然是你死我活,或者两败俱伤。但是,在全球化时代,在现代工商文明发展新时期,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规则已经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参与市场竞争不仅仅为股东利益最大化负责,而且要为股东之外的企业利益相关者负责,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创造利益;参与竞争的目标不仅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是把企业发展与社会与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式已经从弱肉强食变成合作竞争。竞争的结果也从你死我活变成互利共赢。

熟悉市场经济早期阶段竞争规则的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适应现代工商文明发展新时期正在改变的竞争规则。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强化公司责任的潮流已经延伸到中国。跨国公司首先强化他们在华企业的公司责任,进而加强在华供应商的社会和环境责任管理。国际组织也积极推进中国企业增强责任意识。跨国公司在中国强化公司责任对中国企业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强化公司责任带给中国企业的到底是挑战还是机遇?

强化公司责任带给中国企业的是挑战,它要求中国企业按照工商文明新阶段的新规则参与全球竞争。

强化公司责任带给中国企业的也是机遇,它给企业指明了提升竞争力的途径。  

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强化公司责任的问题,而是如何尽快适应竞争新局面问题。与其被动地承受跨国公司强化公司责任的冲击,不如主动调整公司经营理念,强化公司责任,迎接跨国公司的挑战。

在强化公司责任的潮流中,我们应当看到中国企业与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应该看到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国情。我们应当根据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国国情开展强化公司责任的活动,使强化公司责任为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所用,使强化公司责任为我国转变增长方式和构建和谐社会所用。

2006年2月16—17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与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主办了2006年“跨国公司中国论坛”。论坛的主题确定为“中国企业,公司责任与软竞争力”。作为大会的主办方,我们的目的是搭建一个平台,使中外政府官员、学者和企业家同台探讨在中国如何强化公司责任、如何迎接强化公司责任潮流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通过强化公司责任增强企业软竞争力。

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厅全球契约办公室、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人民日报经济部和人民网、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经济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全球并购中心、智囊传媒、《当代经理人》作为联合主办,积极参与了该峰会。

本次论坛共邀请了50余位演讲嘉宾。商务部领导、国资委领导、联合国办公室代表、全国工商联的领导热情致辞;近20位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在大会中发言,30多位来自跨国公司、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领袖同台交流。整个峰会历时两天,共有400多位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中外企业界、行业协会、媒体的代表出席。

论坛中有许多发人深省的观点和可以借鉴的经验。我们将这些讲演或论文汇集成书,希望与更多的人分享。

在此,作为大会的主办方,我们诚恳地向支持论坛的中外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辉瑞、微软、杜邦、通用汽车、强生、诺华、毕马威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对我们的论坛提供了支持,使得我们能够成功地进行强化公司责任的讨论。我们对所有演讲嘉宾致以衷心的感谢。我们还要向所有联合主办方致以诚挚地谢意。此外,我们要对参与论坛筹备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最后,我们真诚地希望所有中国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能够融入强化公司责任的潮流,成为负责任的企业,成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力量。

王志乐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

2006年4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