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抵抗好莱坞(西欧电影在20世纪的兴衰)/西南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学术论丛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曹怡平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纵观国际影坛,西欧一直凭借其独特的电影运动而备受关注,从先锋派到新现实主义,从法国新浪潮到德国新电影,这些运动如风暴般席卷全球,对历代观众产生深刻影响。
但我们也要看到,自电影诞生以来,西欧电影运动的起伏始终与好莱坞在全球市场的强势渗透密不可分。本书通过对这段历史的详细梳理,呈现了英法德意等国为抵抗好莱坞而采取的制度回应,以及由此带来的阶段性繁荣和背后无法克服的结构性困境。在新全球化背景下,回溯西欧保护本土电影的实践,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电影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也将启发我们深入思考产业发展与国家政策、国际竞争之间的复杂关系。
目录
导论
一、西欧电影优势地位的衰落(1894-1918)
(一)西欧电影的全球性优势地位
(二)美国电影的初兴
(三)美国电影包租制的诞生
(四)西欧电影产业的衰落
二、抵抗的启动与发展(1918-1945)
(一)好莱坞的渗透
(二)西欧的反渗透
三、抵抗的全面溃败(1945-1953)
(一)好莱坞的强势渗透
(二)西欧的弱势反渗透
(三)好莱坞的反制
四、抵抗的再推进(1953-1979)
(一)产业衰落期好莱坞的内部调整
(二)产业衰落期好莱坞的外部渗透
(三)西欧的新抵抗策略
(四)产业重构中好莱坞的自救和渗透
五、多元抵抗体系的建构(1980至今)
(一)好莱坞电影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决战《关贸总协定》
(三)团结的欧洲电影市场
(四)西欧各国的抵抗
结语
导语
提纲挈领展现欧洲电影百年变迁,深度聚焦英法德意产业兴衰
立足全球,开展跨国比较研究,还原艺术与商业交锋的历史细节
精彩页
“抵抗好莱坞:西欧电影在20世纪的兴衰”这一书名,刚好可以体现本书涉及的两大主体:作为美国电影产业代表的好莱坞,以及西欧各国的电影产业。其中,作为关键词的“抵抗”,旨在描述20世纪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美国和西欧的实力对比。“抵抗”主观上有拒绝、怀疑和排斥之意,这说明电影作为一种商品,不同于衬衫、袜子或者飞机。后者的厂商可以是欧美日韩,产地可以是柬埔寨、越南、孟加拉国,但消费者和政府对此几乎不关心。然而,作为20世纪尤为重要的故事讲述媒介之一,电影除了讲一个(惊悚、浪漫、打斗等)故事之外,缝合于其中的意识形态、景观、文化也在付费观看的过程中得以传播。故事越动人,背后隐而不宣的价值观就越容易得到认同。20世纪的绝大多数时候,好莱坞电影在全球通过一次又一次强势出口赚取外汇的同时,也把电影背后那些隐形价值进行了反复的营销和宣传。因此各国政府面对好莱坞时的基本态度是:保持高度的怀疑和警惕。
西欧各国也不例外,在面对好莱坞这个相对强势的产业集群时,政府采取的通常也是两手策略。一是限制电影的进口,对广受观众欢迎的好莱坞电影,减少引进数量,或者缩短播放时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配额制);二是在消极防御的基础上,鼓励本国电影产业提高内生力,通过自身产业的发展,制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以此对抗好莱坞。但电影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要想调动制片人的积极性,就得帮助其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制片补贴、税收减免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便主要通过“输血”的方式,帮助本国电影制片业逐步生成“造血”的能力。
本国电影市场面对进口的好莱坞电影,最好能保住半壁以上的江山。本国电影占据的份额越大,意味着本国故事被讲述的次数越多,本国政府推崇的意识形态、观念、文化获得营销和宣传的机会就越大。此外,在海外电影市场上,本国电影“走出去”是直接的经济效益,通过电影来营销本国产品、宣传本国景观、拉动旅游业的发展则是间接的经济效益。想象通常很美好,但现实的骨感在于,在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西欧各国在面对好莱坞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时,对内对外的成绩都不大理想。内外通常具有一定的连通性,当对内保半都变成一项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到海外市场上大放异彩近乎天方夜谭。为了论述的集中,我们将对西欧电影产业的分析限定在英法德意这四个代表性强的国家。
美国电影产业不限于好莱坞,但从产业力、影响力、软实力等指标来评判,好莱坞当之无愧是美国电影产业的代表。电影产业重规模,在好莱坞历史上,形成规模的几家电影公司从过去的“八大”变成了现在的“六大”。在“八大”形成之前的前好莱坞时期,美国电影在内外两个市场维度上都不具有显著的优势。一战前,法国电影产业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都稳居全球第一,西欧其他国家的电影产业也均拥有不容小觑的实力。与此同时,美国本土的电影产业处于稳步上升期。不同于法国以及西欧其他国家,美国人口规模的扩大,以及国力提升带动了美国人购买力的提升,也在无形中培育了数量庞大的潜在观众。与此同时,美国电影产业在内部角力中成就了好莱坞。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美国电影产业的初兴。从这个意义来说,一战既是西欧电影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也是反抗好莱坞的起点。本书的第一章旨在围绕上述内容,来探索发展方向相反的两种产业道路。
第二章主要描述的是好莱坞和居于霸主地位的法国电影过手后,西欧电影进入消极防御的至暗时刻。要理解好莱坞的成功,我们抓取出“八大”“垂直一体化”和“包租”三个关键词。“八大”是20世纪20—40年代(部分)拥有制片—发行—放映垂直一体化结构的公司,这一结构正是50年代之前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它们借助垄断优势推行的包租制,对内有效打击了独立电影公司的竞争,对外则有力限制了西欧电影产业的发展。这一策略让西欧各国看到本国与美国电影产业的症结性差距在于产业结构,抵抗好莱坞的重点和难点也全在于此。20—40年代的抵抗工作难就难在复制垂直一体化的产业结构并非易事,在产业规模、本国市场、先天优势等诸多条件上,西欧电影产业都和好莱坞存在较大差距,这也让抵抗好莱坞呈现出工作展开易、成效取得难的局面。一方面,西欧各国政府均出台了支持和保障本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也都发现,面对好莱坞的强势渗透,本国电影产业各部门很难一致对外:放映业期望质优价廉的好莱坞电影,制片业却希望影院多多顾及本国电影。政府的态度和制片业一致,放映业和好莱坞一致,各种保障措施能缓解但不能根除上述矛盾。这一产业矛盾几乎贯穿了20年代之后的西欧电影抵抗史。毕竟,与支持和保障本国电影产业相比,院线业更在乎利润。
第三章聚焦于二战及战后一段时期。战争前后,好莱坞对西欧的渗透是经济和意识形态两手抓。赚钱对好莱坞很重要,但在意识形态战场上,好莱坞也密切配合美国政府,充分发挥电影产业的软实力。作为二战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0: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