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作家”韩寒的全新力作,记录了他三年来一动一静,赛车与写作并重的非正常生活。“就这么漂来漂去”,源于罗大佑《未来主人翁》中的一句歌词。韩寒在书中非常精彩地诠释了对“漂来漂去”的感受:一方面来自于赛车,“先给我感觉,给我排气管的声音,让我在半夜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传说”;另一方面,“漂来漂去”也表达了他对三年来特立独行的生活的感悟。23岁的韩寒比成名之初更加坚定更加有勇气,“我希望能坚持下去,也希望能做得更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就这么漂来漂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韩寒 |
出版社 | 接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少年作家”韩寒的全新力作,记录了他三年来一动一静,赛车与写作并重的非正常生活。“就这么漂来漂去”,源于罗大佑《未来主人翁》中的一句歌词。韩寒在书中非常精彩地诠释了对“漂来漂去”的感受:一方面来自于赛车,“先给我感觉,给我排气管的声音,让我在半夜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传说”;另一方面,“漂来漂去”也表达了他对三年来特立独行的生活的感悟。23岁的韩寒比成名之初更加坚定更加有勇气,“我希望能坚持下去,也希望能做得更好。” 内容推荐 在本书中,韩寒用充满激情的文字,首次描述自己三年来飘来飘去的日子,特立独行的生活岁月,充满艰难与快乐的赛车经历,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青春的诠释。透过这本新作,读者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今天的韩寒。 和以往作品比,韩寒在本书中更精彩地描述着自己的速度生活---“先给我感觉,给我排气管的声音,让我在半夜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传说……”那传说与青春相连,率真,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又充满成熟的冷静与激情。本书还首次嚗光韩寒百余幅精美彩色图片,让我们目睹漂移中的韩寒,想象中的韩寒,挑战中的韩寒。 就这么飘来飘去。跟随韩寒的文字触摸青春与记忆,让心灵漂移,热血沸腾。这是一种速度,一种动力,一种想象,一种Y时代“I AM WHAT T AM”的梦想。“自己喜欢它,自己还同它一起,那便足够。” 目录 序言 三环之王 天天卡丁 滴水湖 上海的初次 全是直线的长春 龙游和非典 亚洲宝马方程式马来西亚资格赛 第一次退出 武义坐高手车 记我的朋友黄总 我的朋友宝辉 纷纷比赛,齐齐淘汰 无比艰难的北京赛事 它老了 我所经历的故事 巴林是哪里 中国以外 比赛车更难的 我开POLO的两场比赛 第一场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 和车手同名的弯道们 韩寒的别样生活 ——记上海大众333车队车手韩寒 韩老师 图片说明 答读者问 试读章节 终于,这样的潮流来到中国大陆几个先富起来的城市。先是广州有个山,这里的年轻人从摩托到汽车都纷纷以不慢的速度往上开,但是绝对不快,所以也只敢跟内地吹牛,假装在非法赛车。 深圳基本上就在街上,以胡开为主,以超过一票出租车为乐趣。同样的也发生在上海,因为上海没山,只有高架,所以只能在高架上小飙一下。在速度上,绝对是比台湾人还要慢,怎么能开得太危险啊,看看四下没车加速一段解解痒。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快的,但是全可以归入“直线狂弯道亡”一类。因为上海高架上基本没什么转弯,难得有个弯如果超速了或者车的动态发生了一点不稳定之类下场几乎全是“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车”。 而在北京,我们就是祖先。 首先说,我们那时的技术其实是很差的,唯一可以拿出来在全球范围里炫耀的就是穿车当子的技术,绝对是小到连自己都不能想象,每次都以为车要卡在里面,还有时候居然能车漆没事但贴纸没了。 这方面的祖先是苏阳和王秀兰。苏阳是极速改装的老板,当时自己改了一辆富康;王秀兰就叫王海涛,基本上是比较阳刚的人,但是如何获得了王秀兰这个外号我不知道,开一辆宝马Z3。两人绝对是闲的,每天傍晚四环开始堵车的时候从改装店出发,然后“飞街”去吃饭。饭店老板如果知道他们俩是这样一路高速争先恐后来吃饭的,肯定感动不已。话题基本上是“我操刚才你有没有看见一个奥迪在后面跟我飙了一段后来已然被我废了”,另一个肯定说“我在前头开太快了,实在没看见”。 但是不可否认,两人虽然不具备在赛道上将车游走在极限里的能力,但是在一堆车里钻已经是到达极致。 后来坐了苏阳的车学了关键所在然后跟着到达极致的就是我。这其实是和技术无关的,当你做了一次,你就能做一万次。而且钻当子这事,存在永远的可能性,就是只要你大脑觉得能进去的,都能进去;如果你大脑觉得实在进不去了,还能进去;你的大脑觉得已然撞了,还能进去;基本上在街上因为变线出的事故都属于颤颤巍巍兢兢业业看了半天反光镜打了半天转向灯慢慢悠悠并进去,结果没看见有一车在反光镜盲区里哐当给撞了。 后来这个“飞街”的队伍扩大到OP、黄总、银朱、子建、陈龙,偶尔还有加入进来的老颓、于总、梁鸡等人。非常壮大,不以赌钱为目的,全是闲得蛋疼没事干,可以算是全球最友好的非法赛车组织。 这时候街上已经渐渐开始出现一些螃兵虾将,开着各种好车或者改装了几张贴纸和排气管的号称改装车,我们一旦遇到就群起而废之。并且导致交通的极度恐慌。 这种心理是很奇怪的,我敢说,这里的大部分人都不以参加汽车比赛为目的,也不以锻炼技术为宗旨,只是希望在街上的大家都看我一眼,骂好赞好,都与我无关。 中国还是一个很新的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改装店的加多,肯定越来越多年轻人在街上飞车。我深知那是一种过程,过程往往是不可阻拦的一件事情。虽然危险,虽然影响他人,但只能让死的去死,让伤的去伤,让怕的去怕,让留下的去腻,让想明白的去参加比赛。这也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必要东西。 P4-5 序言 三年了。 我发现我喜欢在书里感叹“多少多少年过去了”。因为我有一个丝毫没有新意的发现:时间过去得真是很快。参加赛车的三年以及之前准备的两年,在我记忆里只是一个拼命想往前跑的过程。所有能叫和被叫做过程的,都是短暂的。 我觉得人若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必须去做,这怎么都没错。但是做分两种,一种是大张旗鼓地做,一种是偷偷摸摸地做。对我来说,赛车一直是大张旗鼓在做的一件事情。一来因为此事不同写作,赛车是必须有宣传的,二来是坚信自己能够做好,顺便断了退路。举个反面例子,打桌球就是必须去做但只能偷偷摸摸做的一件事情,因为自己打得很一般,没必要说出去丢人现眼。 我一直希望赛车能像桌球或者足球一样,有事没事就可以练练。这样自己水平一定提高很快。但相应地,有可能我隔壁邻居是N组第一。虽说这事也未必,因为开出租车的没见到可以是好车手的。这事必须用心。 在三年里,自己的确花了不少钱,还被很多报纸指责赚了读者钱以后就去开车花了。但是我觉得这是件骄傲的事情。因为无论我的钱用途如何,钱还是那个数量,在很多入买房子买车子开铺子戴链子的时候,自己把它花在一个体育项目上,并努力希望自己得到好成绩。我不明白这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不明白是不是我把钱用来买套豪宅或者嗑药就无人指责了。莫非名人就得那么花钱? 在三年多里,有过很艰难的时候,艰难到一个轮胎也买不起了。赛车前,我自己玩的进搿车三个月换一个,赛车后,我一个国产车开了两年多整整12万公里。当我把《通稿2003》的价钱定在九块钱希望减轻一点读者负担的时候,还有地方说,看,这小子又没钱玩赛车了。这让我很难过。我想,花很多钱坐在颠簸无空调的赛车里还要冒着危险比赛就为有个好成绩和花同样多的钱买一个保时捷外加一套不错的房子勾引勾引无知的女大学生,这两个选择中,那些冷言冷语的人都会选择哪个? 同样也有快乐的时候,比如得知有可能会有好轮胎啦,赛车调教得不错拉,第一天比赛排的成绩不错拉,甚至天气不错啦。在我参加拉力赛的第二年,年迈的赛车几乎有问题了整整一年,但是别人听着永远感觉是这玩票的开得不好就怪车了。一个有竞争力的N组赛车很贵,很遗憾我自己不是一个国外的畅销书作家或者在中国捣房地产的,要不真想自己花自己的钱参加比赛,什么都自己来,不用求着别人,还开最好的车。 今年是第三年,有说是事不过三,而且今年的车和车队都很好。前两年是微微微微有点困难的,但是我觉得一切的困难的真相都必须要在事后才能看清楚。我现在还没有到事后,我还在事中。我希望在自己的书里,这些困难都不困难。我宁可幽默地困难着,也不愿如同现在的年轻人般假装忧郁地顺利着。 这事其实和我写书一样,你们只看到灯光耀眼的时候,没看到舞台布置需要花很多时间。我想这世界上应该是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骤然成功的,除了在中国做房地产。但恐怕也没几年蹦头了,该跳楼的还是要跳楼。世间事情有时候只是颠倒一下次序而已。这几年应该完成了舞台布置,是演员上场的时候了。虽然我去年也是这么想。 我说过,我最喜欢写前言后记了。但这书我只写前言。事情还没完呢,冠军还没到手呢,如何让我写后记? 后记 作者的话: 很遗憾,写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没有得到好过的名次,使我很不好意思出版。但很奇怪的是,书稿交到出版社之后,我就获得了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珠海站的冠军,然后是上海站的亚军、北京站的季军和最后收官站的冠军,2005年度的年度亚军。这些都没能写到书里。我想,在一件事里,痛苦和困难都是千奇百怪的,而高兴都是一样的,所以就不加文章了——当然,主要还是自己懒惰。这本书不小心变成了报忧不报喜,也算是开个小玩笑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