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聊斋志异与宗教文化/文史哲博士文丛
分类
作者 黄洽
出版社 齐鲁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集几十年之短篇小说集,内容丰富多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新奇,结构巧妙,千姿百态。作者将古代小说中“志怪”“传奇”和“人情”的精华特色揉为一体。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最耐人寻味,余香再再,使人不忍掩卷,令人思绪遐飞的是那些花妖狐魅和书生的情爱故事。作者将笔触涉入杳冥荒诞之域,借神狐鬼怪直抒胸臆,把现实中的矛盾移到幻想领域里,从而酣畅淋漓,游刃有余。其中隐藏的思想无不与封建社会的宗教思想有关。

本书着重对蒲松龄受宗教文化影响的几个方面作了条分缕析,结合作品实际进行剖析,并阐述了蒲松龄接受宗教文化内涵的心理机制。该书论证严密,令人信服,也为研究《聊斋志异》的读者提供了另一种角度的重新诠释。

目录

引言 明末清初社会思潮的演变与宗教的影响

 一、禅宗与明末人文色彩浓郁的个性解放思潮

 二、清初的反思批判思潮以及宗教与传统道德的重建

第一章 蒲松龄创作心态论

 第一节 “阐幽明微,赖兹刍荛”

——蒲松龄的儒者情怀与劝善惩恶的救世婆心

 第二节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蒲松龄自我疗伤的自救心理

第二章 蒲松龄的神道观与神道设教思想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蒲松龄的神道观

一、蒲松龄神道观的二重性

二、以儒为主,佛、道辅之的神道观

三、多神崇拜的开放兼容的宗教观

 第二节 蒲松龄神道设教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源远流长的儒家神道设教思想

二、志怪小说创作传统的影响

第三章 《聊斋志异》与佛教

 第一节 蒲松龄受佛教影响的原因

一、时代的因素

二、家庭的影响

 第二节 佛教因果报应学说与《聊斋志异》的伦理道德思想

一、《聊斋志异》的因果报应思想

(一)前生业,今世报

(二)现世报(今世种因,今世得果)

(三)三生业报

二、《聊斋志异》果报思想的积极内涵

(一)假神道以惩恶

(二)假神道使品行有亏者有所戒惧

(三)假神道以奖善

三、《聊斋志异》果报思想的艺术作用

(一)以果报思想作为结构作品的框架

(二)以果报思想作为情节转变的契机

 第三节 信命数与尽人事——佛教的宿命论思想与蒲松龄的命运观

 第四节 禅宗的影响

一、佛在心。头,不必外求

二、纯任本心,佛之真也

三、不起妄念,心性高洁

第四章 《聊斋志异》与道教

 第一节 道教存想致神的思维方式与《聊斋志异》的幻想故事

 第二节 《聊斋志异》受道教影响的一些叙事范型

一、人神之恋范型

(一)仙女下凡型

(二)凡男遇仙型

二、梦幻型:从超凡出世到寄情寓愤

(一)梦幻型故事文本溯源与发展

(二)《聊斋志异》对梦幻型故事的继承与改造

三、神仙考验型

(一)严苛考验下的向道求仙

(二)人间清福不羡仙

(三)行善积德,修仙之道

四、道士除妖型:《画皮》故事心解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时空幻想

一、时间的幻想

(一)仙境一日,世上千年

(二)仙境百年,人间俄倾

二、空间的幻想

(一)洞穴仙窟

(二)袖里乾坤

 第四节 《聊斋志异》的鬼魂描写

一、《聊斋志异》中所反映的鬼魂信仰

二、《聊斋志异》鬼魂描写的价值

(一)表现心理真实的鬼魂

1.情欲生幻

2.失德生幻

(二)讽谕社会现实的鬼魂

1.借鬼魂描写,刺贪刺虐

2.借鬼魂作祟,控诉清兵屠杀汉人的血腥暴行

3.借鬼魂现形,谴责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精神的戕害

第五章 《聊斋志异》与自然宗教

 第一节 人妖关系

一、人妖友好相处

(一)人妖友情

(二)人妖之恋

二、人妖对立

 第二节 变形故事

一、异类变成人类的故事

二、人类变成异类的故事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明末清初是中国封建社会由腐朽衰落、动荡不安到东北满族崛起入主中原、改朝换代大变动的历史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明代后期,一方面封建专制统治达到了极致,各种矛盾集中暴露,政治腐败、信仰危机、社会风气堕落;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活跃与繁荣使得社会风尚、社会心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禅宗与心学合力影响下而兴起的启蒙思潮,动摇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价值标准,竟奢炫奇、逾礼越矩、风流放纵成了大多数人们生活追求的目标,与明初的那种淳朴俭约、遵规守礼、不尚奢华的社会风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明清易代又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思想家们痛定思痛,反思明亡的历史教训,激烈批判前一时期盛行的个性解放思潮,重树朱学旗帜,提出向传统回归和传统道德的重建。作为社会时代形象记录的小说,其发展演化的轨迹,呈现出与思想文化变迁相呼应的内在趋势。

后人评论晚明这段历史时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这一说法是符合实际的。自万历后期,朱明王朝统治日趋腐朽,统治集团从上到下,从朝廷到地方,腐化现象十分严重。神宗皇帝沉溺酒色,怠于政事,将近二十年不上朝,致使朝政几陷于瘫痪;又挥霍成性,贪婪无度,派出大批的宦官到全国各地去充当矿监税使,搜刮民脂民膏,他们横征暴敛,胡作非为,弄得民不聊生,因而激起了全国各地的反税监斗争,天下骚然。大小官吏,贪墨成风,卖官鬻爵,行贿受贿,滔滔皆是。统治集团内部党派纷争愈演愈烈,朝臣与朝臣之间的矛盾尖锐对立,朝政日趋腐败混乱。天启年间魏忠贤的阉党专政,疯狂打击东林党正直派官员,使得朝廷中善类几乎为之一空,而与东林党对立派别的在朝官员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势力,则纷纷投靠魏忠贤。他们廉耻丧尽,甘愿充当魏阉的爪牙,更导致了士人普遍的人格泯灭,“公道沦亡,人心败坏,凶气参会,群邪翕谋”,奸宵小人充斥朝廷,以名节自励的正直廉洁官员则谴谪相继,被摈逐殆尽。贪污受贿成风,朝政进一步败坏,“庙堂考课,一切以虚文从事,不复加意循良之选,吏治既以日偷,民生由之益蹙”。

随着封建专制统治的日趋腐朽,而维护其统治的哲学基础程朱理学则日益失去了它维系人心的权威力量,走向衰退。与此同时,在东南沿海一带自明中叶以来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逐渐成熟,使得商品经济出现繁荣,中小规模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因而反映市民阶层利益和心声、反对程朱理学的王阳明心学以及由此演变而来的泰州学派兴盛。这一学派公开反对假道学、反对封建名教的虚伪,倡导合理的欲望满足,呼吁真情至上,宣扬个性解放,在义利观、情理观及个体与群体观上都有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内涵,一股以启蒙为特征的人文主义思潮悄然在封建社会的母体内部孕育产生,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由此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P1-P3

后记

这本小书是我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稍作修改而成的,在论文答辩时,复旦大学的黄霖教授,山东大学的袁世硕教授、郑训佐教授、廖群教授,曲阜师大的张稔穰教授、徐振贵教授都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山东是蒲松龄的故乡,关于蒲松龄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种学术传统。许多专家学者在这方面都卓有建树,并出版了一些很有影响的学术专著,我的导师马瑞芳教授就是全国知名的聊斋研究专家,我之所以选择《聊斋志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都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使我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论文在开题之初,由郭延礼、马瑞芳、王平、徐振贵、王小舒诸位先生组成的指导小组曾提出过他们的看法,认为该选题有一定的难度,对作者宗教文化方面的学养有相当的要求。我出于个人的兴趣,决心做下去。对《聊斋志异》我尚且谈得上熟悉,但对宗教文化却知之甚浅,在写作过程中时时感觉力不从心,经常郁闷长叹,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凭着一番努力,论文如期完成。文章着重对蒲松龄受宗教文化影响的几个方面作了条分缕析,结合作品实际进行剖析,并阐述了蒲松龄接受宗教文化内涵的心理机制。但宗教文化毕竟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加之本人学养所限,便有望洋兴叹、隔靴搔痒之感,材料的疏漏及理论深度的不足,也就在所难免,就此专家的评议意见与我本人的认识是一致的。论文在写作的过程中,参考了学界的一些研究成果,由于篇目太多和本文篇幅所限,我在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但又不敢掠美,所以在此一并致以谢意。就明清小说与宗教的关系这个大的课题,我以后会继续做下去,争取能做得更好。

感谢导师不弃不才,把我收在门下,在我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又慷慨地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导师的恩情永志不忘。

感谢山东大学为我提供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的硕士和博士学业得以完成。每当看到图书馆前“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八个大字时,我都深感激励。我只有努力地工作和学习,取得好的成绩,才能不辜负学校的培养。

感谢齐鲁书社给我这无名之辈提供这个机会,使这本小书得以面世。至于书中诸多的不尽意之处,囿于才力,只好留待以后逐步修正完善。

感谢所有关心过和帮助过我的人,心存一份感恩之情,我以后的人生之路,会越发勤勉、踏实和温馨。

       黄洽

      2005年7月于烟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2: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