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学者李欧梵的最新思想随笔。他,治的是学术,论的是潮流,看的是世道人心。本书内容涉及从非典时期的人文反思到对香港文化的种种思考,从当代文化名人的评论和回忆到音乐、电影和书籍的欣赏品评,用温婉的文笔针砭时事,是一部严肃学者谈论世俗文化的佳作。
本书是李欧梵先生近一两年内的文化随笔集,内容从非典时期的人文反思到对香港文化的种种思考,从当代文化名人的评论和回忆到音乐、电影和书籍的欣赏品评,均有涉猎。先生以学者的一双"热眼"察人观世,用温婉的文笔针砭时事,思想深沉,给人新鲜的启发.是一部严肃学者谈论世俗文化的好作品。
走笔至此,不禁又要再作一次臆想:为什么港大和科大或其他大学不可以用经营食堂的方式来经营书店?公开招标,并以廉价房租(甚至间接资助)为诱饵,让有此意的商家或其他书店--如商务印书馆--进驻经营。
如果仍然无人问津,则不妨退而求其次,以流动书店"卖菜"方式,开一辆车,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在校园广场停泊,任人浏览车架上的书籍,甚至加卖浓茶咖啡,让我等书虫可以在此喝双料下午茶,何乐而不为?然而我可以预见校方的回答:师生在实验室都忙不过来,哪有闲情到这个流动书吧去喝下午茶?
此言不虚。然而我的回答是:人文思考--甚至科学思考--往往是在闲情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君不信则可参看Double Helix一书。看看这套生物学上的著名理论是如何发现的。我还没有听说过有任何文学家或哲学家在实验室或会议室中写出可以传世的名著。P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