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上戏的故事,这是一段关于青春的记事,这也是一首关于爱情的歌谣。安瞳、赵峰、梓茜、萧勇、尤佳、林楠楠、顾屹栋、苏洋,一群生活在上戏的少男少女们,在“上戏”这个大舞台上,演绎着他们的人生:或喜、或悲、或成功、或失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散落在上戏的爱情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高文婷//王晓怡 |
出版社 | 格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关于上戏的故事,这是一段关于青春的记事,这也是一首关于爱情的歌谣。安瞳、赵峰、梓茜、萧勇、尤佳、林楠楠、顾屹栋、苏洋,一群生活在上戏的少男少女们,在“上戏”这个大舞台上,演绎着他们的人生:或喜、或悲、或成功、或失败…… 目录 第一章/1 第二章/31 第三章/49 第四章/73 第五章/91 第六章/111 第七章/129 第八章/145 第九章/159 第十章/173 第十一章/191 第十二章/207 第十三章/223 第十四章/235 第十五章/251 第十六章/269 第十七章/289 第十九章/325 第二十章/335 试读章节 赵峰时不时地来找安瞳,安瞳已经感觉到两人的关系有些微妙的变化,她确实一直希望在大学里面能交一个男朋友,但她觉得赵峰这样的人好像不太适合自己。而且有时她根本搞不懂赵峰在想什么,似乎他的思维方式总是跟别人不一样。而安瞳又清楚自己是个不安分的人,总是对新鲜刺激的事物无法抗拒,有时还很现实。 “在想什么呢?”身边的赵峰停止了弹奏吉他问道。 “没什么,今天就练到这吧。”安瞳打算离去。 “等等,我还没交学费呢?”赵峰叫住安瞳。 “还有学费?”安瞳对这个比较有兴趣。 赵峰得意地笑笑,便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票子,“给!” 安瞳接过票子,“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会?” 赵峰点头,“在上海音乐厅。” “这么高雅的艺术,我怕我欣赏不来。” “没关系,你不喜欢我们可以换。”只见赵峰又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电影票,“你喜欢看恐怖片吗?” 安瞳的笑容有些僵硬,似乎已经给了赵峰答案。赵峰也很接翎子,立刻收起了电影票,又从口袋里掏出了两张大剧院的戏票,“《剧院魅影》总可以了吧?” 安瞳太惊讶了,他的口袋比机器猫的还神奇,什么都有。“你别告诉我如果我还是拒绝的话,你还会掏出别的什么票来,比如说画展的门票,或者动物园、植物园的门票什么的?” “如果你喜欢的话,可以啊。”赵峰把手伸进口袋捣腾起来。 “不会吧?” “那当然,要不怎么能约到你呢?” 赵峰的话似乎瞬间的电流一下电到了安瞳,安瞳一时沉默了。赵峰也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话有些敏感,于是也沉默了。 一阵安静过后,赵峰开口了,“安瞳,其实我——” “哦,我还有事,我先走了。”安瞳想溜之大吉。 “我喜欢你!”赵峰的话还是抢在了安瞳前面,使安瞳停下了脚步,呆呆地站在那里。 “你考虑一下吧,我是认真的。”赵峰非常的严肃,安瞳发现其实他严肃起来还是蛮帅的。只是她真的能爱上他吗?她自己也不知道,此刻的她心里很乱,她什么也不愿意去想,只想快点逃离…… P81-82 序言 风风火火的青春 ——序《散落在上戏的爱情》 魏威 淡出文坛十余年,居然还有机会为人作序,真是始料未及。说来也巧,以前在《萌芽》担任编辑工作时,我便对一些年轻人的作品非常关注,一来是出于爱才的本性,二来我对于自己在挖掘人才方面的独具慧眼还是颇有信心的。在我手里诞生的年轻作者也有不少,其中一些如今都已在文坛颇有建树。只是没想到,离开《萌芽》这么多年后,还有机会再当一次伯乐。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啊。 他们带着“青鸟”而来…… 出于工作的关系,我所在的上海华集文化公司下属永乐小剧场承办了“首届上海高校大学生话剧节”。而当时,刚刚从北京参加完“2004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展演的《青鸟坠落前的九十三分钟》一行人被安排到我们的小剧场演出。 据说这出颇有争议的多媒体话剧在北京的“大戏节”上风风火火地闹了一场,竟然成了当时上座率最高的戏。然而,在小剧场演出时却是另一番景象,观众三三两两,少得可怜,好不容易在开场前勉强坐了八成左右,但离我最初的估计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使我萌生了被欺骗的感觉,于是找到了这出戏的制作人兼导演,也是这本小说作者之一的高文婷,她的表情显然有些尴尬,竟然还有几分惭愧,这使得我一下有些心软了,“你们做这出戏是自己掏腰包的吗?”我问。她点了点头,“大部分是,但学校也给了我们不少支持和帮助。”从事小剧场的工作以来我也接触过一些剧社,有民问的,有政府的,有半官方的。说实话,做戏剧并不像电视剧那么挣钱,因此对于那些自己掏钱做戏的民间团体我总是挺敬佩的。正说着,戏开始了。 接下去的90分钟可以说是非常戏剧化的,我的思想产生了180度的转变。很多年了,我已经很久没看过一场好戏了。还记得年轻时第一次看戏的心情,激动到无法平静,手心里竞都捏了汗,那一次我深深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没想到,今天,在这个小剧场里,这样一出十来位名不见经传的戏文系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多媒体话剧竟让我再次重温了那种感觉。 戏真是不错,在这场非常布莱希特的剧情中,时髦而有机地用上了多媒体,艺术地突现了主人公的人生体验和追求,突现了他们生活于其中的动荡、喧嚣而又躁动的大都市氛围,具有很大的艺术张力。我这个多年不写评论的老评论家情结不经意又上来了,在演出结束后,与这帮才华横溢的孩子们交换了意见。我记得我使用了多少有点故弄玄虚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哲学概念。凭心而论,《青》剧形而上的感慨犹如诗歌和散文般的华丽赋有哲理;但形而下的叙事却多少有点苍白,相比之下显得比较弱。于是我告诉他们话剧毕竟是话剧,哪怕冠之以“小”但还是话剧,不是诗歌、也不是散文,光有华丽而哲理的感慨是不行的。“形而上”的深邃必须要有“形而下”的扎实予以支撑才能实现,否则就一定会显得空乏和苍白。天可怜见的,没想到这样一个简单、基础的文艺理论常识居然赚取了一片掌声。我在受宠若惊之余,在心理上很快地就和这批年轻人拉近了距离,而我们的交往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作为一个曾经从事过编辑,现在又搞影视制片工作的长者,看着眼前这些年轻人,我隐约感觉到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也许会有更大的作为。果不其然,时隔半年后的一天,当时剧中的两位女生高文婷和王晓怡携带着她们刚写完的长篇小说《散落在上戏的爱情》来到了我们公司,说是想拍成电视剧。于是,我与这两位年轻人有了第二次接触。 她们的生活确实比别人精彩…… 说实话,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那个时候要有经济头脑的多。对于拍电视剧,说真的,我一向坚持“严抓剧本”的原则,尤其是所谓的青春偶像剧,因为太多烂片充斥着市场。于是,我告诉她们等我把小说看完如果有想拍的冲动再说。 小说我认真读了,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她们的生活确实比别人丰富精彩得多。”这是我读完小说的第一感觉。而这种感觉使我好像一下子又年轻了很多,80后的作品在前一阵搞得有点飞飞扬扬,褒贬不一。其中有一种曾经是相当流行和经典的非议,那就是认为80后们还年轻、生活经历还不足以撰写长篇。看来,这部作品倒真的能好好反驳一下他们了。 其实,能不能写出好的、优秀的长篇小说,固然和作者有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有关,但是最重要的并不是经历、而在于其体验能力。具有写作才能的人,有时候可能并没有复杂、丰富的生活经历,但却有着推己及人的体验能力。他的内心世界极其复杂,层次非常丰富,可以细致人微,也可能翻江倒海。在他周围发生的情事,只要他感兴趣,只要他上心,他就可以将当事人的心理层层剥笋地加以深刻的想像、甚至条分缕析地梳理、描写,敷衍成文。 80后的作品我虽然读得不多,但乍一接触《散落在上戏的爱情》就被作者的复杂、深沉的人生感悟和相当老辣的描写、叙事手法所震惊。充斥着无数感性的靓女帅哥的艺术学院注定要比其他院校发生更多的情事;学习、生活于其中的学子肯定要比其他院校的学子受到更多的冲击。对于故事中的尤佳和安瞳来说,她们有着自身的生活追求和轨迹,但周围不断发生的情事也使她们多了一层人生的体验。于是,尤佳和安瞳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地加深人生体验,以他人发生的情事丰满着自己推己及人的内心省察。 记忆犹新的是里面那始终围绕着尤佳的提问,“你愿意走华山路的门还是延安路的门,你选择寂寞还是繁华?”正如提问者杨柯说的那样,这会是尤佳一生的课题。其实,不止是尤佳,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课题,试想,谁的一生不是徘徊在寂寞与繁华之间? 遥想当年,被人们称为77、78级的中文系学子,其经历不可谓不丰富。他们至少经历过轰轰烈烈的红卫兵运动和上山下乡,有的已经嫁为人妇或娶妻生子,年龄大的甚至已过而立之年。可是有几人能在大三写出了堪称长篇的小说。可是我们的这二位年轻的“80后”写成了。时也势也,信息时代的后生确实可畏! 记得有一次,同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位老友聊天时,也谈到了现在泛滥的偶像剧市场,他说没有好的剧本是问题的关键。于是我便把这本小说推荐给了他。三天后的一个晚上,他打来电话说是已经看完了,“写得真不错,很成熟。”这是他的原话,简洁明了,没有太多修饰,却让我的伯乐情结再一次得到了满足,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想来,中国的文化市场向来有南北之分,之间存在差异和分歧,通常在北方收视好的电视剧在南方未必好,同样,南方的戏到了北方就只有挨批评的份。就像之前在北京饱受争议的《青鸟坠落前的九十三分钟》。但是这一次,似乎《散落在上戏的爱情》一书获得了南北共鸣。其实,对于青春类的题材,只要把握得好,是很容易征服人心的,而《散落在上戏的爱情》做到了。 有一点漂亮,有一点个性,有一点才气…… 因为答应为她们写序,于是几天后便有了我和这两位作者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长谈。这一次,我对她们有了新的认识。 和我最初想像中的不同,也许是出自艺术院校的关系,她们穿着打扮有些时尚,还算秀气、立体的脸庞以及身上隐隐散发着的艺术气息使得她们要明显成熟于其他大学的学生。这使我想到了时下被炒得风风火火的“美女作家”一说,我实在不愿意将她们同那四个字有所联系,因为在我看来,“美女作家”是贬义词,而她们显然要褒义得多。 在与她们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中我认定了两件事情,第一,她们是有一点个性的。就像书中的尤佳和安瞳,她们有点义气,有点豪爽,但更多的时候细腻和敏感,这也许和她们的专业有关,编剧,说穿了就是琢磨人的。因此她们比别人更懂得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更注重细节的把握。 第二是,她们确实有点才气,我说有点是因为我不轻易夸奖人,更何况像她们这样的年轻人,今后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其实,学校里比我们漂亮比我们能干比我们专业好的人很多,只不过我们的运气好了点而已。”她们的谦虚使我不禁对上戏这所学校充满了好奇,这高高的围墙里面真的是藏龙卧虎啊。 每年,我们只知道上戏又出了多少多少明星,而那些默默无闻的,那些选择寂寞的人,他们一定也有自己的故事,也许更真实、更感人、更值得我们关注。 总之,这围墙挡住了我们窥探她的视线,却挡不住那生机勃勃的景象。因为在里面的,是他们风风火火的青春。 后记 关于成长 我们都是不安定的人,应该可以这样说吧。感情上的不安定,生活上的不安定,精神上的不安定。虽然随着渐渐地长大,我明白没有什么会比安稳地度过一生更幸福的了。这种不安分的因子就在我的血液里流啊流的,来回往返着。有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得到了什么。默然地穿梭在这座浮华的城市中,这些不确定更加深刻地烙在了我的心中,挥之不去地隐痛。我快22了,转眼问,我已经那么大了,可分明有些记忆还是如此清晰地映在脑海里的。我不知道,是不是有许多和我同龄的女子都在这个时候拥有着同样的困惑。或者鲜艳的外表之下,那颗心也是千疮百孔的。 我坐在车上,一路颠簸。其实我一点目标也没有,只好胡乱找寻一个方向,然后听天由命地走下去。说实话,坐在车上写东西的感觉不怎么好。 小说完成的时候,我兴奋了好一阵子。是对于自身一种肯定的满足感。很久了,这种充斥周身的饱胀感许久没有光顾了。在很大程度上,我不曾妄想着借助这本书出名或者发财。和小说里的安瞳一样,我是个对于生活很容易知足的人。尽管有时候我会发这样或那样的牢骚,但这并不妨碍我憧憬未来。毕竟我们还年轻,就不要去盲目猜测了,这没有多大好处,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罢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世界,有那么点敏感和忧郁是很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但为什么不让自己生活的更加快乐一点呢?我想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的不幸来作为谈资。理想,活力,激情,才是我们这个年纪应该有的。想到这里,我想我以前活得有那么点自欺欺人了。但愿,不,是一定,我的生命里一定是充满阳光的。 关于梦想 伸出双手,用力呼吸,就会看见奇迹…… 我时常在想我是不是为了这句话来到这个世界,为了这句话才走到今天,并且注定要为这句话继续走下去。 我很用力很用力地呼吸,企图将一生的氧气一口气吸人肺中,然后长长地吐气,反馈我的会不会就是奇迹? 不知是谁说过的,带着眼泪的成长才是最生动的。戏剧学院的学生注定要比别人流更多的泪;戏剧学院的学生天生就比别人会流眼泪;戏剧学院的学生生活总是很像演戏;戏剧学院的学生永远也分不清戏和现实,总会在出戏入戏问,不经意潸然泪下…… 小时候我们会做很多的梦,梦想自己这样,梦想自己那样。梦总是美好的,长大后才渐渐发现,其实任何东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总是会不经意间离最初的梦想越来越远。记得曾经听一位成功人士这样说过,我们年轻的时候可以做很多的梦,你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反正做梦又不用花钱。等到有一天可以有能力实现的时候,就要把它们一个一个变为现实。 我想我们是幸运的,并不因为我们拥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而是因为我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多少人在高考的志愿表上填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人们只是在选择一个热门的赚钱的出路好的专业罢了,或者有的只能任凭自己的分数摆布听天由命。比起他们,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还有什么会比为自己喜欢的工作奋斗更令人兴奋的呢? 走走,停停,路边的风景,路上的自己,在路上,就好。所以,我们,笑了,即使,流着泪。 关于爱情 这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是艺术家眼中永恒的主题,也是每一个活着的人毕生的追求。其实,它更是一颗深藏在糖衣包裹下的致命毒药, 爱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完全沉浸在糖衣炮弹中,丝毫不曾察觉到危险;另一种就是,即使明知会万劫不复,却始终义无反顾,只为那毁灭前瞬间致命的甜蜜。也许上戏的人是属于后者吧。所以,不要说上戏人不懂,不要说上戏人要面包不要爱情,纵然他们的爱很现实,纵然他们的爱有些自私。其实,在爱情面前,我们都一样,我们都会万劫不复,也都同样义无反顾。 我想我们都爱过,而且爱得很早,早得足够美丽和刺激,却也注定要留下遗憾和伤痛。我想我们不会后悔,虽然偶尔还是会在半夜醒来拭去眼角的泪然后故作坚强地继续睡去。 我们是你跟我两个人的合称,我和你分开了是不是就不是我们了?但是每次我和你都不那么协调。我说要自由,你说要安定;我说我不知道,你说你应该知道;我做错事了,你什么也不说;我想你了,你却不理我;我离开你了,你又想挽回;我在这里,你在那里。还有很多很多,有时侯,我们并不是我和你吧,我只能这么说。 很长时间,我好像很长时问不曾触摸过爱情这个东西了。不是说不拥有,只是不知道如何拥有。他们都说得很对,爱情是奢侈品。所以我身边的很多人在爱情中转了一圈后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来。这种轮回有着太多的无奈,刻着太深的伤痕。那么当初又是何必呢?疼你,爱你,守护你,不能没有你,想和你一辈子,这些个誓言,仿佛失去了它们应有的魔力,为何现在听来如白开水一样地无味,我想是我老了。可是我分明才22岁啊,那么有关爱情的零碎片段对我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有的时候,我宁愿像个瞎子一样,在这个世界里凭着直觉摸走。或者我又该冷眼旁观。 其实,美丽的花只有在对的季节对的时候开放,才会绽放属于它自己的最绚丽的芬芳。但愿我们没有过早地凋零,但愿我们还能绽放那过人的美丽。 关于青鸟 《青鸟坠落前的九十三分钟》是我们班十多个志同道合的同学自发搞的一出戏。第一次尝试十个人集体创作,大家都在“青鸟”里倾注自己的心血。看过这出戏定会被戏中精彩的台词所吸引。而如今这些台词又化身成了小说里的点点滴滴。所以说,“散落”与“青鸟”息息相关。在这里我们想要感谢所有参与过“青鸟”演出和支持“青鸟”的朋友们。 2004年的夏天,8月16日,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天,“青鸟”首演。在国家话剧院的小剧场,就像是一位年迈的母亲,期待着自己的孩子一样,一群年轻人跌跌撞撞、磕磕碰碰地走上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之前他们曾无数次地幻想过这一刻,他们或是在幕后看着别人的故事上演又落幕,或是台下看着舞台上光鲜的演员在谢幕那一刻簇拥着花朵接受热烈的掌声。然而,这一次,演戏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上演的也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他们自己的故事。那些聚光灯都为他们而亮,台下响起的掌声也都因为他们。排练时的争吵和疲惫已在泪水中化为灰烬。台上的演员哭了,在出戏人戏之间禁不住潸然泪下;台下的导演哭了,因为倔强的她终于被她的演员们打动了。这是他们共同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北京的天很蓝,街道很广,就连地下过道都要比华山路宽。这是我们这些生活在上海的孩子们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我们在一瞬间都有了一种飞上天空的冲动,我想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天空。就像我们的“青鸟”一样。 《青鸟》是梅特林克的童话剧本,讲述了两个童话中的孩子找寻一只象征着幸福的青色鸟儿。在《青鸟坠落前的九十三分钟》中,我们也在找寻我们的幸福。一群戏剧学院的学生排演一出叫《青鸟》的戏,他们在戏里寻找幸福,却又在戏外迷失幸福。最终,他们找到了青鸟,可是这只鸟儿真的属于他们吗? 戏里的小女孩来到窗边,打开窗,青鸟飞走了。 她说:是的,我是故意的,这只鸟儿不属于我们中的任何一个,强留住它只会使它窒息,它会死的,会死的。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他们依旧在找寻他们的幸福…… 关于上戏 我只能说,上戏真的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这里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有的甚至不着边际。其实,我们最应该阅读的是生活本身。一个故事结束了总会有另一个故事开始,生活嘛,就这么回事儿。看,那舞台上,我们的故事上演了…… 喜欢肆无忌惮地吃,无所顾忌地笑 喜欢打扮得美丽性感,招摇过市地去骗取回头率 喜欢和朋友们在夜的阑珊中尽情释放自我 喜欢被众人拥簇的感觉,至此我发现自己是个很有表演欲的人 喜欢幻想着未来美妙的生活,因为我知道总有一天这就是我的生活 不要绑着我们,这样我们会窒息 不要折断我们的箭,我生来就是自由的女子 不要强迫我们,我们只会反抗得更加厉害 不要年华老去,这样我们宁愿没有长大 不要在黑夜来临时迷失方向,我愿我们还在路上…… 高文婷、王晓怡 2005年6月于上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