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楼梦(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曹雪芹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少年学生必看的文学著作之一。它主要讲述了在整个封建社会和贾家二府不断走向衰弱的大环境下,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因遭受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在一起,最终导致阴阳隔绝的爱情悲剧。本书是我国历代文学书中受到评价、待遇最高的一本书籍,其不仅在文学方面,而且在许多其他方面的成就也很高,如医学、饮食、服装、绘画等等。

内容推荐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品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批判。作品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现实主义的高峰。

目录

第一回 炼石通灵幻人形 红尘游历石头记

第二回 贾雨村乱断命案 呆霸王拆散英莲

第三回 黛玉离父进京都 宝玉神游太虚境

第四回 黛玉旁观微醋意 村姥一进荣国府

第五回 秦可卿病归黄泉 王熙凤擅意弄权

第六回 元春蒙恩受晋封 宝玉题额大观园

第七回 元妃省亲尽奢华 姐妹试才题诗联

第八回 袭人假嗔箴宝玉 黛玉俏语谑娇音

第九回 宝钗生日闹嫌隙 宝玉听曲悟禅机

第十回 姐妹同住大观园 黛玉伤情葬落红

第十一回 恶施阴计赵姨娘 宝玉凤姐发魇魔

第十二回 春困思睡发幽情 宝黛诉情泣残红

第十三回 宝玉端午疑封赏 宝黛剖心诉衷肠

第十四回 金钏受辱愤投井 湘云情惹金麒麟

第十五回 贾环谗言进贾政 宝玉横祸遭毒打

第十六回 湘云备设螃蟹宴 黛玉夺魁菊花诗

第十七回 村姥二进大观园 贾母奢华尽兴游

第十八回 鸳鸯绝誓拒出嫁 晴雯病卧补雀裘

第十九回 探春兴利除宿弊 宝玉奇会甄宝玉

第二十回 宝玉信诳竟痴狂 湘云醉眠芍药床

第二十一回 悲情自刎尤三姐 悔婚悔意柳湘莲

第二十二回 凤姐阴谋使毒计吞 金殒命尤二姐

第二十三回 王氏抄检大观园 晴雯受冤枉屈死

第二十四回 宝玉定心上学堂 黛玉积郁惊噩梦

第二十五回 元妃病重撒人寰 宝玉丢玉陷痴迷

第二十六回 黛玉泣血焚诗稿 宝钗出阁成大礼

第二十七回 降旨查抄宁国府 贾母瘁力挽倾废

第二十八回 宝钗惨淡过生日 贾母撒手归地府

第二十九回 宝玉得玉魂出窍 巧姐避祸刘姥姥

第三十回 宝玉遁形随僧道 尘缘游历终归真

试读章节

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关心她的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而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了。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之处,也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众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又比黛玉深得仆从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们,也多喜与宝钗玩耍。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宝钗的身子骨也有病根,常服一种叫“冷香丸”的药。此药的药方甚为特别,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有一日,宝玉听说宝钗卧病,便前来探望。他行至梨香院中,先人薛姨妈室中来问安。然后来至里间门前,只见吊着半旧的红绒软帘。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髻儿,身穿蜜合色棉袄,套着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下着葱黄色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宝玉问:“姐姐可大愈了?”宝钗抬头见是宝玉进来,连忙起身含笑答道:“已经大好了,倒多谢记挂着。”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了,即命莺儿斟茶来。

宝钗看到宝玉脖子上的玉,就笑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地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

P29-30

序言

说不尽红楼梦,道不尽红楼梦。每阅一回《红楼梦》,便多生一种人生的情味。

说《红楼梦》是“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当之无愧,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还在于它非凡的艺术成就。在一定意义上说,《红楼梦》是难以被完全解读的,它的博大意蕴和深刻内髓,吸引着一代代读者去探究。

《红楼梦》是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生活的缩影。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打破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的单线式结构方式,采取了多线式结构的方式。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主线,以荣宁二府盛极而衰的过程为副线,将众多的人物、纷繁的事件,组成了一个有序的网状结构,为我们展示了广阔错综又高度集中的社会生活画卷。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还是研究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形态、古代官制、民俗现象的重要史料。“红学”便是专门研究这一巨著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仅在人物塑造方面,《红楼梦》就显示了高度成熟的艺术水准。全书刻画了四百多个人物,不同类型的身世命运,不同形态的生活场景,旁枝别杈,百索乱结,真是千头万绪!但曹雪芹笔力如椽,将人与事的来龙去脉,一概安排得井然有序,从容自如。上至皇廷贵妇,下至走卒车夫,其神色、语言及个性,都纤毫毕现。真是堪称大手笔。

贾宝玉,是荣国府的嫡派子孙,衔玉而生,神异之极。按书中所说,他的前身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灵石,幻化成人形来到人间。贾宝玉是小说的核心人物。他聪明灵秀,骨格清奇,在贾府众多子弟中出类拔萃。但他不肯“留意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对“四书五经”很不以为然。他认为“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物而已。”还说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如此惊人言语。他备受贾母宠爱,长期在“内帏厮混”,被丫环女眷所环绕。他看似“富贵闲人”,恁千般好,但他终究无法为自己做主:通灵宝玉的拥有和丢失,他的犯痴和着狂,都不能为他所掌控。所幸能与黛玉妹妹相契相知,抒发真性情真心意,却仍是被逼娶了宝钗。痛哉,恨哉,他虽取了功名,但终离了俗世,归僧归道,走入茫茫大雪。

那林黛玉,风流袅娜,诗才高超,却命数孤寡,自幼父母双亡,寄居贾府。小说开头为宝黛安排了一段前世情缘,使他们一段情感更添渊薮。那黛玉本是西方灵河岸的珠草,因得神瑛侍者(宝玉)每日以甘露灌溉,后修炼成珠仙子。为报灌溉之惠,便到凡世为人,以一生所有的泪来偿还他。这真可谓义中含悲,令人扼腕。林黛玉性弧高,敏感多思,却又十分要强,有时候显得“刻薄”和“小心眼”,不够温柔敦厚。但她的身世命运,不也让她无安泰从容吗?她常怀隐忧,感物伤情;暮春时节,见落花零,就锄坟冢葬花,伤情毕现。她喜静不喜动,喜散不喜。宝玉最知她心,但他们又常因情深而生误会。最后黛洒泪百日,泣血而死,还了前世情缘,留下一段传奇。

除了宝黛二人,曹雪芹笔下最出色的第三号角色,便王熙凤。她一出现就带动全局,哪段故事里有了她,便生水起,暗云涌动。她忙里忙外,八面玲珑,眼观六路,事干净利索,待人嬉笑怒骂,着实牵惹视线。她八面威,阴险恶毒,牙尖嘴利,铁槛寺弄权,逼死尤二姐,都是所作所为。但她性格的多面性,远不能仅用反面人物来单归纳。正如王昆仑在《红楼梦人物论》中所道:“恨凤,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她富有才干,上哄得贾母重宠爱。下治得婆子丫环们噤声,左右更是把叔伯、侄、姐妹、弟兄等,一概弄得服服帖帖,算是个“脂粉队里英雄”。但她贪财弄权,从不给别人活路,只求自己地位固,又违规放高利贷,胆大妄为,作恶多端,最终落得个病缠身、无力回天的下场。

从王熙凤掀起的一角,我们可以看到,所谓“诗礼簪缨之族”的荣宁二府,内里勾心斗角,赌嫖偷骗,龌龊之极,充分暴露了封建贵族家庭的腐朽和道德沦丧,预示着中国古老的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

作者曹雪芹,名■,字梦阮,号雪芹,另外还有芹圃、芹溪、芹溪居士等字号。祖籍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他的曾祖母孙氏曾是康熙的乳母,祖父曹寅年少时是康熙的“侍读”。康熙即位后,曹家煊赫一时。康熙二年(1663),曾祖父曹玺首任江宁织造,以后祖孙三辈四人担任这一要职共六十余年,曹家达到鼎盛时期。但到雍正五年(1727),曹家因事株连获罪,家产被抄。次年全家北返,家道日衰。乾隆时候又遭大变,从此一蹶不振。

曹雪芹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他约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于雍正六年(1728)随家迁回北京,住在北京西郊。他性格孤高,嗜酒健谈,生活困窘,晚年落魄,“举家食粥酒常赊”。他将手稿“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心血呕尽,又遭幼子夭折,在完成《红楼梦》八十回后,他便“泪尽而逝”,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除夕。

曹雪芹是不朽的,他以“哲学家的思想、科学家的精确、历史家的洞察、诗人般的境界”(周汝昌语),为后人留下了这部千古奇书。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后世出现了很多人续写的《红楼梦》,版本杂多。其中现在流传最广的是程伟元、高鹗于1792年整理出版的一百二十回版本,通称“程高本”或“百二十回本”。虽然“程高本”的续写在文学价值上与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相去甚远,在意旨上也大相径庭,但是大致保存了原作的故事结构,续成了未尽的情节,因此后世也多采用此本。本书的改编也是依据了“百二十回”本。

对名著的改编,尤其是对《红楼梦》,任何改编都是不敬的,都是有损于原著的。一部《红楼梦》,就是一座宝库。但由于它线索繁杂,内涵幽深,意蕴厚重,青少年读者较难把握,因此做适当改编,会有助于青少年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

为了适合青少年阅读,改写者对原著的众多线索进行了梳理,突出了主要情节,在行文和语言上尽量保持原著风貌。并对某些可能有阅读障碍的地方,做了一定修改。

清代诗人黄遵宪曾称赞《红楼梦》说:“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这个评价可谓精当。《红楼梦》将永远以巨大的魅力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

                     王红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