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孔掌故/文化百科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侯新伟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三孔”中的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是孔子后世嫡系长孙的府第,孔林又名“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本书为你讲述与“三孔”有关的历史故事,从中你可以全方面地了解孔子的深厚才学和伟大品格,也可以了解“三孔”渊远的文化内涵。

目录

前言 /1

一、孔林 /1

 孔林神道与万古长春坊 /1

 神道桧柏与玉虹楼法帖 /3

 洙水河与洙水桥坊 /8

 甬道石雕 /12

 子贡手植楷 /16

 楷杖 /19

 孔尚任与孔林槲树 /22

 蓍草 /25

 十八婆子坟 /29

 娃娃林与油篓墓 /34

 林门会无骡马 /36

二、孔庙 /40

 孔子出生 /40

 孔子门前水倒流 /45

 孔子封谥与帝王祭庙 /49

 祭孔大典 /53

 万仞宫墙 /62

 孔庙门坊之名的由来 /63

 泮水·泮桥·古泮池 /71

 舞雩坛与圣贤乐趣 /75

 赑屃 /78

 大成殿与奎文阁 /80

 龙凤呈祥树 /86

 先师手植桧 /87

 杏坛 /89

 “十供”的由来和命运 /91

 从祀贤儒 /96

 诗礼堂的由来 /103

 鲁壁 /104

 孔子故宅·故宅井与响石柱(107

 孔子的三千乌鸦兵 /110

三、孔府 /114

 历代帝王对孔子嫡长子孙的

 追谥封爵 /114

 南宗与北宗的由来 /125

 阙里街的石狮子为何少一对(127

 圣府门前的石狮子 /130

 圣府门对上的“错”字 /133

 对话碑的由来 /137

 重光门 /142

 大堂与袭爵大典 /145

 “甘蔗棍”  /152

 统摄宗姓匾 /153

“阁老凳”与孔府铁宴 /156

 孔府二堂的“寿”字碑 /160

 三堂与“六代含饴”匾 /162

 ■壁 /164

 前上房院中的石鼓 /165

 避难楼 /168

 “接北斗”  /169

 后花园的花山亭子与长命

 鸡窝 /172

 御书楼 /175

 公主下嫁孔府 /176

 慕恩堂与行乐图 /180

 “世代恩亲”——张姥姥 /183

 安怀堂为何又叫九套间 /189

 喜房与白虎厅 /191

 孔府四大书院 /192

 感恩碑的来历 /199

 击蛇笏与楷木如意 /204

 《孔氏家仪》为何成了禁书 /207

 《三圣图》 /211

 盆头米与香火费 /212

 无例不可添有例不可减 /214

 朝天杆与过大年 /216

 铁索链锁龙王 /222

 圣公府发丧没日期 /224

 孔府、孔庙禁忌的由来 /226

试读章节

角端和文豹都是神兽,为何会服服帖帖地陪伴在孔子左右呢?提起这话,到有个很感人的传说。

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颜徵在为了让儿子读书学习,便离开陬邑昌平乡,搬到曲阜城里居住,为儿用尽了心,操尽了力。孔子没让母亲白操心,他不但学会了读书识字,还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钻研得门门精通。正当孔子能够好好孝敬母亲时,母亲却像一盏熬尽了油的油灯,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孔子悲痛万分,将母亲跟父亲合葬在曲阜城东的防山北面,便在坟旁边搭了个棚子住了下来,并买来母亲生前爱吃的东西供在坟前,一面守墓,一面继续读书学习。孔子那清脆朗朗的读书声是母亲生前最爱听的,如今却随着清风云气传到了千里之外的角端的耳朵里。一天过去了,它的耳边响着孔子的读书声。两天过去了,它的耳边还响着孔子的读书声。到了第三天,它的耳边仍响着孔子的读书声。角端便忍不住想去看个究竟,它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当天黑夜就到了防山。夜深人静,星月满天,只见松阴的棚子里透出亮光,孔子正照着松明,刻苦攻读。角端在棚子外面全看在眼里了,心想:不知孔子是真心敬爱母亲,还是假装孝心在这里弄幌子?先得试试他。于是,摇身变成了一只黑乌鸦,飞进了棚子里,嘴一张“吧嗒、吧嗒”把孔子给自己准备的食物吃得一干二净。吃完了,飞出棚子,现了本相,躲在一边,看孔子是不是吃母亲的供品。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接连三天,尽管孔子饥肠辘辘,但没去吃一口供在母亲坟前的祭品,而且没有停下读书。到了第四天,才有人给孔子送来了饭。角端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被孔子敬爱母亲的一片孝心深深地打动了。它见孔子这样好学,便想试探着看他读书时用心到什么程度。这回角端使出了浑身解数,变成一条大长虫,嗖嗖地爬到孔子的身边,张开血盆大口,伸出火红的舌头,想狠狠地吓唬孔子一下。P13-14

序言

天下华人的偶像

近年来,在某些领域里出现崇拜热,于是各种偶像也应运而生。人们对这种现象莫衷一是,其说不一。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这样的事情,倒是想说说偶像,其实偶像,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就是崇拜的方式和表现的形式不同罢了。不仅我们今天的人这样,就是古人也是这样。有的时候,我们和古人的崇拜还很近似。比如一个人,从古至今的人都崇拜他,或者说他是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的共同的偶像。他是谁呢?就是我们的孔老夫子。

这么说也许有人不同意,说他就不崇拜孔子。我们不去苛求所有的人都赞同我们的观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能代替绝大多数人的心声。如今,各地孔庙纷纷修复,孔子的塑像又耸立起来。人们再说到孔子不再说三道四,而是赞不绝口。在山东曲阜的圣人故里,每天去观光、凭吊的人络绎不绝。这一切难道还不能说明人们重新认识了孔子,又开始了原来就有的崇拜吗?尽管历史上不断有人出来和他唱对台戏,也曾经有过一度刮向他的疾风骤雨,但那毕竟不是主旋律,而且已经无可非议地成为了过去。

说到孔子,我们就不由得想到了他那艰辛而又坚持信仰的一生,想到他在壮志难酬的境况下坚持教育的执著,就对他肃然起敬。像他那样坐在吱吱呀呀的牛车上,走在崎岖的道路上,有时要受到袭击,有时还要挨饿,却义无返顾地宣扬主张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人?人们都说孔子是圣人,始终没有把他放在神仙的行列。他的身边始终没有祥云和光环,这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实实在在的,始终是脚踏实地的。这在已经有2000多年香火的偶像来说,似乎还是绝无仅有的。

对孔子的崇拜是在他生前就有的,那是他的弟子和其他的崇拜者,即使死后还有弟子为他守墓。可惜的是当时的形势对他不利,也就是最终没有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因此崇拜也未能形成大气候。到了汉朝,崇拜孔子的大气候才开始形成,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的形象不断完美,崇拜者日众。可以说一直到今天,这种崇拜还是存在的。当然信奉的方式已经不同,人们已经从表面进人到比较深的层次;由单一的崇拜进入到对孔子文化的研究和继承,这应该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过去,县县有孔庙,人们只是焚香礼拜,被动地希望孔夫子和其他神灵一样,给自己带来什么好的运气。在今天,人们已经思考孔子文化与今天形势的联系,用来指导参照我们的工作。可以说已经由被动到主动,孔子文化的根扎得更深了些。虽然在各地的孔庙里都有祝愿树,学子们挂满了“学业有成”的红色绸条和祝愿卡,谁都知道这个里面已经有相当成分的游戏行为。

过去有个很普遍的说法,那就是统治阶级是利用包括孔子在内的偶像来麻痹人民,以便有利于他们的统治。其实,这句话是应该仔细剖析的,统治者固然有稳固统治的意思,这完全是从他本身的利益出发的。那么。他要选偶像也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什么样的人物呢?自然是近乎完人的楷模,这个人在道德或学问,要不就是某一方面,非常可取的,说出来要人人信服才行。说实在的,要成为这样人物的候选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拍拍脑袋就算一个,那样的话,我们面前的圣人就得比庸人还要多。而且成为这样的人选,也不是哪一朝的哪一个统治者说了算的,必须要经过民意测验,要在众人先承认的基础上,来决定谁是最后的当选人。另一方面,前朝确立的,后边的朝代也不敢随意改变,一定要顺从天意,也就是民心,免得后院起了火。

最终确立圣人都是从这样的目的出发,并且这样延续着的。我们拿最典型的文武二圣人来说,他们的身上本来就是有许多常人所不具备的品质,一个是义薄云天,一个是忧国忧民。他们的奋斗几乎都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依靠一种精神的支配,去完成一种事业或是达到某种目的。如果仅仅是解决个人问题,他们不用费什么力气就能得到迅速的改观。他们的行径也许当时得不到很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但是随着时光的推移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许。两位圣人生前都不是成功者,但是死后几百年却年如此的辉煌,这也是殊为难得的。

我们了解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圣人,应该是全方位的。不能仅从某一点着眼,那必然是片面的。对于孔子来说,由于他的影响和人们对他的爱戴,在他的故里有许多掌故。有的已经见于著述,有的还散佚民间;有的脍炙人口,有的还鲜为人知。像孔子门前水倒流,孔府正月初一不吃肉馅,孔府的人要等到“扁担开花鱼打鼓”才发送,这些事情我们可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今天,我们请来生在山东,长在齐鲁的侯新伟先生来为我们好好说一说在关于“三孔”也就是孔庙、孔府、孔林的掌故。他根据多年的了解和搜集,参照古籍进行了认真的整理,为我们提供了这本《三孔掌故》。这本书的记叙,以小见大,通过一处处遗迹,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故事。有时是很深沉地讲历史,有时又海阔天空地讲开了传说故事,真叫我们心驰神往。虽然圣人生活的年代和我们很久远,但是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就会觉得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通过阅读,还可以了解圣人的生平,更了解他一生奋斗的艰辛,也知道了他就是一个常人,之所以成为圣人,那是因为他付出了几倍于常人的心血。

我们的社会还在发展,我们的历史还在延续。我们要继往开来,就要瞻前顾后,在我们的文化里发掘精华,使之不断发扬光大。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就不能忘记孔子这位对中华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圣人。

崔陟 乙酉年近端阳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08:54