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何时何地,四面都是墙、墙、墙,即使你身自由,你心已囚。《四面墙》,顾名思义,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牢狱的故事,从主角“我”入狱开始讲叙,把一个在看守所到监狱里故事娓娓道来:麦麦,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知识分子,被哥们儿义气所害,突然被投进一个完全陌生的牢笼。面对一群获罪于强奸、抢劫、杀人、偷盗的嫌疑人,面对一幕幕乖戾变态的场景,他的心灵将受到怎样的震撼历练?他又将如何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一部监狱生存经历者写实主义巨著,四面高墙,另类战场,弱肉强食,江湖教程,炼狱百相,震动文坛,司法与人性的震撼,网络点击逾千万!
麦麦这个平凡的小人物,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知识分子,被“讲哥们儿义气”的“江湖流毒”所害,突然被投进一个完全陌生的牢笼,面对一群获罪于强奸、抢劫、杀人、偷盗的嫌疑人,面对一幕幕陌生、残酷、压抑、乖戾变态的场景,他的心灵将受到怎样的震撼、历练?他又将如何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在一切残暴、狡黠、无聊和明争暗斗的场景背后,如果一定要谈意义,我只能说,那就是做人的悲哀和无奈。在关注人性、人权和司法进步的背景下,《四面墙》是一个残酷、幽默的故事,也是一种深刻、冷酷的象征。一切调侃中都挂着卑微者的泪水。“四面墙”是一个人类大社会的缩影,也是灵魂更新的地方。
变法
缸子说麦麦你得给大伙开个会呀。阿英也笑着说:“就是,怎么也得弄个就职演说什么的。”
姜小娄转身子过来对我说:“让你当安全员我绝对支持,猪脑子还管得了号?”
一旁的肖遥夹着烟讪讪地出去了。我心里有些不忍,小声示意他们给肖遥点面子,他们反而更来电了,马上说出许多侮辱人格的话来,也不掩饰音调,弄得我先不自在。同时感受到有这几块“料”的支持,我的“权力”应该可以比较牢固,又不禁窃喜。
我说肖遥怎么也算老领头了,咱也别太挤对他,什么事得过且过,瞎混,将来谁也不知道谁怎么样呢。缸子马上赞成,说麦麦这道理讲得透彻,风水轮流,尤其在这里面,都是大家互相给面子的事,你现在不让人家过去,不定哪一天栽人家手里。不知道他说这话的时候,是不是想到了牛哥。
姜小娄大概联想到自己的近况,没有吭声,一张脸沉得鞋底子一般。
我继续说:“然后,就是你们哥儿几个,必须团结好,跟我一起把号儿里的事抓起来。”
阿英大咧咧地说:“我们一百个心气捧着你干,就这几个鸟人,谁敢闹屁!”姜小娄激动地叫嚣:“吓死他!”
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我开始搞责任制,同时给他们“加官进爵”:“缸子,你还是抓质量,豆子过不了关,咱都好过不了;内务这块儿阿英你帮我盯住,以后内务总管就是你,被子叠好,卫生做好,这些活儿还是‘强奸’跟‘旧社会’忙活吧,以后再考虑轮流值日。”
姜小娄马上提醒:“安徽,让安徽那狗操的上!”
我放手道:“阿英你看着办吧,疑人不用,该怎么弄怎么弄,别耽误事就行,不行咱们再商量。”
“小娄,你先养好屁股再说吧,这些天你就老老实实给我歇着,就算捧场了。”姜小娄一听没有他什么事儿,耸了一下鼻子道:“麦哥你是不信任我呀。”
我笑着说以后冲锋陷阵少得了你吗?你是我亲弟弟。
一会儿到了院里,缸子立刻表现出强烈的权力欲望,咋呼得比以前还欢。
我给了肖遥一棵烟,并身坐豆子包上聊了几句,肖遥倒显惬意,表示自己正感到累心呢。“费力不讨好”——他这样总结自己的生涯。
整个白天,我总在断断续续考虑看守所里的事情,我发现这里决定一个人地位的要素不外几点:
一是你的经济实力,你有钱就先可以过得舒服些。
二就是你在外面时的角色和地位,是不是“道”上的,在“道”上的知名度怎么样,里面管那叫有没有“成绩”。
我在详细分析了新环境的新形势之后,觉得这“里面”和“外面”在本质上并无大异,只是各种关系表现得比外面的社会更赤裸浓缩罢了,我发现我一直憧憬的某种理想似乎就要经由我亲手实践了,不觉偷笑起来。
晚饭后我给他们开了个会。
我说我们这些倒霉蛋可以说来自五湖四海,因为同一个原因,终于走到一起来了。我们在这里只是一个过渡,将来还得各奔前程,说不定能有缘,将来在这个房间外面再见面。所以大家要珍惜这个机会,珍惜互相之间的感情(听众席上有人笑,阿英上去给了“强奸”一个嘴巴,“强奸”委屈地说“不是我笑的”)……我是讲究平等待人的,我不会把大家分成三六九等来对待,从今天开始,这里不再有什么人头鸟屁,大家都是哥们儿。你要把我当哥们儿,就踏踏实实干活,踏踏实实等判决,别弄出“大离”的事儿来,我保准儿不会为难哪一个人,除非有人不把自己当人看。
唱完高调,我开始搞大动作,调整经济结构。
“咱们每个人的条件不同,穷的也有,富的也在,不过,既然大家还得在一锅里混,这就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了——我是这样想的,没有钱的呢,多忙活点活,卫生什么的就主动点,有钱的呢,省点力气不打紧,也得让人家卖力气的心理平衡一下不是?咱出点钱,买点公用,邮票、信封、手纸什么的而已,一个月统共二三十块钱够了,大家摊摊,也不能让没钱买纸的天天拿手抠啊。”(以前,我还真没注意那些没手纸的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重要问题的)
说到这,我估计最后一句挺现实的,大家应该有些感慨才对,所以巡视了一圈,居然没人拍我的马屁,只好有些生硬地进行下一步骤,我带头表态:“我拿10块钱先……肖遥,咱哥儿俩在这里算富裕的了,你也来10块吧。”
肖遥没说什么,现场掏了一张10元代金券放在我面前,也没顺便表个态什么的,估计这小子有抵触情绪,想到我跟姜小娄他们倡议不要刁难他的话,对照他的表现,当时心里就有些不爽。P42-44
我和你们一同分享很多事情的机会,被命运剥夺,而我得到了其他。
28个月罪有应得的囚徒生活,除了被国家机器改造得觉悟猛增外,就是催生了你们将看到的这些文字。
这部小说,最初以“哥们儿”的ID在“起点”、“天涯”和“幻剑”等几家网站连载,
边写边贴,前后用了半年时间。当我尚未完成初稿时,海内外许多中文网站都已经开始转载,眼疾手快的盗版商们也蜂拥而上,分别假借内地几家出版社的英名,把一部还没有定稿的作品污得千疮百孔,让我痛并尴尬着。
盗版对我和读者的最大伤害,就是可能引导人们对这部作品的误读。当我准备修订这部小说时,我早已醒悟:自始至终,我并没有“揭露”和“控诉”什么的险恶用心,那于我于读者都是一种幼稚和孱弱的表现。我觉悟到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表达,这种觉悟最终催生了“四面墙”这几个字——我企图用我的故事支撑一个残酷的喻体,一个让我和其他人都无法超越的喻体。
就像我无意靠玩味自己的伤痕取悦于人,我也不能用繁琐的话语来表达我的心情,“四面墙”本身给我的压抑已经太多,像网友木灯兄所概括的,四面墙中困厄一人,实乃“囚”字,一切奔突皆成无奈。而语言具有同样功效,语言仿佛藩篱,所有思想,一经言传,便已丧失它的本真,惟有“感悟”,可超越“交流”。我们所见闻的一切形式的文本,都是被作者修饰、过滤后的结果,一切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技巧都是“世界本真”的规范者、矫饰者和奸污者。
所以,拒绝表达,这一点永远是智者的不二法门。
我们,在这里发表和窥看的我们,都是智者以外的人。我们是一些不怕上帝发笑而做着思索状的凡夫俗子。
《四面墙》赖以存在的蓝本,是一个凡夫俗子的极端生活,他所亲历亲闻的囚徒生涯。但《四面墙》不是新闻作品,也不是纪实文学,只是一个故事,一部小说。
“上卷”的场景是看守所,关押“犯罪嫌疑人”的地方。这一部分侧重于描写“心理裂变”的过程,并试图通过看守所这个特殊的视界,影射人和环境的苟合过程。
麦麦这个平凡的小人物,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知识分子,被“讲哥们儿义气”的“江湖流毒”所害,突然被投进一个完全陌生的牢笼,面对一群获罪于强奸、抢劫、杀人、偷盗的嫌疑人,面对一幕幕陌生、残酷、压抑、乖戾变态的场景,他的心灵将受到怎样的震撼、历练?他又将如何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在一切残暴、狡黠、无聊和明争暗斗的场景背后,如果一定要谈意义,我只能说,那就是做人的悲哀和无奈。
并且,人的更大劣性在于:忍耐的美德和变通的机巧——当一种价值受到另一种价值的强奸,所有概念化的东西都被偷换或者打碎,秩序需要重新整合建立的时候,什么叫尊严,什么叫道德,什么叫友情和真理,都被重新定义。心被撕裂后要经历阵痛,阵痛之后的抉择将是血淋淋的更大更长久的痛苦,而选择妥协(这恰恰是我们最容易作出的抉择),无疑会让这种痛苦降低到最小,降低到只剩下“悲、哀”两字。
“下卷”的场景则转移到“服刑地”监狱(劳改大队),这里的人物,都是在法律意义上有罪的人,一群必须接受改造的人,这些人精神上已经做好了厮杀的准备,加上有许多久经囚场的“前辈”的参与,一幕幕人间活剧便把人性中的种种卑鄙、卑污、卑微的东西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一切,你们都将在我的文字里看到,虽然我依赖回忆来写作的过程很痛苦,但保持沉默的代价似乎更大。
在关注人性、人权和司法进步的背景下,《四面墙》是一个残酷、幽默的故事,也是一种深刻、冷酷的象征。一切调侃中都挂着卑微者的泪水。“四面墙”是一个人类大社会的缩影,也是灵魂更新的地方。没有例外,例外的是乌托邦,是桃花源和玄幻小说。
如果人能看到恶、识别恶,并感到震惊和羞愧,那就只表明一点:人心还是向美向善的——这也是《四面墙》这部作品唯一能使人感觉振奋和预见光明的地方。虽然这种比附有些苟且和牵强。
哥们儿
2005年10月
这是一个“不能惹也不能躲的世界”。疯狂的脏话,冷酷的刑罚,牢友之间的勾心斗角……这一切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监狱生活。读完《四面墙》,才真正地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了解更多。——黑色光明
看着《四面墙》才发现以前自己说话做事是多么的幼稚,如果早有《四面墙》中描写的比那些狗屁“办公室三十六计”“实用孙子兵法”强一万倍的生活智慧,很多事情会顺利的多……不过,我希望这里的很多生活智慧永远不会用到。——路八说
读着那一句句或粗俗、或精辟、或狡诈、或“直白”的对话,扁平的文字“立体”而生动,黑乎乎的方块上好像有魔法棒挥过,一幅幅声、光、影俱全的影像出现在面前。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竟然能够像看一部长篇电视剧那样来欣赏一部小说!——正将
一个人的本性,只有在黑暗之中,在绝境之中才能够体现出来。不过所谓的真实又是什么呢?《四面墙》给出了一个答案。它用一个个可以深深触及到灵魂的故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给?我们一个答案。——洛天月
他的作品的含金量一点也不比那些有着深厚的“诺贝尔”情结的作品差……不关注哥们儿这样的作家,是评论界的失职,也是评论界的失败。如果我们的文学评论懂得与时俱进,以读者为中心去展开文学批评的话,那一定要感谢哥们儿以及《四面墙》模式提供的有价值的评论资源。
——人性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