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揭示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所在地的义乌与其他区域尤其是周边地区的联系,以及它们共创、共享、共荣关系的发展趋势。原创性强、新问题多、涉及面广。
本书作者既是专家教授,又是“义乌商圈”和“义乌发展经验”的亲历者,这种双重身份的交融,使本书较好地体现了实践性、学术性与史料性的统一,具有较高的存史、资政和研究价值。
本书提出了“义乌商圈”这一具有原创性的概念,用以概括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所在地——义乌与其他区域尤其是周边地区的联系,以及它们共创、共享、共荣的关系。本书从市场体系,支撑产业、商人群体、物流网络等不同层面对“义乌商圈”作了理论分析,揭示了“义乌商圈”的现状、特征与形成机理:采取实地访谈、问卷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义乌商圈”形成中政府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结合对“义乌商圈”和“义乌发展经验”的研究,就如何建设创新型城市、打造浙中商务中心(CBD)、创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本书作者既是专家教授,又是“义乌商圈”和“义乌发展经验”的亲历者,这种双重身份的交融,使本书较好地体现了实践性、学术性与史料性的统一,具有较高的存史、资政和研究价值。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1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代序)/1
绪论/1
第一章 “义乌商囤”的内涵与特征/14
I “义乌商圈”的内涵/14
Ⅱ “义乌商圈”的构成要素/20
Ⅲ “义乌商圈”的特征/28
第二章 “义乌商圈”的分工协作网络/36
I “义乌商圈”的核心:义乌市场与义乌产业/36
Ⅱ “义乌商圈”分工协作网络的形式/44
Ⅲ “义乌商圈”分工协作网络的经济合理性/64
Ⅳ “义乌商圈”分工协作网络的基本功能/71
第三章 “义乌商圈”形成的路径与机理/79
I “义乌商圈”的形成/79
Ⅱ “义乌商圈”的拓展——义乌联托运市场/87
Ⅲ “义乌商圈”的引领——义乌商业文化/92
Ⅳ“义乌商圈”的形成机理/99
第四章 “义乌商圈”形成中的政府作用/109
I “义乌商圈”形成与政府“有为”/109
Ⅱ 有为政府的行为回顾与分析/119
Ⅲ “义乌商圈”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139
第五章 “义乌商圈”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I “义乌商圈”的现状/144
Ⅱ 提升“义乌商圈”的关键举措/152
Ⅲ “义乌商圈”国际化的回归模型分析/164
第六章 “义乌商圈”的发展趋势与战略
I 市场高端攀升与“义乌商圈”辐射能力扩展/174
Ⅱ 区域功能的转变与提升——浙中商务中心fCBDl/182
Ⅲ “义乌商圈”的国际化和义乌的城市定位与发展/204
第七章 “义乌商圈”与创新型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
I 自主创新对“义乌商圈”建设的决定性意义/210
Ⅱ 建设创新型国际性商贸城市是拓展“义乌商圈”的必然选择/224
Ⅲ 建设创新型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对策/232
结束语 拓展“义乌商圈” 创新“义乌发展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270
后记/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