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的发展史就是财政的发展史”,已为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所印证。但如何对国家财政的收与支做出合理的安排,一直是国家所关注的问题。目前对财政秩序的形成更多的是从经济学、财政学或者政治学的角度加以考量,对财政行为的法律视角的考察却往往被忽视。将财政行为纳入规范化的轨道中,实现财政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直接决定了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生活的法治化程度。本书首先对财政权的概念加以概括和抽象,对财政权的运行和法律规制考察之后,再分别针对国家财政收入行为、财政支出行为和议会监督进行详细的研究,最后针对预算法改革和完善加以探讨。
本书以国家财政的整体运行为考量的基点,以财政运行过程中民主化与法治化的实现作为线索,对国家财政权的行使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本书首先在对国家财政运行做了宏观的考察之后,提出了“财政权”这一基本概念,以财政权的权力内涵为起点,对财政权的概念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对财政权与行政权之间的分离态势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财政权作为独立的权力型态应有必要加以单独的规制。在确立财政权的独立性之后,对财政权的具体属性进行判定,认为财政权是权力而非权利,应从权力约束的角度对财政权进行法律规制。之后,对财政权的范围和层次进行层层解析,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财政权进行全方位的把握和认定,确定其规制的角度和重点。针对不同层次的财政权的行使,对立法机关的财政决策权和行政机关的财政执行权的具体运行和法律规制作出了详细的探讨。由于国家的财政安排可以细分为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财政监督三个重要的层面,在对财政权的运行和规制予以抽象论述后,本书分别针对国家财政收入行为、财政支出行为和议会监督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第二篇集中围绕财政收入行为可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和如何是什么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对财政收入行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努力建立我国财政法基本的财政收入行为概念体系,对财政收入行为的调控原则作了三个层次的理念透析,指出财政收入行为的基本调控原则,并针对财政收入行为的几种典型形态,即税收收入行为、规费、受益费收入行为、政府性基金收入行为和公债收入行为等的法律规制作了理论层次和规范意义上的探讨。财政收入一般被认为是国家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侵占,具有“侵益性”,而财政支出的“侵益性”却往往隐藏于其“授益性”之中。第三篇即通过分析财政支出的运行规律,透视政府权力全面渗透于财政支出的各个阶段和领域,得出财政支出同样具有“侵益性”的品格和权力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财政支出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分析财政支出法定原则的偏离及其现实表现,通过分析立法现状,论述财政支出法定原则的立法保障。随着依法理财和税收法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大预算监督权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政治上的三权分立学说和经济上的公共财政理论成为论证议会预算监督权的理论基石。预算监督权作为议会财政权的核心权能,是各国议会处理代议机关和政府关系的标尺。第四篇就从财政民主角度审视了中国人大预算监督的现状,对我国人大预算监督权的行使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人大预算监督权行使中存在的显著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在对财政的民主与法治的实现做了层层的剖析和解读之后,第五篇针对财政运行中的核心环节——预算的改革问题作出了详细的研究,分别探讨了我国预算编制、审批和执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导论
第一篇 财政权的运行与规制分析
引言
第一节 财政权的基础理论
一、财政权的权力内涵
二、财政权的范围与层次解析
第二节 立法机关财政决策权的运行与规制
一、立法机关财政决策权的行使
二、立法机关财政决策权规制的必要性分析
三、立法机关财政权的规制体系
第三节 行政机关财政执行权的运行与规制
一、行政机关财政执行权的运行
二、行政机关财政执行权规制的困境分析
三、行政机关财政执行权规制的新思路
本篇小结
第二篇 财政收入行为研究初步
引言
——财政收入行为理论的缘起
第一节 财政收入行为的概念构建
一、财政收入行为的法律界定
二、财政收入行为的基本分类
三、财政收入行为的特征、要件与效力
第二节 财政收入行为的调控原则
一、民主宪政与财政收入行为调控
二、行政法治与财政收入行为调控
三、财政平衡与财政收入行为调控
第三节 财政收入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税收行为的法律规制
二、规费、受益费行为的法律规制
三、政府性基金行为的法律规制
四、公债行为的法律规制
本篇小结
第三篇 论财政支出法定原则
引言
第一节 财政支出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
一、财政支出的侵益性和权力性特征
二、公共选择理论之政府私利性
三、宪政与国民权利保护
四、税收法定主义的延伸与纳税人权利体系的重构
第二节 财政支出法定原则的内容
一、支出目的法定——符合公共利益
二、支出范围法定——市场失灵理论分析
三、支出决定权法定——国民参与和决定
四、支出监督法定——构筑完善的监督制度
五、支出责任法定——有义务必有责任
第三节 财政支出法定原则的偏离及现实表现
一、财政“越位”和“缺位”
二、支出膨胀和结构失衡
三、监督不力和腐败现象
第四节 财政支出法定原则的立法保障
一、立法现状
二、立法建议
本篇小结
第四篇 议会预算监督权之法律分析
引言
第一节 议会预算监督权的法律分析
一、议会预算监督权的理论基础
二、议会预算监督权的法律含义
三、议会预算监督权的法律价值
第二节 议会预算监督权的结构
一、预算编制监督权
二、议会预算审批监督权
三、预算执行监督权
第三节 议会预算监督权的国际比较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议会预算监督权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议会预算监督权
三、世界各国议会预算监督权制度给我国的启示
第四节 中国人大预算监督权的问题与改进
一、中国人大预算监督权的立法供给及其评析
二、中国人大预算监督权制度的有益探索
三、中国人大预算监督权的现状和完善
本篇小结
第五篇 民主视野下的预算法改革
第一节 预算编制制度改革与中国预算法的完善
一、改革复式预算方案,明晰政府财政职能的性质和界限
二、改变预算资金管理方式,强化部门预算
三、延长预算编制时间,规范预算编制程序
四、调整预算编制的范围,取消编制地方总预算
第二节 预算审批制度改革与中国预算法的完善
一、廓清预算审批权范围,明确预算修正权归属
二、取消审议下级地方总预算,简化预算审批程序
三、建立人大预算工作机构,协助行使预算审批权
四、健全预算审批程序,依法行使预算审批权
五、建立分项审批制度,拓宽预算审批权的范围和深度
六、明确预算被否决的法律后果及责任,督促编制机关认真履行职责
七、严格预算调整审批程序,强化预算法律效力
第三节 预算执行制度改革与中国预算法的完善
一、强化预算法律效力,严格控制预算的随意变动
二、调整预算年度起讫时间,消除预算效力真空
三、统一财政部门的预算执行权,简化拨款程序
四、推广政府采购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改革国库管理体制,明确国库法律地位
六、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实现财政资金集中化管理
本篇小结
代后记:学术的现实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