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黑马归去(新疆少数民族作家优秀作品汉译本)/羊皮鼓译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羊皮鼓译丛》第二辑由3位新疆少数民族作家的3部小说集构成:哈萨克族作家夏木斯·胡玛尔的长篇小说《潺潺流淌的额尔齐斯河》、维吾尔族女作家哈丽旦·伊斯热依力的《城市没有牛》、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黑马归去》,本套丛书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在新兴事物与思潮的冲击下,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随之发生的转变,现代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巨大变化,表现了传统的与现代的、民族的与外来的、封闭的与开放的思想、意识、行为之间的冲突,反映了本民族的历史事件、人物性格、思维方式、生活场景等诸多方面,对生命、繁衍、爱情、死亡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讨,并以极强的地域特色和语言的独特韵味使读者感到耳目一新。

内容推荐

为了实现少数民族作家们“从小毡房走向大世界”的期望, 本书以汉译文介绍新疆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们使用母语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并全面推向全国更多的读者。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尤其是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作家这样使用母语创作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少数民族作家们以其作品题材、表现手法、叙事风格和特色的多样性丰富着我国当代文学,而且还因为他们的许多作品深刻体现了“民族性”同“当代性”的结合,告诉人们观察时代、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视角和体会,表明他们传统和文化的特点,展示整个民族是如何以自己特有的“民族形式”步入现代化进程的,突出他们经历了复杂、多样的变革、矛盾和冲突,以及多种情感后,表现了他们乐观向上的心路历程。

目录

额尔齐斯河小调

阳坡

夏至

金河

哑女人

少年

多年前的一茂云

林间空地

骑兵八十八

无痛

铃鼓谣

牛迹

黑马归去

帷幔两边

老坟地

远离严寒

子弹

试读章节

        牛 迹

那年开春,当这头黑得像黑金刚一样的母牛产下它的第四胎小牛娃子的时候,她和他的感情就已经到了无法维持的地步。这是她最先意识到的。她不知道,他的这种无休止的猜疑何时才能了结。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心里暗暗决定离婚。

那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虽然高空没有云,身边也没有风,但是从山梁上透过来的一丝寒意还是硬硬地吹在她的脸上,以至她感到还是有风吹过,刮得她的心有些疼。那天上午,当她心灰意冷地站在院子外边,泪流满面地看着她家的几问平房,平房顶上的电视天线、干草,还有门前的柴堆、炭房、水缸、水压井、地窖、打馕坑,痛心地品味自己就要离开这个她苦心经营了四年的家的时候,她眼睛的余光看见在她家院子外边的那块散落着于草和麦草的小空地上黑奶牛生产了。

黑牛产下了黑色的牛犊,并没有像很多奶牛那样站起来,而是卧在地上,那个黑色的牛娃子湿乎乎的,有些踉踉跄跄地站起来,又倒下,再站起来,又倒下,看着它那样子,它的黑牛妈妈在胸腔里低低地“哞”了一声,几乎是摊开在地上的硕大的乳房里就有一股浓浓的奶香味儿在春天刚刚转暖的空气里弥漫开来。那黑牛犊下意识地向前动了几下,又动了几下,突然就站起来了,像做了一个很好的梦一样向它母亲身边靠拢过去。那母亲就向它伸过了长长的舌头,舔了舔孩子的小屁股。小牛娃子刚才落地的时候,小屁股上粘了几根金灿灿的麦秆,母亲一舔,就掉了,准确地说,就进了母亲的嘴里去了。然后,母亲就继续舔它的孩子,直到舔得小牛娃子身上起了小卷毛,小卷毛又变得十分的蓬松柔软,直到一个像刚破壳的小黄鸡一样的小牛娃子出现在这春天的阳光下。那小牛娃子笨拙而又稚嫩地跳了一下,又跳了一下。它甚至还看见有几只小苍蝇落在它妈妈的身上。这期问它妈妈一直没有起来,像一个雍容华贵的夫人一样,懒散地躺在阳光下的大沙发上……

她没有挪动地方,一直看着这对牛母子,心里有股泪泉不住地涌出来,她也就不住地把它咽下去。她替自己感到悲哀,她连一个牲口都不如。这头黑奶牛还是她四年前嫁到这户人家的时候带来的陪嫁。四年了,黑奶牛已经产了三个牛娃子,而她一个也没有。她丈夫是婆家的小儿子,由于她的原因,他们家几乎没有人续炊火了。老人们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的想法不言而喻,而她的丈夫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醉鬼……

但是,奇怪的是,她的丈夫从不指责她是一个不生育的奶牛,却猜疑她的感情。他指责她没有把心给他,她也没有把情给他。一个情字都没有的女人怎么可能生出一个鲜活的小孩?于是,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都锁在丈夫的眼睛里了。他们每次参加婚礼或朋友的聚会,回家必有一翻无休止的磨擦。她是乡里的小学教师,结婚第二年曾计划去教育学院进修,两年后,拿一个大专文凭回来,但是,她进了校门半学期后回家探亲时发现,她的进修很有可能毁了她的家,于是决定辍学,回到乡里继续当二年级的语文教师。那以后,丈夫就开始喝上了酒,那以后,她和他之间就再也没有了安宁,尽管他们一起去过多家大医院,尽管她曾极力向他表示过歉意,但是,一切都没有结果。  于是,到了这个春天,她就决定坚决离开他了。也许自己离开了他,他就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了。

她慢慢地走向了那头黑牛。那黑牛平静地看了看她,然后闭了一下眼睛,又闭了一下眼睛,像宠它的孩子一样地又在胸腔里低声地“哞”了一声。那感觉,就好像它是一个有着博大情怀的母亲,只要她把手伸过去,它也会像舔它的牛娃子一样舔她的手,何况,它是那么知道这双手的轻重,几年来,它就是通过这双手把它的乳汁提供给这家人的。然而,它也只能是舔舔这双手而已了。因为,她心中的伤痛是它无法舔好的。  那以后,她和丈夫离婚的事就进入了正式程序。这是一段漫长而又恼人的时光。他们依然是争吵,没有结果,再争吵,又没有结果。只因每次跟他正式交涉之后他又喝得个烂醉如泥,而且双方家长亲友都卷进来了,事情总也无法进入一个理性的抉择当中。直到有一天,他丈夫突然向她轻声说道:离就离吧,你果然是没有把心给我,我难为你了。而那个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进入秋末,那只黑色的牛娃子已是一头壮实的小牛了。他丈夫给她说这句话的时候,这只黑色的牛犊就站在他们家的那个看起来已经长了许多荒草的院子里。它脖子上有一根黑白相间的毛绳,绳子的一头拴在一根木桩上。那木桩顶上挂着一串火红色的辣椒。有一只云雀在那根木桩上方唧唧地叫着,好像一只停在一小片云下的小蜜蜂。

黑牛犊是她丈夫拴在这里的。这一段时间她家后院起火,生活乱七八糟,黑奶牛没有人管,总时不时地擅自带它的黑牛娃子到草地上去,到人家的菜地去,钻进邻居的院子里,害得家里人没有奶吃不说,总招来人家的指责。所以,为了惩罚,丈夫就把那牛娃子拴在那根木桩上了。其实,他把牛娃子拴在那里,还另有原因——他们分家时,她提出把黑奶牛留给他,自己带走它的黑牛娃子。他丈夫很气地说,我不要,那是你陪嫁来的牛。她就说:可是,它是一个很好的奶牛。我这个人没有给你带来什么吉利,所以,留下它给你一个吉利,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何况我来你家的时候,带的只有一头奶牛,我走了,带走黑牛娃子,还是一头牛,也不算吃亏。再说,你娶我时,你家也曾给过我家彩礼。所以,你没有必要为那头母牛多心,就当我们从此了断了吧……这样,他就知道也许今天,或者明天,或者后天,他妻子离开这个家的时候,这个牛娃子就要走了……

那以后的某一天,她弟弟就带了他的一个朋友来到他们家,把那只牛娃子放在他朋友的汽车上带走了。小牛走的那一天,下了一场秋雨,道路两旁树叶子落了一地。那天,黑牛没有出牧,而是和一匹马还有几只羊呆在圈里,无所事事。可能是那天他的心情很乱,而且家里又不断有人进出,大家都心绪不宁,有人抱怨他不好,有人抱怨她不好,有人抱怨他们俩都不好,他也就根本想不起圈里还有几个牲口需要吃草了。这样,饥肠辘辘的黑牛就看见它的黑牛娃子湿漉漉地被那个小伙子带走了。它认识那个小伙子,几年前他曾经是它的主人。看着他,就有一串泪慢慢地流下黑牛的黑眼睛……它最后一眼看到自己的孩子,只看见它的大脑袋,而它的整个身子被挡在车厢板后边。车轮下有泥点子飞溅开来,又落在泥水里,变成更大一块泥。

一个好端端的家就这样散伙了。

女主人走后,黑奶牛就成了这户人家惟一的“女人”了。它舍不得女主人,女主人本是它的主人,而女主人突然离去,它也就开始对这户人家有了异样的感觉了。主人家的房顶上好像一夜之间长满了野草,荒草萋萋,只听得野风吹过草尖的声响,却看不见草花绽放,像坟地。黑牛牧归的时候,听街坊的女人们说,一个家没有男人是可以的,没有女人是万万不可以的。还有人说,没办法,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也是她一手造成的。她造,是天意,而他造,纯粹是本意。如果他要是能沉得住一口气,领养个孩子,日子照样过,还能积德。过日子嘛,哪有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的道理?但他偏偏就没有沉住这口气。就有人附和,人心难测啊,谁知道他天天逼她是不是另有所谋——先挤走她,让接下来的事儿水到渠成。他想要孩子!

不过,黑奶牛知道,不管村里人如何说三道四,一切也都按照生活的逻辑推进着。只是,这个逻辑是界定在他什么图谋都没有的前提下的。一个什么图谋都没有的人,除了一味地体验失败的苦恼还能做什么呢?所以,那些天,家园里惟一的“女人”——黑牛就看见他开始拼命地喝酒了。有的时候,他像一个幽灵一样地回家来,有的时候像一只绵羊,有的时候像一只小狗,有的时候像一头牛,像牛的时候是占绝大多数的。说他像牛,多半是因为他醉后不像过去那样说醉话了。他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撞来撞去,窗台上的花盆被碰掉了,土撒了一地,晒在铁丝绳上的大葱也掉了,那葱就被山羊吃了……黑牛知道这个男人心里苦得很。

其实,黑牛知道,女主人走后,真正难过的可能并不是他,而是它。在黑牛看来,人难过了,总还能借酒浇愁,既然浇了愁,想必也就能排解了愁,愁被排解掉了,又何以算得愁?一个人喝多了可以像一头牛,撞来撞去,可以随便碰翻任何东西,那么一头牛喝醉了,应该像什么呢?好在牛是不会喝醉的,它排解愁的方式只有思念。

……

P115-119

序言

五年前,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和新疆作家协会开始合作编辑、出版《羊皮鼓译丛》。这是一项长期的计划,旨在用汉文译介新疆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们使用母语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2001年6月,第一辑同读者见面了,由四位作家的自选集组成,它们是:维吾尔族著名小说家祖尔东·沙比尔的《古丽莎拉,再见》、买买提明·吾守尔的《有棱的玻璃杯》、哈萨克族著名小说家朱玛拜·比拉勒的《蓝雪》、诗人乌曼尔阿孜·艾坦的《天狼》。这些作品出版以后,立即受到各方面的赞赏。现在,第二辑又出版了,由三位中青年作家的自选集或推荐作品组成,即:哈萨克族作家夏木斯·胡玛尔的长篇小说《潺潺流淌的额尔齐斯河》、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黑马归去》、维吾尔族女作家哈丽旦·伊斯热依力的《城市没有牛》。可以预料,《译丛》第二辑的出版,同样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尤其是如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作家这样使用母语创作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少数民族作家们以其作品题材、表现手法、叙事风格和特色的多样性丰富着我国当代文学,而且,还因为他们的许多作品深刻体现了“民族性”同“当代性”的结合,告诉人们兄弟民族观察时代、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视角和体会,表明他们的传统和文化的特点,展示整个民族是如何以自己特有的“民族形式”步入现代化进程的,突出他们经历了复杂、多样的变革、矛盾和冲突,以及多种情感后,在历史自觉中乐观向前的心路历程。在当代中国五十六个民族都在经历巨大的社会、文化和心理转型,向现代化奋勇迈进的历史转折时期,这些作品尤其具有独特的认识和鉴赏价值。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各民族问的交流和相互理解,在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的同时又加强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跨文化传通,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意志、增进民族团结与和睦、实现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具有的这种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映衬出民族文学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推动着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

半个世纪以来,新疆成长起一支初具规模的优秀的民族文学翻译工作者队伍,向国内读者译介了一大批各民族优秀的民间、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其中有些作品还经由汉文译本转译为外文,广泛介绍给世界。这对于增进国内外对新疆各民族及其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进对各民族繁荣进步的历史进程的认识,进而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成功实践的认识,都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然而,正如人们多次指出过的那样,近二十年来,新疆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尤其是民族文学翻译工作者)队伍出现了接续不足的情况,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而且是复杂的。不过,就在编辑和即将出版这套丛书的时候,我们获悉了令人欣喜的消息: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调研,准备认真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所说的上述情况将有明显的改观。也正是由此期望出发,我们对克服多种困难,多年来坚持《羊皮鼓译丛》长期出版计划的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怀有挚诚的敬意和衷心的谢意。我们真诚地祝愿这套丛书越编越好,成为国内图书市场上独具特色的品牌,成为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的“经典文库”,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评论家和学者们不可或缺的文本依据。同时,我们也真诚地期望在这套《羊皮鼓译丛》出版计划的周围能团结起一大批有志于从事民族文学翻译工作的专业和业余的作家、翻译家,齐心协力,持之以恒,共同推进我国民族文学翻译事业的繁荣与进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1: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