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汇集了作者十余年来发表的与佛教相关的30余篇文章,分上、中、下三编,其中多与举办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及佛学研究相关,也有部分文章涉及文明对话和工作纪实。以中国传统“和”文化及佛教“和”智慧贯穿始终,以在筹备、动员、推动世界佛教论坛工作中的长期理论思考为主要内容,分析和阐释了在当今社会如何发挥佛教中“和”的智慧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和谐世界。其封面,以象征着庄重、厚重的灰色为底色,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甲骨文“龢”(和)字镶嵌其中,画龙点睛,更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精髓的特点。据了解,作者也亲自参与了封面和版式的构思和设计,作者对该书的珍视之心可见一斑。
本书表达了作者“和气东来、和风西送”的世界眼光,“心声阵阵,期盼和平和睦和谐;步履频频,走向世界佛教论坛”。这是作者学习请益、不断积累、深入钻研的成果,也是作者与海内外佛教界等各方各面一起,动脑动心动情,奔走呼号发动,有步骤地推进世界佛教论坛这一过程的全记录。读后令人感奋,给人启迪。
“黄金纽带"情系论坛
——在宴请中韩日三国会议代表午餐会上的致辞
2004年1O月下旬,“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第七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八名高僧向会议提出在中国内地适时举办世界佛教论坛的倡议。韩国、日本佛教界的朋友们积极赞成,并将支持建议写进了《北京宣言》,共同向世界佛教徒发出倡议。这是对三国佛教会议支持举办论坛表示感谢的致辞。
今天我们因为特殊的因缘相聚在一起,窗外秋高气爽、风物宜人,窗内高僧满堂、高人满座。
这个特殊的因缘就是赵朴老十年前提出的“黄金纽带”构想,因为这一构想,而有了“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十年了,开了七次会议,三国佛教间因这会议而不断加深的法谊、情谊、友谊一如这金色的秋天,绵长深厚,硕果累累。追溯历史,中韩日佛教文化间的交流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赵朴老曾经说过,佛教上的合作与交流是中韩日三国文化交流史上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佛教无疑已经成为维系我们三国之间人民友好的一条不可替代的纽带。
中韩日三国在地缘环境上山水比邻,在文化习俗上同溯一源,在佛教信仰上一脉相承。保持三国佛教界磋商交流的渠道,有利于加深三国佛教的传统友谊,有利于推动三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方针,支持、推动中韩日佛教界保持和扩大交往,继续把三国会议办好,要使三国佛教问的“黄金纽带”变得更加坚固,更加灿烂夺目。
有好题目,才能做好文章。“黄金纽带”这个好题目,已经做出了好文章,大家有目共睹。今天上午我们高兴地看到会议上就“‘黄金纽带’的新构想”又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题目,中国两岸四地的高僧联名向会议提出在中国内地适时举办世界佛教论坛的倡议。韩国、日本佛教界的朋友们都表示赞成和积极支持,评写进了《北京宣言》,共同向世界佛教徒发出倡议。大家认为这一新构想是对“黄金纽带”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是要在三国会议之外,搭建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为世界佛教事业的整体发展,为人类的和平安乐献大智慧,放大光明,作大贡献。无论对中国、韩国、日本佛教界,这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国家宗教局对佛教界表现出来的这种远见和智慧,表示赞赏,并愿意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便利。我们相信,在韩国、日本佛教界的积极参与和鼎力协助下,一定会做成、做好这篇大文章。让我们珍惜我们之间的传统友谊,把握时机,携手奋进,为人类的幸福、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我提议,让我们举杯,为三国“黄金纽带”进一步走向辉煌,为世界佛教论坛的倡议早日成为现实,为各位大德长老、各位来宾、各位朋友的健康,干杯!P16-18
浏览《从心开始的脚步》,“心声阵阵,期盼和平和睦和谐;步履频频,走向世界佛教论坛”。这是作者学习请益、不断积累、深入钻研的成果,也是作者与海内外佛教界等各方各面一起,动脑动心动情,奔走呼号发动,有步骤地推进世界佛教论坛这一过程的全记录。读后令人感奋,给人启迪。
掩卷沉思,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正在“步履频频”地走向伟大复兴。纵观世界发展的历史,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的思想内涵,是其所具有的代表性特征。面对“文明冲突”不断的当今世界,“和”的理念和精神更弥足珍贵。佛教传人中国两千年,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融会于传统文化。中国佛教是一座蕴含着丰富的“和”的内涵的“富矿”,呼唤着人们去发掘、冶炼,派上大的用场。包括中国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的“和”的精神,既是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也是我们能够贡献于人类的瑰宝。
我欣喜地看到,本书贯穿着这种深刻的文化自觉,表达了作者“和气东来、和风西送”的世界眼光。我读过作者的多部著作,听过他的精彩演说,深感皆有特色,受益匪浅。作者担任国家宗教局局长十余年,其工作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始终坚持“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孜孜以求,不合昼夜。因此,就能够忙于事务却又不陷于事务,敏而好学,把政治家的宏阔视野、学问家的慎思明辨、实践家的笃行亲历融为一体。他写出来的文字,文如其人,所言后面必有所思,所思后面必有所行。言之有物,品之有味,令读者喜欢是很自然的。
在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前夕,《从心开始的脚步》付梓出版。我愿意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赵启正
二00六年四月二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