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公木文集(第6卷)(精)
分类
作者 公木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公木文集》凝聚了已故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公木先生的毕生心血,共360多万字,内容包括诗歌散文、古典文学及中国文字学研究、新诗理论、文艺学研究及毛泽东诗词鉴赏。《公木文集》的出版发行对于繁荣我国的文化科学事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内容推荐

《公木文集》是公木一生创作和学术研究的结晶,主要收录了公木1927年-1998年单独公开发表和出版的诗文作品和论著,也收录了一些未公开发表的文章和手稿。全书共六卷。第一卷为诗歌散文;第二、三、四卷为古典文学及中国文字学研究;第五、六卷为新诗理论、文艺学研究及毛泽东诗词鉴赏。

目录

中国新诗理论探索

新诗歌的内容与形式

——新诗歌路线批判的批判

关于青年诗歌创作问题的发言

建设的歌

读周蒙诗偶感

标签颂——读诗札记

横扫千军笔阵开,史诗句句挟风雷

——喜读《陈毅诗词选》

我爱《天安门诗抄》

发人深思的诗——读《现代化和我们自己》

关于新诗发展问题的一封信

谈《沈阳诗歌作者作品小辑》

论萧三的诗

再谈谈民歌——读诗随想

政治·现实·知识

——读一九八二年《人民文学》诗页随想

诗论四则

《海浪之歌》序

读《双桅船》随想

探求心声,开掘新意——《心声集》序

做人与作诗——为《北极星》文学专号题

《命运与爱》序言

关于八行体诗的通信

《诗选刊》致语——给潘友山

读张讴《流动的旋律》

读“母子诗集”随想

答《诗林》编辑部

读《迷人的色块》

现代诗歌体裁简说

——麻守中《中国古代诗歌体裁概论》跋语

读《浅谈新诗的特点》(代序)

说与“北海若”诸神君

《朦胧诗》二人谈

真实的诗永远长新

波峰浪谷尽风流——《新诗鉴赏辞典》序言

谷正荣《钢都颂》序

读《风从四方来》

杨子忱诗序

《灵犀集》序

《美神》读后

读《我的苦恋》随想

读钱璞诗随想——《白山红叶》代序

感觉是重要的但不能跟着感觉走

——与王松林同志谈诗

公木自选诗集《我爱》后记

关于诗的随想——题《校园诗歌》创刊

读江天《土地的呐喊》

摆正诗与政治的关系

——读《共产党员自白诗》随想

读《我播种心》

心灵化与生活化

读《带刺的幽默》随想

警句就是诗魂——《全唐诗佳句类典》序

诗与诗的创作——赠山野诗社小诗友

心韵悠长,撩人意绪

——为杨迪散文诗集《心韵》序

《雕龙集》序

读丁元《音乐喷泉》联想

《公木旧体诗抄》后记

《晏明山水诗选》序

现实主义诗美的长虹

——祝贺臧克家同志九十寿辰

“三星杯”诗歌精神常青

——“二为”内化心灵里,“双百”体现实践中

序曾阅撰诗人蔡其矫年表

生活·语言·感觉——读《青春的感觉》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诗歌理论

——我的诗路历程

《苦歌集》序

读龙彼德的《瀑布鸟》

关于《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诗集》

 出版的说明

中国式的现代诗我赞成——写给龙彼德的信

读丁力诗文选随想

当代诗词的变革之路——《当代诗词学》读后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关于文艺创作思想上的几个问题

——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工作者会议上

的讲话摘要

坚持双百方针,自己解放自己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四日在中国作家协会

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答《绿野》编辑部问

纪念《讲话》,学习《讲话》

 坚持真理,发展真理

今天更需要百家争鸣

回忆与断想——延安文艺座谈会四十八周年纪念

坚持、运用、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

——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十周年

纪念会上的讲话

学习《邓小平论文艺》

毛泽东美学思想发微

《讲话》百读感言

读《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论稿》随想

世纪印象——文学与政治

《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序言

毛泽东文艺思想永放光芒 

——读《文学的阵痛》联想

为建设而纪念,以建设作纪念

大有可为,迎接“新世纪”

坚持运用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

中国作协“五大”致语

沿着历史主线前进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表55周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

现当代文学评论

批评家须知(致文学杂志编辑部)

论“发辫小脚”与“圆颅方趾”

这样是否浪费青春

怎样从文学作品接受教育

遵循党的十二大精神,积极开展萧军创作研究

——萧军创作学术讨论会开幕词

祝《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出版

在我的一字师启示下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中日交往汉诗选注》序

致乔迈——《爱之外》代序

虎虎有生气——序《火焰与微笑》

论治学亦即为人之道

——读德厚《文学美学》有感(代序)

七十年:批判·沟通·重建

无限风光遥看落霞明——读董速《人间重晚晴》

《当代中国寓言大系》序

读《社会与人生》

《心灵的探索与探索的心灵》序

真诚而且真实的人——吴伯箫纪念专集序言

《艺术文化学》序

《穆木天研究论文集》序

思考这个时代——《陶罐·路灯·纪念碑》代序

写在《听文化巨人诉说》前面

《序·跋集》前言

持之以恒,金石可镂

总遣真情上笔端——读樊希安《笔端流痕》

萧三评传(上)

萧三评传(下)

附录

编后记

试读章节

伟大的时代应该产生伟大的诗篇。

开国以来,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在总路线的灯塔照耀下,我们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土地改革,进行了胜利的抗美援朝,又开始了规模宏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了国内各民族空前团结的盛况。最近几个月,由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飞跃发展,接着在全国范围内涌起了社会主义革命高潮。一个历史的新时期开幕了。

祖国和人民向诗歌提出号召:要产生出能歌唱这新时代的新诗人,要产生出富有思想力量和艺术生命的表现历史重大事件的新诗篇。

是的。做为对这个号召的回答,诗人们的声音是太微弱、太羞涩了。但是,用不着失望!请听吧:是青春火热的歌声,是清新健康的歌声,从四面八方唱起来,越来越响亮,越来越真切,他们一步一步走来,补充到了诗人的行列里。他们是热情蓬勃、英姿焕发的青年歌手。他们来自各种斗争的岗位上,来自农村,来自战场,来自车间,来自矿井,来自扰攘的工地,来自幽静的课堂,来自繁华的城市,来自偏远的边疆。他们各自从肺腑里发出饱含着深情的声音,合唱出新世纪的乐章。他们是诗歌战线上的生力军,他们给诗歌带来朝气和力量。

谁能够不感到幸福和骄傲,因为他们成长在这人类的理想开花的历史时期,因为他们生活在这毛泽东的阳光照耀的新国家。战斗的风暴带领着他们由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又扩大他们的眼界,使他们看得更远更远。当他们看到无数先烈付出生命和智慧铺平了从黑暗的过去通向美好的未来的大道,当他们发现他们自己正沿着英雄们的足迹前进,他们的心脏怎么能够不沉浸在激情里跳动起来呢?

诗歌就是这样产生的。

对于几年以来涌现出的青年诗人们的作品,冠以伟大这字眼,假如我们还会感到不安,甚至还会引起哗笑;那么,至少可以公允地把它们称为战斗的诗歌和建设的诗歌。而这些岂不都是伟大诗篇行将诞生的前奏吗?“山雨欲来风满楼”,虽然我们暂时还不能感受到山雨浇身的痛快淋漓,但是呼啸而来的疾风已经敲打着门窗在报信了。

检阅一下诗歌战线上的新生力量,昕一听他们汹涌澎湃的歌声: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近年来的历次重大事件,包括抗美援朝、工业建设、农村变革、国防和边疆建设,歌颂了各个斗争岗位上的先进人物和各民族的新生活,也唱出了青年一代的远大抱负和保卫和平的胜利信心,而贯穿这一切的是对于党、对于领袖、对于祖国的热爱与颂扬。无论从内容的丰富性和主题的广阔性来看,无论从他们在艺术上所达到的成就来看,都是十分令人欢欣鼓舞的。

P12-14

后记

公木(张松如)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教育家。他一生笔耕不辍,在诗歌创作、诗歌理论、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和老庄研究等诸多领域,皆有卓越的建树。他作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东方红》、《英雄赞歌》已唱遍神州大地,家喻户晓。他在古典诗学、老庄研究等方面的著述,在学界独树一帜。他执教60余年,以严谨的治学精神、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为人师表的高尚品格和风范,令一代代学子高山仰止。

早在1996年,公木先生就提出了出版文集的设想,但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带着遗憾于1998年溘然与世长辞。为完成先生的遗愿,弘扬先生的业绩,1999年6月成立了以吉林大学校长刘中树教授为主任的《公木文集》编委会,开始着手编辑工作。编委会具体分工如下:刘中树、刘柏青、金训敏、郝长海负责编辑体例、原则和组织协调工作;张福贵、赵雨负责第一卷的选篇和校勘;王锡荣负责第二、四卷的选篇和校勘;麻守中负责第三卷的选篇和校勘;吴光正、张德厚负责第五、六卷的选篇和校勘;吴翔、郝长海、郑红光负责文稿的收集和目录的编排工作;仲怀民负责具体出版工作。此外,韩峥嵘、殷义祥、王孙贻三位先生协助编委会校勘了古典文学部分的原文和校样。

编委会的成员,老中青三代均是公木先生的学生。大家怀着无限缅怀和崇敬的心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公木文集》的编选和审校工作。

我们在编选、校读他的著作、文稿时,先生的音容笑貌和身影,时时浮现在我们面前,仿佛他又在与我们促膝谈心,在给我们授业、解惑。通过编选《公木文集》,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他那诗人的敏锐气质,革命耆的豁达胸怀和学者深邃的睿智。他的诗作和学术著述,正如同他本人一样,是时代的记录和见证。相信读者定会从这部文集中,感受到先生博大的胸襟和渊博的学识。

在《公木文集》即将付梓之际,我们要向吉林省委、省政府和吉林大学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关心、支持《公木文集》出版的各界朋友表示谢意!我们还要特别感谢公木先生的夫人——吴翔女士的热情支持,感谢长春出版社、齐鲁书社等出版单位的无私帮助,感谢吉林大学出版社领导和编辑所付出的劳动。没有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公木文集》不会这么快和读者见面。

我们在编选过程中,虽然倾注了很大的精力,认真进行了校勘,但由于能力和水平所限,在文稿的收集、编校中,肯定还会存在疏漏和失误,这些只能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了。

                《公木文集》编委会

                    2001牟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5: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