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历史学名著,又称《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描述了各国之间纵横捭阖的政治博弈和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分12策,33卷,共497篇,约12万字。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筑击秦始皇。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战国策(最新详注本)(精)/中华传世经典无障碍读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西汉)刘向 |
出版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历史学名著,又称《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描述了各国之间纵横捭阖的政治博弈和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分12策,33卷,共497篇,约12万字。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筑击秦始皇。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内容推荐 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策》是我国一部优秀散文集,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目录 东周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攻宜阳 东周欲为稻 周文君免工师籍 温人之周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宫他亡西周之东周 西周策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 雍氏之役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 秦策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张仪说秦王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 齐助楚攻秦 医扁鹊见秦武王 秦武王谓甘茂 范子因王稽入秦 范雎至秦 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 应侯失韩之汝南 蔡泽见逐于赵 秦昭王谓左右 秦王欲见顿弱 顷襄王二十年 或为六国说秦王 谓秦王 秦王与中期争论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 文信侯出走 四国为一 齐策 靖郭君将城薛 靖郭君善齐貌辨 成侯邹忌为齐相 田忌亡齐而之楚 邹忌修八尺有余 秦假道韩魏以攻齐 秦伐魏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 张仪为秦连横齐王 张仪事秦惠王 昭阳为楚伐魏 秦攻赵长平 楚王死 孟尝君将入秦 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 爱者 孟尝君出行五国 齐欲伐魏 齐人有冯谖者 齐宣王见颜躅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苏秦说齐闵王 齐负郭之民有狐嗄者 燕攻齐取七十余城 燕攻齐齐破 齐闵王之遇杀 楚策 五国约以伐齐 荆宣王问群臣 江乙说于安陵君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 魏相翟强死 楚怀王拘张仪 苏子谓楚王 苏秦之楚 张仪之楚 张仪逐惠施于魏 魏王遗楚王美人 庄辛谓楚襄王 客说春申君 天下合从 楚考烈王无子 赵策 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 晋毕阳之孙豫让 苏秦说李兑 赵王封孟尝君以武城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 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 武灵王平昼闲居 赵惠文王三十年 秦围赵之邯郸 五国伐秦无功 客见赵王 赵太后新用事 魏策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 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 张仪以秦相魏 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以伐赵 魏惠王死 田需贵于魏王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 秦败魏于华 齐欲伐魏 秦使赵攻魏 献书秦王 魏王问张旄 长平之役 魏王欲攻邯郸 信陵君杀晋鄙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韩策 申子请仕其从兄官 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 五国约而攻秦 秦韩战于浊泽 楚围雍氏五月 齐令周最使郑 史疾为韩使楚 韩傀相韩 或谓韩公仲 或谓韩王 秦大国 韩氏逐向晋于周 段干越人谓新城君 燕策 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 燕文公时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 燕昭王收破燕 苏代为燕说齐 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 燕饥赵将伐之 昌国君乐毅 赵且伐燕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宋·卫策 齐攻宋 公输般为楚设机 智伯欲伐卫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 中山策 犀首立五王 阴姬与江姬争为后 中山君飨都士 试读章节 当齐王准备向周君索要九鼎,以兑现颜率的诺言时,周君又一次忧心忡忡。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让臣去齐国解决此事。”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这回我大周仰赖贵国的义举,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平安无事,因此心甘情愿把九鼎献给大王,但是却不知贵国要借哪条道路把九鼎从周运到齐国呢?”齐王说:“寡人准备借道梁国。” 颜率说:“不可以借道梁国,因为梁国君臣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沙海一带谋划这件事已很久了。所以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很难再出来。”于是,齐王又说:“那么寡人准备借道楚国。”颜率回答说:“这也行不通,因为楚国君臣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叶庭进行谋划。假如九鼎进入楚国,绝对不可能再运出来。” 齐王说:“那么寡人究竟该从哪里把九鼎运到齐国呢?” 颜率说:“我国的君臣也在私下为大王担忧。因为所谓九鼎,并不是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一类的东西,可以提在手上或揣在怀中就能拿到齐国,也不像群鸟聚集、乌鸦飞散、兔子奔跳、骏马疾驰那样轻快地进入齐国。当初周武王伐殷纣王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拉运一鼎就动用了九万人,九个鼎就是九九八十一万人。需要动用的士兵、工匠难以计数,此外还要准备相应的搬运工具和被服粮饷等物资,如今大王即使有这种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从哪条路把九鼎运来齐国。所以臣一直在私下为大王担忧。” 齐王说:“贤卿几次来我齐国,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送给寡人了!”颜率赶紧解释说:“臣怎敢欺骗贵国呢,只要大王能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东周君臣随时听候命令准备送出九鼎。”齐王没有办法,只好打消了得到九鼎的念头。 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城,周赧王对大臣赵累说:“你看此事结果会如何?”赵累回答说:“宜阳必定会被秦国攻破。”赧王说:“宜阳虽只有八里见方,但有英勇善战的士兵十万之众,粮食也可以支撑数年;在宜阳附近有韩国国相公仲的军队二十万,还有楚国大将景翠率领的兵士,依山扎寨,可以相机援救宜阳,秦国一定不会成功,宜阳不会被秦国攻破的。”赵累回答说:“攻打宜阳的秦将甘茂是寄居在秦国的客将,如果攻打宜阳有功,就成了秦国的周公旦;如果不成功,就会被秦国革除官职。秦武王不听群臣父兄们的意见,执意要攻打宜阳,如果宜阳攻不下来,秦武王必定会以此为耻。所以我说宜阳一定会被攻下来。” 周赧王说:“那么你替我谋划一下,我们应当怎么办?”赵累回答说:“请君王对楚将景翠说:‘你的爵位已经是执圭,你的官职也已是柱国,就是打了胜仗,官爵也不可能再升;如果未能取胜,只怕性命难保。不如与秦国作对而去援助宜阳。只要你一出兵,秦国就会怕你乘秦军疲惫之机袭击它,就一定会拿出宝物送给你,韩国国相公仲也会因为你乘虚攻打秦国而敬慕你,他也一定送重礼给你。”’ 秦军攻陷宜阳以后,楚将景翠听取周王意见发兵攻秦。秦国大为恐惧,连忙把煮枣献给景翠。韩国果然也拿出重宝酬谢景翠。景翠不但得到了秦国的煮枣城,又得到了韩国的财宝,因此他非常感激东周对他的恩德。P3-6 序言 一、《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历史学名著,又称《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描述了各国之间纵横捭阖的政治博弈和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分12策,33卷,共497篇,约12万字。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筑击秦始皇。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二、《战国策》的作者至今未能确定,后人多认为此书非一时一人所作。《战国策》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们游说之辞的汇编,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时,学者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一书。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后经曾巩校补,遂传为今本《战国策》。 三、《战国策》作为史学名著,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而此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和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借用寓言阐述道理,读来妙趣横生,丝毫不觉枯燥。今日成语“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均出自本书。由于《战国策》一书的文辞之胜,不仅在我国的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对秦汉散文、辞赋,以及司马迁的《史记》影响颇深。 四、本次出版的《战国策》为详注版,我们秉着打造“中华典籍无障碍读本”的原则,对原文进行了最大限度地注解。包括生僻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古地名的今址,人物生平及历史事件背景,我们都参照过往多个版本,尽量为读者提供详细、权威的注释,在存有争议之处则列出不同的解释,供读者自行取舍。通过此版本,读者不仅可以无障碍地精读《战国策》,同时也可以对意欲学习古文的朋友有所帮助。 五、最后说一下此次新版的节选问题。限于时间和篇幅,此版《战国策》并非全文,而是甄选了全书更为重要、更为精彩、更具代表性的一些篇章,筛选掉一些政论性较强、内容过少或者重复的篇幅,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即可领略到《战国策》的精华所在。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参考了许多前人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优秀版本,在此向这些前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虽然我们力求完美,但毕竟水平有限,书中纰漏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朋友和古籍爱好者不吝赐教,在此一并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西汉·刘向 《战国策》,宜选出若干篇熟读。于学文有益。——梁启超 率以为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泥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北宋·曾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