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辞赋是最为源远流长的文学样式之一,它的地位在历史上享有过比诗为高之评。赋史上出现的某些重要的创作形态与理论命题、赋史远届域外的流程中形成的若干艺术典范与思想景观不仅关系到赋史本身流变轨迹的评价,而且对于理解中国乃东方文学与文学思想性格都具有不容忽略的意义。本书就对辞赋发展的各种有机因素,从赋体的纵向历史流程与横向跨国影响,到赋史与思想史进程中某些文相呼应的景观、及这一文体向邻国赋学的渗透等问题,加以新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辞赋源流综论 |
分类 | |
作者 | 曹虹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中国文学史上,辞赋是最为源远流长的文学样式之一,它的地位在历史上享有过比诗为高之评。赋史上出现的某些重要的创作形态与理论命题、赋史远届域外的流程中形成的若干艺术典范与思想景观不仅关系到赋史本身流变轨迹的评价,而且对于理解中国乃东方文学与文学思想性格都具有不容忽略的意义。本书就对辞赋发展的各种有机因素,从赋体的纵向历史流程与横向跨国影响,到赋史与思想史进程中某些文相呼应的景观、及这一文体向邻国赋学的渗透等问题,加以新证。 内容推荐 在中国文学史上,辞赋是最为源远流长的文学样式之一,并波及古代汉字文化圈内的周边邻国。本书着眼于辞赋发展的各种有机因素,致力于从此体的纵向历史流程与横向跨国影响中追究问题点。与此相应,采用系列论文的写作形式,归为源流篇、思想篇、理论篇、域外篇四个专题。为展现中国辞赋源流的广博内涵,本书除探究赋史流程中某些带有初始或转折性的创作形态、审美命题,以及赋体与诗文的互动等现象,还对赋史与思想史进程中某些文相呼应的景观、根植于中国的这一文体向邻国赋学的渗透等情形,加以新证。研究视域的开拓与多种角度的参用,是本书致力之处。 目录 序论 壹 源流篇 “不歌而诵谓之赋”考论——关于赋体定义的一点□清 一、一个久遭误解的命题 二、《汉志》“不歌而诵谓之赋”本义考 三、赋《诗》与赋体 四、传统文体论的得失 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的交互递转 一、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 二、屈赋的独特地位 三、以汉末魏初为分界:交互递转的历史线索 四、从《哀江南赋》反观大赋体制的内在生机 从“古诗之流”说看两汉之际赋学的渐变 一、战国遗风的消歇与政教力量的介入 二、扬雄的困惑与自□ 三、班固的“法度”思想及其影响 文人集团与赋体创作 一、从梁园宾客谈起 二、政治中心对文人的吸引力——以建安时期“俊才云蒸”为例 三、文人集团的文学影响 谢灵运《山居赋》自注与柳宗元山水游记 一、《山居赋》自注的文学价值 二、从文学外围到文学中心 贰 思想篇 孟子思想对汉赋的影响 一、孟子的“贤者而后乐此”与汉大赋的讽谏程式 二、孟子“说大人则藐之”与汉赋“寓名例”及其他 言意之辨与辞赋创作 一、由谢观《得意忘言赋》说起 二、“在有意无意之间” 三、“言旷无隘”与“言含余意” “遂初”系谱的形成——孙绰《遂初赋》影响力探原 一、说“遂初”一 二、刘歆与孙绰一 三、用典与再造典范——尤袤的“遂初堂”及其他 智者喻于水——佛教与辞赋 一、儒、道与水喻 二、“玄之又玄,美之逾美” 三、佛教与辞赋结合的得与失 附录:“得理兮俱悦,传古今之不灭” ——论谢灵运的佛学与山水诗 叁 理论篇 肆 域外篇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