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情境教育的诗篇/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
分类
作者 李吉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你视野更宽、立足更高、设计更精、操作更细;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你立意更新、目标更清、改革更深、人气更旺。“李吉林主张”,铸就情境教育的“诗魂”;二十多年的坚持,展现出创意的美丽人生。用有限的生命,探索无涯的情境教育;以不懈的追求,永续教育改革的诗篇。本书为“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中的一本,从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这三个角度阐述了教育的理念,书中许多观点新颖,发人深思,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教师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真实地展现了一个小学教师二十余载的创造性生命旅程。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人生三个高度勾勒出李吉林老师善于抓住历史机遇,勇于直面时代挑战、敢于承担社会职责的智者、勇者、仁者风范。在不懈地追求、探索、实践、思考、建构与创造中。李吉林老师走出了一条浸润于中华文脉的中国教育改革之路。在改革的历程中,她将工作了半个世纪的小学变成了终身学习的大学,变成了搏击困难、创造辉煌的人生大舞台。

目录

代序

引言

第一部分 起步的故事

——情境教学的探索

 一、序篇

力的源泉

 二、天高任鸟飞

教育改革的弄潮儿

 三、第一篇论文

改革呼唤学术

 四、灵感属于有准备的大脑

外语情景教学的启示

 五、关键的一步

民族文化引领,走自己的路

 六、上海名师从天而降

实际工作者需要理论滋养

 七、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

满足儿童的审美需求

 八、反思产生顿悟

来自实践的概括

 九、“见好就收”?

全面丰收却又欲罢不能

第二部分 发展的必然

——情境教育的构建

 一、顺其自然

从单科走向多科

 二、大胆地往前走

“三个面向”催生情境教育

 三、北京来了一个团

高层领导、资深学者走进情境教育

 四、和盘托出

构建情境教育基本原理

 五、北戴河带回的好运

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诞生

 六、“李吉林主张”

“九五”课题通过鉴定,专家高度评价

第三部分 细化的功夫

——情境课程的开发

 一、课程并不神秘

“十五”课题翻开新的一页

 二、课堂教学的真谛

学科情境课程的操作

 三、儿童过节的快乐

主题性大单元综合课程

 四、田野上的课堂

走进源头,开发野外情境课程

 五、让一年级新生喜欢小学

幼小衔接的过渡课程

 六、情境课程是块富矿

老师们卷入课程开发热潮中

第四部分 播种的快乐

——情境教育的推广

 一、热心的记者

改革需要媒体的支持

 二、教师应该是思想者

自己拿起笔记录思想的轨迹

 三、多情的播种人

“情境教育”的种子在苏北农村开花

 四、我身边的年轻人

后来者居上,展示情境教育的美好前景

试读章节

我辛辛苦苦,认认真真当了十年老师。想不到1966年,一场野蛮而残酷的浩劫开始了。其时,虽在初夏,但人的心却是冰冷的,冷淡、冷眼、冷漠,人与人之间都隔了一堵墙。那年我28岁。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有一句名言:“18岁属于人只有一次”,告诫人们青春年华的可贵。而我以为28岁对于人生来说,则更为可贵,因为她开始理解人生,开始走向成熟,那是鲜花盛开的年华。冷风冷雨,却让花儿凋谢。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一夜间成了“修正主义黑苗子”,成了“小学里的反动学术权威”。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是为什么!?夜深人静,我问苍天,苍天不语,我问大地,大地无声。无情的打击接踵而来,大字报、批判、围攻、无限上纲、抄家……连小学生的作文也未能逃脱厄运。我不得不忍痛把那些积攒的备课笔记和公开课的教案一把火点着了,泪汪汪的双眼看着那些凝聚着十年心血,凝聚着一个小学教师对孩子、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真挚情感的文字,在火光中变成灰色的蝴蝶,化成灰烬,泪水簌簌而下。

此时此刻,心灰意冷,困惑、彷徨、消沉、哀怨中夹杂着愤怒。

快开学了,一个搞政工的干部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城里的学校,你不能呆了,你应该到农村去,那里才是你思想改造的地方。”于是我去了农村小学。我没有钱买自行车,每日步行半个多小时才能到校。那个冬天,风雪特别多,无情地向我袭来,我踩着泥泞的小路向乡下走去。凄风苦雨打湿了我的衣服,泥水渗进了我的鞋袜。有一次,我竟迷路了,一条小河挡住了我的去路,学校就在河那边,我望河兴叹,辛酸的泪水往肚里咽……

后来“上面”有精神,打击的重点是“当权派”。于是,不久我又从农村回到二附小,但是对人的尊严的践踏并没有因此而结束。直到1975年,市里要开“教育工作会议”,工宣队说:“大会发言稿由你执笔,你的经验可以写进去,但是还不能署你的名,发言的人我们另外安排。”

记得在那样惶恐不安的日子里_,在那些没有星星和月亮的晚上,我常常默默地在灯下读着鲁迅先生的杂文,并常常念着三句话:

第一句是普希金说的:“心憧憬着未来。”

第二句是高尔基讲的:“我从小就是在和周围的环境不断斗争中长大的。”

第三句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人是应该有点精神的。”

十年,漫长的十年,惶惶不可终日的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我没有低头,我没有抛弃自我,我警惕着女人的脆弱和碌碌无为。

        P5-P7

序言

鸟是黎明的歌手,呼扇着翅膀去迎接清晨的第一道阳光。小鸟的歌是会飞的歌。

孩子喜欢小鸟,孩子羡慕小鸟,他们人虽小却心存高远,总想什么时候长上一对翅膀飞向远方。他们不会像小鸡那样,因为有了一把食,一个温暖的窝,就忘却飞翔。他们连做梦也想变成小鸟,飞过小河,飞过大树,飞过高山,飞向高高的蓝天……这是孩子心中的小鸟之歌。

情境教育,就是给孩子添翼,用情感扇动想像的翅膀,让孩子的思维飞起来,让孩子的心儿飞起来,快乐地飞向美的、智慧的、无限光明的童话般的王国。这是我心中的小鸟之歌。

多少次,多少回,小鸟之歌在我心中鸣唱。歌声中,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智慧,儿童的情感,让我激动不已。此情此境,如诗如画,我仿佛也是诗人,饱含着深情,在儿童的心田上,写着明天的诗句。儿童,是我心灵的寄托,“一切为了儿童”,是我教育理念的核心。正是“为了儿童”,使我成为一个执著的探索者,不倦的学习者,多情的诗人。

历经26年,在“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三部曲里,我写下了一首首小诗,一首首镌刻着时代烙印的儿童教育诗。如今,小诗结集成篇,她将永远吟咏在我和儿童中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2: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