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温商为什么优秀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宿春礼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解读“天下温商为什么优秀”的作品,从温商创造无数的“全国第一”的胆识,到“什么钱都能赚”的魄力,再到“中国犹太人”的经商谋略,再到“不成大事死不休”的气魄以及品牌的经营之道,结合温州独有的特色和“温州热”等现象,力图全方位、多角度地来展示“温商优秀”的根源。

内容推荐

“温商的头发丝都是空心的!”“温商的血液里都流淌着铜钱的味道。”“温商啊,他们往大街上一站,用鼻子闻一闻,就能嗅出哪儿有赚钱的机会……”这就是对“中国犹太人”精明的赞誉。十个温州人九个商,还有一个会算账。没有广东人不敢吃的东西,没有温州人不敢赚的钱,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铜板在跳动,这里的每一个脑袋都在为赚钱而畅想。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会出现温州人。

本书荟萃温州人传奇的创富经典,打造中国犹太人的致富圣经,阐释天下温商的经商哲学,聚焦东方犹商的赚钱艺术。

目录

第一章 令人惊叹的“全国第一”

首开“包产到户”之先河

第一次尝试“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胆大包天”之第一人

打碎铁饭碗创建中国第一家私人跨国农业公司

只见过一天阳光的新中国第一家私人钱庄

和香港联手建设金温铁路

搞股份合作制,玩的就是心跳

包下朝鲜最大的商场

第二章 什么钱都能赚

厕所里淘金

烂鱼塘中发财

订单的信函寄到了中央

一下买断昆明世博会八项专利权

为国庆大典做“国服”

巴塞罗那奥运会的钱,温州人也能赚

脚上的钱能赚,头上的钱也能赚

第三章 脑中有鬼的“中国犹太人”

目不识丁的老太太也出来做生意

6岁孩童卖石头标价1万元

能睡地板,能当老板

中国另类的“游牧民族”

抢滩商业制高点

火眼金睛识商机

善于借势的温州人

第四章 温州女人也可怕

月子里也能挣大钱

一把剪刀只身闯西藏

立志在黄土高原开油井

在危难之秋执掌大权

从打绳女到温州民企之女杰

温州企业家到上海就是做大生意的

第五章 不成大事死不休

想做百年千年品牌的休闲服大王

做一只闯世界的“中国狼”

战胜欧盟的温州虎

我要买下温州大学

要做世界泵业的最强者

花百万学费学先进

第六章 吸引眼球的温州特色

小商品,大市场

从模仿到创新

不想当老板的人不是温州人

赚钱不要赚到尽

为人低调,藏不露财

政府一毛不拔,事业兴旺发达

第七章 叱咤全球的温州人

在“欧洲的火药库”上做生意

在塔利班拿下订单数百万

美国做活生意经

在巴黎“挤走”犹太人

非洲创业的华人楷模

第八章 十八般武艺打响品牌

一把大火、一次封杀带来的“品牌温州”

高举“温州制造”杀进上海滩的中国鞋王

13万巨款的欠条印证信用温州

诚信使一个小作坊发展成“跨国”公司

请克林顿做代言人

要牌子,不要票子

文化让钱金波成功放飞“红蜻蜓”

第九章 让中央吃惊的“温州热”

引起国务院重视的“季中良现象”

随处开花的温州街、温州村

第十章 温州人:魔鬼还是天使

头发丝都是空心的

温州人这样看待钱

你帮我衬赚大钱

会挣也会“花” 

狼来了,可怕的温州炒房团

惊人之举,温州民企进京“炒国企”

试读章节

首开“包产到户”之先河

自家的田,70岁的老太也会出来除雪的

改革开放之初,一大批温州的创业者是由于天不怕、地不怕的“无知之勇”而走向成功的,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很多时候能给温州人这种“无知之勇”提供舞台,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走在时代前面的探险者所必备的一种气质。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于全国农民来说,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新事物,可对于温州老百姓,它却早已是个老话题。

1956年,中国农村集体化改造的运动势头正猛,各地纷纷成立了农业合作社;接着又是大炼钢铁,超英赶美。狂热过后,一部分人开始认识到,脱离了生产力发展实际,是一种空想。

有一批富有远见卓识的人认识到,没有经过资本积累过程的社会主义经济是难以取得长足进展的,体制的僵化将仍然可以使年轻的社会主义丧失活力。这一现象最突出地表现在农村:社员磨洋工,受穷吃不饱;虽然吃不饱,仍旧磨洋工。

1956年的春天,正值全国农村进入合作化运动的高潮,隶属温州专署的中共永嘉县委副书记李云河与县农工部干事戴洁天下基层考察。在一块合作社的菜地里,发现厚厚的冬雪压住了油菜,白茫茫的一片,可是为何没有社员出来除雪呢?李云河纳闷地望着戴洁天。这时旁边的一位老大爷叹口气道:“唉!大雪天,人们都在家里陪老婆孩子烤火呢,可要是自家的田,管保连70岁的老太也会出来除雪的。”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这年的9月份,李云河就在该县燎原合作社悄悄开始了从生产队以下实行“个人专管地段责任制”和“产量责任制到户”为主要内容的试验,这可以说是最早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形势好不好,肚皮是记号

从开始实验的短短十个月时间,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工的人数不但多了,而且质量好了。人家说不要问哪一块土地是燎原的,你只要到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哪里的庄稼长得好,哪里的农民干劲大,肯定就是燎原社的。

包产到户试点很快收到成效,9月,戴洁天写出了《燎原社包产到户总结》,并上报县委、地委。不久,燎原社的经验便如星星之火般迅速燎原开来,到1957年春,温州地区实行包产到户的合作社有1000多个。

在温州农村进行这场包产到户试验的时候,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正进入第三个年头,农村合作化运动如火如荼。在这种情况下,温州人的包产到户不仅仅是一场经济冒险,还是一次思想冒险,而其倡导者更是冒着断送其一生政治生涯的危险。但李云河没有畏惧,他一直抵制着四面八方涌起的一片反对和讨伐声浪,坚决推行包产到户。

1956年11月19日,当时的中共温州地委机关报《浙南大众报》发表了《不能采取倒退的做法》的文章,指责燎原社包产到户是倒退到小农经济的单干去了。李云河对此很不理解,于是在1957年1月27日,他根据燎原社的实践撰写了长文《“专管制”和“包产到户”是解决社内主要矛盾的好办法》,理直气壮地向省委、华东局和中央农村工作部陈词,坚持说自己的主张和实践对农民有利。6月,严重扩大化的反右派斗争在全国发动起来以后,从高层到地方,批判李云河与包产到户的文章铺天盖地般席卷而来。1957年10月13日新华社与《人民日报》公开点名批评永嘉县搞包产到户。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处在浪尖上的李云河很快就被打杀在“左”的风潮中。后来李云河不仅被冠以“右派”,同时,还被撤销党内的一切职务,开除党籍,由行政15级降为19级,下放到工厂劳动改造。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温州人很务实,他们不怕批判、不怕死,就相信吃饱饭才是真理。于是,在永嘉,人们仍在偷偷地实行“单干”,明“纠”暗“包”。在许多地方,精明的温州人搞起了两本账,同那些前来纠正包产到户的干部玩起了“捉迷藏”。就是在大跃进时期和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仍有许多的地方在实行着“单干”。到1975、1976年,温州的永嘉县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竟占77%,有三分之一的山场也包产到户。这就是大胆的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

直到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得到了中央的肯定,温州人的包产到户才算是正大光明起来,历史才给了李云河一个公正的决断,1979年5月,李云河被摘掉了“右派”的帽子,落实了政策。回首这段沧桑的历史,李云河从来不为自己所做过的尝试感到后悔,因为他知道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使农民经济上翻身、过上好日子。

在1982年的一次农业系统的会议上,李云河听到仍有人在会上抨击农民的“单干风”,他霍地站起来,慷慨陈词: “形势好不好,肚皮是记号,评论责任制,产量是标准。农民吃尽了错误路线的苦头……为什么不能单独种几亩责任田呢?”这就是一身是胆的李云河,一心只装着百姓。有人问,是谁给了他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他说了两个字——农民。

毫无疑问,“包产到户”不仅是当代温州经济实践的发端,而且它也印证了温州人的不畏上、不畏书,只唯实的品质以及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冒险精神。这一点李云河、戴洁天可以证明,所有的温州人可以证明。P2-5

序言

这里是我所见过全中国最具活力的地方,这里有全中国最具活力的人。

——经济学家 弗里德·卡尔文森

温州,一个发生奇迹的地方,

温州,一个引发争议的地方,

温州,一个产生模式的地方,

温州,一个盛产老板的地方,

温州,一个创造名牌的地方,

温州,一个总有新闻的地方,

在温州,有无数个“全国第一”令人震撼:那里首开“包产到户”之先河,那里崛起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那里产生了中国第一个“股份制企业”,那里浮出了中国第一个“私人钱庄”,那里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股份合资的铁路,那里拥有着中国第一家“私人包机公司”……

在温州,有人粗略地统计过,在今天的每10个地球人中,就有1人穿着温州人制造的真皮皮鞋;在每10元国内服装的产值中,就有1元是温州服装创造的。每年,温州有5~6亿只打火机走下装配线,并占领着世界70%的打火机市场;每天,温州有100万副太阳镜销往世界各地……

在温州,千千万万的人在外经商,无论是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还是人迹罕至的西部边陲;无论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还是偏远的小县城;无论是开放的巴黎,还是保守的朝鲜,都有温商的身影,都有温商的足迹,都有温商的辉煌……

面对这一切,人们在追问,温商为什么能赚钱?温商为什么这么“优秀”?

因为温商敢为天下先,没有模式,他们自己创;没有经验,他们自己摸索。在他们那里,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因为温商敢于冒险,不管是战火纷飞的中东,还是动荡不安的“欧洲火药库”,都有温商去经营、去生存,可谓要钱不要命。

因为温商天生精明,他们眼中有针、嘴中吐火、脑中有鬼。因此,上至六旬老太,下到6岁孩童,人人都会经商,个个都能赚钱。

因为温商最能吃苦,他们狗洞能钻、龙门能跳,他们能睡地板、能当老板。可以说,没有他们吃不了的苦,没有他们走不了的路,也没有他们挣不了的钱。

因为温商奉行独立,没有铁路,他们自己修,没有机场,他们自己建。正所谓,政府一毛不拔,事业兴旺发达。

当然,温商的“可怕”还远不止这些:抱团的温商在巴黎能挤走犹太人的市场;抢占先机的温商连美国警服的钱都赚了;善于借势的温商能傍上“双星”;知耻后进的温商打造出品牌温州;精于炒作的温商,又要进京炒国企……

这就是温商,他们精明到月子里可以挣大钱;

这就是温商,他们坚韧到失败一百多次也不放弃;

这就是温商,他们勇敢到和欧盟打官司……

这就是被称之为“中国犹太人”的温商可怕之处。如果有谁说温商不可怕,那只有一种解释,其实你还不懂温州人。

此书就是一本解读“天下温商为什么优秀”的作品,从温商创造无数的“全国第一”的胆识,到“什么钱都能赚”的魄力,再到“中国犹太人”的经商谋略,再到“不成大事死不休”的气魄以及品牌的经营之道,结合温州独有的特色和“温州热”等现象,力图全方位、多角度地来展示“温商优秀”的根源。

编者

2006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