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中国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民族。早在五六千年前,其先民蚩尤九黎和三苗部落,即同炎帝、黄帝部落“逐鹿中原”,共同开发了黄河平原和大江南北,为中华文明奠下了最初的基石。在以后的历史岁月中,虽被迫辗转迁徙,进入条件恶劣的南部山区和西南高原,但勤劳、勇敢的苗族人民,生生不息,奋斗不绝,又为祖国的中南和西南地区的开拓和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书上溯远古传说时代,下迄新中国成立初期,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到民族源流、迁徙,民族关系和反抗斗争,以及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沿革变迁等,全面地、系统地阐述和再现了苗族的历史,是一部难得的好教材。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苗族数千年发展的轨迹,并得出必要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为我们历史地和全面地了解、认识苗族,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本书上起原始时代,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年,分八章,采取通史体例,以苗族内部社会形态的发展嬗变为主线,系统地阐述苗族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史。同时将苗族源流和支系、历史大迁徙、族称和风俗沿革等民族史的一些基本内容,按不同的历史时期贯穿于有关章节,从发展的角度加以阐明。最后另设专章,对近代以来苗族传统的生活方式、习俗作综合性考察和全面记述。这对于我们从苗族的特点和苗族聚居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和实行一些更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以加快包括苗族聚居区域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和做好民族工作,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均是不无帮助和启迪的。
绪论
第一章 苗族的原始时代
第一节 传说时代的苗族先民
一、苗族远祖蚩尤
二、三苗的兴衰
三、屈家岭文化反映的苗族经济和社会状况
第二节 夏商周时代的苗族
一、西周以前苗族的史迹
二、春秋战国时代的苗族
第三节 苗族的原始氏族制度
一、母系氏族
二、父系氏族
三、农村公社
第四节 苗族的原始文化
一、原始宗教信仰和崇拜
二、原始口头文学
第二章 秦汉至唐宋时代的苗族
第一节 族称沿革和迁徙
一、族称沿革
二、分布和迁徙
第二节 中央封建王朝对苗族的统治
一、从郡县制到羁縻州
二、经济剥削和军事控制政策
第三节 经济状况和社会制度
一、武陵五溪苗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的形成
二、夜郎和样柯地区的苗族社会经济
三、其他地区苗族的社会状况
第四节 苗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斗争
二、唐宋时期的斗争
第五节 风俗信仰和民间口头文学
一、生活习俗
二、宗教信仰
三、民间口头文学
第三章 元明和清初土司统治时期的苗族
第一节 迁徙、支系分布和方言的形成
一、元明和清初苗族的迁徙
二、苗族的支系及其分布
三、苗语方言的形成
第二节 苗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元代土司的设置
二、明代和清初土司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 “生苗”区的形成及封建王朝对“生苗”的统治政策
一、“生苗”区的形成
二、封建王朝对“生苗”的统治政策
第四节 经济生活和社会结构
一、土司地区的苗族社会经济
二、“生苗”区的经济状况与社会关系
第五节 反民族压迫和反封建统治的斗争
一、元代的反抗斗争
二、明代的反抗斗争
三、清初的反抗斗争
第六节 风俗习惯和文化教育
一、风俗习惯
二、民间文学
三、学校教育的肇端和苗族第一批文人
第四章 改土归流和苗族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改土归流和苗民的反抗斗争
一、土司地区改土归流
二、“生苗”区的“开辟”
三、雍乾苗民起义
四、粟贤宇、杨清保起义
第二节 改土归流后苗族地区的政治状况
一、行政建置
二、军事控制和“苗疆”屯田
三、赋税制度
第三节 改土归流后苗族地区的社会经济
一、清王朝的经济措施
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殖
三、封建地主制的发展和封建剥削的加强
第四节 乾嘉苗民起义
一、起义的酝酿和爆发
二、义军胜利进攻和清军疯狂反扑
三、“吴王”政权的建立和义军坚持斗争
四、平陇保卫战和起义最后失败
五、“善后”事宜与“屯政”的实施
第五节 咸同苗民起义
一、起义的背景
二、起义的经过
三、起义的基本总结
第六节 风俗习惯和文化教育
一、风俗习惯
二、口头文学
三、教育与科举
第五章 清末和辛亥革命时期的苗族
第一节 咸同起义后苗族地区的政治状况
一、“善后”措施及“苗疆”统治秩序的恢复
二、清王朝统治的衰败
三、苗族地区残留的土司制度
四、西方宗教势力侵入苗族地区
第二节 苗族地区社会经济及其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一、农业、手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二、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三、自然经济解体的开始
四、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 清未苗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一、反封建剥削和压迫的斗争
二、同法国侵略者的斗争
三、反洋教斗争
第四节 苗族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
一、民主革命思潮在苗族地区的传播及影响
二、苗族民主革命先驱王宪章与辛亥革命
三、苗族地区的“光复”起义
四、苗族人民反对复辟封建帝制的斗争
五、国务总理熊希龄
第五节 习俗变迁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一、生活习俗的变迁
二、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苗文的创制
四、苗族文学
第六章 军阀和国民党统治下的苗族
第一节 军阀和国民党对苗族地区的统治
一、民国年间苗族地区行政建制沿革
二、军阀混战与苗族地区政局
三、国民党在苗族地区的统治
四、西方教会势力进一步深入苗族地区
五、日本侵略军入侵苗族地区
第二节 苗族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一、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的渗入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初步增长
三、地主经济发展新趋势和封建剥削的加重
四、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第三节 苗族人民的反抗和革命斗争
一、苗族地区农民运动和苗族人民参加北伐战争
二、苗族地区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
三、红军长征过苗族地区及苗族人民对红军的支援
四、湘西苗民“革屯”运动
五、血洒抗日疆场的“苗疆”子弟兵
六、湘西和黔东北“布将帅”起义
七、“黔东事变”
八、“中平惨案”和海南苗族反蒋、抗日斗争
第四节 苗族地区教育和苗族文化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苗族文学
三、学术研究
第七章 苗族人民的解放
第一节 解放前夕苗族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
一、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及垂死挣扎
二、土匪蜂起、兵燹丛生,社会动荡不安
三、财政金融严重危机,工农业生产急剧衰败
第二节 苗族人民为最后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而斗争
一、海南岛苗族人民的对敌斗争
二、黔东纵队和边胞支队的革命活动
三、黔南、黔西南和黔西北苗族地区的武装斗争
四、广西柳北地区苗族人民的武装斗争
五、滇东南和滇南苗族地区的武装斗争
第三节 苗族地区解放和人民政权建立
一、鄂西、湘西和湘西南苗族地区的解放
二、贵州苗族地区的解放
三、广西苗族地区的解放
四、云南苗族地区的解放
五、四川苗族地区的解放
第四节 剿匪斗争
一、根除湘西和湘西南匪患
二、贵州剿匪
三、广西剿匪
四、云南剿匪
五、鄂西、川东南和川南土匪的歼灭
第五节 土地改革运动
一、湘西和湘西南苗族地区土改
二、贵州苗族地区土改
三、云南苗族地区土改
四、桂北和桂西北苗族地区土改
五、鄂西、川东南和川南苗族地区土改
六、海南苗族下山定居分田
第六节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
一、苗族地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的建立
附录:60年代以来苗族地区成立的自治州和自治县
二、新中国第一批苗族干部的成长
第八章 苗族近代以来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第一节 饮食和居住
一、主副食物
二、酒、茶文化和传统菜肴
三、房屋建筑
第二节 服饰
一、湘西和湘西南苗族服饰
二、贵州各地苗族服饰
三、云南各地苗族服饰
四、其他地区苗族服饰
第三节 婚丧习俗
一、湘西和湘西南苗族
二、贵州苗族
三、云南苗族
四、广西苗族
五、四川和海南苗族
第四节 家庭、姓氏、称谓及礼节风尚
一、家庭组合
二、分灶、继承和过房、入赘
三、亲属关系及称谓
四、姓氏与聚族而居
五、礼节风尚
第五节 节庆娱乐
一、过苗年
二、“四月八”
三、龙船节
四、吃新节
五、芦笙节
六、跳花节
七、赶歌节和歌会节
八、赶秋、姊妹节和挑葱会
九、海南苗族的“二月二”和“三月三”
第六节 鬼神崇拜和禁忌
一、鬼神崇拜及祭祀活动
二、禁忌
后记
(二)丙同荆蛮的关系
商朝是继夏朝之后,由华夏族建立起来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从成汤开始,到帝辛灭亡,共历600余年,约当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其统治区以黄河中游两岸为中心,包括今天河南省的全部和山东、河北、陕西、安徽、湖北诸省的大部或一部分地区,周围则是许多方国和部落。商朝奴隶主阶级为了掠夺奴隶和财富,不断对周围的方国和部落发动战争,在南方,势力日益发展的三苗后裔荆蛮,是其征伐和掠夺的一个主要对象。
商朝对荆蛮的征伐,早在成汤时期开始了,《竹书纪年》载:“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这就是说,商朝的军队在攻占“有洛”(今河南南部地区)之后,曾乘胜南下征伐荆蛮,一度迫使荆蛮归顺。但至盘庚迁殷以前,由于商朝不断发生争夺王位的斗争,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烈,政治衰败,社会秩序紊乱,国力受到严重削弱,南方的荆蛮可能摆脱了商朝的控制。《毛诗正义》云:“高宗前世,殷道中衰,宫室不修,荆楚背叛。”盘庚迁殷后政权才稳定下来。武丁即位,励精图治,国力增强,在征伐西北舌方、土方和西南鬼方的同时,对荆蛮再次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诗经·商颂·殷武》载:“挞彼殷武,奋伐荆楚,釆人其阻,□荆之旅。”郑氏笺曰:“□,冒也。殷道衰而楚人叛,高宗挞然奋扬威武,出兵伐之,冒人其险阻,谓逾方城之隘,克其军率而俘虏其士众。”孔颖达疏曰:“彼殷王之武丁也能奋扬其威武,往伐荆楚之国,深入其险阻之内,聚荆国之人众俘虏而以归也。”所谓方城,在今河南南部。这就是说,商朝的军队从河南进入湖北,深入到荆蛮的腹地,打败了荆蛮的武装力量,俘获了大量的人口。
《诗经·商颂·殷武》还云:“维汝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郑氏笺曰:“氐羌,夷狄国,在西方者也。享,献也,世见曰王。维汝楚国近在荆州之域,居中国之南方,而背叛乎?成汤之时,乃氐羌远夷之国来献来见,曰商王是吾常君也,此所用责楚之义:汝乃远夷之不如。”这是当荆蛮集团被打败后,商朝统治者对荆蛮提出的指责。实际上就是规定了荆蛮对商统治者定期朝觐和贡献的义务。大概自此以后至商纣灭亡的200多年间,荆蛮同商王朝基本上一直维持了这种朝觐和贡献的关系。
长江中游一带的考古发掘证明,随着殷商统治者对荆蛮的征伐。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势力和中原文化开始进入南方荆蛮地区。在湖北黄陂盘龙城就有商代遗址和墓葬,经发掘,盘龙城城址已确定为商代二里岗上层时期的一座古城,城中有大型建筑群和宫殿遗址,在盘龙城附近的楼子湾、李家咀等地有同时期的墓葬。在李家咀的一座穴墓里,发现鼎、鬲、盘、□等青铜器23件,戈、刀、矛、斧等武器和工具40件,还有各种玉器饰物等,墓内还有3名殉葬奴隶。湖南石门皂市遗址,亦相当于二里岗上层,有一组出土器物,如鼎、鬲、□等,与二里岗和盘龙城极其相似。湖北崇阳发现一件殷商的铜鼓,湖南宁乡、澧陵、常宁、岳阳等地也曾不断发现殷商的青铜器,如兽面纹铜卣、戈形铭文铜卣、大铜铙、人面方鼎、象尊、豕等等。这些殷商青铜器,虽大多数属于窖藏,但反映殷商时期中原文化确已到达长江中游和洞庭湖南北的荆蛮地区。可能在中原青铜文化的影响下,自殷末以后,三苗后裔的某些部分开始了向青铜时代的过渡。
P0036-P0037
伍新福研究员是一位苗族学者。他功底深厚,治学严谨,多年来一直从事苗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成绩显著。《苗族史》(古代)、《苗族历史探考》等著述出版后,获得各方好评,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在付梓问世的《中国苗族通史》,集研究之大成,为苗学研究和民族事业的发展又作出了新的贡献。可喜可贺,特为之序。
苗族,是中国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民族。早在五六千年前,其先民蚩尤九黎和三苗部落,即同炎帝、黄帝部落“逐鹿中原”,共同开发了黄河平原和大江南北,为中华文明奠下了最初的基石。在以后的历史岁月中,虽被迫辗转迁徙,进入条件恶劣的南部山区和西南高原,但勤劳、勇敢的苗族人民,生生不息,奋斗不绝,又为祖国的中南和西南地区的开拓和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求得自身的生存发展,形成了自己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苗族,是一个富于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数千年来,苗族人民世世代代在祖国的大地上,与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一道生活,荣辱与共,同主沉浮,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建立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强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历史发展的一些关键时刻,苗族的英雄儿女总是义无反顾地站到斗争的前列,为维护祖国的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同各民族并肩战斗,血洒疆场。例如:明代,由苗族和土家族组成的湖广“土兵”在江浙沿海抗倭,立下赫赫战功;中法战争中为保卫云南边疆。苗族人民同法国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辛亥革命时期,湘西和黔东北苗族人民举行“光复”起义;现代史上,七八千苗民子弟兵参与“长沙大会战”,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等等。这些史迹无不为中国历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苗族人民为祖国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将永垂青史!
苗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又是一个富于反抗的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苗族由强而弱,从集中到分散,长期处于被统治、被压迫的地位,受尽民族的歧视和欺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在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苗民起义和反抗斗争。当然每次起义反抗均遭到血腥镇压,苗族人民付出惨重的牺牲。但正是这种不断反抗,苗族为自己争得和维护了最起码的生存权益,使自己民族历经数千年在艰难的条件下得以延续和发展。苗族人民的顽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发扬。也正是苗族人民的这种不断的反抗,使得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防苗”、“治苗”作为统治政策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总的来说,不外是镇压和“同化”。如果从不同时期、具体的不同政策措施看,其利弊得失依然值得我们今天研讨和总结,或可资借鉴。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苗族人民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包括苗族聚居区域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其发展速度和水平,还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而且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使苗族人民能同汉族和各兄弟民族一道,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这是值得十分关注的。
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国苗族通史》上溯远古传说时代,下迄新中国成立初期,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到民族源流、迁徙,民族关系和反抗斗争,以及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沿革变迁等,全面地、系统地阐述和再现了苗族的历史,是一部难得的好教材。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苗族数千年发展的轨迹,并得出必要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为我们历史地和全面地了解、认识苗族,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这对于我们从苗族的特点和苗族聚居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和实行一些更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以加快包括苗族聚居区域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和做好民族工作,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均是不无帮助和启迪的。 吴运昌
1999年4月
从事史学和苗族历史文化研究,迄今已届40个春秋。作为苗族的文化人和专业史学工作者,平生一大心愿,就是撰写一部从古到今的关于苗族的通史,以飨我的同胞和各民族广大读者,让世人能更多更好地认识苗族、了解和理解苗族,并为苗族史研究和苗学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现年逾花甲,而90万字的《中国苗族通史》,终于完稿和交付出版了!令人欣慰!
本书的撰写和出版,得到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吴运昌副主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唐之享副省长、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石昌禄主任,以及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领导和有关部门、贵州民族出版社领导和责任编辑胡廷夺同志大力的支持和具体帮助,吴运昌副主任还特为作序。为进一步搜集资料,特别是补充苗族近现代史材料,先后赴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四川、湖北等省(区)及重庆市苗族地区,作实地调研和考察,得到各地有关领导部门和有关人士的热情接待、积极协助。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龙伯亚先生,曾是我研究工作中一位难得的合作人,不少问题我们进行过切磋,并有共识,而由他执笔撰稿的《苗族史》第五章,又为本书有关章节的撰写提供了参考。在写作过程中沿用了其中的部分材料,特此说明。还有不少苗族学者和兄弟民族的同行专家,如龙再宇、马少侨、李廷贵、潘定智、今旦、翁家烈、王慧琴、吴永章、周光大、石宗仁、李光亮、杨昌才等,也都在研究方面和《中国苗族通史》的撰写过程中,给我以关心、鼓励和帮助,获益匪浅。又承蒙姬安龙、胡廷夺、杨正文、韦明山、田仁利、陈庭茂、周秋光、吴仕忠等提供了部分图片,使本书增色不少。我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学海无涯,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中国苗族通史》虽说是继《苗族史》(主要为古代史)之后,一部包括古代和近现代的更系统更完备的关于苗族的通史,特别是将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苗族所经历的诸如剿匪斗争、土地改革、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等重大史实,纳入了通史记述的范围。但自己仍深感不足。在苗族数千年的历史中有不少问题还需继续探讨;对于1958年以后这几十年的苗族历史,如何续写,如何给予科学的总结,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难度相当大。此外,200多年来,苗族离开国境,迁入东南亚的人数不少,如加上近几十年移居欧美的,总计不下200万人,并且在东南亚几个国家形成较大的聚居区。作为苗族的一部分,国外一些民族学和人类学学者一直比较关注,作了许多实地考察和研究。但国内的学者们,包括本人在内,对他们却知之甚少,缺乏研究。年岁不饶人!我愿作“伏枥”的“老骥”,但已颇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可能难以完成这些任务了!愿后来者居上,在苗族史研究方面能不断有新的超越!
伍新福
1999年11月记于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