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走近和走进现、当代散文精髓,接触文学圣地最软和的那一部分吗?想概要的领略文坛散文的文学经脉吗?这套“知而行书坊”便是一扇门和一条路径,本书是“知而行书坊”中的一册,辑录了史论散文极致经典,所选经典美文兼具时代、作者及风格流派的代表性,读之开阔阅读视野,陶冶思想情操,提高文学素养,激发审美情趣,提徜徉经典,获益良多。
在历史上,中国有很多朝代,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些皇帝。对于这些“天子”们,写史者和读史者都不能不写不读。其中有一些被称为“圣君”、“英主”,他们的文治武功彪炳史册。有一些则被称为“昏君”、“暴君”,他们的暴虐糜烂的行为则遗臭万年。这都是我们所熟悉的。
但是,对“皇帝”这玩意儿的本质,却没有人敢说出来的。我颇认为这是一件憾事。我虽不敏,窃愿为之补直罅漏。
首先必须标明我的“理论基础”。若干年前我读过一本辛亥革命前后出版的书,叫做《厚黑学》。我颇同意他的意见。我只觉得“厚”“黑”二字还不够,我加上了一个“大”字,总起来就是“脸皮厚,心黑,胆子大”也。
现在就拿我这个“理论”来分析历代的皇帝们。我觉得,皇帝可以分三类:开国之君、守业之君、亡国之君。
开国之君可以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马上皇帝为代表: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两人都是地痞、流氓出身,起义时身边有一批同样是地痞、流氓的哥儿们。最初当然都是平起平坐,在战争过程中,逐渐有一个人凸现出来,成了头子,哥儿们当然就服从他的调遣、指挥。一旦起义胜利,这个头子登上了宝座,被尊为皇帝。最初,在金銮殿上,流氓习气还不能全改掉。必须有孙叔通一类的“帮忙”或“帮闲”者(鲁迅语)出来制订礼仪。原来的哥儿们现在经过“整风”必须规规矩矩,三拜九叩,山呼万岁,不许乱说乱动。这个流氓头子屁股坐稳了以后,一定要用种种莫须有的借口,杀戮其他流氓,给子孙除掉障碍;再大兴文字狱,杀害一批知识分子,以达到同样的目的,然后才能安夷“龙御宾天”,成为什么“祖”。
他们之所以能成功,靠的是厚、黑、大也。
他们的子孙继承王位,往往也必须经过一场异常残酷激烈的宫廷斗争,才能坐稳宝座。这些人同他们的流氓先人不一样,往往是生长于高墙宫院之内,养于宫女宦官之手,对外面的社会和老百姓的情况,有的根本不知道,或者知之甚少。因此才能产生司马衷“何不食肉糜”的笑话。有些守成的皇帝简直接近白痴。统治人民,统治国家,则委请一批“帮忙”或“帮闲”的大臣。到了后来,经过了或短或长的时间,这样的朝廷必然崩溃,此不易之理。中国历史上之改朝换代,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这些守成之主中,也有厚、黑、大的问题。争夺王位,往往就离不开这三个标准。
至于末代皇帝,承前辈祖先多少年来留下之积弊,不管他本人如何,整个朝廷统治机构已病人膏盲,即使想厚、想黑、想大,事实上已无回旋的余地,只有青衣小帽请降或吊死煤山了。
一部中国史应当作如是观。P1-2
一提起智慧,一谈到哲学,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柏拉图与弟子们散步其中的古希腊阳光下的花园。可是,洛阳宫长生殿的镇殿金狮子,似乎却被很多人漠视。人们不大愿意去注意,曾经有过怎样一场智慧的谈话,成就了这只金狮子的永恒,在世世代代人的思维中。
长生殿的镇殿金狮子已经成为历史,连同它一同沉淀的还有古代的名士和女人。
后世评判历史的文章不胜枚举。可以说,没有人能够比文化名家更能够透过时间的迷雾,还原历史真相。于是,我们精挑细选了30多位现当代知名作家的谈史散文,组成了这本《文化名家谈史录:用破一生心》。
本书辑录史论散文极致经典,所选经典美文兼具时代、作者及风格流派的代表性,读之开阔阅读视野,陶冶思想情操,提高文学素养,激发审美情趣,提徜徉经典,获益良多。
编 者
200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