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间不坠青云志(古代文人沉浮录)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叶楚桥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从竹林七贤到明清大儒,从魏晋风度到唐诗宋词,本书是一部诗史交织的“古代文人沉浮录”,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王维、苏轼、王阳明等十八位文人以诗入世的人生故事,从故纸堆中重现文人的风雅与风骨。 目录 前言 阮籍 狂浪是一种态度 谢道韫 世间奇女子,巾帼胜须眉 张九龄 《唐诗三百首》开篇的作者,风仪最美的大唐名相 王维 我和李白是情敌? 李白 谨以此文,纪念我与杜甫的兄弟情 颜真卿 字如其人的大唐书魂,忠烈刚正的乱世名臣 杜甫 老夫聊发少年狂 周敦颐 学为开山鼻祖,德守君子之范 苏轼 此心安处是吾乡 李清照 爱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范成大 千古湖山人物,万年翰墨文章 姜夔 爱得刻骨铭心,穷得身无分文 刘基 树开国之勋业,著传世之文章 王守仁 谁道书生无一用,一纸能当百万兵 解缙 与帝王情同父子,却依然功败身死 张岱 繁华看遍,百味尝尽,终于活成人间清醒 张廷玉 康熙近臣,雍正密友,乾隆之师 郑板桥 十年县令未致富,卖画三载便脱贫 参考资料 序言 前 言 在古代,有一种气度叫文人风骨。穷则独善其身,达 则兼济天下,他们是人中君子,也是国之栋梁。 一 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熙宁年间,王安石主导的变法运动正在席卷全宋。 由于触及了保守派的利益,加上操之过急、用人不当 ,新政推行未满一年,朝野上下怨声不断。 弹劾王安石的奏表如雪花般飞入朝廷,宰相韩琦、御 史中丞吕诲等人都声称,王安石这般“奸佞”之人,一日不 离开京城,大宋便无一日安宁: (安石)大奸似忠,大佞似信……罔上欺下,文言饰 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如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 ——元?脱脱《宋史》 这让力主改革的宋神宗,也开始摇摆不定。 他特意召见司马光,满脸真诚地发问:“王安石真的 是小人吗?” 司马光连忙摇头否定:“王安石绝非奸邪,只是不会 处事,过于固执。” 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 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推行新政,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 是为了社稷苍生,但他自负倔强又急躁冒进,得罪了许多人 。 1086年,王安石在南京病逝。已经病入膏肓的司马光 ,听闻消息之后,给朝廷写了这样一封信: 介甫文章节义,颇多过人……不幸介甫谢世,反覆之 徒,必诋毁百端。光以为朝廷特宜优加厚礼,以振起浮薄之 风。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 王安石的文章和人品,都有过人之处,如今不幸离世 ,宵小之辈肯定会对他百般诋毁。朝廷应该依礼厚葬,以振 世风。 我会批评你的政见,指责你的言论,但绝不诋毁你的 人品,这叫“和而不同”。 没有任何成见,抛开所有恩怨,只以公正之心去评价 你的生平,这叫“周而不比”。 古代君子的两条标准,司马光已经集于一身。 难怪以苛刻著称的朱熹,都给了他“五星好评”:“ 智仁勇,严而正。” 二 至忠之臣,不避死以谏主。 晏殊,北宋著名的富贵词人。 “君莫笑,醉乡人。熙熙长似春。”(《更漏子》) 晏殊的一生,似乎除了宴饮,还是宴饮。 在他的挽词中,欧阳修甚至有过这样的评价:“富贵 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 “明哲保身”最早出自《诗?大雅?烝民》:“既明且 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意思是晓善恶,辨 是非,知进知退,择安去危,保全自身,然后夙夜在公,效 忠朝廷。 这本是一个褒义词,但在使用过程中,语义逐渐发生 改变,现在多指胆小怕事、棱角全无的老好人。 那晏殊属于后者吗?当然不是。 仁宗年轻的时候,皇太后刘氏临朝听政。为了感激昔 日的收留之恩,她想提拔张耆为枢密使,总揽全国兵政。 晏殊素知张耆品行,认为他德不配位,绝非宰辅之才 ,便上书朝廷,力劝刘氏亲贤远佞。 刘氏大为恼火,在她的授意下,中书省一纸诏书将晏 殊贬为宣州知府。 1032 年,掌权多年的刘氏,准备穿上衮服(天子的礼 服),去太庙祭拜先祖。消息一出,满朝哗然。迫于刘氏威 严,大部分官员都敢怒不敢言。 唯独两个人,提出了反对之声。一个是礼部侍郎薛奎 ,还有一个就是参知政事晏殊。 刘氏问他:“薛奎反对哀家服衮冕(gǔn miǎn)、拜 太庙,你怎么看?” 尽管已有前车之鉴,晏殊还是冒着被贬职甚至被杀头 的危险,当着刘氏之面,背起了古书《周官》,提醒她身为 太后,规矩不可坏、礼数不能乱。 晏殊混迹官场多年,当然清楚圣意不可忤。 他在张口之前应该就想到了结局。为了维护朝廷纲纪 和皇室尊严,他还是挺身而出,秉公直言,即便降职远调, 也在所不惜。 这样的晏殊,又岂是一个圆滑世故、见风使舵之人? 三 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惭愧士民相饯送 ,马前洒泪注如泉。 ——《拒礼诗》 柳永,历来争议最多的词人。 他的作品,并未得到主流文坛承认,晏殊、苏轼和李 清照都曾公开表示,柳永的文字“格调不高”“词语尘下” 。 其实,他远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不堪。 柳永曾经写过一篇《劝学文》,字里行间,正能量满 满: 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 ,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勤奋读书,平民之子,有可能成为公卿。不思进取, 公卿之子,也可能沦为平民。 进士及第后,柳永曾任余杭县令。 余杭的藤纸远近闻名,每年都会作为贡品,被运往京 城。 柳永到任后,大力扶持造纸业,不到两年,藤纸的产 量便有大 幅提升,但进贡朝廷的数量却和从前保持一样。 甚至在进京面圣时,柳永都未带上一张藤纸。 仁宗皇帝有些吃惊:“余杭盛产藤纸,为何不送些与 朕?” 柳永直言作答:“县令送十张,知府送百张。长此以 往,百姓必然不堪重负。多了贡品,失了民心,绝非盛世之 政。” 身为天子门生,却不取悦朝廷,“心中为念农桑苦, 耳里如 后记 ◎尊重历史,非架空、非杜撰、非脑补意淫!了解古 人真实的生平经历! 每篇故事都有参考文献或史料依据,可考可证!以史为 轴,以诗读人,史诗交织,真实地将文人宦海沉浮的一生跃 然纸上。 ◎纵览古人生平,重现故世风云,代入感强烈! 无论是身居波云诡谲的庙堂,还是千帆过尽后谪居蛮 荒,文人风骨犹存,始终不坠青云之志!。 ◎快速、不痛苦地背诵诗词文赋! 了解诗词文赋背后的历史事件、文学典故、朝代政治 背景,结合作者经历揣摩心境,鉴赏诗词,探析意境。 ◎史料错综复杂,古文晦涩难懂?扫清学习障! 本书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还原历史现场,用跌宕起伏的 人物故事串联诗词著作,疑难注释,生僻注音,古文史料处 理得简单明了,保证一看就懂! ★【一本惊艳文坛的“饕餮盛宴”】 本书中群星荟萃,诗酒人生,字字珠玉,文彩四溢, 堪称神仙打架阵容!与此同时她们又肩负文人风雅与风骨, 一身正气,满腔赤诚,只要利于朝廷、益于民生,不管前方 是弓弩陷阱,还是万丈深渊,都会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一本不只唐诗宋词的“诗词小说”】 300余篇经典诗词文赋,全书典故考据精到,史料覆盖 全面,串联起诗词人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在史册中吟咏诗 词,在诗文里探寻历史。 ★【一部诗史交织的“文人沉浮录”】 从竹林七贤到明清大儒,从魏晋风度到唐诗宋词,聆 听王维、苏轼、张九龄等十八位文人以诗入世的人生故事, 感受诗词人骨子里的炽热。 ★【一卷以诗入世“名士风骨册”】 人中君子,国之栋梁,失意不失志,古代文人的气节 和风骨足以激励当世,垂范千古,本书在故纸堆中重现了诗 词人的风雅与风骨。 再加上这些文人的生平经历,本身就足够传奇和精彩 ,绝对让你一打开它就停不下来。 ★【传承千年的“宝贵财富”】 他们的生平经历和诗文作品,处世法则和为人之道, 思想智慧和意志品质,都是值得研究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全面详实的“硬核干货”】 名家评价,精彩详实;生僻字注音,无障碍阅读;故 事考究史料,书末写明文献综述;诗文核对古籍,每篇标注 出处;晦涩深奥古文,趣味通俗解读;错综复杂史料,浅显 明了处理;按照诗人年谱叙述,依据时间串联诗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