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像李敖一样幽默
分类
作者 何平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幽默不仅属于英国,属于绅士传统,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与英国式的绅士幽默大异其趣,法国的喜剧思想中渗透着鲜明的批判精神或革命精神。”(事实上,李敖的幽默许多都来自他政治斗争、文化斗争的现场,是当代台湾的官场现形记和儒林外史。)这也是李敖的人和文富有魅力的重要方面,而且也因为幽默,李敖才可能做一个“快乐的战士”,时刻体验着一种“杀猪”的快乐。

本书由大陆文学博士所作,这是本对李敖幽默情怀的魔鬼式解读。敬请阅读。

内容推荐

李敖在近乎“人来疯”的恶作剧、游戏、捣蛋、撒娇、撒野的心理下,从容地做着“快乐的战士”,制造着幽默也充分享受着幽默所带来的生命解放感。

“后李敖时代”,是一个解构、破碎的时代,是一个顾左右而言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会忘记了曾经的“文字李敖”,沉浸在“后李敖”的“影像时代”乐此不疲。我们谈论李敖不再是放在某一个文学谱系,而是像关注娱乐明星一样关注李敖。

和其他幽默者不同,李敖的幽默不是隐匿的,他是中国现代作家中少有的自学地让受众意识到“我要幽默了”的人。他通过夸张、变形,甚至是自毁形象,把受众带入自己预设的幽默情境。他追求的是幽默的戏剧化、表演性。

李敖继承了一个伟大的传统,那是由鲁迅、周作人、胡适、林语堂、陈独秀等所开创的文学启蒙传统。同时李敖又在开创着一个传统,在这个传统中,李敖正在改写着现代作家的生存和写作方式。

目录

第一章 “抬棺材”和“后李敖”时代的来临

一个贴子和四万多跟贴

有心栽花花就发

第二章 不打榜单不排座次,比较从鲁迅开始

“王之爪牙”时代的“吐痰”

李敖似鲁迅,但没有鲁迅“情绪”?

鲁迅不敢批评个体的中国人?

讽刺、幽默、讲笑话一个也不能少

第三章 一个火首,一个放火者,一个煸动者

还是投枪和匕首

冷眼看台岛

我对党外来说,就是夜壶

只要狱底有游魂,我就不自由

快意恩仇,策马扬鞭

我的屁股都引以为耻

第四章 李敖似林语堂,但没有林语堂雅驯

幽默理论的矮子

玩世的喜感:接近林语堂,还是远离

混进幽默家行列的“坏小子”

第五章 智慧书

走向生命沉静的秋天

“小写”大幽默

“文化太保”的选择性幽默

“上床”、“下床”皆好猫

有多少尴尬可以重来

第六章 谐行录

生命的优游与长袍幽默学

现代版的《世说新语》

第七章 李敖似周作人,却没有周作人中庸

周作人说了也做了;李敖没怎么说做得最多

——出道都是流氓

“性而上”的中国史

且让我在爱情中撒个野

第八章 我要做花花公子

妙解“花花公子语”

一起上山吧

第九章 “我们报纸是大炮”——李敖的幽默策略和效果

越演越烈的“李敖秀”

伟人是很容易被脱手的

中国文学是“小脚文学”

第十章 我在陈述一个荒谬——李敖的幽默逻辑

一个正确的人活在一个错误的地方

李敖的方法:揭、批、查

用猪脑的角度去剖析猪

结尾 多余的话:李敖炼成幽默大师了吗?

试读章节

一个帖子和四万多跟帖 

2005年最吸引眼球的文化事件莫过于9月19日李敖登陆北京,开始他的“神州文化之旅”。行事高调的李敖此次依然故我,而且通吃“京沪”三所大陆顶尖学府。在此过程中,中国传媒高调出场,多点出击,形成一边倒的舆论风暴。

“敖旋风”劲中,有人偏偏不信这个邪。早在李敖登陆之前,针对李敖对鲁迅的评论,著名学者林贤治在接受吴小攀的采访时就予以痛斥:“我看的最早的李敖的作品是牧惠编的《千秋评论》,我觉得还不错。但后来越看越觉得他是在做表演,也就不想再看他的东西了。鲁迅当时在和创造社论争的时候,有过一句评语:‘才子加流氓’,用在李敖的身上非常合适。”“李敖对鲁迅的攻击是不符合事实的,纯粹胡说八道,庸俗无聊,流氓习气,哗众取宠。应该说,李敖没有深读过鲁迅的作品,说起鲁迅来反反复复,并没有多少实质内容。”此后,浙江学者傅国涌在网络和平面媒体针对李敖的人格连续发表《揭开李敖的真面目》、《李敖只剩下一个“俗”字》等文,引起读者广泛的关注。但这些声音很快被媒体追捧李敖的喧哗淹没,甚至招致谩骂。在这些文章的网络跟帖中都出现了对作者人身攻击和侮辱的文字。

2005年9月23日,网名“梦断世界杯”的网友在《新浪?百姓杂谈》发帖《李敖,我想为你抬棺材?》引起大量跟帖,有四万多人点击该帖。和林贤治、傅国涌不同,该文尖锐和刻薄,恰和李敖一贯的文章作派相映成趣,以“骂人”名世的李敖遭了“现世报”。“梦断世界杯”说:“李敖,你准备怎么死?你准备什么时候死?你死后会有多少人抬你的棺材?”“抬棺材,是我们中国人送给斗士和勇士的最高待遇。年少的时候,我也把你李敖当作斗士和勇士来看待,因此便想着跑去给你抬棺材。现在,我认为你是个伪斗士,伪勇士;但是我仍然想着要为你抬棺材,因为我很珍惜我年少时的情感,同时,我崇拜你丰富的学识,尽管这些学识都是华而不实的,对老百姓而言没什么好处的,但我还是要崇拜它。”“ 李大哥,我年少的时候崇拜你,我可以为你抬棺材送行吗?”

应该说,“梦断世界杯”对李敖爱之深恨之切的意旨是很明显的。可惜浮躁的网络同样没有把这个有价值的话题进行到底。“棺材”两个字过于惹眼,使“敖迷”咬牙切齿。奇怪的是,“敖迷”欣赏、快感于李敖远甚于此的“人身攻击”,但对“梦断世界杯”却没有表现出同样的宽容。而李敖自己似乎对“棺材”一词倒不这么讨厌,这可以见之于他给情人的信——

亲爱的“H”:

今天早上四点钟上床,想你才能睡,可是想多了又睡不着。

可是我想到那条菲律宾做的△裤,我又笑起来!好大呀!

你一定要活到一百岁,才能长到那样大的屁股!

可是你活不到一百岁,你是“红颜薄命”的。这一点,我会跟你密切合作-我也是短命的。

并且,为了长个大屁股而活到一百岁,也大可不必。万一长得过了火,屁股大得连棺材都装不下,怎么办?那非得订做一个有曲线的棺材才成。 

 我觉得,棺材的样式是最保守的东西,它应该进步才对。 进步的方向之一是,棺材应该因人而异。例如一个驼背的人,棺材应该做成椭圆的;一个独脚的人,棺材应该做成缺四分之一形状的;一个缺手的人,棺材应该做成8形状的;一个胖东东的人(例如董教授),棺材应该做成圆形状的,另外还要附做一个圆形来装他那胖东东的摩托车。

至于我自己,要在棺材上装一具麦克风——以便骂人。 至于你,我的美人儿,棺材上要设计一些图案,至少该在棺材上“和”一把“大三元”。这样的话,你即使“红颜薄命”,也不会“死不瞑目”了。

同时,棺材旁边还要开一个洞,准备可以伸出一只手来,来算“番”。看看到底赢了多少钱。   现在是上午九点四十分,我要离开旅馆到图书馆去走走。今晚七时十坐观光号回台北一一我认识“H”的地方。 ……

           敖之 一九六四、九、三十 

如果我们剔除跟帖中大量的像“荒谬!!还是考虑给你爹抬棺材吧!!”这样的无聊咒骂和“梦断世界杯,你不是中国人!”这样的乱扣帽子不论,带有论辩意味的跟帖很是有限,lijioutian的跟帖说:“我为什么叫他‘才子’,因为原文有写 ‘那时候我也有点多才多艺,可是班级活动无论大小班干部都不敢找我……’我看你的文字,脏话连绵,说心里话,很难让我相信你是位才子,大家可以评一评,但他硬要说自己是才子,那就叫你才子。你的文字里不止一次说李敖是个才子,引用你自己的话——‘我崇拜你丰富的学识……’,既然到现在你还在崇拜他的学识,可是你希望他早死,这样是不是有点太跟自己过不去啊?自己年少的时候也很崇拜他,这么算起来他是你曾经的老师,这样诅咒他是不是不义啊?中国可是尊师古国啊。虽然现在有点后悔当初年少失足,可你现在从他这个反面例子你长识了不少,怎么像个泼妇一样说翻脸就翻脸啊?从你的言语中听出你已不是年少气盛之人,请注意礼、义、道,不要轻易动肝火,给我们后辈留个好榜样。” 

如果是真的了解李敖的话,Lijioutian不会不知道对“梦断世界杯”的指责恰恰是李敖的惯用招数和魅力所在。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怀疑这些盛气凌人的“敖迷”真的认真读过李敖吗?难道他们不清楚李敖出道不久就抛出过《老年人和棒子》、《胡适先生走进了地狱》?对于他的母校台湾大学,李敖也曾经说过:“我对台大历史系很失望,因为那时候他们走的纯粹是‘考据’的路子,我觉得应该还有更宽广的路可以走。所以,几乎可以这么说,台大的学院经验我完全是自修得来的,从来没有老师有能力给我影响,如果勉强算,殷海光大概可以算半个。但是这样也不能说台大的生活对我半点好处都没有,也许他们也给了我很大的负面作用,比方说,他们那些人的榜样随时提醒我不要像他们那么笨、那么老化。哈!这也算是好处吧!” 进而我们有理由怀疑像刚刚过去的“超女”,李敖不会又是“敖迷”们一件时尚的外衣吧?

P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