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人不太相信,大热天的,一位71岁的老人,在家里只能走动几步路,现在却从深圳跑到封开,并让老伴不要告诉爱女,她要去寻梦;也许人们有点担心,那两个从武汉来的女子,真的担当得起她们想要去做的事情吗?
怀疑是不必要的,因为,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真有那么点采写价值的话,早被人家挖地三尺了,还轮得到你个无名小辈?
然而,世间上的事情,有时无法用常规去推理。简单成就博大,一切缘于一颗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奔向北回归线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曹素华//魏慧萍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也许有人不太相信,大热天的,一位71岁的老人,在家里只能走动几步路,现在却从深圳跑到封开,并让老伴不要告诉爱女,她要去寻梦;也许人们有点担心,那两个从武汉来的女子,真的担当得起她们想要去做的事情吗? 怀疑是不必要的,因为,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真有那么点采写价值的话,早被人家挖地三尺了,还轮得到你个无名小辈? 然而,世间上的事情,有时无法用常规去推理。简单成就博大,一切缘于一颗心—— 内容推荐 纪实文学《奔向北回归线》,讲的是一批爱国华侨青年,在解放之初,满怀报国之情,从东南亚回国,来到广州,考入当时的革命大学——南方大学华侨学院;毕业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奔向广东的封开、德庆两县,参加土改,参加建设;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在“反右”中蒙冤,在“文革”中受辱,千磨万折,初衷不改;在改革开放中,精神焕发,努力奉献。回首往事,用他们的话讲:“最无悔的是选择回国。” 目录 缘起 心灵的召唤 第一篇 再见吧,南洋! 第二篇 寸草春晖南大情 第三篇 青春闪光的岁月 第四篇 春随香草千年艳 第五篇 一碧秋荷照晚塘 附录 后记 一切缘于一颗心 试读章节 从长江到西江 2004年7月19日上午,久旱的广东,突然下了一场大雨。这可是人生四喜中,唯一不属于个人的一喜啊!这场突然而降的喜雨,的确令大地解渴,使山川滋润,让城里人和乡里人都呼吸到了一口清新的空气。 此时,71岁的黄碧罗老师,高兴得像个17岁的小姑娘;她激动得叫了起来—— 我马上要到家啦! 封开——我回来啦! 长岗——我的青春,我的爱情,我回来啦! 在广州通往封开的公路上,一辆小车载着老、中、青三个女人——黄碧罗老师、我和慧萍向前奔驰。黄老师的精神状态特别好,尤其是她今天穿的短袖衫,花色鲜艳颇有异国风情,很适合她的气质。当我们夸她的衣服好看时,她得意地说:“这是姐姐刚刚从新加坡给我带回来的裙子,我一个老太太,怎么穿得出来呢?我用了一天的时间,把裙子改成了衬衫,怎么样,手艺还不错吧?”我们略显惊讶,她补充道:“我的体形很胖,不好买衣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我自己用手摇缝纫机做的。”一席话,说得我们好感动。就这样,我们一路谈笑风生,触景生情,好不开心。 车行到肇庆时,大雨从天而降,路面模糊一片,空气却顿觉清爽。司机小黄把车开得很稳很慢,这个客家小伙子性格温和,淳朴可爱。一路上,他只是微笑着听我们说笑,从不插嘴。 真是“好雨知时节”,我说:“黄老师,老天都被您感动啦,好久不下雨,您一来,就用满腔热泪欢迎您呢!”她激动地回答:“是啊!我的眼睛刚做过手术,医生说不能流泪,可我怎么能够不流泪?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在长岗,我与老张相识相爱,他是县武装部部长,我是土改干部,1954年,我们在封开结婚。今年是我们的金婚呢!”黄老师沉浸在无尽的幸福中,喃喃自语:“封开——我回来啦!我回来啦!” 这深情的呼唤,立即牵动了我的灵魂。烟雨朦胧中,我似乎看见一条光明的大道;一些摇摆不定的顾虑,也随风雨飘去。 雨,越下越小。一条大江,突然出现在眼前,顿生一种亲近感。从长江到西江,只不过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行程,而我的心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云:一个多月前,学校统战部让我写一份有关黄老师的全国先进归侨材料,采访时,她给了我一本资料《南大校友在封开》,里面有她写的一篇文章《封开——我的“摇篮”》,全书都是南方大学华侨学院学生的回忆录,记叙了他们当年在封开搞土改的峥嵘岁月。我一看,心就出不来了。于是,放了暑假,我就请黄老师做向导,带着慧萍,匆匆忙忙地前往封开,千里来寻,不是我的故乡,却是我的向往。我们要去追寻,去发现,去挖掘一段不能遗忘的历史,一群朴实可敬的人们,一种平凡而珍贵的精神! 慧萍轻轻地唱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感情的潮水,一浪接着一浪,随着西江,静静地流向远方。 沿江公路,风景如画——左边是温顺的西江,与我们并肩而行;右边是连绵不断的青山,山下是祥和宁静的村庄与丰收在望的田野。车过德庆县后,马路两边,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农民,守着箩筐,在路边出售新鲜荔枝:一簇簇,一串串,红果绿叶,清新可人。 我们经不起太多的诱惑,封开的见面礼实在别致——一场喜雨,一条西江,一串荔枝。“阳关三叠”的古意,看来要与时俱进,赋予新意了。 连忙叫司机停车,直奔路边果摊。看着农民刚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鲜荔枝,眼睛都看饱了;一问价,好便宜,2块钱一公斤。好!买10公斤。剥开一颗放进口里,才知道,第一次吃鲜荔枝的滋味——说不出来的甜蜜,一直甜到心坎里。原来在武汉吃的鲜荔枝是用了保鲜剂的,这里的鲜荔枝是原汁原味,真正的绿色食品,吃得放心,吃得开心。看到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黄老师告诉我们吃荔枝不上火的办法:轻轻咬开荔枝壳,牙齿沾了壳上的物质,再吃,就不上火;还有,把荔枝剥好,放在淡盐水里泡一下,再吃,也不上火。 一路顺风顺雨,顺心顺意,我似乎感觉到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推动着我,给我勇气,给我信心。江水静静地流向远方,封开离我们越来越近。 P3-5 序言 在我的记忆中,“序”或许都是别人希望我或拜托我写的,而这本书的“序”却是我主动要求写的。 因为工作关系,当我读了《奔向北回归线》这本书的部分书稿时,读到书中主人翁的一些话时,我激动了,我流泪了,我沉默了;也许是,我同书中主人翁有着相同的炽热的爱国感情,有着类似的痛苦的委屈岁月,有着一致的坚定的人生信念。我动情地告诉作者:“我愿意为这本书写序,并要好好地写,行吗?”男儿有泪不轻弹,我谈不上是什么大丈夫的男儿,然而我是不太轻易流泪的。这次,我并不是有什么伤心,而是实实在在地感应共鸣,流泪了。 纪实文学《奔向北回归线》,讲的是一批爱国华侨青年,在解放之初,满怀报国之情,从东南亚回国,来到广州,考入当时的革命大学——南方大学华侨学院;毕业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奔向广东的封开、德庆两县,参加土改,参加建设;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在“反右”中蒙冤,在“文革”中受辱,千磨万折,初衷不改;在改革开放中,精神焕发,努力奉献。回首往事,用他们的话讲:“最无悔的是选择回国。” 书中主人翁之一叫黄碧罗,是1951的印尼归侨;作者之一叫曹素华,是泰国侨眷。她们都在我校工作。当作者从黄碧罗同志口中听到他们这批爱国归侨的风雨人生旅程时,深为感动,认为不能让这一史实尘封,他们的命运是国家命运的缩写——国运厄,侨运厄,国运兴,侨运兴,应该写出我们伟大的人民共和国在奔腾而又曲折地向前发展中的这一段重要的史实。告诉人们:海内外侨胞,始终爱着自己的祖国,始终饮水思源;告诉人们:以史为鉴,以史为戒,毋忘历史,毋忘鉴戒;告诉人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华儿女,有智慧、有能力去战胜发展中的一切困难、险阻,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并非专业作家,她们利用暑假,冒着酷暑,千里迢迢,心甘情愿地自费赴封开、德庆、肇庆等地采访这批爱国归侨。这些归侨归国时,只有十几二十岁,现在均已年逾古稀了。作者一开始用了一段话来评价黄碧罗同志,71岁的她,在家里只能走动几步路,为了带作者去采访,竟瞒着家人,从深圳到封开等地,重温旧时岁月,重逢战友故人;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在这个往往崇尚物质与金钱的时代里,有多少人还崇尚理想与精神?如果真有那么点价值的话,早已被挖地三尺了,还轮得到你这个无名小辈?我想,这不仅用来评价黄碧罗,评价他们这批爱国归侨,而且也应该用来评价作者自己。当作者在封开看到,耸立在西江之畔的“北回归线”纪念碑,看到身旁年逾古稀、一身正气的爱国归侨时,“北归”二字油然而生,《奔向北回归线》书名豁然而出!归侨们坚定地向北奔回祖国,作者坚定地要写这篇纪实文学。是的,人,真正的人,就要有点精神,列宁讲得好:“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故事十分感人。本书第一篇“再见吧,南洋!”一开始,就引用了主人翁的两段话,为什么要回国?他讲:“你看白云深处,那里就是我的家,我要回去;我始终铭记着海涅的诗句:‘浪迹天涯的游子,比他们那些终生驻守家园的同胞,更爱自己l的国家。’”是的,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有比较,才有鉴别。何况,正如作者所深刻指出的,也是业已为历史见证的:中国华侨史,是一部血泪史,也是一部革命史!华侨情系神州,心向家乡,梦绕故土。他们世代亲切地叫中国为“唐山”,“唐山”是他们生命之根。中国革命胜利了,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他们为之欢呼,为之自豪。他们深情凝视北方,冲破一切险阻,舍弃亲情和爱情,抛弃巨大财富,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归国!“报效祖国,履行一个中国人的权利和义务,做一个真正站起来的中国人”。他们到了广州,考入了南方大学,在这所当时培养革命干部的革命大学中,燃亮了青春岁月;拿着小板凳上课,背着斗笠劳动,蹲在地上吃饭,“草棚大学”给了他们巨大的精神财富。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南方大学校长的叶剑英同志,在向全校师生作报告时,特别关心地问到:“六部的同学在哪里?请举手!”六部就是南方大学华侨学院,几百名华侨学生顿时“唰”地一声全举起了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叶校长心中有我们!共产党心中有我们!知道我们是为了报国而归来的!是的,“人生的价值,不单是为自己,还要为人民,为社会作贡献!” 道路有坎坷,前进有曲折,历史长河中有惊涛骇浪。“反右”时,他们蒙受了巨大冤屈;“文革”中,他们中的一些人遭受了极度凌辱,“20年‘贱民’与‘准贱民’的生涯,使之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同时,命运在这20年给他们的馈赠,“并不是那些一帆风顺的幸运儿所能得到的”。只有经过战争,才能深知和平之宝贵;只有遭受饥寒,方可懂得温饱之幸福;只有身患疾病,才可体悟健康之美好;只有蒙遭冤屈,方能明白正气张扬之崇高。我决不是说,一定要去饱尝战争、饥寒、疾病、冤屈的痛苦,而是说,一个理想崇高、毅力坚定者,可从挫折中考验出自己的真实情感,领悟到人生更深刻的真理;挫折越大,考验越严,领悟越深。孔子讲:“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拜伦说:“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道路。”他们“洁身何惧无清泉”,正气凛然,从组织上开除出党,怕什么?“无法从思想上禁止我爱党”。他们坚定地认为:“生命之泉,即使拌和着血和泪,也要在自己的国土上流淌。”他们之中,有的在面临着被冤死时,给送饭的爱人递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如果我被杀害了,请写信告诉海外亲人,说我是病死的,不要给祖国抹黑。”我读到这里,心潮翻滚,眼泪潸然而下。是的,他们对祖国有崇高的理想,有坚定的信念,有炽热的感情。罗曼·罗兰讲得好:“暂时的是现实,永生的是理想”。“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理想化为信念,信念化为感情,情感化为力量!一片丹心照汗青,与世长存! 雨过天晴。“十年浩劫”结束,国运兴,侨运兴。他们像顾炎武诗句中描写的那样:“日暮苍龙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人老了有什么关系?他们宣称:“赤裸裸、坦荡荡地爱我的祖国,是我们这一辈人特有的情结。”是的,我为之感动,我为之共鸣,我为之流出热泪,我也是拥有这个无法须臾离开的情结,经风历雨,走到今天。他们精神焕发,兴致盎然,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请听他们的心声:“每一个人如同一片叶子,只要它还未枯黄、脱落,都应该为树干的刚劲、花瓣的烂漫、果实的丰硕作出自己的努力,以此来充实自己人生的黄昏”。回国,“没有什么后悔的,中国强大了,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这声音,是归侨之声,报国之音,铿然巨响,直冲霄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向上,社会处于大发展大转型时期,他们坚定不移地面对一股物欲横流的世风,义无反顾地呼吁:“世上最珍贵的东西,不是财富,不是权位,而是良知、热血、爱心!”这是他们半个世纪人生旅程的答案! “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这是沈约的名句。听听他们这批爱国归侨今天的洪亮声音吧:“半个世纪之后,有人追问过我:‘对于去所走过的道路,你是否后悔?’我坚定地回答:‘没有!因为我已经为我的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了青春,作出了宝贵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的光辉体现!是的,我国今天建设事业这么跨越式的发展,各方面实力这么飞跃式的增强,我国今天这么劈波斩浪地直济沧海的奋进,其中有着我们侨胞的生命凝聚,有着我们侨胞的心血结晶。为此,我将我今年6月10日所献给“华中科技大学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的一首诗《侨!桥!》作为本序的收尾。其实,这首诗就是我读了《奔向北回归线》这本书的部分初稿后,心有共鸣,含着泪花奋笔写成的。 侨!桥! 侨!桥! 侨!桥! 侨!桥! 血同缘, 血同缘, 血同缘, 书同文, 书同文, 书同文, 情同胶。 情同胶。 情同胶。 侨!桥! 烽火连天, “渡尽劫波兄弟在”, 空间桥, 要人,有人, 品味人生情理悟, 心灵桥, 要炮,有炮; 相逢一笑怨恩消。 永恒桥: 楼房拔地, 长城内外, 海越岸跨, 要才,有才, 苍苍莽莽; 神汇魂交, 要宝,有宝! 大江上下, 千秋万代, 暴雨同舟, 滚滚滔滔。 基固墩牢。 狂风共济, “红雨随心翻作浪”, 侨!桥! 愈加气浩; 绿野铺情全胜画, 龙的传人, 秋月同赏, “青山着意化为桥”。 炎黄子孙, 春花共邀; 侨!桥! 华夏根苗。 愈加景好! 如此妖娆, 七夕银河渡,海上生明月,如此坚牢, 四海乡情涌,华夏盈清照,奋进! 侨心共鹊桥。天涯共此宵。人物今朝! 金色十月,深秋季节,“战地黄花分外香”,“万类霜天竞自由”。谨以此序献给书中的主人翁与所有归国侨胞及侨眷,并感谢作者写了这么一部十分有意义的长篇纪实文学,感谢湖北省侨联、我校侨联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对此书的关心与支持!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敢竭鄙诚,恭疏此序,聊达激动之情于万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叔子 2005年10月30日于瑜园 新年伊始,作者请我为纪实文学《奔向北回归线》写序。这是一本为老归侨而写的书,我看了篇目和内容,很感动,觉得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满口答应了。 天下的好书,无非是两种类型:一种是有意义的,一种是有意思的。《奔向北回归线》,我以为是一本有意义的书。意义在于,作者有可贵的发现——发现了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归侨群体;意义在于,作者有深度的开掘——开掘了一段尘封而又珍贵的历史。书中字里行间澎湃着归侨们九死不悔的爱国激情,洋溢着关爱生命、反思人性和追求理想的脉脉温情,奔腾着一种朴质和朴素的精神力量。 国运兴,侨运兴。50多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各行各业需要大批有知识有理想的热血青年,祖国母亲同时敞开温暖的怀抱,发出深情的呼唤,呼唤海外华侨青年,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世界各地,尤其是东南亚各国有志青年积极响应,毅然告别亲人和舍弃优越的生活,“奔向北回归线”,奔向祖国,立志于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那是一个以激情为大美、至美的时代,那是一个翻天覆地、朝气蓬勃的时代,那是一个为理想而奋斗、集体至上的时代。这样一批归侨青年,投身于这样伟大的时代,必定奏响一曲不平凡的青春之歌和生命之歌——他们在叶剑英创建的“南方大学”里学习,沐浴着党的阳光,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他们学业未完,顾全大局,响应党的号召,奔赴艰苦卓绝的土改运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治穷山、战恶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脱胎换骨;他们在历次运动中首当其冲,而痴心不改,洁身自爱;他们在边远的小山城里,默默无闻,献了青春献终生;他们一生坎坷,无怨无悔……他们的赤子情怀令人崇敬!他们的精神需要人去发现,去挖掘,去宣扬,去大写特写! 当年,十几二十岁的他们,告别南洋而“北归”,是为了建设新中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如今,作者冒着酷暑,“奔向北回归线”,是受着归侨们“人生经历和崇高精神的牵引”,想为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一种超越生命的“青春”“万岁”! 这“青春”,源于归侨的爱国之心,寓意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永不凋谢的激情;这“万岁”,源于赤子对母亲的祝福,寓意着祖国日新月异,繁荣昌盛的动力。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五千多年而生生不息,是因为龙的传人,有一颗激情燃烧的中国心,有一种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海水到处便有华侨”,中华文明将天下炎黄子孙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华侨”一词,始于晚清。1883年,郑观应给李鸿章的一篇呈文中出现过“南洋各埠华侨”的字样;而中国人移居海外的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战国前后。不同的历史时期,华侨出国的原因各不相同,1840年至1949年的百余年间,形成了我国近代华侨出国的高潮,“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 回顾近代中国华侨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血泪史,也是一部革命史,更是一部发展史。 鸦片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的大宗赔款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时值西方殖民者开发东南亚、美洲、非洲和澳洲。需要大量的劳工,而这时英、葡、美等国相继废除了黑奴制度,华工便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夺的理想对象,“契约华工”就这样大量涌现了。 “契约华工”又称“苦力”或“猪仔”,是“会说话的工具”,过着奴隶般的生活。俗称“猪仔”出国有三苦,“始则受船舶运输之苦,次则受垦荒操作之惨,终则受鞭挞戕杀之刑,其环境真地狱耳”。据统计,19世纪50年代初,“契约华工”在航行途中的死亡率——到秘鲁的为32%,到巴拿马的为24%,到英属圭亚那的为20%,到古巴的高达45%。1847年至1877年间。抵达古巴的华工有12.6万人,活下来的仅1/3。1850年至1900年,世界各地有100万华工惨死,30万华工劳动致残。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包含了多少华工的血泪! 华工们用血汗和生命为种植园主、为资本家积累了无尽的财富,他们为世界的经济发展流干了最后一滴汗、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华工的贡献属于全人类!回顾近代中国华侨史,一腔悲愤,满目血泪;其投影之处,是一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华史、资本主义发展史;其昭示炎黄子孙的教训是,“落后就要挨打”! 祖国是华工的“大家”,“唐山”是“唐人”的靠山,祖国强盛了,华人在异国他乡才能扬眉吐气。 孙中山先生有一句名言:“华侨为革命之母。”辛亥革命,揭开了华侨爱国史上崭新的一页;抗日战争期间,世界各国华侨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倾其所有,支援祖国抗战,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新中国建立之初,像本书所写的归侨青年一样,许多有识之士,抛弃家庭和财富,回国参加建设,以身报国;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侨和华人,自己富裕了,时刻不忘祖国的经济发展,回国投资,加快了祖国的建设步伐;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更离不开海外华侨和华人的支持,而祖国的繁荣昌盛,给海外华侨和华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年,中国侨联已成立50周年,作者谨以此书搭一座心灵之桥,献给广大的爱国归侨,并为中国侨联50华诞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歌德说:“信仰是对不可见之物的爱。也就是对看似不可能或被认为是不可能存在之物的信赖。”纪实文学《奔向北回归线》以真人、真事、真情,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作者用这些真实的故事唤醒了什么?追求了什么?相信读者自有心得。 谨为之序。 全国人大代表 湖北省侨联主席 赵春生 2006年1月 后记 一切缘于一颗心 一 4月29日上午,湖北省侨联杜式新副主席打电话告诉我:“叶选平先生的题词寄来了,你快来拿!” 放下电话的那一时刻,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动,像深谷幽兰般地开在我的灵魂里。 展开从广东省政府寄来的墨宝,眼前忽然一亮,洁白的宣纸上,右边从上而下写着苍劲有力的六个大字——“奔向北回归线”:左边是风骨俊朗的落款——“叶选平”,配有鲜红的印章,一抹红色的印泥,还留在对折的白纸上。我久久地凝视着这幅珍贵的墨宝,一次再次的感动像潮水般涌来…… 一年多以前,在广东采访时,归侨们以口为碑,以心为碑,深切缅怀南方大学的创始人叶剑英元帅……草棚传马列,难忘引路人”,“他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感念的心是要有所依托的,南大归侨们再三嘱咐我,书稿完成后,最好能请叶选平先生题词,“请老省长代表他的父亲接受我们500多颗赤子之心的崇高教意”! 3月初,在湖北省侨联赵春生主席和杜式新副主席的积极支降下,我以湖北省侨联的名义,给叶选平先生写了一封短信,提出了请他题词或题写书名的要求,并附有部分书稿,一同寄出。20天,一个月,一个半月过去了,我不由地担心起来——是地址没写青楚,信没有寄到,还是因为太过冒昧,或者书稿写得不好而通不过呢?种种担心,伴随着热切的期盼。 盼望着,盼望着,一份惊喜就这样款款而来! 二 2004年5月的一天,我校党委统战部组织归侨、侨眷代表去参观梁亮胜先生的丝宝集团生产线。路上,黄碧罗老师给我一本《南大校友在封开》的归侨回忆录,里面有黄老师写的一篇文章《封开——我的摇篮》(因为学校推荐黄碧罗老师为全国先进归侨,让我写她的事迹材料);看了书中的素材,我觉得不仅是黄老师值得写,南大归侨这个特殊的群体更值得写,他们的人生故事令我感动,于是顿生采访之意。当时,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黄老师,她很赞同;后来,黄老师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南方大学归侨校友会的有关负责人,马上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回应。 7月上旬,我分别给广州的方定一先生、封开的梁培光先生和梁华昌先生写信并附上采访提纲,又得到积极的支持。于是,7月中旬,学校一放暑假,我就请黄老师做向导,带着文友慧萍,匆匆忙忙地来到封开等地,追寻南大归侨前辈当年的足迹。我们作好了吃苦的准备,想体验一下他们当年的生活,看能否像他们当年一样的乐观与坚强。 没想到,一切都是那样甜美——封开到处山清水秀,归侨们热情大方、淳朴善良,我们仿佛到了一个没有自然污染、没有信誉污染、没有心灵污染的君子国。办事是那样的顺当——访谈中个个敞开心扉,真情无处不动人;还有难忘的西江、贺江、丹竹、荷柴、大班石、千层峰、“神猴看榜”的传说……归侨们的人生故事和封开、德庆、肇庆的灵山秀水,深深地铭记在我的心中。 我不得不感动——50年前和50年后,归侨们青春未老,精神一如既往!他们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与委屈,却无怨无悔,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苍天赐福他们,让他们一个个神清气爽、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我想,封开城内,应该有两座纪念碑:一座是已有的、西江岸边的“北回归线纪念碑”;一座是用五百多颗美丽心灵铸造的千年丰碑——南方大学归侨校友的群体爱国主义精神!而后一座纪念碑,将永远矗立在我的心灵深处。 三 在这里,我要感谢一位让我产生创作灵感的人——梁亮胜先生! 久仰梁先生的大名,作为女性,要感谢他的“丝宝”、“舒蕾”给生活带来的美好;而作为侨眷,更让我感动的,不仅仅是他的事业和创业传奇,更是他回报社会,为侨界所作的杰出贡献。 梁先生是丝宝集团的董事长,也是一位侨眷。他1989年由百万元起步,10余年间,他的经济实体就发展到一个年销售额20多亿元、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现代企业,成为湖北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富裕未忘报国恩,他1994年捐资100万元设立了‘‘梁亮胜侨界科技奖励基金”,奖励湖北省侨界知识分子在科研上有突出贡献、取得重大科技进步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归侨、侨眷。此奖每两年颁发一次,到目前已颁奖7次,基金数额达300多万元。我们学校的前三任校长杨叔子院士、周济院士、樊明武院士,还有“人民的医学家”裘法祖院士等100多位专家、教授荣获过此奖。他们中大多数人将奖金又全部捐给了学校的贫困生和校侨联。梁先生的一颗“侨心”,不知温暖了多少“人心”,激发了多少爱国心! 在一个美丽的时间,美丽的地点,产生一个美丽的想法,而结缘于一批老归侨,相遇于一种平凡而珍贵的精神,完全得益于梁先生的启发。2004年5月参观丝宝集团,途中看了黄老师给我的资料,由梁先生自然联想到老归侨,使我顿生灵感,决定将归侨们的人生故事和爱国精神记录下来,写一本纪实文学。 四 毕淑敏有一句写作名言:“小说是水写的,散文是血写的,诗歌是骨髓写的。”我想,无论是哪种写作,都需要作者付出真心和投入真情。 我既没有专业作家的写作功底,也没有专业作家集中写作的时间,完全是凭着自己的业余爱好和一种内心的感动,零打碎敲,利用晚上和节假日阅读资料、消化资料、见缝插针地写作的。去年春节前,我给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们告假:“今年春节‘六亲不认’,不回老家,提前给大家拜年,请多多原谅!”大年三十,我与先生和儿子吃过年饭后,下午在书房开始写作第一篇,一下子就进入了状态,写得很顺手,以至电视里的春节晚会都没有去看。一有精彩节目。我先生就在客厅里喊我,我说:“你帮我看吧!我无法分心。”真的很感谢我的先生孙发友教授,他的教学科研任务很重,为了给我更多的业余时间写作,他主动承担了家务劳动,尤其是春节、“五一”、“十一”三大节日,完全奉献给我的写作,平时也给了我许多帮助,出了很多好主意,写作提纲和书名就是我们一起敲定的。 我的好友慧萍,是位很有才华的年轻人。采访之前,我把写作计划告诉她时,刚开始她对这个选题不是很感兴趣,毕竟那些激情燃烧的革命年代离她有点遥远;后来出于友情,她挤出时间,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并自掏腰包跟我一起去采访。一到封开,听了归侨们的讲述后,她被彻底地感动了——“世上还有这样淳朴可敬的老人们!”因为感动,所以奉献。30多万字的采访资料和素材全部是她和她的朋友九胜熬夜打出来的,她还写了一部分初稿,经常利用星期天从黄石跑到武汉,来我家讨论稿件,交流写作体会。的确是一种珍贵的精神鼓舞着我们进行友情写作,也是一种忘我的真情写作。 五 为了突出此书的纪实性和真实性,我把写好的稿件分别寄给采访过的老归侨,请他们审阅、认可和提修改意见。他们都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稿件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订正,对我们的写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方定一先生在回信中说:“作为第一个读者,首先谈谈读后的感想。大概你还记得吧,当我知道你们要写这么一本书时,我最担心的是把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拔高成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记得我曾再三恳请你们笔下留情,千万不要拔高!拜读大作之后,久悬心中的石头终于放下来了。我很欣赏你们把歌德的话放在封面,大有昭告天下之意。它告诉读者,书中写的是在一个特定的年代一群特殊的人们特殊的人生经历,这一切,不仅‘是现在出生的人都不可能得到的’,就是同一个时代但不是归侨,或者是归侨但所处时代不同的人们都是‘不可能得到的’。‘归国华侨,这一称谓的特殊之处就在‘归国’二字,这一群体的人生命运,盛衰荣辱,酸甜苦辣,都与‘归国’二字有关。所以,我赞同在第一篇《再见吧,南洋!》中突出海涅的诗句,把爱国作为全书的基调,也是贯穿全书的红线,从正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归国’的问题。” 黄响先生在回信中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全书着重反映南大归侨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精神风貌为好。如果某些章节非写我个人不可,也要适度,不要拔得太高,我所做的工作,都是应尽的职责,没有特殊的业绩。如果说政治上有点进步,应归功于党的培养和信任,非我个人所能。” 黎砚先生则对有关记忆不太准确的内容,毫不留情地删除了,并随信附上南大的有关资料。他说:“这些材料源于省文史委,入了档案,准确程度高,总比我记忆的在南大学习的情况准确得多,现抄补寄上给您,供参考。” 黄其广先生在回信中讲述了一个细节,令我感动不已。他说:“我于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84周年的日子收到您寄来的稿件,很有意义。这份稿子,有关我的那部分,写得十分好,十分感人。我从邮局取回,已是中午时分,回到家把信放在桌上就开始做饭。我的儿媳下班回家,顺手拿起信看起来,边看边流泪。我妻子看见媳妇流泪就问她:‘你哭什么呀?’儿媳答:‘信中寄来的文章,是写我爸爸那批老归侨的,写得好感人!”’ 忘不了归侨们的真情鼓励,太多的感动让我无法一一道来,每位归侨的来信,都是我的力量源泉和写作的加油站;在这个真心互动、真情互助的过程中,我的确尝到了写作的快乐,纯粹的精神快乐。 六 此书的顺利出版,感谢省侨联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力支持。 华中科技大学侨联主席杨叔子院士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为此书写序,主动要求看书稿,提了许多宝贵意见,连所发现的错别字都改一一正过来。 省侨联主席赵春生先生对书稿提出了中肯的意见,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去年年底,在省侨联的年终总结座谈会上,我向赵主席汇报了此书的写作经过,想请他写个序。他看了书稿的有关内容后,作了充分的肯定,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并说:“我只为两本书写过序,这两本书都是与‘侨’有关的;你这本书就是第二本。”当我说了几句感激的话时,他却说:“应该是我感谢你!侨联,侨联,就要去联。老归侨的爱国精神要靠人去发现、去宣传、去发扬光大,你抢救了一段珍贵的历史,弘扬了一种宝贵的精神,为老归侨做了一件好事!”这番话,既是精神鼓励,更是智者之言,令人回味和感慨不已。 此书的顺利出版,得力于丝宝集团总裁、省侨联副主席梁亮胜先生、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朱玉泉教授和党委副书记刘建凡教授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和校党委统战部、校侨联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要感谢的人很多,尤其是那些采访过而由于客观原因没有写入书中的老归侨,还有那些没有采访到的老归侨们!由于受采访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许多南大归侨的精彩人生没有写人书中,希望老归侨们海涵,原谅作者的挂一漏万,只要爱国心是相通的,在书中能见到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共鸣,那便是对作者最大的奖励了。 “何年春似今年好,几处花如此处红。”侨心、人心、爱国心——炎黄子孙,万众一心,以心为“桥”,以侨为“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广架金桥! 谨以此书,献给尊敬的南方大学归侨前辈,献给中国侨联五十华诞! 曹素华 2006年4月29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