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颜之乐”源自《论语》中《雍也》篇和《述而》篇:孔子称赞弟子颜子虽然“箪瓢陋巷”生活贫穷,却“不改其乐”;又自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为何在“人不堪其忧”的环境下颜子却能“不改其乐”呢?他们“乐”是乐什么呢?
在国学中“孔颜之乐”是关乎人生境界和修养的问题,虽源自《论语》,可是最早直接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宋初的周敦颐,也就是从那时起,思想家们才开始热烈讨论该问题。本书在全面梳理、总结资料的基础上,对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论进行了辨析、阐释,进而对整个传统儒学的“孔颜之乐”论,以及它对古人和现代人提升精神境界、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做出了富有创见的论述,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
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问题是人生精神境界的问题,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具特色的一个问题,然而对此问题的研究却并不深入,并不系统。虽然也有一些学者作过一些工作,但是这些工作都只是零碎的浅层探索,并没有系统地研究,没能深入地揭示这一理论问题内在的发展线索,更没有进一步地探究其在宋明理学中、在整个儒学中、乃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无须说去分析“孔颜之乐”论的现代价值。本书正是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问题作系统的探索。该书内容全面,资料丰富,论述严谨,剖析深入,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绪论 宋明理学“孔颜之乐”问题的源起及研究概况
“孔颜之乐”和“乐”的几种含义
宋明理学“孔颜之乐”问题提出的原因
宋明理学“孔颜之乐”问题的研究概况
第一章 宋明理学中有关“孔颜之乐”的五种诠释
第一节 与“诚”一体之乐
(一)“所乐何事”
(二)为何能乐
第二节 “仁者与物同体”之乐
(一)置身于万物的“快活”
(二)“优悠”、“无事”与“心闲”
第三节 “纯粹天理”之乐
(一)“纯粹天理”的、理想中的自由之乐
(二)德善之中自有其乐
第四节 “理”、“事”合一之乐
(一)实现万物“生生”之性的“仁人”之乐
(二)“心事合一”的“忧”中之乐
(三)“与理合一”又“与事相丽”之乐
第五节 “良知”“本体”之乐
(一)“自然自得”之乐
(二)“乐是心之本体”,心安即乐
(三)无事、现成、自在之乐
(四)饥食渴饮,无所倚之乐
(五)生意活泼,赤子天然之乐
第二章 宋明理学中获得“孔颜之乐”的方法
第一节 “无欲”与静悟的自修及礼乐教化
(一)“无欲”与静悟的自修
(二)礼乐教化
第二节 “识仁”与“诚敬”
(一)“识仁”
(二)“诚敬”即“存仁”
第三节 “格物穷理”与“居敬涵养”
(一)“格物穷理”与“持敬”
(二)“居敬”与“涵养”
第四节 “礼复仁至”与“践形为实”
(一)“存诚”与“得道”
(二)复礼敬德,功效济世
(三)“格物致知”与为实至“仁”
第五节 “顺适我心”,“率性而为”
(一)静悟“自然”,顺适我心
(二)“本体功夫”与“格物”“正心”
(三)“良知”自“觉”、自“识”
(四)顺应自然,不犯手脚
(五)顺心任性,解缆放船
第三章 宋明理学“孔颜之乐”论的共同点特点及其发展线索
第一节 宋明理学“孔颜之乐”论的共同特点
(一)在诠释上的共同特点
(二)在获得“乐”方法上的共同特点
第二节 宋明理学“孔颜之乐”理论发展线索
(一)由注重外在规律、规范到注重个体内心自适
(二)由道德理性到生活感性
(三)从精英意识到平民心态
(四)由理想追求到现实现成
(五)从“无我”到“有我”
(六)“孔颜之乐”理论发展的内在原因
第四章 宋明理学“孔颜之乐”问题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孔颜之乐”问题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一)“孔颜之乐”问题的内涵与宋明理学的开端
(二)“孔颜之乐”问题内涵的变化与宋明理学的转向
(三)“孔颜之乐”问题内涵的嬗变与宋明理学的衰弱
第二节 宋明理学“孔颜之乐”问题在古代儒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古代儒家思想成熟的标志之一
(二)儒家“至乐”区别于释老“极乐”的标志
第五章 宋明理学“孔颜之乐”论的贡献
第一节 宋明理学“孔颜之乐”论与人生哲学
(一)“孔颜之乐”论拓宽了人生哲学研究内容
(二)“孔颜之乐”论加深了对人生哲学中诸多内容的认识
(三)“孔颜之乐”论提供了几种不同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
(四)“孔颜之乐”论帮助人们对人生幸福的进一步思考
第二节 宋明理学“孔颜之乐”论与精神健康
(一)宋明理学“孔颜之乐”论与精神健康的理想标准
(二)宋明理学“孔颜之乐”论与精神疾病的认识、预防及治疗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我们再来看与“孔颜之乐”密切相关的一个故事,“吾与点也”之乐。
在《论语·先进》篇里记载,孔子曾经问他的弟子们子路、曾点(曾参父)、冉有、公西华等有什么志向,他们回答不一。子路的志向在使一个处于内忧外患的千乘之国成为强国,民众既勇敢又知义礼;冉有则以方圆五六十里的小国作为治理的对象,也是想在三年内使国民丰衣足食、知乐达礼;公西华却以兴礼作为自己的志向,愿做个管理礼仪的官员;而曾点则说,自己志向是在暮春时节,与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孩童,浴于沂水之上,风凉于舞雩之下,歌咏先王之道,归于夫子之门。孔子听罢慨然而叹:“吾与点也!”那么,孔子为何单独深许曾点之志?按说其他弟子以治国安邦、兴礼泽民为己任不正是孔子早年所为之奋斗的理想吗?不是为了这个理想,孔子又为何要周游列国呢?实际,问题并不在这里,孔于是从对人生的体悟来看弟子们的志向的。在孔子看来,其他三个弟子对人生的理解与体会都太肤浅,都只是流于事功和道德层次,只有曾点所说才是深人人生,超越了事功与道德境界。虽然曾点并不一定真正体会个中滋味,或略知其味而未有深刻的体验,但是他的回答对于孔子来说却深有感触,孔子是一步一步踏实走过来的,是深有体会的,已经真正达到了超越事功与道德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境界。这便是“吾与点也”之乐典故,这一典故对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吾与点也”之乐到底是乐什么呢?或说有何可乐呢?人在山水之中体验人生,享受自然美景,不再为生活中的一些人事而忧虑,与几个友人和弟子们尽兴而归。这种乐实际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是一种天人合一境界之乐。他不是一个人独自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这便是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与孔子的“老安、友信、少怀”的理想也是一致的。而人在自然之中享受人生,无忧无虑,此便表现出入与自然的和谐。
由上,无论是颜回之乐与物质生活的关系,还是曾点之乐与事功、道德之间的关系,都是一样的,都是属于超越的关系。也就是说,“孔颜之乐”不仅是超越贫富等物质享受的,也是超越事功的,同时还是超越于社会道德伦理。这里所谓“超越”并不是不要物质财富,不是不要功业,也不是不要伦理道德,更不是否定事迹与功业,破坏社会道德伦理规范,或者与之相矛盾冲突,而是“有之却又高于之”。
由上可见,“孔颜之乐”实际主要是在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体身心的和谐之中所体会到的自由、自然与安畅,是对人生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所达到的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所谓“精神境界”是指主体对人生及主体自身与他人、社会、宇宙互相关系的自觉理解与自觉体会,并形成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孔颜之乐”便是立足于人生的终极意义的思考下,对于主体与他人、社会、宇宙关系的自觉理解与自觉体会下形成的儒家最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P3-P5
序
伍雄武
本书原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其指导教师为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刘文英教授,而评审论文的专家也都是著名的学者、教授(他们对论文有很高的评价),但我不在其列,因此,煌明君要我为之作序,觉得很不合适。但是转而一想,又感慨良多。煌明是我推荐给文英教授的,而文英是我的老同学。正当煌明论文完成之时,也即思想家成果丰硕的秋天——60岁上下,文英兄却撒手人寰,撇下弟子和多种未完成的重要著作走了!当此悲痛之余,煌明要我替代文英兄为其作序,吾既知其不妥,又深切悼念先行者而难却,犹豫再三,不得不勉为其难。
在国学中“孔颜之乐”是关乎人生境界和修养的问题,它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哲学,或者说中国古代学问的特点。这特点就是,学问首先是“为己”的,是“知行合一”的。“为己”就是,做学问所要解决的是自己的思想和精神的问题,而不是为改造别人、为他人解决问题的。“知行合一”就是,知则必行,不行就等于不知。设想一下,某人说他在研究“孔颜之乐”乐在何处,但他终日凄凄戚戚,并且认为其研究不能影响自己的精神生活,只是为了写成文章教育他人,在古人看来,此人是终难把握“孔颜之乐”的真谛的,即便他写出了宏篇巨著,也不能说有什么真知。不久前有位知名的儒学专家,居然做起了走私人口的勾当,这样的人若写其他学科的著作,如数学著作等等,倒还可读,至于他写的关于儒学的论著,就很难让人卒读了。他讲的越是头头是道,读之越是令人恶心。十年前我就认识李煌明了,那时他还是大学生。他常感到空虚、无聊、苦闷、烦恼,于是反反复复寻觅自己的精神家园,探索自己应达的人生境界,我们为此有过许多的书信往来。后来他成了我指导的中国哲学史硕士研究生,他的寻觅和探索就与学业结合起来,更加深化了。所以,他后来在文英教授的指导下选择了这个题目做博士论文,我就觉得很合适。他首先是为自己而精研“孔颜之乐”的,有所体认之后,才见诸文字、辞章的。我觉得这是真学问。再者,他是青年学生中的一员,他的探索有代表性,他的认识对其他青年人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他通过精研宋明理学而达到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就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宋明学者对“孔颜之乐”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精深探讨和研究,可惜当代学界对之关注不够,系统、全面的论著尚未见到。所以,本书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它在全面梳理、总结资料的基础上,对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论进行了辨析、阐释,进而对整个传统儒学的“孔颜之乐”论,以及它对古人和现代人提升精神境界、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做出了富有创见的论述。诚如评审专家所言:“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见到过去的学生有此高水平的成果,欣喜之至,不避行文浅陋为之序焉。
2006年2月
“人为何而活?”近十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因为这个困惑,在伍雄武先生的指引下,我踏上了哲学之路。也因为这个困惑,我选择了“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问题”作为我的博士毕业论文。本书便由我的博士论文修改得来。
特别感谢我的博士导师刘文英先生对我的悉心指导与不断鼓励,而今先生仙逝已近半年。睹物思人,惆怅与悲痛难以言表。
同时,周桂钿老师、方立天老师、郑万耕老师、吕希晨老师和白奚老师等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设性的指导与建议。值此,特向他们表示深切的谢意。
在南开大学的3年里,李翔海老师、严正老师、王兴国老师及高秀昌、孙利、郑淑媛、马云志、赵忠祥、吴全兰、郑全、常裕、孟宪清等诸多师兄、师姐在学习上和生活上也都给了我极大的关怀与帮助,在此,对他们致以真诚的谢意。
本书出版得到了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的全额资助,同时也得到了云南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也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仓促,也因识见粗浅,本书仍存在着不少问题,真诚地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与指点。
2005年10月15日
于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