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绝境苍狼/袁博动物传奇小说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袁博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与动物和自然相处的经历,是《绝境苍狼》作者袁博进行文学创作的起点。这些经验不仅为作者提供了动物小说创作的素材,更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自然,影响了我的文学创作观念。

自从有了人类,大地上就有了歌声,就有了一种生灵可以用审美的眼光去描述这个世界。文学艺术丰富了人类的生命体验,让平凡的万物一跃而成为可供审美的对象。

内容推荐

《绝境苍狼》是袁博的最新作品。作者以相对客观、冷静的处理方式,辅以洗练、刚劲的语言文字,向人们诠释了一个个平行于人类生活之外的动物社会,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书写个体在种群变迁中的际遇,其目光所及,更像是对于生命本质的洞察。

目录

绝境苍狼

星宿海上的野牦牛

长颈鹿回家

田鼠的原野

虎的暮年

野水牛妈妈的梦

草狼

作者后记: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

试读章节

绝境苍狼

年轻的黑母狼毛色偏暗,原本生活在额尔古纳河边森林与草原交界的地带。

狼是以家庭为单位生活的,每个狼群都是一个由亲属组成的大家庭,而狼群中的带头母狼是所有年轻的狼和小狼崽的妈妈。黑母狼从小就是一只不讨妈妈喜欢的小狼崽。到了两岁时,在年轻的母狼中,黑母狼身材高大而又性格张扬,处处在挑战它的妈妈——带头母狼的权威。黑母狼的姐妹们总是为了维护妈妈的权威与它战斗,终于有一天,黑母狼在姐妹们的围攻之下丧失了任何还击之力,最后被驱逐出了狼群。

带头母狼看着它的这个孩子哀声嗥叫着从狼群的领地上离开,一点儿也没有要挽留的意思。每年,带头母狼都会把那些听话顺从的成年儿女留在自己的狼群里,帮助它照顾小狼崽。但像黑母狼这种桀骜不驯的孩子,让它到外面的世界里闯荡,去建立自己的狼群,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黑母狼离开了狼群。但它并不害怕,反倒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勇气,甚至有些兴奋。从这一天起,它开始踏上独立闯荡世界的道路。

可是,独自闯荡世界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它不但捕不到猎物,还会因闯入其他狼群的领地而被追咬。只要有猎物的地方,就有狼群占据。

它白小在狼群中长大,狼群的狩猎方式是:团队协作狩猎大型动物。一般先由一只狼去吸引猎物的注意,一只狼进行包抄,其他狼从侧翼进攻。总有落单的猎物被跑在最前面的狼捉住。可是,孤狼很难制伏猎物,只有依靠群狼齐心协力拉扯猎物的腿部、肩部、肋部,甚至需要多轮进攻,才能杀死猎物。

离开狼群,一只孤零零的狼想要获得食物,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黑母狼只能靠偶尔捕捉到的黄鼠、跳鼠、野兔之类的小动物果腹,甚至,捡食腐肉充饥。

可这些食物填不饱黑母狼的肚皮。

凭借强烈的求生本能,它在草原上追逐黄羊,在森林里追逐马鹿、狍子,试图用上它学过的所有狩猎技能,却总是不得要领。猎物们似乎也都感觉到了它狩猎经验的不足,故意和它捉迷藏,一会儿就把它甩开了。无论年轻的黑母狼走到哪里,它总是一无所获。

两个星期以后,饥饿的痛苦让黑母狼感到越来越难以忍受。

突然,它的鼻子嗅到了一股强烈的腐肉味。狼能在相距很远的地方嗅到很模糊的气味。有科学家曾经发现,一只五个月大的小狼,甚至能辨认出一千米之外的豪猪在草地上吃草时散发出的气味。

果然,黑母狼在不远处的雪堆中找到了一大块腐肉。它兴奋极了,什么也没想,就开始享用美昧的大餐。

寒冷的空气中,传来了一声响动。  一只年轻的公狼站立在它面前,尾巴扬起,背毛竖立,露出满嘴的牙齿,呜咽着逼它远离腐肉。显然,公狼想把这块腐肉据为己有。

黑母狼明白,要想生存,就必须找到一个能合作捕猎的伙伴。它没有后退,而是走到年轻公狼的身边,四肢弯曲,头部上下活动,试图去亲吻对方的面部,表示自己愿意成为对方的狩猎伙伴。

可是,年轻的公狼不为所动,依然龇牙咧嘴,恐吓黑母狼,逼它尽快离开此地。黑母狼太需要食物和伙伴了,它屈辱地躺倒,背部着地,后腿伸开,在地上翻来翻去,表示顺从。

年轻的公狼慢慢收起牙齿,后退了几步,将猎物让了出来,表示愿意接纳它作为族群中的成员。寒冬里,它们走到了一起,一起捕杀猎物,一起躲避危险,一起发现新的领地。

后来,黑母狼和年轻的公狼结成了夫妇,组建起自己的狼群。

额尔古纳河畔,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了。

冬去春来,怀孕的黑母狼就要生产了。可是,年轻的公狼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领地。猎物充足的领地,都被其他狼群占据了。没有狼群占据的领地,又很难找到猎物。

分娩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在流浪的路上,黑母狼临时找到了一个废弃的旱獭洞,将五只小狼生在了里面。

刚出生的小狼崽们像一个个圆嘟嘟的小肉球,没有任何独立生存的能力,它们只能依靠母狼的体温和乳汁生存。作为它们的父亲,年轻的公狼独自外出捕猎,为黑母狼带回食物。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下,小狼们长得很快,它们开始走出洞穴,跟着父母,在这片不属于它们的领地上游荡。

好景不长,占据这片领地的狼群找到了它们的居住地,悄悄包抄了上来。当地狼群的带头公狼直扑年轻的公狼,后者被强大的对手压在身下,无法动弹。当地狼群的带头母狼率领着四五只母狼,将黑母狼和五只小狼团团围住。

黑母狼急中生智,将其中一只小母狼装入了吃剩的黄羊胃中,藏在了身边的灌木丛里。

它死死护住身下的四只小狼,一步一步后退着。黑母狼唯一的指望就是年轻的公狼,希望年轻的公狼能和这个狼群的带头公狼殊死一搏。

P1-5

后记

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

八岁时,我写出了我的第一篇小说,是一篇动物小说。

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已经连续创作动物小说十六年了。可以说,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对动物小说的兴趣贯穿了我的童年与少年时代。之所以对动物小说这种文学题材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与我的一段童年经历有关。

上小学时,我在一座被群山环抱的野生动物养殖基地里生活了三年。野生动物养殖基地占地面积巨大,由数座连绵的山丘组成,四周是遮天蔽El的原始森林。养殖基地中的围栏依山而建,相当宽敞,给成群的梅花鹿、鸵鸟、孔雀等动物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动物在野生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进入不同的野生动物养殖区域,就如同进入了不同的世界。

在野生动物养殖基地的三年生活,是我童年记忆里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我喜欢静静地观察梅花鹿在围栏中散步,喜欢追逐在丛林中出没的野兔,喜欢寻觅在地下奔跑如飞的鼹鼠。傍晚时分,夕阳留下的残霞染红了西方明净的天空,远方黛青色的山峦吹来新鲜而潮湿的晚风。黯然的暮色蒸起浅蓝色的夕露,新生的露珠凝结在斑驳的草叶上。喜鹊从眼前扑翅而过,回到林间的巢穴;雁群穿过苍蓝色的天空,飞往未知的远方。我穿过林中草丛,聆听着断断续续的虫声,呼吸着大自然甜美的气息。

养殖基地的东北角位于地势平坦的山脚下,是黄沙连绵的鸵鸟养殖区,被围栏隔开的鸵鸟们常常踏起滚滚黄尘。负责饲养鸵鸟的,是一位老爷爷。他是一名很有经验的野生动物饲养员,曾经在南非、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野生动物农场和私人动物园工作过。他养过非洲野水牛,养过斑马,养过鸵鸟……甚至还养过一头非洲象!

那时,我最喜欢看科普书。从书上,我知道野生的麻雀可以驯养为宠物。于是我想,鸵鸟应该也是可以驯化的。在我的一再央求下,饲养员爷爷开始和我一起驯养一只两三个月大的小鸵鸟。没多久,我便在饲养员爷爷的带领下,骑着鸵鸟到附近的山村小学上学了,所到之处,赢来一片赞叹声。那时的我,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我想,我应该是中国第一个骑着鸵鸟上学的孩子吧。

在野生动物养殖基地,饲养员爷爷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常常给我讲一些发生在非洲热带草原和牧场的动物故事。饲养员爷爷说,花豹和狒狒是非洲草原上的世仇,在非洲的旷野中时常能看到狒狒群与花豹争夺领地的场面;非洲野犬是非洲草原最聪明的动物,在一只受伤的非洲野犬最困难的时候,饲养员爷爷曾经把肉块喂给它吃;在非洲时,饲养员爷爷曾经参与过捕捉野生鸵鸟的行动,以便得到优良品种;繁殖季的雄性非洲野水牛脾气非常暴躁,饲养非洲野水牛需要十分小心……

在辽阔无边的星空下,我依偎在饲养员爷爷身旁,听着雄鸵鸟雄浑的吼声,想象着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大陆……我以饲养员爷爷口中的故事为原型,写下了许多关于非洲动物的故事,这是我最早创作的一批动物小说。

在野生动物养殖基地的三年生活,不仅使我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还使我深深地着迷于动物世界。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我研读了大量动物学、动物行为学、社会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的学术著作,为我的动物小说创作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生物学基础。在我十六岁时,获得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被保送至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同年,也出版了我的第一本长篇动物小说《鸵鸟家族》,并与动漫公司签订改编协议,《鸵鸟家族》被改编为五十二集动画连续剧《鸵鸟太阳雷》。

出于对动物学的兴趣,我成了复且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后来转入中文系。现在,我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由于所学专业的原因.六年来,我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云南、贵州、西藏等地进行动物学、民间文学和人类学考察。草原和高山上的太阳、月亮、星辰、疾风,以及那里形形色色的生灵,都告诉了我许许多多书本上读不到的哲理。

与动物和自然相处的经历,是我进行文学创作的起点。这些经验不仅为我提供了动物小说创作的素材,更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自然,影响了我的文学创作观念。

自从有了人类,大地上就有了歌声,就有了一种生灵可以用审美的眼光去描述这个世界。文学艺术丰富了人类的生命体验,让平凡的万物一跃而成为可供审美的对象。

当一个孩子学会了用话语去歌颂闪烁的星空,他知道了什么是梦中的远方;当一个离家的游子歌唱起故乡的草原和群山,他明白了什么是思念;当一个老人在行将覆灭的记忆里回忆起他年少时读过的诗句,他会发现,他一生中见过的所有风景和这些诗篇再也分不开了。

文学不仅被用于书写人类社会,也被用来书写自然和生命最本质的哲理。而动物小说是用作者的体验,去审视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的一扇窗口。在我的动物小说中,我试图去书写一段生命的历史,写下一个种群在自然变迁的历史背景中的生命际遇。

远古时代,人丁稀疏,野兽繁盛,我们的祖先与万物杂居,在自然之中成长。我们的祖先相信自然万物的互通性,选择平等地去看待各类生灵。他们相信自然之中蕴含着一种比人生世事更深刻的道理,而比这些道理更为深邃的是自然本身。《诗经》《江格尔》《玛纳斯》《格萨尔王传》《布洛陀》……在这些古老的诗歌中,充满了祖先对于自然的尊重与理解。

民间文学的情调中常常含着一种悠远的气质,或是慷慨悲歌,或是空灵飘逸,我们的祖先都能用最简练的文字,传递生命的节律。我希望,能够将这份文学情调传递到我的动物小说中,使我的每一本小说都能成为拥有民族文学特质的艺术品。

每天,我都在和动物小说一起成长。

书评(媒体评论)

袁博让我们领略了动物小说的美感,或者说具有美感的动物小说。

——著名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

袁博的作品文字洗练,颇得中国古典文学气韵。他的动物小说阳刚有势,一气呵成;在作品细节上,又能体贴入微,充满诗情画意。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

袁博是一位值得期待的青年儿童文学作家。他的动物小说以对生命近乎本质的洞察,诠释了一个个平行于人类生活之外的动物社会,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书写个体在种群变迁中的际遇。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李东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