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个和尚如何有水吃--50篇经济学小品文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辛向阳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非常独特的经济学书籍。它不象同类的其他书一样,以严肃的面孔出现在我们面前,而是给我们边讲故事边教经济学知识,有那么点寓教于乐的味道。譬如,讲管理成本问题时,它结合《红楼梦》中王熙凤对家族的经济管理这一实例,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相关的经济学知识。

内容推荐

经济生活中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故事和典故,这些故事又蕴涵着非常深刻的经济学原理,例如“三个臭皮匠为什么能赛过诸葛亮”、“三个和尚如何就能有水吃”7本书旨在提供一种经济学的“文学化读本”,让读者在经济学故事的丛林中流连忘返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浸润上经济学的知识。

目录

故事之一:劣币驱逐良必/1

故事之二:三个和尚怎样才能有水吃?/6

故事之三:企业决策不败的硬道理/14

故事之四:AA制的经济底蕴/22

故事之五:经济史上的“围魏救赵”/26

故事之六:国民性与经济发展/32

故事之七:政府成本与木桶效应/37

故事之八:为什么总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42

故事之九:成语经济学/45

故事之十:物以类聚与产业集群/49

故事之十一:独玩保龄球与社会资本能力建设/53

故事之十二:土豆片的故事/57

故事之十三:信用破产:如何拯救?/60

故事之十四:关联数据的戏剧/64

故事之十五:谁最大?/72

故事之十六:制度的千手千面/77

故事之十七:鼠疫、SARS与制度变迁/82

故事之十八:七个字500万/88

故事之十九:古典文学名著中的经济学/94

故事之二十:裙边理论与蝴蝶效应/99

故事之二十一:经济学上的美丽错误/105

故事之二十二:定都经济学/110

故事之二十三:阿旯斯加的狐狸缘何疯狂跳舞?/115

故事之二十四:总部经济学/124

故事之二十五:天象与经济/133

故事之二十六:象棋与经济增长/137

故事之二十七:南风与生死之门/141

故事之二十八:战争,经济的/144

故事之二十九:制度变形记/149

故事之三十:仇富与原罪/153

故事之三十一:第四极的经济作用/157

故事之三十二:金阁寺与门票上涨/161

故事之三十三:GDP之蝶变/165

故事之三十四:北京的水短缺与“水革命”/169

故事之三十五:经济细节与发展趋势/173

故事之三十六:政府改革的“内卷化”/176

故事之三十七:政策的“不虞效应”/179

故事之三十八:2004年全球经济自由度/184

故事之三十九:国际化大都市“化”什么?/188

故事之四十:“制度成本”问题/192

故事之四十一:深圳的“退却”/196

故事之四十二:《红楼梦》中的管理成本问题/200

故事之四十三:涨价的学问/204

故事之四十四:财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208

故事之四十五: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212

故事之四十六:经济暗道与穆勒命题/216

故事之四十七:诺斯命题的现实印证/220

故事之四十八:温州故事的戏剧性/224

故事之四十九:战略机遇期/227

故事之五十:水荒、水权、水制度/234

后记/238

试读章节

《红楼梦》中的管理成本问题

管理成本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成本支出,它有隐性与显性支出两种。显性成本包括日常管理费用和车间费用等,而隐性费用则复杂的多:有机会成本,有协调成本,有结构成本等。隐性成本一旦算计不到,就会拖垮企业。《红楼梦》中荣宁二府的破败与管理成本的不清密切相关:显性的成本控制不住,隐性成本不计其数。

《红楼梦》中荣宁二府中的管理问题也是比比皆是。荣国府中的管家婆王熙凤有一句名言:“大有大的难处。”什么难处?王熙凤自己有总结。“这里凤姐来至三间一所抱厦中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二件,事无专管,临期推委;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府中风俗。”(《红楼梦》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 页)这五个问题道出了荣宁二府的管理成本问题:人员混杂,需P200 用过度,冒领,事无专管。

这就造成荣宁二府庞大的管理成本。荣宁二府中一年究竟有多大的开支呢?

我们可以算一算。先看一看每天基本的运行费用。“说着,早已合了,共凑了一百五十两有零。贾母道:‘一天戏酒用不了。’尤氏道:‘既不请客,酒席又不多,两三日的用度都够了’。” (第451页)这样算来,荣府中一天的平均消费在150两左右,一年为55000两银子。再看一看人力成本,300多人,按照每人每年200两银子的工薪算,一年为60000两。为什么按每人200 两计?凤姐雇用贾芸的费用是200两银子。“凤姐笑道:‘你到 午错的时候来领银子,后日就进去种花儿。’贾芸接来看,那批上批着二百两银子,心中喜悦。”(第243页)第三是酒席开支,此项支出一年在70000两左右。荣国府中一年的各种节庆不少于70个,每一次花销都在1000两银子以上,一共是7万两。第四是其他开支,包括元妃省亲,要盖院子,花费3000两银子;政府 公关费用也不在少数,例如仅仅为了贾芸的案子,打点察院的办事人员就花了500两银子(见753页)。此项开支每年也在2万两左右。这样粗算起来宁荣二府一年的开支就是20万两左右。 20万两是个什么概念呢?按照银子在当时对粮食的购买力估算,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现在的400元人民币。20万两就是 8000万元人民币。明朝省级官员的工资是11780元、司局级是3930元、县处级是1840元。8000万元相当于。7000个省级干部、20000个司局级干部、40000多个县级干部一年的工资。这是一个庞大的支出。这样庞大的支出必须有一个正常的收入来源,同时又必须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否则就很容易走向衰败。不幸的是,荣宁二府恰恰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

什么原因使荣宁二府的管理成本如此之高呢?就是软预算约束。软预算约束是20世纪60年代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P201 内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他讲:“当一个经济实体(企业、家庭) 的收入和支出之间的紧密联系变松时,软预算约束便产生了,因为支出可以由其他的机构来支付,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家长式的、 具有父爱思想的国家。”当我们打开《红楼梦》,走进早已灰飞烟 灭的荣国府、宁国府时,看到的便是处处皆在的软预算约束:花钱没有约束,没有制度,没有监督。不信随便打开一回看一看。 第六回,凤姐对刘姥姥笑道:“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作衣 裳的二十两银子还没动呢,你不嫌少,先拿了去用罢。”一句话, 20两银子没了。第二十回,宝玉见麝月一人在屋,就问:“你怎么不和他们去?”麝月道:“没有钱。”宝玉道:“床底下堆着钱,还不够你输的?”丫环居然有一堆钱!荣宁两府中每个人似乎都有 “化公为私”的小金库。第五十四回讲:“却说贾珍贾琏暗暗预备 下大笸箩的钱,听见贾母说赏,忙命小厮们快撒钱,只听满台钱响。”荣宁两府中盛行动用“公款”随意赏钱的风气。荣宁两府的 支出正是一种软预算约束:谁都企图把支出成本外部化,“揩油”、“搭便车”行为比比皆是。甚至元春省亲也要贾府大大地陪 上一笔。第五十三回,贾珍对贾蓉道:娘娘省亲,“就是赏,也不 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一千多两银子,够什么?这二年,哪一年不 陪出几千两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二年,再省一回亲,只怕就精穷了!”贾 珍道出了实情。荣宁两府就是在这种支出没有监督、没有制度 的软预算约束状态下走向了没落。

200多年过去了,荣宁二府的“软预算约束”现象消失了吗? 没有,这种现象一直延存到今天我们的某些政府部门和国企身上。

一些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出存在着“黑洞化”的现象,除了本部门少数领导知道支出的数目和方向外,任何其他人和其他部门均不知晓,甚至连本级的审计部门都不能进行审计。这种管P202 理不透明造成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软预算约束”:不知道它的支出方向,根本对它进行无法控制。必须对政府部门的支出进 行彻底的公共化改革,用最刚性的约束对其进行监督。

少数国有企业账目不清,收支混乱,厂长经理一支笔,自己监督自己。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是不落实在行动上。厂长经理没有约束地进行“职位消费”:请客送礼拉关系,吃喝嫖赌报销之。“软预算约束”的实质就是企业成本外部化、政府化:企业亏空先由财政补,后由银行补,再发展到由股市补,亏空越来 越大,企业一天天败下去。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变“软预算 约束”为紧预算约束:企业真正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避免荣宁二府破败的下场:“陋室空堂,当年 笏满床。”P203

后记

经济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掌故与经典故事,如我们常说“三个和尚水吃”,又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两者之间岂不是矛盾?三个和尚难道就比不上“二个臭皮匠”?这里面其实蕴藏着经济学的一些大道理。

本书选择了经济生活中50个典型的故事,从50个故事出发阐述了若干个经济学的原理与知识。例如从滥竽充数讲到了制度设计,从AA制讲到了产权制度,从物以类聚说到了产业集群,从东方朔说到了企业软实力问题。这些轻松的故事将会给亲爱的读者提供一个个清新的经济学知识,使您在故事中获取信息和经济学原理。这本书也是我准备撰写的1000个经济故事的第二本。2003年出版的《印章与剃刀》写了45个故事,受到读者的喜爱。我期待着本书同样会给读者以惊喜。

本书的出版得以很多朋友的鼎力支持,非常感谢中国经济出版社的官永久副总编辑,他为本书出版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同样也非常感谢黄静编辑,她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不少心血。最后我要对我的爱人张晓红和儿子辛天琦表示感谢,作为第一读者,他们倾听了每一个故事,并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

辛向阳

2005年3月31日于北京莲香园之耕乐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3: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